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湖西抗战走廊 >

第83部分

湖西抗战走廊-第83部分

小说: 湖西抗战走廊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命门,四老虎没了办法,只得躲在办公室里干“磨牙”。

    接下来,高桥要在湖西单打独斗了。

    这高桥,真是日本人的种,纯“爷们”,比龟田猛,比渡边忠,上任后,采用“铁壁合围”的老战法,逐乡逐村的,连着清剿,搜查,实实在在地烧“三把火”,最后,他干脆一脚踢开没用的皇协军,自己甩开膀子单干起来了。

第四节 也捣八路军一个封眼捶() 
4、也捣八路军一个封眼捶

    高桥气昂昂地要自己单耍,百里奔袭湖西八路军军政专署,不知道死活地喝了一声头彩,也怪长期的和平引来的麻痹,让他乘虚而入,得了手,使得八路军总部受到了大损失,给他们的警惕提了大醒。只是,有句老话,先胖不是胖,最后的壮汉还有有力量,往后看吧,有高桥后悔地摔头的长久的快活。

    毕竟,高桥是在军营里长大的,又是野战部队里培养的佐官,论军事素养,还是有他的高明之处的,这小子,比龟田的计谋新,比渡边的计划正,确实有他的过人的地方,从客观方面讲,要是真被鳄鱼嚼了,还真的有点可惜了。

    高桥上任的第一战,出乎所有湖西人的意料之外,首先选择的是,晋冀鲁豫七专署所在地,名叫张旺的那个小村庄。

    这可是湖西八路军的首脑机关,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地方。

    这才是硬碰硬的,进剿这地方,连龟田,加渡边,想都没有想。

    高桥的另一个高明之处,就是,中国的败类,汉奸,他谁都不用,由他,亲自调度,按照计划,调动了全湖西的所有的日本人,兵分数路,瞒山过海,直驱目的地。

    小子的另一个大胆,就是,他竟然来的是长途奔袭,这又是出乎所有湖西的人意料之外。

    要知道,现在,已经早就不是抗战初期了,现在的湖西,大部分,已经易手,到了八路军的手里,日军的兵力早已经捉襟见肘,早就是深藏不露地呆在碉堡里,城里头,上边不让,他们也不愿意出门了,尤其是龟田大过年里没事找死去袭击八路军,弄了个外战败,内女死,接着被八路军敲死在自己的家门口,使得鬼子吓破了胆,再也不敢抛头露面的瞎充能了。

    现在,整个湖西,无论鬼子汉奸还是八路军,谁不想不到,鬼子还有做八路军饭的时候。

    这时候的湖西战局,八路军已经占有了优势,从黄河东岸到微山湖西岸,这个在军阀时期,被划作平原省的区域,在湖西军政专署的卓越率领下,经过常年不懈的蚕食战术,通过政治的、军事的、经济的相互融合又时而单独的斗争,在不间断地发动群众的同时,渐渐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鬼子兵也与其他战区的形势相仿,大多龟缩在了县城里面,即使在城外,也是盘踞在重要的交通要道,或者位置重要的乡镇,并且全都吃住在碉堡炮楼里,即使八路军仍再多的香喷喷的肉包子,也是强忍着口水,硬是千呼万唤不出来。

    这样一来,站稳脚跟的八路军已经适应了自己当家做主的心态了。

    尤其是张旺村,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尤其远离敌占区,并经过常年的经营,已经民心皆得,渐渐公开化了。

    自然,上上下下的警惕性就要弱了。

    高桥看准的,就是这一点,小子,算的还真准。他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敢冒天大的风险,做出这极其不寻常的奇袭计划。

    而这些,本来就是八路军的特长,这一下,反过来了,所以,八路军措手不及。

    这时候,这是整个湖西八路军系统,没有料到的,鬼子竟然敢云集重兵,百里千里的来,袭击八路军湖西的首脑机关,蛋儿真是肥。

    除了大胆之外,高桥的保密工作做的相当到位,为保守秘密。小子一个中国人也不用,即使李连璧、四老虎这样的铁杆汉奸儿,还有各地的翻译、开车的、甚至做饭的,都一概不用,就是下达命令,也不用电话和电报,而是金乡的鬼子的通讯兵、机要员,带上日文的保密信函,专人专送。

