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湖西抗战走廊 >

第136部分

湖西抗战走廊-第136部分

小说: 湖西抗战走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说,李连璧,也应该把人家送给他买官的礼,退回给人家。

    人嘛,都要厚道点儿,都要讲究点儿良心,你说是不是?

    咱现在,别现替那些被走出来衙门的那些个已经不是乡长镇长的家伙儿,打抱不平儿。

    现在先说说,鬼子新官儿的德行吧。

    新鬼子乡长镇长,抢走人家的买卖,自己坐上了衙门大堂后,立即的拿着鸡毛当令箭,直接直的下达征收秋粮的任务,还有就是额外,自己加的粮食、钱和物。他们的胃口好得很,就是猪屎、狗屎的,只要是能进嘴巴子的,他们统统地都要。

    这些新乡长镇长们,抓起来桌子上的那些账本子,这些账本子,记得都是各村儿里的甲长村长们的名儿,鬼子知道,抓住他们,就等于抓着了他们想要的东西了,他们的法儿很简单,快快地把秋粮交上来,不染的话,死啦死拉的干活。

    这些个鬼子的官儿,真是一根筋儿,说来真可笑,就不知道社会上还有睁开眼珠子的五和六。

    现在的田野里,高粱还没晒红米,豆子也就刚成荚,到哪里给你征收来秋粮?

    除非他们人人变成孙悟空,会拔根毫毛地变出来。

    村长保长甲长们确实的不是孙悟空,实在在眼下,变不出来秋粮,实在没有办法了,就来个孙子兵法的地七十二计,走为上计,打上铺盖卷儿,拉上要饭棍,四乡里要饭或者给人家打短工去了。

    一个头的鬼子官儿,坐在乡和镇的衙门大堂上,左等右等,就是等不来上供、交粮的保长村长和甲长们,就很是钦差大臣一样的不耐烦了,扛上长枪,牵来狼狗,穿上黄皮子大马靴,皇上出恭一样的,就往乡和镇的外面走。

    他们要到各村里,直接直地找村长保长和甲长,现场现的要粮和要钱,他们很是聪明,想得聪明的法子很聪明,就是把子弹,带得足足的,见到村长保长和甲长,统统的给粮,要是不给,就死啦死拉的开枪的干活。

    他们得到了很准的信儿,中国的老百姓,最怕的,就是死,那些当官的中国老百姓,最最最怕的,就是开枪的死啦死拉的死。

    所以,他们到各村子里,耀武扬威,全然地死啦死拉的干活。

    只是,等到他们出来,穿过高粱地里的缝隙的小路儿,走过狭窄的村巷小道上,谁死啦死拉的干活?八成,是他们吧?只是,他们刚当上中国的官儿,正过着官瘾,绝对的想象不到这一层。

第四节 转过舵,专灭鬼子的乡长镇长官儿() 
4、八路军土方子灭鬼子的乡长镇长官儿

    八路军多精明?见平日里深藏闺楼,绝不轻易抛头露脸的阔小姐的鬼子,十个八个的一群儿,孤身一处的居住在大小碉堡、据点、乡镇祠堂里,坐窝子打铺地一厢情愿地收秋粮,个个嘻笑地张开了大嘴巴子。

    现在,八路军和鬼子的局面,基本上打个平衡了。

    鬼子的枪炮好,这边八路军的武器也已经不差了,鬼子的训练有数,这边的八路军早已经经验丰富,在这样的局势之下,鬼子还敢把自己伸出去的拳头剁巴掉,那还不是塌天的祸?还不是上杆子巴结八路军?

    八路军,对付这样分散的弱小的鬼子兵,这在从抗战开始以来,还从没遇上过的,这样的好形势,八路军也立刻地改变战术,再把分散的八路军各个小队,各个武工队,民兵队重新组织起来,也来个进村入户,专事对付这样的小股的鬼子兵。

    这些个鬼子的乡长镇长,马上就有了八路军专门配备的“保镖”、“护驾官”。

    湖西大平原上,八路军的各大小组织,各强弱队伍,就像鱼苗,撒在诺大的微山湖里,他们根据自己的实力,结合自身的实际,利用各自的机会,开展各种有效的打鬼子行动,还放手打击那些逞能的伪军,直到打下去他们嚣张的气焰,取得坚决的胜利。

    于是,空旷的湖西大平原上,八路军的各个大小队伍,就像雪地里的一支支野狼群,从悬崖、陡坡、湖边里处处的狼窝里走出来,循着肉香,奔着乡镇, 就要吞噬、撕咬那些落单的鬼子,他们心目中的羔羊了。

