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湖西抗战走廊 >

第103部分

湖西抗战走廊-第103部分

小说: 湖西抗战走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连璧又换新的口号了,“保甲编成,清乡完成”。

    老龟孙从小读的书,并没有完全吞在狗肚子里,还是有点心眼儿,还知道点儿怎么抓人心。

    把从高桥那里坑来的、骗来的、哄来的、修建篱笆的钱,交给那些保长镇长们,就不再管了。

    李连璧常年生活在微山湖边,知道,舍不得孩子套不得狼,知道鱼钩不挂饵,鱼儿不咬钩,知道自己吃肉不让人家闻点腥儿,那自己碗里也不会有肉。

    当然,进到自己兜里的,他是绝对的不会再自己拿出来,他要讹鬼子的钱,暖那些官迷的嘴。

    从鬼子来的那点钱,虽然让他截留的已经很少了,但是,在那些保长、镇长冒着绿光的眼睛里,再少的钱也是钱,也是盼望儿,最起码,送出去的礼,已经看见回头钱了。

    这一下,那些个保长、镇长们,更积极更卖力了。

    他们没有学李连璧的“厚道”和“慈心”,而是把那点芝麻钱儿,就窝子全部装到自己的腰包里,然后,昧着良心,带着那些个狗腿子的伪军兵,挨家挨户的像狼,要百姓们出劳力,自带干粮的去修篱笆,修据点。

    当然是白干。

    有这些汉奸们的积极,掩耳盗铃的篱笆子,修建的,自然快。又是个把月,基本成型了。

    李连璧牵牛遛狗一样的,忽悠着高桥小黑孩子去巡视,所到之处。自然是热火朝天,修篱笆的栽桩挖坑,穿汉奸衣服的诚惶诚恐,磕头作揖,二鬼子们的训练,口号喊得震天响,看着延长到天边、水边的篱笆子墙和篱笆子墙后面的什么也看不见了,高桥那个嬉,那个欢畅的笑,就像了挨剥的黑狗,露出了一口的白牙。

    这时候看,高桥还算有一个人模样。

    高桥高兴了,李连璧也高兴。

    高桥高兴,给李连璧的钱就多,李连璧得了这么多的钱,得了这么多的人,收了这么多的礼,高兴,当然就是自然的了。

    自然,高桥没去看的地方,修没修,修的怎么样,那就去问那些送给李连璧礼厚的,又转着法子想着收回来的家伙儿了。

    这事儿,可怜了高桥,让一个穷酸,一个糟老头子,耍得像个憨蛋。

    就这智商,就这水平,小日本儿,你们想占领中国,门儿都没有!

    不用说八路军,就是那些没良心、一门心思坑鬼子的、保长镇长的家伙儿们,活儿干的、他爹样、老爷样儿、实在不安眼,指望这个挡八路,门儿没有。

    李连璧当然知道这些,只是睁着两个泥胆子眼,装着没看见,只是到处的竖大拇指儿。

    他读过书,知道,要想让马儿跑,就得给点草。

    也懂得,不贪图那泡牛屎粪,谁那么早的起五更?不给点甜头,谁想着当着他的那个官儿?

    中国历史上传下来的“官本位”,真是坑死中国,害死中国人了。

    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所浓缩、提炼出来的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海纳百川,推动着中国的前进。但是,江河日下,未免也有沉渣,官本位,就是其中的一大害。

    千里做官,为的吃穿,腐蚀了多少有作为、有能力的贤达。

    有这些腐败的当官儿的阻碍,中国历史,多走了多少弯路?!

    所以,那些“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一类的思想要素,确实是中国文化历史巨大的糟粕,也折射了中华文明的万丈光辉。

    李连璧才不管他们的贪和不贪,只关心,篱笆子墙早点修建好,能让高桥高兴、能忽悠高桥多给钱就行。

    李连璧实在实地想学诸葛亮,对鬼子高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欲报之陛下矣”。

    修建好了篱笆子,李连璧赶鸡撵狗一样的抓军权了,把四老虎的皇协军一把抓过来,为鬼子“清乡”,“扫荡”和“清剿”,建立起了密密麻麻的日、伪据点。

    于是,湖西大平原上,又出新亮点,沿着竹篱笆封锁线上,日伪军们建立了大大小小的检问所。

    李连璧真有能力,老小子古文读得多,算术也不差,经过他的计算,每三十里,设一大检问所,四五里,设一小检问所,每个检问所,配十多名的检问员,不分昼夜地盘查过路的行人,收敛、强讹行人的财物。

