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三国去捣乱 >

第215部分

回到三国去捣乱-第215部分

小说: 回到三国去捣乱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

    “恩……若能将他拉拢至我军麾下,那便最好……”

    庞统见刘备果有如此意思,连连称是,但心想诸葛亮为何会在孟获手下,又为何会帮刘备收服孟获?

    为什么他的到来,更像是一场阴谋?

第三百三十四回 诸葛亮的阴谋() 
不知不觉断了二十几天的更,这段时间在筹备新小说,换了好几个开头,因为架空世界观太大无法把握所以屡屡碰壁,目前暂时换了个题材,但这边的坑还是要填的,毕竟我不能像某些作家一样太监出一片天。

    当诸葛亮第一次见到刘备的时候,或许他自己都想象不到,错过了自己的真命后会如同一只无头苍蝇一样满世界乱转。

    入蜀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臣服于刘备,而是为了使刘备的力量更强大,随即再与东吴联盟,组成强大的南方力量,一起抗衡北方的曹操。

    蜀有山川之险,吴有江河之固,进可攻退可守,若强强联合,必然能够钳制曹操。

    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一无俸禄可拿,二无名望可铸;纵然中华第二、三排名的人打败了曹操,那对他有何意义?

    或许所有人都不知道,诸葛亮早已有了主公,而这个主公,便是现在在许昌城里不见天日的汉献帝刘协。

    古人曾有神交一说,不知道诸葛亮有没有这种感觉。那个许昌城里与他同年出生,历史上又与他同年死亡的天子,冥冥之中或许便是他的真主。诸葛亮信了,所以为了那个什么都无法做的天子,诸葛亮如同苏秦一样四处奔走。

    他不是为了谁,他是想要在这三头猛虎的手中,重新铸造新的大汉!

    诸葛亮回到驿馆,面色平淡的望着窗外的景色;他似乎没有丝毫的紧张,用羽扇轻轻的拂开身旁的蚊蝇,它们吵的自己好不烦躁!

    “我想你也应该来了,士元。”

    门后面换来一声咯噔响,未几,庞统红着脸走入了房间,脸上的红润不知是羞涩还是不小心磕的。

    “孔明,许久不见,身体安否?”

    “若是不安,如何跋山涉水来见你?”

    二人相视大笑,诸葛亮便请庞统上坐,让人上来一壶干燥的清茶,便直入正题:“士元来此,为公,为私?”

    “你既是卧龙,何不猜猜?”

    “此事何需猜测?”诸葛亮轻酌一口,无奈的叹了口气,“刘益州知你凤雏名号与我卧龙一道,自然是让你来劝我入仕。”

    庞统微微一笑道:“非也非也,孔明,出山之后,你变得俗气的很呐!”

    “哦?那在下倒想请教请教士元,阁下不是为让我出仕而来,那何必与我在此图费口舌?若你说只是为了找我叙旧,那便请回吧!”

    “许久未见,口舌依旧如此凌厉!我倒不信,你会为了孟获那个庸夫奉献自己的余热!”庞统将茶杯缓缓放下,收起了脸上诡异的笑容,“孔明,实不相瞒,我观主公若得你不成,必然灭口!以你之能,无论出川亦或是回到孟获身边都难如登天。某实是为了你好,若你不降于我主,恐有刀兵之祸!”

    诸葛亮没有丝毫的惊慌,缓缓说道:“素闻刘益州以德服人,为何今日行为,倒入丧家之犬一般?”

    “某实是为你好,为何如此讥讽我主?”庞统微怒道,“孔明汝祖上食汉禄,终当为汉室效忠!今我主乃高祖后裔,愿讨伐曹贼,直捣许昌,救出陛下!孔明岂得置身事外?”

    刘备确实姓刘,但却是早就八竿子打不着的汉室后裔了。虽说帮他就算是帮汉室,但帮刘备还是刘协,诸葛亮心中早有定数。对他而言,刘协是真正的天命,若刘备行曹操之事,天子必然孤立,那自己何必忙碌今日?

    “容我三思,士元你且退下吧!”

    当然,诸葛亮不可能直接驳斥刘备,毕竟正如庞统所说,自己有灭口的危险;如果自己激怒了刘备,怕是见不到明天早上的太阳了。

    庞统以为他真在思虑,也不知是缓兵之计,便独自离开了。也许是真的信任诸葛亮,连士兵都没有留下来两个。

    夜逐渐深了,但诸葛亮的房间依旧灯火通明,屋外尚且能够看见他看书的剪影。他似乎在思虑着,如何才能够在不让刘备发怒的情况下,安然逃出益州。

    “先生在否,先生在否?”