    艰难的形势过的真慢,艰难的形势过的也真快,几年前,如狼似虎的鬼子兵,一个小队撵散中国一个正规团,一个鬼子兵吓跑一个村儿百姓的时候,已经过去得没有踪影了,现在的风水,轮转到了八路军对鬼子如狼似虎,鬼子兵变成了可怜的羔羊了。

    凫在旺水里的八路军,就如同一群群的饿狼,详尽了各自的法子,在消遣他们的目标,正当中国的乡长镇长过足瘾了的鬼子兵。

    现在的八路军,公安队,已经摸清了湖西鬼子兵的套路了,也知道了高桥的半斤八两,他们有足够的经验和办法,来对付、吃掉散开在全湖西的鬼子兵了。

    一时间,湖西各处的八路军各项武装组织,开展了歼敌大比赛,各种方式,奇效高奏,积小成多,战果辉煌。

    先说说公安队的招数吧。

    先说总的,这样,咱们心里有数,知道什么是优势,知道当地主的好处。

    湖西,临着诺大的微山湖,微山湖,就一样的最好,那就是水多,满湖荡漾的湛蓝的湖水,滋养着历朝历代的中国人,也一样的滋养着四季轮回的茂密水草和全湖西大平原里的大豆高粱。

    湖西大平原的庄稼,因着水多,尤其秋天,下雨多,沟渠满,客水旺,常常的大平原上的发大水。

    最聪明的湖西百姓,为确保收成,就相比湖东的山地,黄河西的山西丘陵,较多的种植高杆植物,比如高粱,玉米等等。

    这些植物,一旦离地儿,就水多高,头多长,到秋末,满眼里碧波荡漾,整个湖西大平原,密不透风地散发着庄稼浓浓的清香。

    还有渠沟、壕沟、河岸、湖边的,两旁的、浅水里的芦苇,蒲草,也都是竞争着生长,也是的多,而且是广、密,深。十个八个的人走进去,淹没了人影,滤尽了人音儿,就如同融化在这到天边的绿的世界里。

    这,对于从小在这样天地里长大的八路军战士,就像鱼儿重新回到水里面,就像虎豹也进深山丛林里,可得了八路军游击队的架势。

    八路军公安队的得势,映衬得,鬼子们就是劣势了。

    鬼子兵,也从小生活在水边上,但是,他们的水边上,是无尽大海的深邃,是海风肆虐的暴戾,是盐碱侵蚀的光秃秃一片,哪能跟微山湖这样温柔、富足、蕴涵、典雅相提并论?

    尤其是初来乍到,摸不着锅灶,却还一副君临天下的洋洋得意,这种情形之下,他们不倒霉,那世上,就没有倒霉的人了,他们不灭亡,就没有最理想的灭亡的地方了。

    公安队武装精良,自然不在话下,理当勇先成功。

    公安队除了武器精良以外,他们还有的拿手好戏,就是藏身青纱帐里,袭击途径清剿的小股日军。

    彭琦辉在湖西这么多年,对湖西大平原的一草一木,太理解,太了解了,他是绝不会放弃大自然给于他和他的公安队的这些帮助的。

    面对高桥放出来的君临天下的这些个乡长镇长们,公安队采取的好办法,就是分化成小队,寻找预先指定的各自的目标,进行袭击,袭扰。

    也就是说,只要鬼子走出来他们的衙门,到各村里抢粮要钱,只要走路,就不可避免地要走青纱帐,走进青纱帐,那就是走进鬼门关,走上奈何桥,走入阎王殿里了。

    这是一个寻常的清晨,寻常的太阳,也是寻常地把阳光洒满在高粱地里,还有荒草阡陌的羊肠小道上。

    这一股日军小队伍,十几个人,是田黄乡的住乡队,今儿,他们要去的地方是离乡驻地不远的刘家庄。

    去那里的目的,很简单,刘家庄的保长村长和甲长们,都不来朝拜,不来交粮纳钱,这还了得?

    此头不可开,此风儿不可长,要不然,都把皇军不当蛋玩,那皇军不就成没有人理的王八蛋了?

