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明当皇帝 >

第41部分

混在大明当皇帝-第41部分

小说: 混在大明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廷相拱手道,“陛下,臣觉得在宫里头除兵仗局外剩余二十四衙门可以合并为九个衙署,分别为司礼监、御马监、神宫监、内官监、尚宝监、尚膳监、尚衣监、都知监以及直殿监。”

    “其中司设监、御用监、惜薪司、宝钞司、银作局可并入内官监,负责宫里头的一切采办事宜。巾帽局、针工局、内织染局一同并入尚衣监,负责宫里一切衣物以及其它针织工作。浣衣局、司苑局、钟鼓司、混堂司并入直殿监,负责宫中的一切杂事。另外酒醋面局并入尚膳监、印绶监并入尚宝监。剩下的司礼监、御马监、神宫监、都知监保留。”

    郑德闻言点了点头,觉得王廷相的方案的确不错。不过想了想,还是补充道“都知监直接废除吧,除了在朕出行的时候清道没有多大作用。至于司礼监以后负责宫里头的人事管理,御马监改为度支监,负责宫里的一切支出。尚宝监除了负责印绶之外还负责宫里头的一切财产的清点与管理管理。”

    “那皇上废除了都知监,出行怎么办?”王岳显得有些担忧

    “我若想出行,摆那么大阵仗干嘛?炫耀吗?”郑德显然不在意那套,不以为意的说了一句。

    “可”

    “没什么可是。”郑德直接打断了他的话,显然有些不耐烦。

    王岳也是识趣之人,见状直接转移话题,“那万岁爷,内务府的衙署设在那里?”

    郑德想了想,看向三人,“既然裁撤合并了那么多衙署,随便找一个地方办公应该不难吧。这个事情你们自己解决,不要来烦我。”

    三人互相看了一眼,只好点头答应下来。

    ‘至于宫里头各部门总监副总监的人选,由你们三人商量好后递交给我,若是觉得人选不错,朕会签字同意的。至于其他人事安排,由你们三人以及司礼监负责。”

    虽然人懒的可以,郑德也不会傻到将所有的权利下放。毕竟对于王廷相等三人再信任,也不如抓在自己手中让人放心。至少人事权他得抓在手中,这样也有一份安全感。

    对于郑德的做法,王廷相倒是没有什么芥蒂,毕竟也是人之常情。若是皇帝不怎么做,他反而会觉得这人难以成事,居然如此轻信于人。

    “陛下,何为总监副总监?”王廷相疑惑的问了一句。

    郑德却忍不住笑着解释道,“就是以后各衙署职掌之人的官号,子衡明白了吗?”

    王廷相点了点头,却也没问皇上为何要重新设立官号。让后者恶搞的兴头顿时消减了下去,突然想起一事。

    “对了,还要给宫里头头所有人建立一份人事档案,这件事就交由司礼监去做吧。”

    王廷相闻言有些不解,“陛下,什么是人事档案?”

    “呃”郑德一愣,这才反应过来,还没有人力资源管理这一个概念。便解释了一句,“人事档案主要是记录一个人的身份来历以及生平经历等,这样可以更好的方便你们管理宫里的每一个人,也可以防止身份不明的人混进宫里头来了。”

    王廷相明白的点了点头,觉得皇上的这个方法不错,的确可以更方便的管理宫里头的人儿。推而广之,是不是可以在吏部推行,管理天下的官吏呢?

    “陛下,这个方法是不是可以在吏部推行呢?”

    听王廷相这么一说,郑德倒是立刻反应过来。一拍脑袋,“对啊,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这一点呢?”

    不过想到要和马文升这位老神仙大交道,郑德顿时又萎了下来。无奈的说了一句,“这事以后再说吧。”

    王廷相明明感觉到皇上的确中意自己的这个想法,却为何最后又放弃了,实在令人有些想不通。

    郑德却是自顾自的继续说下去,“除了人事档案外,司礼监还要负责宫里头年过六旬退休人员的登记以及管理工作,若是退休人选去世后必须及时更新名单,不要让死了的人还领着退休金。”

    “还有宫里头暂时不招募任何人员,至于太后所说的选秀女一事,你们暂且先拖一拖再说,至少要等到宫里头的裁员结束之后,你们明白了吗?”

