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墨唐 >

第330部分

墨唐-第330部分

小说: 墨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以来,在医家的复兴之中,墨家可谓是不遗余力的支持,如今终于轮到医家回报墨家一次了。

    请记住本书:。九天神皇阅读网址:

第六百零六章 风向陡转() 
    自从砖路修通之后,消息的传递的速度大大的提高,每天长安城都会接收各地传来的无数的信息。

    墨顿断发之事如此轰动,自然立即第一时间传到了长安城,整个长安城顿时一片哗然。

    “墨家子断发出家了!”最先传来的消息不太详细,众人一听墨顿断发,第一反应就是墨顿出家当和尚了。

    此消息一传开,整个长安城一片哗然,要知道墨家子的大名在长安城妇孺皆知,当长安城百姓第一听到此消息的时候,第一反应读震惊,第二反应是不相信。

    “不可能吧!墨家子乃是墨家子弟,岂能改投其他学派!”

    “就是,再说墨家子和长乐公主情比金坚,又岂会出家当和尚。”

    ………………

    众人纷纷摇头道。

    随着消息渐渐传来,长安城百姓这才发现原来墨顿出家虽然不是真的,但是断发却是千真万确。

    最先传来的乃是墨顿的自画像,计伯拿到墨顿的自画像之后,兰州城的不少画师如获至宝,纷纷前来临摹,虽然临摹画中墨顿的自画像早就不像了,但是平头发型却画的格外的逼真。

    会昌寺中,

    会昌寺主持看到墨顿的自画像的平头,听到墨顿并不是出家的消息,顿时大失所望,一旁的辩机则重重的松了一口气,对于墨家子的大名他可是如雷灌耳,他可不想自己的头上再有一个绝望的存在。

    “墨施主,头型方圆,脑后慧根颇深,不入佛门可惜了。”会昌寺主持遗憾道。

    墨家蒸蒸日上,墨家子更是风头正劲,如果墨家子加入佛家,定然让佛家的声望更上一层楼。

    要是让墨顿听到此话,定然让墨顿一脸黑线,按照会昌寺庙主持的意思是,少年,你的头这么圆,不剃个光头可惜了!”

    当长安城百姓看到平头发型之后,这才大大的松了一口气,原来所谓的剪去头发,并非剃光头,而是留有寸许的头发。

    不是出家,也不是剃光头,这样一来,长安城中不少患有头虱之疾的百姓不禁怦然心动,要是能够解决头虱之疾,剪了短发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当然也有不少顽固之辈忿然大怒,大骂墨顿乃是伤风败俗,不忠不孝之徒!

    一直以来,长安城中追捧墨顿的人很多,暗中对墨顿不满嫉妒的同样大有人在,一时之间,不少看不惯墨顿之辈纷纷跳了出来,对墨顿断发的行为横加指责。

    而儒刊特刊趁势在长安城大肆发行,更是将这种浪潮推向了顶点。

    “马夫子的确儒学大家,句句鞭辟入里,孝经乃是人伦之根本,岂容墨家子有半点轻辱!”

    “孔祭酒微言大义,乃是孔圣之后人,出言维护先祖经典,乃是天下至孝!”

    “对,人不孝,畜生不如,墨家子远赴异域一趟,竟然胆敢将异域之风传入我礼仪之邦,实乃不为人子。”

    ………………

    一个个儒生看到儒刊特刊上连续两篇马总编和孔颖达的文章,顿时一个个心潮澎湃,义愤填膺,一个个出声痛骂墨顿,一个个心动准备剪发根治头虱的百姓纷纷打退堂鼓。

    一时之间,长安城风向大转,墨顿苦心经营的形象顿时一落千丈,就连墨家也大手牵连。

    “孔颖达好狠的手段,竟然利用墨刊想要毁掉少爷!”作为老对手,儒刊一发行,墨三自然第一时间得到了消息,看到了墨刊的内容之后,墨三顿时惊怒交加。

    就连李夫子也不禁抹了把冷汗道:“幸亏这一次我等早有准备,否则定然让儒刊得逞。”

    “夫子,我们的特刊只印了一半,那现在怎么办?”墨三焦急问道。

    李夫子点头道:“立即发行墨刊,优先供应商户街面!”