    秘密保守的真是好。

    小子看来真想在湖西大干一场了。

    这也是高桥自认为的高明之处,直接端了八路军的锅,打击的不仅仅是八路军,还震慑了湖西四老虎、李连璧等等的大大小小的地头蛇,展现了皇军的威风,也好让他们服服帖帖的听自己的。

    他从小就长在中国,耳熏目染,知道了中国人的爱国和坚韧,尤其是聪明和韬略,所以,他对中国人,一概不信任。

    这就是他为什么甩开膀子自己单干的缘故了。

    小子是有他的政治目的的,目标极其明确,也就是借着八路军的梯子,上湖西中国地儿的房,自己的龙椅子也好坐得稳当点儿。

    八路军的战情松懈,直接导致了这个没料到,可是真的惹了大祸端,八路军湖西军政专署,自然将要遭受到重大的损失了。

    高桥选的真是好时候,万里旷野,一览无余呀。

    这是一个清晨,一个平常的,普通的清晨,太阳刚刚露出崭新的脑袋来,笑眯眯地将灿烂的阳光洒满在湖里湖边坡野里,使得万物充满着生机。

    只是,此时此刻,这勃勃的生机里面,一下子潜伏了危险和阴险。

    张旺村,八路军军政专属,各机关、单位就要集合出早操的时候,突然得到了紧急消息,从济宁、菏泽、金乡、沛县等方向涌来的鬼子,在高桥的具体指挥下,奔向这里来了。

    显然,这是一次有计划的袭击,高桥直选八路军湖西军政专署,最明确的意思就是斩首行动。

    对这块,三年没战事,为湖西抗日军政中心的地界,进行突然大扫荡。

    应该说,高桥的企图是精准的,合击这里,在身处霉运的局势下,将会对警惕松弛的八路军,来一个致命一击。

    高桥小子,不亏军营里出身,不亏在野战部队呆过。

    晋冀鲁豫七专属接到消息后,在紧急、四处,调集部队增援的同时,紧急撤退转移的。

    军政专署公安处周健民处长首先得知了高桥要袭击的。

    周健民知道这一鬼子的险恶计划,是判断出来的,深夜三四点钟,周健民的电话接二连三的响起来,从济宁、菏泽、巨野等相邻的公安局的居住地,先后打来了紧急电话,反映的都是一件事情,居住在这些城镇的鬼子兵,突然的乘坐着汽车,携带着重型武器,乘着后半夜的夜色的掩护,向着各自的方向,快速地行进,各地的公安武装,紧急拦截,鬼子兵却很是邪行,对轻重的拦截袭扰,一律的不回击,绝不纠缠,而是快速地越过。

    周健民可是枪林弹雨一路走过来的,常年的对敌侦查,使他对这一敌情的变化,立即引起高度的戒备,但是,他却对鬼子的情况一头雾水,毕竟,湖西太大了,鬼子的几个动向,点太疏,又是快速的机动,还在深夜里,确实不好尽快判定,但是,越是这样,战斗经验极其丰富的周健民,越是紧张,他清楚地知道,这个鬼子的动向,一定蕴含着极大的阴谋,所以,他命令,公安处全体人员,一律停止休息,到岗到位,全力监视敌情的变化,同时通知专署,做好应变准备。

    随着监视电话的越来越频繁,到天要亮的时候,周健民的作战地图上的标识,使得周健民的心,越来越提到嗓子眼上,鬼子的作战意图越来越清楚了,所有的移动点,渐渐地围成了一个圆,圆心,就是张旺,八路军湖西专署所在地。

第五节 特殊的道路势必遇上奔袭来的鬼子() 
5、调查队最先顶住鬼子奔袭

    常年战斗经验的积累,周健民立即意识到了高桥鬼子的目的,他要长距离偷袭八路军心脏,打击湖西抗战的中枢神经,造成抗日系统的瘫痪,从而翻过身,变目前日本方面的被动为统治湖西的主动。

    周健民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立即将这一严峻形势,报告给了万里书记。

    万里,湖西八路军的军政一把手,日后的共和国的委员长,能引领风云半个世纪,当然不是等闲之辈了,闻听周健民的汇报,一下子高度警惕起来。

    万里书记深思片刻,立即做出专署撤出张旺村的紧急部署,居住在张旺村的所有党政军机关人员,全速按照指定方向,向就近的八路军部队靠拢,同时,紧急通知各战斗部队,火速向专署支援。