    郑德看向三人,后者示意的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皇帝的意思。

    “还有以后宫里头招募的奴婢一律都得签署劳务合同。”最后郑德又补充了一句。

    迎着众人疑惑的目光,他笑着解释道,“所谓劳务合同,就是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签署一份你情我愿的契约。奴婢自愿为皇家服务,而皇家则根据合同上的条件给与报酬或则说是俸禄。签署合同也没有强迫一说,若是别人不愿意签署,并就此作罢,不得强迫别人,听明白了吗?”

    三人闻言也别皇上这个异想天开的打算给震住了。身为奴仆本来就是出于弱势一方,竟然是身为强势一方的皇帝为他们争取权利,让王岳与李青舫二人颇为感动。

    “圣上仁慈,奴婢奴婢”王岳更是激动的忍不住跪了下来,热泪盈眶,最后哽咽的更是说不出话来。

    让郑德感到有些惊讶,也实在有些不适。自己好像也没有做什么吧,这么就哭的稀里哗啦的,要不要这样,也太假了吧!

    显然,对于以现代思维来看问题的郑德而言,签订合同显然是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事情,好像也不值得这位这样。

    “好了,好了,快起来吧!”郑德一脸无奈的站起来亲自搀扶起王岳。莫名的感觉自己好像是在哄小孩子似得,觉得有些无语。

    待到王岳情绪稍稍平复一些后,郑德扫了众人一眼,最后说了一句,“合同不是卖身契,劳务合同的有效期限最短为三年,最长不超过十年。选择合同签约年限,由签约人自己做主,别人不得横加干涉以及强迫。合同有效期限到期后,若是签约不同意,则自动解除合同,放签约人出宫。若是签约人愿意为皇家继续服务,则再重新签订一份劳务合同。”

    显然因为今日那年幼宫女的遭遇,让郑德想在宫里头推行劳务合同制度。防止那些想要离开这座皇宫的人儿,无奈只能红颜薄命,最后孤老在宫中。

    听了郑德这番话,也让王廷相看到了皇帝仁慈的一面。对于皇宫中的奴婢尚能如此,那对于天下百姓岂不更是如此。

    这也让王廷相对于郑德的印象第一次有了许些改观,或许大明能够迎来这样一位君王,或许是一场幸事也未可知。

    当然,若是郑德知道自己最为得意收复的这第一位下属。直到现在才对他才有一点认同之意,会不会气的吐血呢?

    果然还是缺少了一点王霸之气啊!

    “臣定会按照陛下照办。”王廷相拱手道。

    “子衡,请坐。”郑德满意地对他招了招手,“还有度支监以后统一管理宫中的一切用度开支,其中一万以下的支出由度支监总监签字即可;一万以上十万以下的支出由子衡你自己签字,十万以上的支出必须得到朕的亲笔签字,你们听明白了吗?”

    听到三人肯定的回答,郑德满意地点了点头。

    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还有每年做出一张财务报表给我,让朕能够知道宫里头的钱到底花哪里去了。”

    “财务报表?王廷相无奈的苦笑一声,今天从皇帝嘴里蹦出的陌生词汇也实在太多了,枉自己还自称为才子,连这些都不知道,实在是惭愧啊。

    郑德看了三人一脸茫然的神情,便明白他们多半不知道这些东西。顺便财务报表如何制作以及复式记账法交给了三人。

    ”陛下,那内务府的官号品级怎么拟定?”王岳终于忍不住问出了自己最着急的问题,毕竟皇帝从始至终根本没有提过这事。

    郑德瞥了他一眼,“以后宫里头就没有官号品级了,要那个也没有多大用处。”

    王岳、李青舫二人闻言面面相觑,一脸惊讶的神情。倒是王廷相已经是见怪不怪了,暗地里嘀咕了一句,“果然如此。”

    “至于俸禄,内务府副总管月俸二十两白银,总监月俸十五两;副总监月俸十二两,主管月俸九两,副总管月俸七两,服务普通宫人月俸三两。普通宫人自入宫之日起第三年开始,月俸按一定比例逐年提高,至于比例多少,由你们三人商量着决定。”

    郑德现在完全是将内务府按照企业的那一套在管理,当然眼前这三人自然是不知道的,只是觉得皇帝的想法的确非常不错。

    郑德又看了一眼王廷相,“至于处理奏折的事情子衡你先放一放,我回去后会将这事暂时交给石珤去做的。你和王岳、李青舫先将宫里头给我整顿好,但也不要弄出什么大的动静,搞得皇宫里头鸡犬不宁的,听明白了吗?”