    消息最为灵通的地方就是这些商户街头,想要最快速度的消除影响,最快的将墨刊传播出去,这乃是最佳的选择。

    “好!”墨三狠狠的点了点头。

    随着一声令下,大量的墨刊特刊瞬间铺天盖地的出现在长安城的大街小巷。

    “墨刊也发行特刊?”朱雀大街一间酒楼之上,正在欣赏自己杰作的韦思安和权万纪看到墨刊发现不由一愣。

    “去!买两份特刊去!”韦思安吩咐下人,下人离去,很快就带回两份墨刊回来!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权万纪看到李夫子的这篇文章不由一愣,对着这句话,他自然再熟悉不过,而且孟子辩驳的乃是《尚书》,虽然孝经占据了人伦大义,但是在儒家之中,其地位尤在《尚书》之下。

    连尚书都有错误,孝经有错误也无可厚非!

    “可恨!竟然李铎还是不是儒家之人,竟然吃里扒外,帮着墨家子说话!”韦思安破口大骂道。

    权万纪也是脸色一沉,道:“怪儒李铎,其人向来乖张,当初就是专研偏激之学,这才被儒家正统所不容。”

    “以孟圣辩驳孔圣,这一次难道又让墨家子逃过一劫!”韦思安不甘心道。

    权万纪摇摇头道:“墨家子想逃过此劫,没那么容易,孔圣乃是儒家根基,就是偏向孟圣一脉罢休,其他的老顽固也不会放过墨家子。”

    韦思安这才稍微放心,然而他还没有再次拿起墨刊,就听到酒楼中传来一片喧哗。

    “孙神医竟然也剪了短发!”一个儒生拿着墨刊不敢置信的惊呼道。

    “药王孙思邈,孙神医!”旁人不敢置信的问道。

    “不是他还有谁?”

    整个酒楼一片哗然。谁也没有想到孙思邈竟然如此坚决的支持墨家子。

    “医家!药王孙思邈!”权万纪心中突然一慌,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忘了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墨顿剪去长发乃是要根治天下头虱,而号称悬壶济世的医家又岂能放过这个绝佳的机会。

    权万纪连忙拿起墨刊看了过去,只见墨刊上赫然写道:“药王断发,誓要根除大唐头虱之疾!”

    “发如指甲,不痛不痒,长者不便,理应修剪…………”

    “长发夏生痱,冬生虱,藏污纳垢,………………”

    孙思邈的文章并没有花团锦簇,而是从医学上,证明剪发并不会对人体伤害,再历数蓄发的缺点。

    如果是常人,此文章定然会石沉大海,但是孙思邈乃是大唐最有名望的神医,在长安城要论名声,药王孙思邈凭借一己白身,丝毫不逊色朝中重臣,其影响力可想而知。

    此文一出,整个长安城的风向大转。

    与此同时,孔颖达手握墨刊,脸色一片铁青,也是他原本以为自己的对手仅仅是墨家,定然能够手到擒来。

    然而却没有想到朝堂之上,有兵家对立,民间不但儒家内部都没有搞定,更是让引来了医家亲自出面,此刻墨顿还没有到长安城,他准备的所有攻击顿时全部化为乌有。

    “墨家子!”

    孔颖达顿时咬牙切齿道。

    请记住本书:。九天神皇阅读网址:

第六百零六章 燎原之势() 
在长安城中,不知道孔颖达的大有人在,但是要说不知道药王孙思邈,恐怕立即就会被人耻笑!

    孙思邈没到长安城之时,就已经名满天下,到长安城不过短短的一两年时间,不知道治好了长安城中的多少疑难杂症,其神医之名可谓是当之无愧,被人尊称为药王!

    如今药王亲自带头剪发,详细解释头虱的危害,和剪发的好处,号召百姓剪发根治头虱,其效果自然倍增。

    随着墨刊的发行,长安城中顿时形成两个对立的思想,一个是富裕家庭的百姓,其染上头虱的自然极少,而且有能力用药物治疗,自然不遗余力的支持儒刊,誓死保卫自己的发型。

    然而还有大量的穷苦老百姓却是患有头虱之疾的主力,八百文的治疗费用对于贫苦人家那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墨家子的方法却是不花一文钱,而且保证根治!再加上墨家子和孙思邈一老一少,一个墨家魁首一个医家领袖,是两个长安城最风云的人物亲自以身作则,剪发根治头虱。

    这对深陷头虱之苦的穷苦百姓来说,虽然心动,但是全部依旧在观望之中,毕竟多年的习俗不是一下子能够轻易改变的。

    最先剪发的却是墨家子弟和医家子弟,墨顿和孙思邈都已经带头断发,自然响应者云集,一夜之间,墨医院和墨家村所有的男子全部都变成清一色的平头。

    有了墨家子弟和医家子弟的带头,不少原本犹豫不决的人终于下定了决心。

    宋家!