    万里还特别交代了机要文件的处理,和重要物质的掩埋,尤其是女同志的撤退反应。

    万里书记的这一临机处置,给专署的转移提前了三个多小时的时间,从而避免了更加严重的损失。

    紧急部署动员后,天,就要亮了。

    专署各机关、单位,来不及整理内务,携带上必要的物资和文件,按照分工,各自分头,迅速行动起来。

    在强大的快速机动的敌人面前,专署的非军事的劣势,一下子显示出来了。

    他们毕竟是机关,军事人数少,武器装备劣,他们又分散四处,转移的很是仓促。

    仓促间,自然想的就不那么周全,计划也不会那么周密了,在这最关键的时候,又犯下了一个致命的错误。

    这个错误,就是在撤退的路线上的选择上,这才是最致命的错误,也是高桥小子最看重的这点。

    小子毕竟是从小就生活在军队,耳熏目染又强化训练,还南北征战,军事素养还是很高的,在关键时候,发挥出了大作用。

    湖西的地形是与山地不同的,平展展的大平原,抬眼就是蓝天白云,低头就是碧波荡漾,平看满目大豆高粱,没有一点当眼的地方,尤其在清晨,视线最佳的时间里,一望到天边的无际,几里开外,别说是人,就是一只麻雀,也看得清楚,瞧得容易。

    再有,八路军兵力分散,弱的力量,自然就更弱了,而湖西河流众多,能走的,就那么几条道路,鬼子来袭击,走的道路,正好与八路军所撤退的路途相重合。

    敌我双方的路途发生重叠,这才军事上,是最忌讳的事情,最忌讳的事情发生在最关键的时刻。

    这才是最要命的。

    于是,广阔的平原里,遭遇战,很快,随处,就发生了,打响了。

    多年沉寂、祥和的湖西大平原的张旺地段,顿时枪声四起,人声鼎沸,就连狗,也惊吓得四处躲闪。

    八路军湖西专署一下子成了战场,战斗随处、随时就能打响。

    首先遭遇敌人袭击的,是专署机关的调查队。

    调查队是半军事单位,它的功能,菲军事化的地方多些,只是按照专署的部署,做各种经济、军事等方面的调查督导工作的,好在他们的辎重少,人员齐,战争年代,还都佩带了武器,所以军事素养也较高一些,接到撤退的紧急命令后,三十多个人,一声号令,就从被窝里爬出来,直接跑到室外,一声喝喊,紧急集合完毕后,简要的动员,就一个急转身,不要被装不要锅的只是背上枪,朝着指定的方向,沿着狭窄的路径,疾跑步去,因而,他们撤的快速。

    但,撤的快,也有撤的快的坏处,天亮时分,他们第一个正面与巨野来的鬼子碰上了。

    狭窄的乡村小道上,毫无遮挡的旷野里,正在跑步撤退的调查队,迎面撞上了日本鬼子的汽车队。

    仓促间,短兵相接,遭遇战,就地,打响了。

    枪声一响,双方的优劣,顿时显示出来了。

    在平展展的平原里,谁的枪口高一寸,谁就占据了战场的主动权,鬼子直接从汽车上打枪的,临高居下,机枪和步枪射出来的子弹,就像暴雨,泼向调查队的战士们,处在前排的战士,齐沙沙地倒下一批。

    调查队的人员,都是干部,实战经验少,枪打得也就凌乱,找不到重点,所以效果也差,就被鬼子的齐射压制住了,趴在路上抬不起来头。

    更要命的是,调查队使用的多是手枪,手枪射程短,弹容量少,射击的精度也低,对抗的力量自然弱。

    所以,敌我双方,太悬殊了,自然是对抗不力的。

    调查队长张荣发,也是军人出身,眼看形势不对,赶紧更换部署,他留下十个人,就地阻击快速前进的鬼子,剩下的,由他带领,边阻击,边退到身后的苏村,赶紧修筑工事,发动群众,调动民兵,进行节节抵抗。

    张荣发是队长,眼见得这样严峻的形势,自然估量出鬼子的意图,是直指专署,他也知道,此时,专署各机关、部门有的还在张旺村,即使有些行动快的,就像他们一样,也是在路途上,两条腿自然跑不过鬼子的汽车轮子,低劣的武器,怎么着也抵不过鬼子的重武器,如果他们不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