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湖西抗战走廊 >

第146部分

湖西抗战走廊-第146部分

小说: 湖西抗战走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石楞子窝在据点前面的壕沟里,伏着身子,借助银青色的月光,仔细地端详着据点里外的情况。

    夜幕下的鬼子据点,没有一点儿的动静,偏僻,也使这里的鬼子,没有了娱乐,没有了兴趣,也像周遭的百姓,过起来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

    鬼子,没有任何的战事,没有任何的险情,就都安生地早早地睡下了。

    全据点里,只有楼顶上,一个鬼子,端着枪,没精打采地转悠着。

    就像一个幽灵,在召唤无常大爷的快些到来。

    石楞子,见没有任何的意外和动静,就像左边的葛世源看一眼。

    现在,葛世源,已经是他形影不离的军师了,上个月,葛世源和他的民兵队,经过彭琦辉队长的亲自批准,正式加入了公安队,葛世源成了石楞子小队的副队长。

    石楞子那个乐得,硬拧着萧易的醋酸脸膛子,拽拉着的,围着小队部,转了一整圈。

    算是报了自己嫉妒他的嫉妒的仇,他的小队,已经有了三十几号人马,清一色的驳壳枪加三八大盖枪,就不要说掷弹筒、迫击炮什么的了。

    轮到萧易妒忌石楞子了。其实,他不该妒忌人家石楞子,人,是人家自己招来的人,枪炮的,也是人家自己缴获的。萧易缴获的也不少,但是,他没把民兵招伙来,而且,葛世源的民兵队,可是立了大功的民兵队。

    看到石楞子看自己,葛世源裂开嘴,笑一笑,而后,身子一缩,带着他身边的几个人,转眼间,消失在了暗夜里。

    其实,从鬼子在西河村,修建这个据点开始,石楞子他们就参合进去了。

    葛世源,带着他的民兵,就参与修建这个半土半洋的碉堡。

    葛世源多是一个精灵的人?

    鬼子没来湖西前,葛世源是一个泥水匠。凭借着葛世源的精灵,那盖房子、垒院墙的活儿,时间一长,自然的就是拿手的了。

    说起来泥水匠,在中国这样历史悠久的国度里,修建泥土房子,可是全国家的到处都是,所以,建筑技艺很是精湛和神奇。

    如果说,陶瓷,是泥与火的结晶,那么,土屋,则就是了泥与力的灵变。

    福建的土楼,湘西的老屋,山西的平顶,河南的泥墙,还有湖西的土坯房,都算得上中国建筑灿烂建筑史的杰出代表,建筑于明清,汉唐,甚至更远,历经多年的风雨,地震,等等多少自然的、人为的劫难,仍在屹立在那里。

    这些结出的人类建筑文明,归功于那些最为卑微的泥水匠,他们用他们的智慧和双眸,用他们的力气和技艺,用水和泥,泥与力,建筑起这一座座历史的坐标。

    所以,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勤劳,最智慧,最有能力,最伟大的人群。

    这样的人群,一旦苏醒起来,一旦意识到自己民族就要被摧毁,自身锻炼的文明就要被毁灭,他们是不会同意的,不会同意的这个伟大的人群,马上就具有了无比的整体力量,就能够凭着他们的智慧,摧毁他们认为的敌人。

    这样背景之下的敌人,还能有什么活路?还能够长久地占据这些智慧之神的领地?

    痴心妄想!

    所以,葛世源要用自己的手艺,不懂不惊地静悄悄地毁灭这些敌人了。

    葛世源的盖泥坯房的技艺,在满湖西里,很是闻名的。经他之手修建的泥坯房,结实得让人出高价的很有耐心的等待他的时间和节点。

    葛世源可能不知道力学的原理,但是,在他的手上,力学的精湛,运用得炉火纯青。

    虽然,他可能讲不清楚自己的经验,但是,只要站到手脚架上,立马,天空中再没有了鸟飞,也没有了日出日落,有的全是自己的眼力和手劲儿,有的只是任凭汗水的淌流,劳累着并快乐着,在这样愉悦的氛围中,建出来了一座座丑陋而结实,简单而适用的房子,那房子,冬暖夏凉,扛得起地震的摇晃,经得起雷电的打击。

    但是,葛世源给鬼子建炮楼,可不会使出来他的十八般武艺,相反,他在鬼子的刺刀的监视下,手端着从民宅里强拆来的土坯,联想到这几家,无端地被毁灭,全家人餐风沐雨,挨饥受饿,拉着要饭棍,流落四方,最后死在他乡异处,就连孤魂也难回归家乡,恨得牙根儿发痒。