    宋世超乃是墨顿的铁杆支持者,自从错失活鱼秘技的重奖之后,又蒙对了梅雪之争,获得十斤雪盐的奖励之后,更是对墨顿崇拜的十分五体投地,哪怕是家境不好,但是每一期的墨刊却一期不拉。

    今日的宋世超捧着墨刊特刊,仔细读这孙思邈的文章,摸着自己油光光的大辫子,心中犹豫不决。

    头虱之疾乃是宋世超心中的难言之痛,奇痒难耐不说,还传染给了宋氏,以宋氏彪悍的性格,自然对其没有好脸色,给足了他冷脸。

    “天杀的,老娘好不容易才将头虱除尽,你要是胆敢在传染给我,你就别进这个家门!”宋氏蔑视的看了一眼宋世超,冷着脸走出家门。

    宋世超顿时心中一阵苦涩,看了看墨刊上所绘的墨顿平头发型,顿时心中一横,拿起两文钱,走出家门,来到平时专门为人修剪胡须的匠人面前。

    “给我按墨家子的发型剪!”宋世超将墨刊拍在匠人面前,狠声道。

    匠人闻言心中一喜,对于墨顿剪发引起的风波,他自然有所耳闻,这件事情对于旁人来说,乃是艰难的选择,而对他来说却是一个天大的好事。

    长安城这么多人,就算有一半需要剪发,那他们这些修剪长发胡须的匠人也能赚的钵满盆溢。

    墨顿恐怕不知道,他无意中的举动,催生了后世一个极为庞大遍布大街小巷的产业,理发业!

    “好的,保管让你满意!”匠人毫不犹豫接过两文钱,拿起工具,很快,一个平头很快成型。

    当第一个平头出现在长安城的大街上之后,很快,两个,三个,………………

    越来越多的贫苦百姓纷纷效仿,长安城中,平头很快出现在大小大街小巷。

    潘家酒楼中!

    “潘掌柜,怎么回事,你家的饭菜竟然有这么长一根头发!”一个顾客从饭菜中挑起一根常常的头发丝,不满道。

    “对不起,对不起!我这就给你换一盘新的来!”潘掌柜连忙迎上前去,一脸歉意道。

    “不用了,我已经没有任何胃口了!”顾客长袖一甩,转身离开,走进了对面一家酒楼中去。

    原本有几个想要进来的顾客也停住了脚步,转身离开!”

    潘掌柜见状顿时大怒,怒气冲冲的走进后厨,对着炒菜的厨师吼道:“今后饭菜之中,再出现头发,扣除当月工资!”

    当天下午,在潘掌柜目瞪口呆之下,这名厨师趁着去买菜的空档,顶着一个大平头大摇大摆的回来。

    西山军营之中。在一处营帐之中,秦怀玉三人看着面前墨刊上墨顿的平头像面面相觑。

    “墨兄心怀天下,为了天下百姓竟然冒了如此大的牺牲。”秦怀玉一脸赞叹道。

    “听说,李大将军向陛下上奏,推行新兵计划,第一条就是要禁绝军中头虱之患,其中就有墨兄的主意!”程处默点头道。

    尉迟宝林伸手在头上摸索一阵,捉住一个头虱子,恨恨的挤死,嫌弃的将血擦干净,不耐烦的说道:“说这么多干嘛,我们到底还剪不剪头发!”

    “剪!”

    “当然剪!”

    二人不约而同的说道。

    “为了兄弟义气,为了声援墨兄,本公子这头最心爱的秀发只能忍痛割爱了。”秦怀玉一脸悲痛道。

    程处默更是一脸正气道:“新兵计划此乃我兵家崛起之大事,禁绝军中头虱乃是头等大事,程某身为兵家之人,定要以身作则,舍弃这头秀发又何妨!”

    “那赶紧快点,老子早就忍受不了这些头虱子了。”尉迟宝林不理会二人惺惺作态,直接戳穿道。

    其他士兵长期在军营,或者是身在普通家庭,对于头虱自然司空见怪,但是三位公子哥哪里染上过头虱子,此次西征长途跋涉,军中大多都有此疾,三人自然不能免俗。

    平时养尊处优的三人自然忍受不了自己头顶上还有生物在蠕动,却不敢让人知道,唯恐被人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