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三国紫金劫 >

第187部分

三国紫金劫-第187部分

小说: 三国紫金劫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飞此时微微一笑说道“兄长不要郁闷了,此次小弟虽然受伤,但也算是因祸得福~~”。

    “哦?兄弟又和好是说来听听,也一解为兄心头的烦闷”刘备强装欢笑说道。

    “呵呵呵呵~~~还真算是一件好事,这次受伤~~~耽误了几日才追上兄长,正是因为遇上了两个人,其中一个可称得上是练武奇才,这次算是被我捡到了”。

    “还有这样的好事!!此人是谁?能被兄弟看上是他的福气啊,没有一起带回来吗?”刘备高兴的问道,还探头朝外面寻了寻人。

    “兄长别看了~~此人我暂时还带不回来~~~因为这个人的家世有些不一般,乃是曹家外族的一个子弟,这次就算是结个善缘吧,日后必有善果!”。

第二六一章 董卓的双重惊喜() 
“启禀刺史,皇甫嵩大军已经逼近安平郡,随时都有可能与贼首张角开战,另外步兵越骑两校兵士也已经到达冀州腹地,看样子随时可与皇甫嵩会合~~~”。

    潼关帅府之中,一名军探飞速来报,把最近发生的事大致说了一遍,董卓坐在首位听完报告摆了摆手叫道“继续查探,随时回报!不得有误!”。

    “是~~”军探应了声之后飞速退了下去,就在他刚退出去不久,又有一名府卫来报“禀刺史,华将军回来了~~’。

    “快叫他进来!“董卓连忙说道,双目之中闪出喜色,可是一旁的贾诩却在此时微微的摇了摇头。

    董卓当然发现了贾诩的神态,惊讶问道“文和怎么了?有何事担心?”。

    “华将军此次恐怕是空手而归啊,刺史还是不要抱太大希望的好~~~”贾诩叹声说道。

    就在董卓疑惑之时,华雄已经迈步进来,翻身跪倒叫道“属下无能~~没有拿到刺史要的人,还请刺史责罚~~~”。

    “什么?”董卓虽然早有准备,但心中还是一惊叫了出来,这个华雄虽然在自己帐下官职不高,但要论本领,却是数一数二的高手,因为董卓当初收服他的时候也费了不少的手脚,还以为此次手到擒来的事,竟然无功而返,怎叫他不心生失望。

    面色一沉,董卓问道“究竟怎么回事,从头说~~~”。

    华雄也不抬头,他知道董卓的脾气,只是低头说了遍过程,把自己追击刘备以来发生的事一一说了一个遍,直到最后夜袭皇甫军营被张飞击退,说完之后不再吭声,只等董卓发落。

    “桃花谷主竟然平安无事的回到了刘备处~~~文和,你当时真的击伤他了?”董卓听着前面之言面色越来越暗,就在刚要发做的事,突闻夜袭之事,马上转而一脸的惊色向贾诩问道。

    “嗯~~~”贾诩一皱眉头,在厅中来回走了几步叹道“这个桃花谷主的实力真是深不可测,被我击伤还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长途奔袭赶回去救援,这确实是我所没有料到的,不过我敢肯定~~~当时他肯定受了重伤,不然也不会狼狈逃窜了~~”。

    “这倒也是~~你当时那一掌要是拍在我身上,恐怕没有个三五月我休想动的了,没想到这个桃花谷主如此了得,就算有护体神功只怕也未必能像他这般行动自如吧”。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此事先放在一边吧,算这个刘备命大,既然桃花谷主及时赶到,那华将军此次失手也算有情可原,刺史就不要为难他了”。

    董卓嗯了一声对华雄说道“你听见了,此次就不与你计较了,下去休息吧~~~”。

    “多谢刺史不加责罚,多谢军师说情~~~”华雄虽然人比较直,但心中还是比较明白事理,贾诩一句话,自己最起码免受了不少皮肉之苦,嘴上连声谢着退了下去。

    “文和~~南方大势已定,张曼成竟然败的这么快,倒也省了我不少麻烦,你看我是否应该出兵冀州,贼首张角这个功劳叫他皇甫嵩抢去~~我可不甘心”。

    贾诩摇头应道“不可~~南方虽定,但残余黄巾贼寇众多,稍有不慎就有被反转的可能,到时候刺史就可发兵剿贼,这个功劳一样不小,再说皇甫嵩身为左中郎将,手握雁门精锐,咱们此时去与他争功,只会交恶,无端竖此强敌实为不智,还是暂且忍耐吧”。

