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湖西抗战走廊 >

第197部分

湖西抗战走廊-第197部分

小说: 湖西抗战走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样一想,国辛心里,就不想把这个武夫、土鳖,推到午门外了,但凡真龙天子,要有大肚能容制度,要是使唤好了,这个周洪露,可就是樊哙、张飞、李逵了。

    樊哙、张飞、李逵之类的鲁莽之将,是哪个皇上都喜欢和放心的。

    官场,历来,讲究的是上智下愚。

    这样的僵局,连另外的三个人,也明显地感觉到了什么,他们能和周洪露打牌,说明,他们也是有身份的人,也是明白人。

    人以群居,物以类分嘛。

    于是,三个人,草草胡撸了几把,借个前列腺,哄孩子,给媳妇做饭之类的让人轻松、笑话的理由,各自散了去。

    现在这年月,人,最明白的是,最不能趟的,就是这官场上的浑水。

    中国几千年的文化教育,浑水,分得最清楚。

第十四节、周洪露等的就是这一请() 
第十四节、周洪露等的就是这一请

    麻将桌子一撤,正堂里,显得立刻的宽大了许多,阳光也将正堂,照得满堂的光彩,在这样渐冷的氛围里,让人感到温温地暖和。

    现在,正堂里,只剩下了周洪露、国辛和徐振山三个人了。

    周洪露是这房子里的主家,应该的主事,他把国辛让到上手椅子上坐下来。

    这一下,国辛的脸色,马上好看了。

    在湖西,北屋,正堂,上手椅子,是这个家庭里,身份最贵重的人,才能落座的。

    这是风俗,文化。

    人家说,到哪个山,要唱哪个山的山歌。

    到湖西,要是不讲究湖西的规矩,那他,就只好的自己走出去湖西。

    国辛知道湖西的风俗文化,所以,使劲地,客气了一番,才半个屁股坐上去,显出了他对这个家庭,这个家庭的主人的尊重。

    周洪露却没有注意这些繁缛的礼节,全然的一副武夫的大大咧咧,等国辛坐好后,便转头,支使徐振山倒茶。

    徐振山见他们的“桥”,终于在自己大智大勇的操作之下,大成功了,自然地分外高兴,慌忙着倒水、续茶,向两头,显示出自己在另一头特别重的分量。

    周洪露等徐振山忙活完了后,才在八仙桌子的另一头的椅子上坐下来,捋一捋油亮的大背头,再转过身子,底音十足地向国辛拱手,然后,在转过脸来,故意地问徐振山,“振山呀,这位先生?是?”

    他现在,才入正题儿。

    国辛知道他的想压人气势的用意,就干脆,好人做到底,顺坡下驴,甘当衙役,抢过徐振山的话茬,从上手的椅子上站起来,前来一步,腰身微微一弓,两手一拱一送,“久闻周先生大名,不胜敬慕,今日登门相扰,实在冒昧得很。”

    大丈夫嘛,能伸能屈。想当初,韩信胯下之辱,别人嘲笑他的懦弱,但又怎样?照样的统兵,多多益善,当了大大的将军,等拔出腿来,再看两腿上的泥,才真正的不晚。

    徐振山那明白这里面的深刻的道理?甘心当狗,赶紧接茬,向周洪露隆重推荐,“这位是国辛,国先生,受皇协军,邓总司令的委派,专门从金乡城里,专门来的,现任皇协军嘉祥联络团长,代替邓司令,全权,处理咱这一带的事务。”

    徐振山吹乎完了国辛,他又转过身子,再次的朝向国辛的上手,满是仰慕和激动的表情,“特派员,这位是周先生,俺多回向您介绍的,文能治国,武功盖世。”

    徐振山这差,当得够辛苦的。

    周洪露耐心地听完徐振山的介绍完,“噢,”拉着唱腔的突然的明白,“是国先生呀,怠慢怠慢!”

