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湖西抗战走廊 >

第131部分

湖西抗战走廊-第131部分

小说: 湖西抗战走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是老龟孙的钱篮子,就是他们,全坏了自己的事儿。

    还指望他们完成今年秋粮的征收?

    捂着屁股放屁,甭想!

    还想着,踩着这些没事戳狗牙玩的家伙们的肩膀,爬到中国派遣军总司令的位置上?

    嘿嘿,那才是狗咬猪水泡哩。

    高桥就这样,在办公室里,一会儿哭,一会儿笑。

    现在,又,轮到暗之庆幸了。

    幸亏自己聪明,发现的早,要是到跟前,再像渡边司令那会儿,被八路再来个“大请客”什么的,那就晚三秋喽。

    老瞎子货,到时候,啥主意出不来?

    他把自己卖了,还一定帮着他乐呵呵地数着冥币玩。

    真到了那时候,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还不让济宁总部的上司,给五花大绑了,给枪毙了?给刀剁了,然后扔到猪圈里,喂狗。

    要是那样的话,还不如在海岛子上喂鳄鱼呢。

    气急败坏之下,高桥那才是气急败坏的。

    他要自己干。

    把那些个坑自己的伪军和伪事的白眼狼们,全推干净,自己带着日本兵,单打独斗。

    中国人,确实和自己不是一路人。

    高桥终于悟出来了,那些中国人,他们的能干,他们对自己的毕恭毕敬,他们对皇军口头上的绝对忠诚,其实,都是假的,都是为了借皇军的大腿,搓自己的草绳,都是为了长自己的面子,鼓自己的腰包。

    尤其那些扎白腿的狗腿子兵们。

    起先,认为他们又憨又笨又傻,只配给自己当炮灰,现在才知道,其实,他们精着哪,他们的那一切的点头哈腰,目标很明确,就是骗自己的钱,或者借着自己的杆儿,招、讹、骗、抢别人的钱。

    高桥越想,他使唤的那些中国人的德行,那些往死里操他的跟屁虫们的行为,就越想的越生气。

    但是,生气归生气,生气气不来粮食呀。

    粮食呀,马上就到关口了。

    就像被宣判死刑的囚徒,脚链手铐全砸严实了,就等着上刑场的数日子了。

    这种数到头儿的日子的日子,实在难熬呀。

    高桥想呀想,就像一审死刑的囚徒,想活着的愿望更加强烈了,他想着想着,竟然又想起来老必死的李连璧的好处了。

    尤其是李连璧的“法西斯”的法子,虽然,李连璧是操他,是忽悠他,是讹他的钱。

    但是,“法西斯”的主意,现在回过头来再细看,还是有他的道理的。

    现在,要想在四处冒烟的湖西,抢的来秋粮,唯一的办法,就是实行“法西斯”的办法。

    其实,高桥再一次的、细细地、已经想好了。

    “法西斯”的法子里,坚决的不能再用李连璧这种吃里扒外的坏家伙,老小龟孙了。

    要是再指着他们,别说,又会用他们死人能忽悠活了的嘴巴子,再讹走那仓库里的新武器,再讹走他兜里的仅有的几个毛镉儿。

    退一步说,即使被讹走,也不一定能换得来秋粮。

    再退一步说,即使,能,换得来,一星半点的秋粮,还不知道进他们狗嘴里多少呢。

    高桥突然地开窍了,他想起来中国古书里的打仗的那些兵书,兵书里最起眼的就是一句成语,“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他突然地下定决心,不再指望李连璧等等的跟屁虫儿,那些坑死爹的龟孙子,他要甩开膀子,自己单独耍。

    就指望这些日本来的父子兵、亲兄弟。

    虽然,他刚才的把这些弯腰的胡子兵,没开裆的孙子兵,骂个死。

    就不信,强大的日本军人,在这个荒基基的湖西平原上,还要指望那些专会坑人的李连璧一类的家伙们。

    这当口,看来,只有那些,从日本国,运来的日本兵,还是和自己是穿一条裤子的,他们是不会闪自己的腰的。

    李连璧的、那个安插镇长乡长的主意好,借过来用,让自己的亲兄弟们上阵,派往湖西的各乡各镇,当乡长、镇长,由他们现场抢掠,效果,起码,要比李连璧的那些龟孙王八蛋们强。

    高桥军人的出身,耀武扬威的习惯了,他坚信,只要皇军的长枪的一端,大皮靴子一跺脚,全湖西的中国人,哪个敢再吱歪,还不乖乖地、把粮食、乖乖地、送到咱大日本皇军的粮食囤子里?