    驿馆外忽然响起了一阵呼唤诸葛亮并不以为意,以为与自己无关;但不曾想这道声音的主人还正是冲他来的。那人见这边有光亮,便马不停蹄的赶来,在窗前看着屋内的书生出神。

    那是两个青年,一个看上去稍微年长,不过另一个人却多一分成熟。诸葛亮不知二人,便起身问道:“你二人是何人,为何夜间来此?”

    “阁下可是诸葛孔明先生?”

    “然也!”

    那年长的少年如同见了宝一样,慌忙的爬进了窗户,另一个青年思虑了片刻,也跟着进了屋。

    “你们这……”诸葛亮明显有些不知所措。

    但还没等他说话,那年长青年连忙跪了下来,恭敬道:“先生在上,在下刘备义子刘封,这位是已故关将军之子关平!”

    关平是关羽的长子(历史上确是如此,不然没过关斩将义子哪里来的?),当年白马之战关羽惨死敌手,便只剩下关平、关兴两兄弟与母亲相依为命。因为年龄相仿的缘故,又都喜好武艺,故关平与刘封关系不错。今晚上造访诸葛亮,便是刘封强拉他来的。

    “原是二位公子,快快请起!在下可受不得公子这大礼!”说罢,诸葛亮就欲下拜还礼。

    “不敢不敢!”

    刘封害怕诸葛亮行礼,便连忙起身,诸葛亮微微一笑,请二人坐下,随即问道:“二位公子来此有何贵干?”

    刘封尚未说话,关平却是抢先问道:“在下听庞军师说,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通神遁甲之能;在下有不解之处,望先生解答!”

    “虽无庞士元所说夸张,但我可尽力而为。”诸葛亮笑道。

    刘封似乎面露不快,但还是暂时将心头的不爽咽了下去,似乎在后悔将关平带来。

    “家父亡故多年,某不曾憎恶于谁,只是关家血脉单薄,还望先生能够指点,我关家可有再兴之日?”

    关羽虽死,但还有两个儿子,加上义兄刘备的支持,几十年内想要复兴关家并不算困难。只是这种天命之事,谁又能够想到呢?

    诸葛亮早听说过关羽的名声,无奈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如今他的儿子有事请教,自己自然得帮上一帮。便见他闭目凝神,吐纳运气,朦胧间似有云雾溢散,似神入化,不由得令人屏住了呼吸。

    “真鬼神之才!”刘封、关平心中默道。

    如此情况持续了不知多久,二人都感觉快要睡着了;忽然,周遭的云烟不知怎的渐渐消失,诸葛亮伟岸的身影缓缓映现了出来,不由得让关平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关家复兴……在百载之后。”

    诸葛亮缓缓开口,但脸上却满是复杂之色。

    要说真话,真难!

第三百三十五回 诸葛妙计() 
诸葛亮并没有给关平说真话,因为他占卜了良久,却只看见眼前的一团血肉。血肉之中没有任何的生命表征,似乎已经完全说明,他关家没有任何的后代。

    这怎么可能?且不说关羽勇猛,如今尚且有两个儿子服侍其母,想要繁衍生息并不困难,为什么会是如此一个占卜结果?

    难道是自己占卜有误?

    诸葛亮倒希望是自己占卜有误,毕竟英雄后人,如果没有后代可繁衍,那这也太可惜了!

    所以诸葛亮只能暂时先安抚关平,万一事情有转机,自己也不枉说了一番空话。

    事实上,关羽也确实没有直系后人流传下来,当年成都为邓艾所破,大量蜀中官员及家眷被迁往洛阳。其中关羽的后人,则是被庞德的儿子庞会全数斩杀,一个不留。

    或许这便是天意。

    关平不知道诸葛亮是诓骗自己,只知道百年之后,自己断然不在了;是成是败,也只有看后人的能力了。

    此间事罢,诸葛亮再轻声叮嘱了几句,关平便缓缓退了下去。诸葛亮转眼望着刘封,脸上挂着和煦的笑容,问道:“刘公子来此,又有何事需得相问?”

    刘封闻言,噗通一声跪下了带着哭腔说道:“先生救我,先生救我!”

    “公子快快请起,何事如此惊慌?”