    然后的,周洪露朝着国辛再拱手,“国先生,别听振山的,秀才嘴儿,油腔滑调的,他哪知道微山湖,有几只老鳖王八蛋。”

    国辛脸一红,他当然听出周洪露的话外话,心里很是恼火,这微山湖里的老鳖王八蛋里,当然的,有自己的一份儿。

    国辛想发作,但是,站在人家的屋檐下,又是带命令的来请人家,自然的,身份矮一截。

    大丈夫,能伸能屈,真金不怕火来炼。想那王朗被诸葛亮骂死,是那王朗王司徒的道行不深,能被人骂死,跟能被大风刮跑,有什么两样?都不能成大器。

    想到这里,国辛,只得将两拳重新拱起,故意制造轻松的气氛,“周先生的嘴,就像大日本国的军舰,犁‘海’(厉害)了。在下,是大日本皇军金乡宪兵高桥司令的特派员,奉邓总司令之命,特来请周先生出山的。”

    国辛到底的有几分道行,见自己嘴巴上交往,不是周洪露的对手,就干脆的单刀直入,来个变被动为主动。

    周洪露果然中招,“请出山”显然的意外,神色,明显的失措,话音儿,明显的没有了章法,“国先生,国先生,言重了,言重了,您是国亲,贵族,哪能让您来请?”

    周洪露故意把国辛,念成“国亲”,他的这一念错,让国辛猜到了歪道上了。

    国辛嘿嘿一笑,也拱手,“周先生,我的这个‘国’字,是咱湖西长治久安的‘国’,是咱湖西王者风范的‘国’,和周先生是一个的道理,就是为咱湖西,多出力,做贡献。”

    周洪露把手一摆,显然的对他的咬文嚼字不耐烦,“俺老周是个粗人,就知道好狗护三村,谁欺负咱,咱就叫他俩眼皮子肿!不过,邓司令请我出山,不怕我……”

    周洪露说完“不怕我……”故意的停下,让国辛猜。

    国辛却错怪了周洪露的本意,见周洪露话说到半截,停下来,就认为,在自己的突然打击下,没了定力,就赶紧地乘胜直扑,一下子把说话的主动权抢过去,“周先生,你说的你是护三村的好狗,是说您的本事强吧?你是说,您,想当年,当国军营长,在武汉城下,跟皇军的那一战?嘿,我还战过皇军呢,邓司令说啦,那都是过去的事,各为其主,那事儿,早叫大风刮跑啦。”

    国辛故意的显示自己说话的本事,故意的把说话的逻辑给弄乱,想让周洪露晕了头脑,跟着他的主意走。

    丘八,打架行,别的,哼哼,能有啥本事?

    国辛提的周洪露的武汉城下,确实出乎了周洪露的意外,这在鬼子的地盘上,应该是忌讳的事情。国辛这样猛地一提,就是要给周洪露一个冷不防、措手不及。

    周洪露的武汉城下,是指,1938年的武汉保卫战。

    那一战,国民党集重兵,依大别山、幕府山等连环山脉河川,与鬼子决一死战,是中国军队“战于武汉而不战与武汉”的辉煌战例,一下子扭转了中日战争的大格局,从此,中国的抗战,从战略防御转向了战略相持阶段,为最终打败日军,奠定了坚实的根基。

    四十多天交战的时间里,宰了日军,30多万人,使日军快速灭亡中国的计划,吹了肥皂泡,也从此,将中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一下子激发出来,带动了全中国的万众一心的全面大抗战。

    当年,周洪露,作为国军的一部分,带着自己的一个营,参加了那场保卫战。

    周洪露的历史是这样的:出身湖西的望族,小学和中学都是在济宁城里上的。

    中学毕业,报考上济南陆军学校,参军后参加了济南保卫战、莱西阻击战、台儿庄大战和武汉保卫战。

    武汉保卫战失败后,他带着自己的一营残军,突破了日军的层层包围,辗转半个中国,最后落脚到了家乡,在这四不管的湖西大平原边区,他和他的部下,脱掉军衣,给四乡五街的杆子会、红枪会当军事教练,现在,成了能影响湖西局势的人物。

    山口从国民党的情报资料里找到他,应该是正常的,四老虎利用杆子会、红枪会,把他们训练成能打仗的兵,首先不能不用他。

第十五节、暗地里,周洪露已经是共产党员() 
第十五节、暗地里,周洪露已经是共产党员

    这样看,周洪露,确实是一个难得的军事人才了。

    难怪,他们这样的记挂他。

    但是,眼前的国辛和李文德、四老虎,不知道的是,周洪露,暗地里,已经由同情八路军,经王雪山动员介绍,已经暗暗地、加入到了地下共产党,是王雪山直接领导的情报人员。

    他要说的为国民党做事的话,叫国辛解读为,他想,抬高身价,迈进这皇协军大门的坎。

    国辛见周洪露入圈了,忙不迭地铺路搭桥。

    毕竟,他们曾吃过国民党一个锅里的饭,和尚不近帽子亲。

    可是,周洪露又跳出圈儿来,“对不起,国先生,俺老周,现在是跳出了三界外,只愿意种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护好湖西各村的院儿,什么 “皇”军、“绿”军的,俺一听头就大。”周洪露伸伸腿儿,把自己坐的舒服些,然后再继续的推诿,“国先生,您,别是,大老远地,跑到俺这小庙里,来扯闲篇的吧?”