    要不,凭什么,咱皇军,能一泻千里地、万马奔腾地占了大半个中国?

    高桥,在屋里,憋,憋,憋,就憋出来这么一个臭屁来。

    既然是臭屁,就一定的不会起作用。

    就他?高桥,这么一个弱智的小黑孩子,能在全是能人的中国地儿的想飞檐走壁?能的他!

    小子,真的不觉死,觉出来这么一个好计策,当然的,就要马上的实施了。

    他把全湖西的日本兵,老的当乡长、镇长,小的,当跟班的,端茶倒水。

    一转眼,日本兵,全成了湖西的大小中国官儿了。

    奇葩!

    这是日本鬼子,侵略中国十几年来,最稀罕的稀罕事儿。

第三节 高桥的亲兵官儿又遭狼群撕咬() 
3、高桥的亲兵官儿又遭狼群撕咬

    得到神授的高桥,顿觉得脑袋开窍,满头的雾霾,烟消云散,他要说干就干了。

    高桥要自己给自己跪下磕头了,他太佩服自己了。

    想当初,之所以,没被鳄鱼给嚼了,看来,不是鳄鱼念了阿弥陀佛,上岸回头,立地,成了佛,而是自己吉星高照,有天照大神照顾着自己呢。

    自己一身的本事还没用,能让鳄鱼被嚼了?

    不信?看看历史。

    高桥来湖西的第一脚,异想天开,踢中的是八路军湖西军政专署,可谓是撬开了八路军的命门。

    啧啧,多大的本事?哪个家伙儿敢这样的想?

    虽然后来损兵折将,死伤无算,但这些,没有报给济宁宪兵总部,报上去的红折子是旗开得胜,因而,一下子得到了济宁总部的表扬,算是施展开了自己的大本事。

    紧接着,小子,在李连璧县长的忽悠下,迈开第二步,想通过扎篱笆子的方式,清剿,清乡,把八路想建立湖西安全大走廊的主意破坏掉,扳过来湖西征战的被动局面,再疏导、畅通各乡、各县,到金乡,他的司令部和金乡到济宁总部的道路。

    应该说,高桥不愧为行伍中人,打的这两拳,从理论和主观上,全都击中了八路军的要害。

    但是,在客观上和效果上,却结果相反,被八路军打得落花流水,花出去的钱财,更是泼出去的脏水,不光没阻碍到八路军,八路军反而把湖西大通道,大走廊,修建得更结实了。

    所以,高桥为了完成他,目前,在湖西的第一要务——征粮,他一定不会咽下这口气的,于是实施他的第三步——让自己的人,当乡长镇长。

    不知道小子,读过没读过中国的《左传》,“曹刿论战”没有?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要是没读过,翻译给你。

    就是:“敲第一遍战鼓时,将士们都精神振作、求战心切;敲第二遍战鼓时,将士们的斗志开始衰减;等到敲第三遍时,将士们就无心战事了。”

    再说的白一点,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做事,要趁劲头大的时候,一下子做完,不然一旦劲头过去了,就无法继续做了。”

    估计他没读过,即使读过,也是囫囵吞枣。

    这样,他第三步失败的命运,就已经摆在那里了。

    就像街头算卦的说他,今年指定要破财一样,虽说是瞎子瞎编,但是,结局,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在那里的。

    不是算卦的阴功、毁他,而是自己厄运的释然。

    这新主意,定下,高桥,小子,开始行动了。

    高桥出身兵家,自然知道,凡事都要闹个动静,就像街上的二憨子,娶个一个眼的黑皮子媳妇,花轿临进门时候,也要放鞭炮一样,听的就是那个响。也告诉别人,俺也能娶上媳妇了,和你们一样的,别再人前人后的说俺憨巴子了。

    他紧接着命令,各县各据点的日军,以各处就近的伪军带路,主动出击,沿着主要道路,逐村逐街逐巷地烧杀抢掠,消灭与之相碰的八路军游击队、公安队,以轰轰烈烈的姿势,期许为他们将要上任的伙家们,打开局面,铺垫个好头。