    于是,葛世源的建房子的精湛技艺,就要全用在了给鬼子修建跑楼上了。

    葛世源把土坯端在手上,开始盖炮楼了。

    盖炮楼和建房子,是一个道理。

    葛世源把土坯小心地放在地槽上,一块接一块的垒,他还是一如既往的不说话,一如既往的全神贯注,小心翼翼地留着缝隙,喝着封泥。

    高超的水泥匠,要把房子修建好 ,就像老中医把脉,关键的就在土坯与土坯之间所留的缝隙,以及填补缝隙间的喝的粘合的泥。

    也就是建筑学和力学的完美结合。

    垒房子墙的缝隙,讲究的是外弯和内张。

    外弯,就是土坯在外墙的角度 稍稍弯曲,弯曲的程度,潜在建筑师的眼中,根据墙的高度和房子的宽度,适当的留下半指宽、韭菜叶厚的各自力学的缝隙,便于热胀冷缩的伸延,再用黏泥喝上缝隙,形成外观漂亮的墙体。

    内张就更有学问了,内张,就是垒内墙的土坯,缝隙适当的张开,形成内外土坯的巧妙咬合,这样层层咬合完善的房墙,才能内外支撑,相得益彰,成为坚固的房子。

    建土坯房子,在还一个大关键,就是缝隙的喝泥的填充,外缝要两铲泥,还要压实,不仅咬力大,还挡内外的风,保证房子冬暖夏凉。

    而土坯中间的缝儿,所要喂得黏泥,少而成团,留有土坯之间的缓和,遇到地震和狂风,墙体的摇晃,在这里化解、消耗作用力,保持墙体不塌。

    这些心得,葛世源全用在了给鬼子修建的这个碉堡上了。

第二十一节炮楼修得好,目的在炸掉() 
21、炮楼修得好,目的在炸掉

    在这样的心理活动下,葛世源,他要把这个万恶的鬼子碉堡,就要祸害老百姓、阻挠抗战胜利的碉堡,“修建”得好好的了。

    葛世源修建着鬼子的炮楼,在他的手下面,一块块的土坯间,他,小心地留着缝,只是,那缝隙,要在他的悄无声息、鬼子毫无知晓的情况下,大小到了一震就开裂的程度。

    他也一如往常的施展着他的技艺,也在缝隙里喝着黏泥,只是所喝的黏泥,量少,尤其在外墙,仅仅一铲,也没用力的砸实在,只是填上缝隙而已。

    这样的喝泥,内外的墙体,仍然的漂亮。

    但,已经是外强中干了。

    有句话,有的人死在自己的手心里,鬼子就不想想,自己防御和打击的敌人的碉堡,竟然是自己的敌人来建造,尤其是建造自己碉堡的敌人,还是一个建筑的高手,那样子的后果,是怎么的一个样的,只有阎王爷知道了。

    还有那土坯之间的咬合,葛世源是一律的顺压,顺压的直接后果,就是土坯,彼此之间的不咬合,不配合,不借力,这样的房墙,就成了纸扎的灯笼了。

    尤其是每层楼的横板,才是要命的关键。

    按照建筑力学的规定,即使木质的楼板,也要在压墙的地方,砌上单独的垛子,来承受单独的压力,再形成整体的合力,这样的房子,才坚固、牢固。

    葛世源直接地把原木当楼板,横在了土坯上。

    那原木,葛世源可是不舍得给他一厚片一厚片的锯成板,那是该死的鬼子,从人家好端端的房子上拆下来的房梁,过不多久,还要用这些原木,修建新的房子,再把流浪四方,讨饭为生的那几家,才找回来,继续人家的平常生活。

    葛世源现在已经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了,八路军,最讲究的就是为老百姓没福利,就是为让人民过上安逸的生活。

    这样的据点,再让垒这据点的葛世源去摧毁,那才是一篇绝妙的文章。

    葛世源见石楞子向自己点头示意,就向身后一挥手,然后,腰一哈,向碉堡的底跟,摸去了。

    他的身后,是同样哈着腰的八路军,不过,这几个八路军,每个人的胳膊弯里,全都夹裹着一包炸药。

    这几个爆破手,个个出身不一般,全都是张华杰训练出来的工兵级的人物。

    张华杰是公安局长,这个公安局长的出身、背景,同样的不一般。黄埔军校,六期,工兵学科,专修的就是军事工程,挖战壕,擂碉堡,专家里手,尤其是他的爆破,可是得到了真传,自然的,他的这些不间断培训出来的徒弟,炸这样的土碉堡,那已经是绰绰有余的小菜一碟了。