    “那我就呆在这里坐看不成?要是两边的贼寇都被剿灭了,岂不是半点好处都捞不到了,我的目标可不止于此”董卓略带不满的说道。

    “刺史难道忘了您已经被册封为东中郎将了,就只这个官职,咱们此次出兵的目的就已达到了,难道还不满足吗?您别忘了现在可是多事之秋,太过招摇怕会对您不利,该忍耐的时候还需忍耐,现在还不是时候呢~~~~”。

    董卓呆了一下,贾诩之言虽然有理,但听起来却叫人不太舒服,迟疑了一下说道“枯坐这座雄关却不能动弹,实在是叫人心生郁闷,这东中郎将不就是出兵的权利吗,没有的时候你叫我出西凉动兵,有了这个权限却又叫我罢手干等,真是心有不甘啊~~~”。

    “刺史如想成大事,就要耐得住寂寞,须知道现在天下有多少眼睛正盯着咱们,今时不同以往,黄巾初乱之时刺史可以出兵,但是现在却要避嫌~~~~希望您能理解我这番苦心~~~”。

    “当然~~文和之言我什么时候没听过,只不过心中憋闷无处发泄罢了,既然如此~~我就听你之言,暂且忍耐一时吧”。

    贾诩这才微微一笑应道“刺史放心好了,冀州咱们虽然插不上手,但是南边却没有您想得这么太平,早晚有咱们的出手的时候”。

    “哦?张曼成已死,身下写虾兵蟹将还能有何作为?难不成他朱儁还能阴沟里翻船?”。

    贾诩呵呵一笑说道“刺史恐怕不知道,扬州之战并不是朱儁指挥的,而是南阳太守秦颉,此人兵法精妙,恐怕击败张曼城的就是此人,朱儁虽称之为名将,也只不过中军指挥而已,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见数”。

    “文和怎么知道的这么详细?”董卓不解的问道。

    “呵呵~~刺史请看”贾诩说着从怀中掏出一封书简,书简极为短小,而且只有两片而成,外面用一根红绳拴住。

    董卓接在手中,缓缓打开查看了一遍,默默的点头说道“原来文和早有预谋,此事竟然连我都不知道~~~”。

    “刺史难道忘了以前府中那个负伤的侍卫了吗?岂不知~~此人是在您的无心之失之下才会身处南阳的~~~”。

    董卓微微一愣,这才回想起多年以前的一件旧事,当时自己的师尊还在世,而自己也只不过是一名羽林郎而已,那时候自己手下有一名亲近的侍卫,因为小事触怒了自己,本想责备两句了事,没料到此人刚烈,竟然自断臂膀赔罪。

    董卓见此人已废,无奈之下给了重金以作养老之资后就遣散回乡了,没想到今日竟然见到了此人的书简,更没料到的是,一个断臂之人还能在南阳太守府中混了个功曹之职,看来冥冥中自有定数,而且残废之人也并不是无可取之处。

    “原来是他,他叫什么来着,我都忘了~~~”。

    贾诩摇摇头笑道“此人本来姓名早已不用,自从到了南阳之后,就改叫赵慈了”。

    “文和是怎么联系上此人的?难道那次之后你就一直暗中监视他的吗?”董卓知道贾诩手中有一套系统,准们负责盯梢重要人物,但此人无论如何也不应该在此列才对。

    “我也是最近才联系上他的,但是此人在南阳这件事我却早就知晓,我顺藤摸瓜找到他,初时我也没料到他竟能做到这个位子,好在他还念着刺史的旧情,我派人接触了两次就把他策反了”。

    “好好好~~~好啊,真是天助我也,我正愁南边没有什么内线,真是得来全不费工夫,文和~~~此事做得非常好~~~嗯~~~你想怎么做?”董卓心情大悦,他知道贾诩心中已有定计,连声问道。

    贾诩面色一正,刚刚还略带着笑容的脸庞,一瞬间就变得阴暗起来,哼道“这个秦颉早晚是个祸根,等时机成熟的时候~~~~”说话间,用手在脖子上划了一下。

    董卓双眼立刻放光,紧接着嘿嘿的笑道“贾文和啊贾文和~~~幸亏你是我军师~~我真是幸运啊~~~~~哈哈哈哈~~~~”。

    二人相谈正欢的时候,厅外一道人影突然闪了进来,董卓贾诩二人毫不惊慌,因为他们知道来人是谁,能在不同报的情况下进入府中的,只有三人,一个是贾诩,一个是李儒,还有一个就是这个李肃了,李儒此时在洛阳,来人不是李肃还能是谁。