    诸葛亮也有些慌神了,这刘封今日如此激动,也不知是有什么事情想要请教;再说了,他堂堂益州牧义子,还需得自己相救?

    “先生不答应,在下便不敢起身!”

    “这……唉!”

    诸葛亮无奈,却又不敢随便答应,便转眼看着关平;却不想关平也一脸疑惑的看着刘封,想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屋中哭声不断,眼见着要惊扰到屋外的人了,诸葛亮连忙应道:“公子快些起来,若力所能及,在下自然鼎力相助!”

    刘封收住了哭声,到底还是刘备的儿子,这哭就是学他爸的,诸葛亮万般无奈只能暂且应下。

    “少主,你有何事可救,为何我从未听说过?”

    见关平发问,刘封苦涩的摇了摇头道:“汝乃二叔之后,二叔英年早逝,汝自然得义父关照,但某却不同。义父收我时,膝下无子,指望某继承其衣钵;却不想仅仅半年,夫人便有了身孕,产下长子刘禅。如今刘禅虽尚在襁褓,但某终究是个外人!若义父百年之后,我当处于何种地位?”

    关平从来没想过这么多,而且思来想后,刘封句句真理,让人无法反驳。只怕为了自己亲儿子的前途,刘备会将自己收到的这个义子亲手绞杀。

    诸葛亮默默点头,刘封的担忧确实在情理之中,这种居安思危的思想着实得其父真传。只是此事乃是刘备家事,自己又不是刘备臣子,怎么能胡乱的给这义子出谋划策?

    万一将他留下了,将来危害到刘备的统治,于讨伐曹操毫无裨益;绕如此,倒还不如将他早日扼杀。

    见诸葛亮已有迟疑,刘封心都碎了,但却连忙提出条件:“在下知道先生早已投身山水,不愿栖身于洪荒之中;今义父强留先生,于礼法不合。既如此,若先生为我献上脱身之计,我便想办法将先生送出城外!我虽不算储君,但作为将军,这点能力还是有的!”

    此话一出原本打算拒绝的诸葛亮瞬间收住了嘴。他现在确实迫切的需要找到逃出城的办法,不然就只能屈身于刘备之下。他虽然会缩地之术,但在城中这等秽乱之地,毫无自然可言,如何使用?

    刘封如要帮忙,正合他意!

    反正也只是帮帮义子而已,这算什么?再说了,除了孙策、刘备,荆北的荀罡也早有反曹操之意,三股力量就算损毁一股,也无伤大雅。

    诸葛亮点了点头,问道:“这本是益州家事,某不该掺和,但公子诚心诚意,在下自然得帮忙。只是不知公子是想要何种脱身?”

    “先生有哪几种方法?”

    “其一,遁入翠屏山,有紫虚上人可教授汝炼神入仙之术,辟谷长生之法,只是不可再入仕;

    其二,诈死辞官,归入山林之中,采农问桑,不理世事;其三,逃入别国,与益州为敌;其四,不争嫡位,疏远益州,让益州发配你至边缘地,令世子不再疑惑于你。”

    刘封似乎还在等着什么,但诸葛亮只说了四招言语便戛然而止。刘封愕然问道:“只此三招?”

    “三招?在下可说了四招。”诸葛亮轻笑道。

    “先生让在下投靠敌国之计自然不可,如何算得上招式?”刘封微怒道,他甚至感觉自己被骗了。

    再说了,如果自己承认这一招,就算关平和自己要好,只怕也会将此事告诉刘备。

    “那么公子便三选一吧!”诸葛亮毫不在乎道。

    “这……先生三计有两计便是让在下归隐,若在下依旧想建功立业,还有其他选择不成?”

    诸葛亮道:“李广镇守北疆,虽从未封侯,不得武帝喜爱,却威震匈奴,依旧名垂青史。若将军远离成都,自请缨南讨贼寇,建立一番功勋,何愁无名于史?”

    “便再无他法?”刘封有些失望。

    诸葛亮本给了他出世之法,但见他毫无兴趣,便只能说道:“自然是有的。”

    “先生请说!”

    “公子可知王翦之事?”

    “愿闻其详。”

    诸葛亮笑道:“秦有良将,白起、王翦等。为何白起为秦王所杀,而王翦安身立命?白起功高盖主,而王翦虽有大功,却一直向秦王索要奖赏,以示自己只爱钱财,不爱江山。秦王是聪明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