    高桥在中国长大的,知道中国人的秉性,属于弹簧的,使劲儿捏,就软下来,一松手,就又弹上来,所以,他要大大地闹动静、震慑,把中国的湖西老百姓吓怕。

    只有把他们,吓怕了,皇军的那些个镇长乡长的,就能安心地当他们的地头蛇,就能伸开腿儿的抢劫粮食,耍尽性子的要钱要东西了。

    湖西,一时间,又腥风血雨,处处冒火,村村哭嚎。

    偌大的湖西,顿时又成了巨大的火盆,又遭受劫难中。

    高桥用枪弹,硬硬地畅通了湖西的重要道路,八路军的湖西走廊,自然就不会畅通了。

    时时处处的战斗,随时发生。

    张家洼,这个村子,四面环水,周围是一片树林,只有一座桥可以进出。

    历来,这里,被称作湖西大平原的桃花源。

    土匪、湖匪,还有各个朝代的官兵们,轻易地不到这里来。

    这里并不是有什么神灵庇护着,庇护着这里的,是这里状如八卦的阵地,陌生一点的进入,很快地就会转迷糊,十转八转的,就别想再转出来了。

    八路军相中了这个地方的偏僻,在这里,按作了往来湖西干部的周转地。

    零散过湖的干部,还有警卫级别高的首长,都要在这里歇歇脚,摸摸情况,或者听取地方的情况汇报。

    这个偏僻地方的秘密,不知道怎么的,让高桥知道了,一个大雾的早晨,一个中队的鬼子兵,突然的包围了这里,要灭掉这个八路军的根据地。

    太阳将要露红的时候,日军已经进入到了张家洼村子,准备停当后,首先封锁了通往木桥的交通要道,在机枪、迫击炮的先行打击下,成堆的鬼子兵,疯狂地向这个隐蔽的根据地发起来进攻了。

    在鬼子包围张家洼之前,吸取教训的八路军情报站,已经摸到了消息,火速传到这里了。

    公安队派出来的王蕴政,凌晨时刻,赶到张家洼,然后兵分两路,一路在张家洼村干部的带领下,把过湖的干部,迅速转移到了湖心岛,确保了首长们的安全。

    另一路,就是王蕴政带领,留在这里,要给新来的这些鬼子兵们的好看了。

    王蕴政是谁?鼎鼎大名,有着走长征的老资格,现在是公安队一连连长。

    其实,王蕴政当连长,早在湖南的瑞金就当上了,那年他才十八岁,秋收暴动时,就是他,带着全村的野小子们,一团窝地参加了红军,直接跟的是毛委员,算是共产党军队的开路先锋了,而后,被编到红一军团,反围剿,走长征,一路打杀,一路血海,到延安的时候,一起参加秋收暴动的伙家们,只剩下他一个了。

    每每想到这些,王蕴政都会红眼珠子,他也因此,成了足智多谋,善打硬战的指挥员。

    只是家伙儿“命苦”,刚提团长没几天,就赶上红军改编八路军,一个军团,硬硬压缩到了一个师,他的团长也降两格的成了连长。

    在今天的不少外行人,论起来八路军、国民党,抗战时期,谁杀的鬼子多,这些人,就举例子了,证明国民党是抗战的主力,牺牲的将军多,其实,他们这是历史盲,那时候,八路军不讲究这些形式的东西,一切都是来实的,好多牺牲的连长、团长的,要是按照国民党那边儿,都是师长、军长的了。

    或者他们故意的吹毛求疵,昧着良心地找八路军的茬儿。

    好在王蕴政不讲究这些,他的连,齐装满员,还是他的一个团的编织人数和装备。

    平型关大捷以后,抗日热情,全国激发,老百姓踊跃参加八路军,他跟随罗荣桓政委一路打到湖西时候,他的连,已经成了两个团的兵力,只是八路军碍于影响,人员再多,还是保持以往的职位,只是手下的排,增加一个再一个,到成立公安队时候,已经有了十三个排了。

    这时候,他的命运又“孬”了。

    湖西的八路军专署成立公安队,抽调全湖西的精英干部,组成军政两面手,他从十三个排的连长,到了公安队,当上八十多人的连长。

    虽然都是连长,但是胖瘦还是很分明的,好在那时候的八路军的干部,绝没有讲究这个职务、职称的,党叫干啥就干啥啊,调令一到,拔腿走人,干净利索。

    不过,他的这个八十多人的连的属下,最普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