    小子们可是轮流着发了大财。

    这些个歹人们,聚敛钱财的道道儿可是真多。

    死不尽的坏种。

    李连璧还在封锁线上建筑碉堡,设了望哨。

    碉堡的密度,三五里一座。

    日伪军可是把周遭的老百姓坑苦了。

    高桥吃过海的亏,爱屋及乌,只要是水,他都恨,修好了篱笆子后,他接着封锁了大小河道,这些据点的周围,不能有游动的东西,老百姓的船只,全部抢走了。

第九节 八路军要治鬼子的咳嗽了() 
9、八路军要治鬼子的咳嗽了

    高桥和李连璧对竹篱笆封锁线的构筑很有信心,满心满意地认为,只要水里没有了船,路上隔离篱笆子,就断绝了交通运输。

    水陆两样的隔阻,就成了固若金汤,八路军的队伍和来往的人员,就不能过微山湖了,他们就不能和他们的群众联系在一块了。

    鬼子的水陆两样的封锁,也确实给湖西抗日局面,湖西军民的生活,现实现的,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尤其在竹篱笆封锁线的周围村庄,老百姓打渔没法子下湖,到田地里生产没法子过往,这些,都受到了影响,生活顿时陷入了极困难的境地。

    一首民谣传唱在湖西,“竹篱笆硬分家,南边田地北边家,良田荒芜没法种,种好的粮食收不到家。”

    但是,由木船被拉走,由竹篱笆被隔阻所造成的困难,对于灾难深重的湖西抗战,相比之下,确实是小事,是较为轻易地破解之事。

    已经做好了准备的各地的八路军政府,组织,队伍,一齐行动了,他们采取的办法,是有力的,措施也是精准,宣传发动群众,救济陷入困境的百姓,用黄鼠狼叨鸡的战术,明里暗里的正路子、野路子一起上,狠狠打击日军、伪军和混伪事里的嚣张气焰。

    再说,还有四老虎暗地里对李连璧的使坏来相帮助,八路军收拾封锁线上的据点就容易多了。

    先说明,四老虎可是从来没有回头是岸这一说,也没有因为受闪、吃瘪而起了吃斋念佛的的心。在他的心目里,谁能扶他上墙,谁就是亲爹祖奶奶,谁要是挡他的路,闪他的腰,谁就是挨刀子的那头被捆上抬上案子的猪。

    这头猪,不管是李连璧,还是高桥,统统地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

    现在,四下里,四老虎已经把他的鱼鳖虾蟹,全打进李连璧的伪事儿的里面去了。

    他连杀猪的、逃命的、上山当土匪的,等等的,学到的,练就的,悟出的本事、能耐,全使上了。

    李连璧的一锅糨子饭,就要显眼地端给鬼子高桥了。

    八路军才巴不得四老虎给李连璧使坏哩,就是一刀像杀猪的一刀宰了他,才高兴着呢。

    先不说四老虎的腌臜事儿。

    看咱八路军怎么比划的吧。

    这才是正统、王道。

    公安队联合公安局、游击队、武工队,满湖西地动手了。

    看他们的各有分工、侧重的阵容,就知道啥叫大本事。

    马子晓带领的,专门去做群众的发动宣传工作,对群众进行形势和文化的教育,提高群众对李连璧清乡运动的认识和破坏竹篱笆的觉悟,增加人民群众的抗战信心,为“反清乡”打下思想基础。

    张华杰他们,配合着各村镇的妇救会,青年会,民兵、游击队等等,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组织生产。旋刻,各村里有了伴工组,开垦荒田,以工代征、借粮,开展互助互济,解救群众的生活。相邻村庄里,打下默契,相互地代种、代锄、代收。小村庄一下子成了几个村子连成一块的大村庄,出现了百年不遇的大联合。

    彭琦辉呢,着手整顿游击队和民兵,巩固和发展基层队伍。在湖西初步形成了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民兵三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为广泛开展群众性游击战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王雪山,一心扑在情报的沟通和建设上。他的工作内容,保密,在这广袤的互联网世界里,就不展开说了。

