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紫金劫 >

第171部分

三国紫金劫-第171部分

小说: 三国紫金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并冀之地有皇甫嵩雁门大军,荆扬朱儁也正与敌周旋,我此时前去,岂不是与人争功,二人都是我多年老友,这种事我如何做得出来”。

    曹操闻此言心中不悦,你多年老友便不争功,我等又与他没交情,只顾着他们,我众人的前途怎么办?想到这里,刚要张口回应,一旁的荀攸突然横出一步笑道“卢中郎所言有理,不过据我听说,北方战事多有不顺,皇甫嵩近日虽然逼退了巨鹿的贼寇,但敌人之众,远超皇甫将军,正面交锋只怕会极为不利,卢中郎如不愿去争功,可否派一支人马前去支援,也算帮衬皇甫将军一把,这个人情恐怕皇甫将军不会推辞的”。

    “此言有理,荀家的才俊果然不凡,就依公达之言,派一支人马前去支援一下义真,可有人自愿前去?”。

    此言一出,立刻站出四五人请命,高声叫道”属下愿往~~“。

第二三九章 刘玄德交好陶谦() 
卢植略感惊讶的看了看下首众人,心中微微有些不满,自己难道就如此没有凝聚力吗?为何人人都赶着要离开自己,曹操也就算了,此人好大喜功,本就好战,提议出战也无可厚非,但自己的心腹下属竟然也如此,叫人心中不悦。

    暗自皱了皱眉头,根本没有理会曹操,卢植对另外两人说道“你二人在我府中多日,此次出战身为我府掾大将,岂能擅离,还不速速退下”。

    李通吕虔二将无奈的退在一旁,卢植所说虽然有理,但二人心气还是挺高的,要能独领一军立些战功,日后论功行赏,或许有飞黄腾达的机会,谁知道被他一口回绝,也只能瞟了眼一旁的刘备~~无可奈何退了下去。

    这时卢植又看向另外两个,此二人要说身份其实也不算低微,此战卢植身为北中郎将,奉命调五校军士参战,但只到了四人,眼前二位便是其中两个校尉。

    “至于你们两个吗~~~~虽奉旨受我调遣,我也不便强留,免得叫人说我卢植不识时务,阻人功绩,这样好了,你二人只需依我一事,我便放行!”。

    “卢公有何吩咐,末将只要能做到,定全力以赴”。

    卢植呵呵一笑点头道“好~~~那我就说了,冀州袁家你们应该知道吧,我想你二人帮我走一趟,去找一个人,找到之后不论用什么办法,只要把他带回来就行”。

    “此人是谁能叫卢中郎如此惦记?”。

    “哎~~~说来惭愧,正是我那不孝之子,我生平只有一子,希望他能继我之业,所以还托请二位代劳了”。

    “中郎放心好了,袁家虽然势力庞大,但也不能阻人亲情,只要我二人见到卢公子,就算是绑也给您绑回来”。

    “对对对~~~就算绑也要绑他回来,那我就在此先行谢过,你们随时可以动身”卢植心中这块石头终于放了下来,自己因为身份尴尬,不便直接上门讨要,但此二人却没有这多顾虑,尤其是身为皇室亲族的刘岱刘公山,虽然是旁支,但也无人敢小视之。

    从城主府出来,曹操自然是一脸的怒色,卢植仗势欺人的行为叫他极为不满,但荀攸在一旁化解了几句,又转而一笑了之,谁也不知道二人说了什么,但其中定有深意。

    另一边刘备坐在另一名五校校尉的书房之中,二人也正在细细的详谈,令人奇怪的是书房外的看守,竟然是两名高大强壮的僧兵,朝廷虽然不抵制教派,但佛教毕竟流传时间不长,与汉人深远流长的儒道思想大不一样,这个校尉身边的僧兵看起来就有些扎眼了。

    “玄德,你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见识实在是叫人欣喜,但为何不与你那两位同宗说呢?”。

    “恭祖兄有所不知,我一个落魄得不能再落魄的皇族,在他们眼中可能连一般豪强也比之不如,要不是老师的帮衬,可能连我这个同族的身份都不会承认,而恭祖兄却无任何轻视弟之心,叫备心生敬服,所以在出征之前才与兄说说心事,顺带提醒一二,不过我也不愿厚此薄彼,日后兄代为转告即可”。