    “臣(奴婢)明白!”

    不过王廷相也的确有能力,即使宫里头二十四衙门给合并为八大衙门的消息给传开了,也没有闹得一片混乱什么。当然内廷没有不代表外廷没有事儿,当内阁以及六部九卿知道这消息后,预示着又一朝风暴即将席卷而来。

第五十三章 态度转变() 
“皇上设立了内务府,还将二十四衙门给合并成了八大衙门,还准备在宫里头裁撤冗员?”

    相对于后面这两个消息,刘健与谢迁其实更在意头一个消息。皇上竟然设立了内务府,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即使要将二十四衙门合并,也没有设立内务府的必要啊!

    下意识的两人又看向了李东阳,这也是他们多年养成的老习惯了。每当对某件事情琢磨不透的时候,都是由后者来做出一番分析以及谋划,最后由刘健拍板决定。至于谢迁,一般就是“侃侃”一下,发表发表意见。或则准确一些的话,就是打打酱油。

    李东阳沉吟片刻,抬头看向刘健,“我想皇上设立内务府,很可能是受到了阁老的影响。”

    “我”刘健怀疑的看了他一眼,“茶陵,你说的也太离谱了吧。皇上设立内务府这事,好像和我八竿子都打不着吧?”

    李东阳自信一笑,“到也未必,阁老之前不是上了一道奏章。批评宫里头的内承运府以及司钥库挥霍无度,连本账册都没有吗?”

    “和这有什么关联吗?”刘健不太确定的道。不过他也明白李东阳既然说出来,自然不会无的放矢。

    “俗话说‘人无头不行’。”说道这,李东阳故意停顿了一下,见两人皆流露出深思之色,笑着继续说下去,“之前宫里头二十四衙门,虽然在权利地位方面有高低,但却根本互不统属。导致宫里头的事务看起来井然有序,却因为没有一个衙门职掌实则混乱不堪。这也是为何宫里头挥霍了这么多钱,连本账册都没有的原因。就是因为二十四衙门没有一个统一的衙署职掌,谁又有权利去管这档子事儿呢?”

    刘健微微颔首,觉得李东阳说的有道理。可还是一脸忧虑的道,“可若是设立内务府,将内廷的权利集于一人之手。若是再出个王直、李广之流,后果实在不堪设想啊!”

    王直、李广二人虽然在历史上名声没有刘瑾这么大,却也是曾经权倾朝野的一代权阉。而且内阁三人都经历过这两人仗着皇帝宠信,在朝廷上下胡作非为的黑暗时期,也就不难理解这三位为何如此痛恨太监了。

    李东阳还好,并没有一棍子打死所有人了,认为所有太监都不是好人。例如怀恩、高凤还有王岳等人,在朝野中的名声倒也不差。而在刘健、谢迁二人眼中,却是固执的认为太监都是一群邀宠献媚、阿谀奉承的小人。既是出了怀恩以及高凤等人,也难以改变他们的看法。

    “阁老知道内务府总管大臣是谁?”

    李东阳却是故意打了一个哑谜,并没有直接说出来。刘健闻言一愣,看着他玩味的笑意,狐疑地说了一句,“难道不是太监职掌内务府吗?”

    虽然刘健在某些方面的确很固执,却也是个聪慧之人。否则即使有皇帝的恩宠信任,也难以爬到内阁首辅这个高位。所以对于他能够猜中,李东阳也只是微微有些诧异,却也觉得并没有什么好惊讶的。

    “内务府总管大臣由王廷相担任。”

    当李东阳说出这个消息的时候,刘健、谢迁二人却是惊讶万分。实在没有想到皇上对跟前的自己这位宠臣如此信任,竟然将内廷的事情都交给这位去打理,实在太出人意料了。

    刘健微微蹙眉,抬头看向李东阳,“内务府总管大臣?又是一个新设置的官号?是不是又没有品级?”

    李东阳点了点头,又补充了一句,“不仅如此,皇上将宫里头所有职官的品级都取消了。”

    “皇上这是准备干什么?”谢迁也是一脸不解的看向他。

    迎着两人疑惑的目光,李东阳这回也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