    微山湖西大平原上,一下子、顿时里,极其热闹起来了。

    最热闹的,最能说出口来的,就是、还是广泛地开展改造地形的群众运动。

    在过去,一说到运动了,那就不是小动静了。

    在湖西鬼子的地盘上,八路军开展了他们的运动。

    八路军的运动,自然而然的是对着鬼子来的。他们的算盘,拨打地精致。

    要想收拾李连璧的竹篱笆和无赖二流子兵,首先的是先把他们的后盾、鬼子,按倒在湖水里、泥坑里。

    这是配合着高桥来的。

    高桥是小日本儿,小日本儿都一样的小心眼儿,有光自己沾,有亏让给别人吃,他疼惜自己从日本岛子国来的鬼子兵的命,就把全湖西的鬼子兵,萎缩到了第二线,作为机动力量,哪里发生了什么事儿,哪里的二鬼子犯了二百五,哪里的伪事儿坐了蜡烛,打个电话送个信儿给他们,他们再开汽车、骑自行车,快速地去增援。

    是一个保全他们的命的懒办法,也是好办法。

    八路军就会专治鬼子的咳嗦。

    改造地形,就是为着鬼子的汽车和快速运兵的车队而来的。

    高桥深夜、长途奔袭湖西军政专署,引起了八路军的高度警觉了,他们绝不会让鬼子类似的计划再生成。

    八路军这一下,真成了“扒路军”。

    满湖西的大平原上,可是热闹了,八路军带领着老百姓,进行了专治鬼子的大运动——对道路的改造上。

    一是把大路改造为小路,把高低不平的梯形路和直直的路,改成了弯路和水田。反正咱老百姓没有汽车和骡马大车,小路、弯路的,咱能走就行。改水田更容易,挖开沟,把河里的水,直接引进来就成了。

    二是改造公路,这招更好。把同县通城的公路,挖的东一段高,西一段低,中间再挖断,然后用芦柴、毛竹、树枝一根根搭起来,上面再盖上薄薄一层泥土,过几天看,长好了一层毛茸茸的草,远远地看着,和以前的好路一个样。

    三是在大河、湖里的航道里,筑成暗坝,打上暗桩,让鬼子的汽艇和运兵的大船没法跑。

    还在沿河道上,挖成比较隐蔽的战壕式的路,方便八路军打鬼子的小船运输。

    四是把水网地带的桥,全都拆了,变成为断桥。不知就里的鬼子兵,你就别闲着没事儿的到处窜了。

    五是在“夹车路”(一条狭窄的小路,夹在两条平行的河沟中)较多的地形上筑起“生死门”。

    这“生死门”可是有讲究。“生死门”有一丈多高,一丈半左右厚,两旁挂满树枝钉等障碍物。路中间,茅草芦苇繁茂,有一人多高,遮挡得严实。

    上述地形的改造和利用,既能阻挡日伪汽车和汽艇、船只通过,又为分成小队的八路军游击战,准备好了有利的地形条件。

第二十七章 该六合铁臂掌传人萧易出场() 
第二十七章 该“六合铁臂掌”传人萧易出场了

    1、八路小分队满湖西地伸开了腿

    破坏了路,挡住了日本人鬼子快速来去的腿儿,消除了增援的后患,接下来,就要对付散在四处的伪军二狗子和兵力弱点的鬼子小队的兵了。

    高桥并没有死憨,见保住了自己的鬼子兵,那还管别人的死与活?这样一来,就上了李连璧这个二五眼的当了。

    高桥听了李连璧的话,把本来抱团还挨打的皇协军,拆散开来,成了十几人二十几人的据点看守队,抢劫民财的搜刮队。

    当然了,二鬼子们心里更乐意。

    八路军随即也改变,把大队拆成小队,按照面对的敌情、职责和分工,成立了长枪队,短枪队,尖刀队,游击在整个湖西,锄奸,反特,消灭据点里的伪军,扑捉落单的鬼子。

    萧易上场了。

    萧易也沾上了汉奸县长李连璧的“光”,从班长提升到了小队长,人手还是他的那个班,但是武装,却来了个大改观,一水的王八盒子。

    他是短枪队长,他的小队,全配的是王八盒子枪。

    在抗战那个年月里,在装备普遍弱势的八路军里头,王八盒子可是罕见的好枪,是彭琦辉把全公安队的这种枪,全收罗来,集中交给萧易他们小队的。

    足见彭琦辉对这个小队的重视,厚爱和期望。

    王八盒子又称南部十四式手枪,日本南部14式手枪是原南部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