    “兄弟的心我领了,我陶谦绝不会忘记兄弟这份情,他日有机会,再做厚报”。

    “既然如此,备就告辞了,兄明日就要出征,还请早些休息吧”刘备站起身来施礼拜别。

    陶谦一直把刘备送出府邸,直到刘备消失在黑暗中,身边走出两条大汉,其中一个胸前挂了一串的骷髅头,另一人却挂了一串羚眼大小的佛珠,配饰虽然极其的不协调,但相貌却是非常统一,就是叫人看了~~~~几夜都难以安眠的容姿。

    挂窟窿头之人阴冷的一笑说道“这个刘玄德竟然会探得如此机密,咱们要是把此事举报上去,恐怕他袁家吃不了兜着走啊,陶校尉平步青云指日可待了”。

    陶谦回头怒了此人一眼说道“这样做岂不是害了玄德,他特意来告诫我此事,我怎能放恩负义,咱们自己小心便可,绝不可轻易外泄”。

    “哼~~~校尉又来装好人了,您能容得下我等,还卖的什么好情面,不如做绝一些,升官发财才是最重要的”。

    “好了!”旁边挂佛珠的大汉面色一沉冷声说道“校尉说了不许泄露,你难道没听到吗?此事休要再说,不然要你好看”。

    再听到此人说话之后,那个骷髅头竟然安分了下来,叫人看了暗暗称奇,原来佛真的能压制邪魔不成?

    陶谦也不在说什么,毕竟是自己得力手下,刘备远去之后,也转身进了府邸休息去了,骷髅头大汉看到另外一人也跟了进去,双眼之中散发出阵阵寒光,心中不禁恨意突起,但他知道此时还不能与之抗衡,只能暗自强压了下去。

    这边,刘备回到府中,下人正在忙碌着,卢植虽然不愿去搅冀州这趟浑水,但对于董卓还是非常耿耿于怀的,午时就已经下令全军修整三日即刻出发武关,看看这个董卓到底为何敢擅离职守,这就是要去兴师问罪了。

    宽敞的院中,张飞还是正在独自修炼,桃花谷绝学虽然深奥,但修炼却是看似极为的普通,一般人就算整日在侧观看也休想看出半点门路。

    “兄长回来了~~~”见到刘备进来,张飞缓缓收功回身笑道“可见过那个校尉了?”。

    刘备点头应道“翼德~~你我进屋相谈”说罢一前一后进到后院书房中,落座之后微微一笑说道“这个陶谦果然不错,为人义气深重,做事又比较果断,确实是个人才,来日恐怕会有一番作为”。

    “兄长看人还能有错,这个情报就当是见面礼了,等日后自有回报之时”。

    “呵呵呵~~~没想到张开他们的情报工作如此了得,如此辛密之事也能探得出来,翼德有这样的家将真是修来的福气啊”刘备不由赞羡道。

    张飞面色如常应声说道“兄长太见外了,我的家将还不就是兄长的,将来功成名就,我桃花谷也跟着沾光,张开他们别看平时吊儿郎当,但办起事来还是颇为干练的,尤其是探查一类之事,以前在谷中就经常负责附近的探哨工作,早已熟能生巧了,日后行军打仗自有用处”。

    “我当然知道他们的实力,桃花谷出来的能差得了,还有这个袁家,没想到野心这么大,要不是张开传回来的情报,恐怕恭祖等人就有去无回了,子家身陷其中,也不知到底为何如此不智~~~”。

    “兄长不用为他担心,此人早已投靠袁家,只怕就是生拉硬拽也难以劝回,卢中郎念子心切,袁家族首定会在此事上做文章,兄长此时还留在卢中郎身边恐怕会招来横祸,不如找个借口离开此地岂不更好”。

    刘备叹了口气摇头道“老师带我不薄,我怎能弃他而去,再说子家已经不在他身边,我要是再离开,于心何忍,老师这么大年纪,总要有人在身边照顾,此事绝不可为,就算受牵连我也在所不辞,但这件事我会尽量提醒一下,以免被人所害”。

    张飞见刘备心意已决,也无可奈何,自己兄长就是这样的人,既然不愿离开,那就再想对策吧,当下沉思了一下说道“兄长现在虽然看似风光,北中郎将身边的首席谋士,但说起来不过是个门客而已,并无任何军职,日后要如何安身呢?依我看,还是要给自己找个立足之处才行,不能总是寄人离下啊”。