    西河村的秋天的夜,是那样的平静

    湛蓝的天空,繁星璀璨,地面上,刮着小风,送来了庄稼的味香,蟋蟀悠扬的吟唱着,完美地合着青蛙的高歌,也掩饰着葛世源几个人匍匐前进的声响。

    秋天的夜,也是这样的奇怪,天上,蓝空,是那样的明亮,而地上,却是那样的漆黑。

    石楞子努力地睁大眼珠,拧着神,寻找着葛世源几个人前进的程度,但那是徒劳的,湛蓝的黑空下,地面一片黝黑,夜,掩饰去了眼前的一切。

    微山湖边的秋夜,就是这样的奇怪。

    石楞子,此刻,顾不得抱怨老天爷,只是把眼睛睁得再大些,把耳朵张得再往前一些,满心思的就是想看到、想听到,葛世源他们送炸药包到鬼子据点的墙的情况。

    万事开头难,可不能在这样的地方,对付这样的碉堡,出现不该出现的问题,那样的话,全湖西强攻鬼子碉堡的势头,就要打折了。

    石楞子正着急的时候,不远处的黑夜里,传来了两声山楂子鸟的鸣叫,一长一短,重复了两次。

    黑暗中,石楞子的嘴巴子一下子裂开,在心里,开满了欢乐的鲜花。

    这两声山楂子鸟的翠鸣,石楞子听得真真的,那是从葛世源的嘴里发出来的。

    两声鸟鸣,是他们事先前的约定。第一声鸟鸣,是说,他们已经摸到了鬼子碉堡的底下,安然。第二声鸟鸣,是说,他们找到了碉堡横版的主梁所在的位置。

    主梁是碉堡的重心着力点。

    前面说过,这个鬼子的碉堡,是葛世源亲手垒成的,在垒这个碉堡的时候,八路军,已经做足了手脚,尤其在主梁的放置上,才是精心的巧妙。三层碉堡,每一层的隔层,都是原木并排排成的,每层的主梁,都一头的顺下,也就是说,三个主梁,都是一样的位置,一同的方向。

    这样的主梁,又直接地放在了土坯上,如此放置的后果,只有一样的结局,只要主梁下面的墙,倒下,所以的主梁就会瞬时间里,倒塌,倒塌的主梁一头向墙外窜出,另一头跟着翘起,顷刻间,整个碉堡,就会轰然倾倒,粉碎性倒塌,那么,紧随其后的就是,里面的人,就别想着跑出来,捡起人命一条了。

    而让底墙倒塌的法子也简单,放上足够量的炸药,引燃导火索,几十秒钟的功夫,“轰”地一声巨响,底墙就会炸出来一个大窟窿,紧跟着的就是碉堡的重力下沉,重力下沉下的主梁,就会跟着的下沉填补这个被炸开的大窟窿,这样的话,端碉堡的任务就算完成了,当然了,顺带着的,就是里面的几十个鬼子,就成了短命的鬼。

    你看这,你们,告诉那些对八路军抗战,常年带眼镜的那些人,八路军,共产党,打仗,并不是对方嫉妒、红眼,被自己找辙,所说的,人海战术,人家打仗,算计的精明着哪,这样从盖碉堡,到炸碉堡,巧妙的很巧妙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巧妙,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巧妙。

    这这一点,死睡在里面的十几个鬼子,就是到死,到阎王爷那里报到,阐述来阴间应聘的理由,也绝对的找不到这一层。

    所以,我们要为我们的那些前辈、英雄们,而感到骄傲。

    你不相信?这个炸碉堡,是偶然?是一隅?

    还是拿出来一个强硬的理由吧:新中国的首席缔造者,毛泽东主席,早就说过,一个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它所面对的敌人的。

    所以,你就信了吧。

第二十二节精妙算计下的炸碉堡,真酣畅() 
22、精妙算计下的炸碉堡真酣畅

    石楞子见爆炸包放置得这样顺利,一下子高兴了,心里直夸赞葛世源,不仅把这碉堡垒得好,还这样的漆黑下,顺风顺水的摸到了准确方位,给爆炸,打下了这样好的基础。

    石楞子开心一大大的乐了后,也撅起来嘴巴子,学了一声山楂子鸟的叫,按照事先的约定,回给葛世源的音信。

    石楞子发出去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