    周洪露说着说着,话音儿有些恼,站起身子来,有些恼地,要送客。

    “别别别,周大叔,大叔!”

    徐振山黄了脸,他看出来了,这是周洪露的逐客令,“有话好商量。毕竟,咱都是喝着微山湖的水的,一捺哪有半指近?”

    要是这样的国辛被赶出去这么门,那么,他,也就别想再进去李文德的那个门了。

    “哈哈哈!”国辛却一下子大笑起来了。

    国辛站起来,朗声大气地说,“周先生,爽快!我就爱交这样的朋友!”

    国辛笑着说着,走到了周洪露的身边前,“周先生,国某,这次登门讨教,只为一件事,请周营长出山,带领湖西的杆子会、红枪会穷兄弟爷们,像过去打皇军一样,打八路,为皇军出力!”

    国辛跟王子玉前,是中统,鬼子进湖西时候,国民党中原省党部,来了个中统、军统大汇合。

    国民党的中统兵,个个像他们的上司徐恩增,脑瓜子转的就是灵。

    “为皇军出力?那不成了汉奸?!”周洪露一下子瞪圆了眼。

    “这个——”国辛猝不及防,支吾一会儿,接着,脑瓜儿一转,侃侃洋洋,“周先生是经过场面的人,想必知道,时过境迁的道理。为皇军卖力气,就是当汉奸,那是抗战开始那会儿的道理,现在,曲线救国,你看,国军里头那些个高官、将军的,多少当了皇协军?不说别的,你现在,再大的本事,也都改变不了各地的汉奸人数,始终比日军多,这一事实?还有,汪精卫、陈公博,多大的官儿?还有湖对岸的国军军长吴化文,把咱国军全歼灭,到今天,这么大个湖西,没一个能穿咱国军军装的。难道他们不爱国?不知道当汉奸啥下场?所以呀,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咱怕啥?一句话,只要心里有中国、有祖宗就成,曲线救国,咱们的副主席汪精卫,说过的。”

    周洪露连连点头,似乎,他被国辛说的服气了,“国先生的话,有几分道理,我看出来了,这年月,有枪就是草头王。有多少人枪,就有多大分量。”

    周洪露嘴上这么说着,给国辛下台阶,心说却骂,卖国还有道理,那死难的多少英烈不屈了?还给俺耍心眼,看俺不把你的肝花肠子捋清楚。

    ——“国先生,你该知道,江湖上有句老话:糊弄人,管一会儿;交朋友,交一辈儿。国先生的袄里袄面,都不翻给俺看,咋知道你须笼(微山湖逮鱼的一种工具)里,逮的是屎侊子(大肚子小鱼)还是白米虾?”

    “俺的须笼里光想逮八路!”国辛脱口而出,但是,他马上意识到,话说得有些急,就笑笑,缓和了一下,“八路是搅祸头,搅和得咱湖西,四邻不安,皇军听了咱的进言,想把咱湖西的杆子会、红枪会集合起来,跟他八路军干!周先生是江湖中人,该为皇军出力呀。”

    国辛又觉不妥,心想,对这样的武夫,说深刻了,他们不懂,于是,补上一句,“就像您说的,护好湖西的治安,才是根本。”

    周洪露听了这话,没言语,坐下来,端起茶碗,慢慢地喝茶。

    周洪露一边喝着茶,一边慢慢地品着茶叶的味道。

    国辛站在他身边,信心百倍地等着。

    周洪露喝了好一阵子茶,才把茶杯放在桌子上,语言,出奇的慢,“俺老周,是粗人,当面锣对面鼓,还是明敲的好。”

    周洪露说着,抬头看国辛,“湖西,有句老话,无利不起早五更,给老少爷们护院,各村还给一把谷子嚼,没啥好处的,咱跟他日本磨墩儿搅和啥?”

    国辛长吁一口气,欣喜地一拍桌子,“日本人个矮,可出手大方!咳,俺刚才说了这满湖滩的话,归拢归拢就一句:邓司令捎话来,让你当咱乡的乡长,外加警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