    “贤弟说的有理,我也同老师说过此事,等剿灭黄巾贼寇之后,老师便推举我去任外职,到时候就算不是郡丞,也混个功曹之职,总好过在朝中看人脸色”。

    “如此最好,洛阳虽然气派,但实在是太过腐朽,我呆的时日虽短,但也看出其中阴暗,兄长能离开帝都当然是最好的选择,另外还有一事,兄长不觉得自己帐下的人才有些少吗?我觉得是该多招拢一些贤才的时候了”。

    “贤弟人中之龙,四家将又都是大将之才,我刘备已经很知足了,再说我一介布衣,哪有人愿意投我,更别说贤才了,过活都成问题,哪里还养得起别人”。

    “兄长说笑了,桃花谷虽然不富裕,但还是略有盈余的,区区门客之资还是可以提供,但要寻大才就不是金银可以打动的了,这要凭兄长的本事,我相信会有人愿意跟随兄长的,到时候兄长可千万不要错过才是”。

    刘备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自己真的需要门客辅助自己吗?虽然有些羡慕洛阳那些达官贵人,门客食客络绎不绝,交朋会友日日笙歌,但自己的资本有限,也不愿与一些酒囊饭袋交往,所以一直一来并没有主动张口收纳过什么人,但日后真的出任官职,倒是需要一些帮手,看来翼德的建议是需要考虑一下。

    忙忙碌碌的日子就这样过去了,陶谦与刘岱两路人马第二日就出发~~~北上冀州驰援皇甫嵩,至于卢植的请求,陶谦在与刘岱商量之后,早就置之脑后了。

    而卢植的大军也已经休整停当,前锋军早早地派了出去,三日之后终于在曹操等人的目送下出发了。

    曹操面色阴沉,看着远去的大军冷哼了一声,身边的荀攸却呵呵一笑说道“他卢植愿意去送死,孟德又何必阻拦呢,反正咱们的战功已经捞了不少,就在此地休养生息吧,孟德别忘了~~~~根基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四零章 贾文和辣手连环计() 
“刺史神威大发,刚出西凉即破贼寇,这等功绩朝中无人不敬,此次特派小的前来问候“。

    就在卢植出兵潼关之时,洛阳的一名使者突然到访了董卓的军阵,看着帅帐正中的猛汉,就算见惯了大场面的使者也开始紧张起来,这种天生的王者霸气,叫人不寒而立,只是气势就可以压垮一些功力稍弱者。

    “哈哈哈哈~~~圣使不必客气,我董卓一心为国,贼寇猖獗残害生灵,我自当出兵灭之,岂能认宵小横行,只是我虽然为国尽力,但未免有一些人无事生非,背后毁谤中伤,也扰得我头痛不已“董卓狂笑了几声,客气了几句之后,又开始埋怨起来。

    使者连忙恭敬的说道“那些宵小之人怎明白刺史的苦心,只会嚼舌根的废物又怎能与刺史相提并论,您大可放心,朝中圣上对黄巾非常重视,只要是剿贼有功之人,都会论功行赏,此时此次虽然无召,但也算立了奇功,应该无人会与您作对“。

    董卓点点头,突然面色一皱叹道“圣上我当然信得过,但朝中虽然安逸,可外有隐患啊,那北中郎将不知为何,总是看我不顺眼,前番传信责问于我,此次竟然发大军前来问罪,想我董卓杀贼灭寇,从无做错半分,为何要如此苦苦相逼呢~~~“。

    “卢植?“使者沉思了一会回道”我记得他当初也是被人保举,出兵以来倒是也剿灭了不少贼寇,兖州一地多亏了他才得以太平,但为何却要为难刺史呢?“。

    董卓摇了摇头,面色灰暗,衣服无精打采的样子,欲言又止,看的使者心中生疑问道“刺史有话明言便是,如真有隐情,我自当上报朝廷,治他的罪则“。

    就在这时,立在一旁的枯瘦文士向前走了两步叹声说道“圣使有所不知,我家刺史实在是不愿提及这些,以免落个同僚相争背后毁谤的名声,这样对我家刺史的前途可是非常不利的,要知道这种小人行径,可是为人非常不齿的“。

    “那是那是,我非常理解刺史的苦心,但此非常时期,也不能认人胡作非为,剿灭黄巾乃头等大事,卢中郎如真的不分青红皂白,我也会如实禀明圣上,不知道这位先生如何称呼?“。

    “在下贾诩,是刺史大人门客,暂时并无官职在身,但与刺史同为西凉出身,也相交多年,所以留在府中帮衬一二,圣使此来想必应该是察视我军动向的吧,如有任何疑问,在下知无不言“。

    “哦~~~贾先生严重了,看先生相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