    “伟恭~~你每次回来难道都要这样无声无息吗?”董卓面上虽然没什么,但心中还是略有不满,除了这个李肃,贾诩李儒二人并没有乱用这个权利,每次都是规规矩矩的通报,就算事情紧急,也不会乱用身法突袭而至。

    “呵呵呵~~~在下疏忽了,刺史不要见怪~~~”李肃呵呵一笑,好不自觉的走了上来说道“在下此次是来给刺史报喜的~~~”。

    董卓一听,立刻转怒为喜,此人虽然有些不尊敬自己,但是一身本事确实出类拔萃,整个西凉也没几个人能比得上,而且智谋出众,不然也不会有如此待遇“有何喜事~~~快快说来听听”。

    “在下回来的路上听说了一件事,不知道刺史有没有耳闻?”李肃神秘的说道。

    “能有何事?此时天下大乱,那还能有什么好事?”董卓不解的说道。

    李肃微微一笑道“边章韩遂又趁势造反了~~~~”。

    “什么~~~这还叫好事?”董卓刚听清楚李肃说的什么,连忙大吃一惊叫道。

    就在这时,一旁的贾诩却嘿笑出来“好事啊~~~好事~~~~果然是好事一件,看来这东中郎将还没当多久,刺史就又要升官了~~~~”。

第二六二章 董卓受命兵回西凉() 
十日之后,朝廷使者果然来了,董卓连忙带领一干将领前来听旨。

    城外,战旗招展,军容凛冽,两万大军整齐的端立在城前,董卓心中嘀咕,这次不像是朝廷使节啊,为何来了如此多的兵士?难道我暗害卢植的事被揭发了不成?

    正在他担心之时,军中一分,从里面出来了一群人马,为首之人五十上下的年岁,仪容严肃,一丝不苟,两旁的护卫也是一个个虎背熊腰,一看就是身经百战的高手。

    此人来到近前低头看了看下拜的董卓,说道“你就是朝廷新近册封的东中郎将董卓?”。

    “正是下官,不知上使如何称呼?”。

    “放肆~~此乃当朝~~张温张司空,你一个小小中郎将还不下拜”一旁的侍卫一声怒喝叫道。

    董卓附着身子一皱眉头,心中暗道“此人竟然是三公之一,如此位高权重之人为何会出现在这里充当使者?”虽然暗自琢磨此人来的目的,但是刚才那侍卫的叫喝还是让自己极度不爽,虽说是当朝司空,但自己毕竟也是堂堂刺史的身份,又是朝廷任命的东中郎将,岂是一个小小侍卫可以侮辱的。

    想到这里,刚想要发作,旁边瘦小的贾诩恰巧在这时咳了一声,董卓如被一盆冷水当头泼下“还好来得及时,还是文和知我心思~~~”压了压怒气,施礼说道“不知司空驾到,下官有失远迎,还望赎罪,不如进城说话吧”。

    “免了~~此次我来只不过是代传圣旨,你接旨就是了”张温目不斜视的看着前方,根本没有把董卓放在眼里,缓缓说道。

    “是,臣听旨~~~”董卓心中暗恨,但是又无可奈何。

    “圣上有旨,西凉韩遂边章作乱,唯恐与黄巾贼寇联合,即日起发兵剿贼,司空张温为帅,执金吾袁滂为参军,荡寇将军周慎为先锋官,西凉刺史,东中郎将董卓即刻回军与大军会合,不得有误,特拜为破虏将军,受司空张温调遣,钦此~~~”。

    张温随手一收圣旨,低头看了看跪拜的众人,哼道“可听见了,还不接旨?”。

    “是~~臣接旨谢恩”董卓此时心中极度的愤恨,自己身为西凉刺史,理应是此次剿贼之首,现在朝廷不但派了个三公来压自己,就连先锋官都被什么荡寇将军给抢了去,只是封了个破虏将军这么个虚职,真是气死人。

    但是圣旨既下,自己只有听令的命,不然的话马上就会有杀身之祸,忍一时风平浪静,董卓能做到这个位子,凭的可不光是实力,心智也绝不低。

    接了圣旨,董卓迟疑了一下问道“不知张司空可否要入城休息两日?在下已经备了酒菜招待您了~~~”。

    话还没说完,只见张温摆了摆手,冷声说道“这就不必了,董卓~~刚才圣旨上已经说明,贼兵随时都有可能杀入中原与黄巾贼寇会合,这是朝廷绝不准许的,所以大军要马上出发,现在荡寇将军早已发兵先行,咱们也要快些动身才行,你身为西凉刺史,对地形应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