    不行,绝对的不行,就得给这个村庄的村民,一个瘦猴儿的皇军的脸看看,让他们死啦死拉的干活,杀鸡再给别的村子的猴儿看,然后,让田黄乡,各个村庄的,赶快地交粮交钱。

    鬼子因为没死过,所以不知死。

    田黄乡的鬼子,吃过早饭,晃悠悠地走出来乡政府,晃悠悠地从乡政府村里走出来,晃悠悠地走进了青纱帐。

    他们悠闲地像看风景,或者吃饱撑得像遛食儿。

    朗朗乾坤,皇军天下,在初来乍到的他们眼前,这清剿的道路上,蕴涵的是田园风光,是安然可人。

    也是的,静静的道路,没有人影,只有时不时的几声山楂子的鸟鸣。

    山楂子的鸟儿,是微山湖里的一种寻常的鸟,叫声与其他的鸟儿,没啥大区别。

    再说了,大日本皇军是打仗的,来湖西,是开拓打日本国疆土的,哪有那些闲情逸致地听鸟叫?

    所以,对于山楂子的鸟叫,他们也就这个猪耳朵进,那个狗耳朵的出去了,在他们的驴脑袋里,根本没留下什么印记。

    这一个没印记,可是给他们的生命,带来上天入地躺倒晒太阳的好机会。

    在事关自己生命的大是大非面前,任何一丝与寻常的不同,就有可能隐藏着杀机和灾难。

第五节 山楂子鸟鸣;引鬼子上了黄泉路() 
5、山楂子鸟鸣;引鬼子上了黄泉路

    这些鬼子真是死催的,到奈何桥头了,他们竟然不知道的是,他们的对手,八路军的公安队,已经潜到这里好几天了,这些远道而来的八路军,他们专门是来做他们的饭的,在村头桥尾,小街野地里,已经耐着性儿地,等待着歼灭他们,不,准确地说,要他们脑袋的最佳时机。

    现在,这些鬼子,送自己上路的最佳时机,已经到来了,只是,他们乐呵呵地笑,还不知道死期就在眼前了,他们活在这个世界上,他们能看见的明晃晃的太阳,只能用分钟计算,只能用尺子量他们踏走的距离了。

    初来乍到的他们,在湖西的第一眼,就是看到湖西中国人,当官儿拉拐棍的风光,所以眼红,才抢了他们的位置,自己当上这恒古未有的官儿。

    又有句中国人的俗话:见过贼吃肉,没见过贼挨揍。

    鬼子两眼一乌黑的,来到这穷乡僻壤的田黄乡,看所有的人,都一样的弱小的身骨,都一样的卑微的表情,都一样的鞠躬磕头。

    他们对这些温顺的人,放心地很,也没有防范地轻松得很。

    只是,这些,来这儿几天了的鬼子乡长的官儿,没有看到的是,这些温顺的人的脑袋里,藏着什么的,与他们血海的深仇,他们狡诘的目光里,正在寻着他们鬼子,可能的,一丝可能的破绽,杀他们的任何机会。

    从鬼子兵,走出乡政府的衙门的那一刻起,天空上,就时不时的,传过来山楂子的鸟鸣声。

    鬼子兵没在意,这微山湖边,生态文明好,鸟儿的叫声多,正常,花香鸟语嘛。

    富士山下,就是这样,他们,已经习惯了听鸟叫。

    小鬼子哪里知道?在仇人的世界里,任何一丝的麻痹,都有着致命的危险。

    那鸟鸣的传出来的声音里,含有的他们绝对听不出,想不到的信息。

    就是他们鬼子的,每到一个路口,每到一个拐弯,都准确无误地,传递到了公安队的耳朵里。

    要袭击他们的公安队,就是根据山楂子的鸟鸣声音儿,判断着,转换着伏击的地点。

    他们死后,在给阎王爷捶背的当口儿,一定在脑袋里反思着自己的过错。

    他们反思的过错,可能有千万,但是,最终的、正确的一条,永远的共同的就是:再不要侵略别的国家了,再不要屠杀别国的人民了,再不要肆意地抢掠别人的财富了,那样的话,这个国家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棵草木,每一种声响,甚至空气,水滴,都可是转变成一把利剑,一握尖刀,会在他们最不经意的地方,要了他们的生命。

    这是铁的定律,绝对的真理。

    这个寻常的山楂子的鸟鸣,就是一种联络的渠道,就是引他们走上黄泉路的路幡儿,就是一把刺进他们喉咙的锋利的匕首,就是一颗呼啸而至钻进他们心脏的子弹。

    他们就这样,在这山楂子的鸟鸣的引路下,沿着接天蔽日的青纱帐中间的小道儿,往阎王殿的方向,一步步地走着,他们走得那样坦然,好像赴死,就像赴宴。

    这,静悄悄的田地里,这弥漫着香气的早上,能有什么值得警惕的地方?

    没有嘛。

    十几个鬼子,就像走在他们家园的田野里,就像每天的早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