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明当皇帝 >

第53部分

混在大明当皇帝-第53部分

小说: 混在大明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抬头看了英国公张懋一眼,后者这时候也正好看了过来。对视一眼,似乎都明白了对方心里的想法。

第六十八章 议事(上)() 
一品轩,一座坐落繁华闹市区的茶楼。然而走入其中,刚才的热闹喧嚣却仿佛被人硬生生掐断似得,突然间戛然而止,令人感觉得到异常的清净舒适,仿佛置身于两个不同的世界一般。

    “这个地方倒是挺不错的。”当郑德踏进这间茶馆的时候,看着整间茶楼典雅简洁的布置,不由由衷赞了一声。

    “不知客官几位,雅间还是包厢?”这时候一位外穿着翠绿交领衫,内穿抹胸的三十出头女子娉娉袅袅的走了过来。

    郑德来到这个世界这么久,还是第一次看到穿着如此开放的女子,而且还是一个较为貌美的女子。忍不住又望她的胸前露出的那抹雪白都多看了两眼,晃的他眼睛都都要花了,差点把持不足露出了洋相。

    勉强将连连不舍的目光收了回来,郑德看向眼前这位女子,“你是这里的老板娘?”

    “老板娘?”这位女子闻言一愣,不过随即反应过来,笑着说了道,“老板娘倒是有趣的称呼,不过我是这里的掌柜。”

    郑德点了点头,“给我找个雅间吧,大一点一些的,否则还真容不下这么多人。”

    这位老板娘瞥了一眼郑德身后这些人,又见他们衣裳着装均是富贵人家才能有的,自然更不敢怠慢了,引着这些人上了二楼。

    “曹谦、杨凌你们辛苦一下,站在门外不要让人进来。”郑德进入雅间之后,对他们两人吩咐了一声。

    郑德回头望着里面的布置,倒是一愣,若不是当先知道这里是大明,他还以为到了日本呢。里面布置典雅简约,除了中间有茶桌以及两个坐垫外,空荡荡连把椅子都没有。

    他也只好在茶桌旁的坐垫上跪坐下来,却是极为不适。苦笑着对一旁的王廷相说了一句,“这是什么鬼,早知道我就不来喝茶了。”

    王廷相闻言也是忍不住露出一丝笑意,“陛下不是说要喝最正宗的茶吗?”

    郑德无奈地摇了摇头,对他摆了一个请的姿势,“子衡,请坐!”

    待王廷相坐定之后,正想说些什么事情。

    两名年轻的女子却是走了进来,一人拿着一古筝,放置于角落处轻轻弹奏起来,虽然不知弹的是什么。不过却也是颇为好听,让人心情感觉无比的舒心。

    另一名女子却是朝两人行礼之后,跪坐在两人中间。拿起茶具将沸水倒入壶中,又迅速的倒出。沸水再次入壶,倒水过程中壶嘴“点头”三次,用壶盖拂去茶末儿。盖上壶盖,用沸水遍浇壶身。再将壶中茶汤倒入杯中,略微停顿片刻,又将茶汤分别倒入两个杯只当中,堪堪斟到七分满。

    这一连串的动作看的郑德是眼花缭乱,他还真不知道喝茶还有这么多的门道啊。直到这名女子将茶盏递到自己面前,说了一句“客官请品茶”,他才反应过来。

    轻抿了一口,入口略带苦涩,随后却又余香饶舌,令人感觉颇为舒畅。

    “不错,果然正宗。”郑德放下茶盏,对王廷相笑着说了一句,“子衡倒是挺会找地方的,不像刘瑾这个老东西。上次带朕去一个什么酒楼,实在无趣的很。”

    王廷相闻言淡然一笑,心底却是暗道了一声,这些都是文人雅客才会来的地方,尤岂是刘瑾这等宦官能够知道的?

    一曲奏罢,郑德对两人吩咐了一声,“你们先下去吧。”

    “是。”

    两位女子倒是训练有素,应了一声倒也不拖沓,很快就退了出去。

    看到两人离去后在,郑德回过头看向王廷相,忍不住抱怨了一句,“你说朝廷那班大臣还有言官到底都是怎么想的,朕在文武百官之中推行退休制度已经得到了朝廷三位阁老以及九卿的支持,为何他们还是抓住这件事情不放呢?”

    “说的好像是朕逼迫他们同意是的,又说什么朕清洗前朝老臣,说什么国将不国之类的。听得实在厌烦无比,无奈之下只好跑出来散散心了。”

    想到这,顿时将他本来好不容易恢复过来的好心情搅的是支离破碎了。

    听到郑德这一番抱怨,王廷相也是苦笑一声。谁让你这么狠,一个退休制度就将先帝留下的老臣清洗的没剩几个。再说了,三公九卿好说话,并不代表朝廷中的其他大臣也好说话啊,你强迫人家放弃高官厚禄告老还乡,不出事儿才怪呢。

    就连王廷相这位在这场风波之中什么也没有做的人,因为是皇上身边的亲近之人,被无辜的指责为替皇上谋划这一切的奸佞之臣。甚至更有激进之人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他简直是躺着也中枪啊。

    “听说你因为此事被人威胁了?”郑德抬起头看向王廷相,脸上露出一丝玩味的笑意。

    王廷相也是流露出一丝无奈的笑意,摇了摇头道,“陛下,此事只是谣传而已,当不得真的。”

    “谣传吗?我看未必吧!”郑德笑着又调侃了一句,“要不要我给你派个保镖一天十二个时辰全方位保护你?”

    当郑德听到吏部左侍郎焦芳说“要为大明为天下百姓刺杀了王廷相这个皇帝身边的奸佞小人”的时候,他忍不住当场笑出了声。一位已经七十出头的老人要去刺杀一位三十出头的年轻人,即使现在脑补其这画面想来也是颇为有趣。

    王廷相也是一脸郁闷之色,不过他也不会真的纠结于此事。不说焦芳说的这只是一时的气话而已,即使是真的想要刺杀自己,他也不会因此畏惧害怕。

    “陛下,现在朝廷的风向有些不对啊。”他直接转移了话题,略有些担忧的说了一句。

    “哦?”郑德抬眼看向他,“你发现了什么?”

    “虽然三公九卿这些朝廷重臣都已经同意退休了,不过他们也无法代表朝廷所有的文武官员。尤其是那种不上不下年龄又颇为尴尬的官员,肯定颇为不甘心就此告老还乡。若是继续发酵下去,恐怕后果不堪设想,甚至可能导致他们跑到皇宫前哭谏。”王廷相不无忧虑的道。

    “这不就是耍无赖吗?”郑德闻言皱了皱眉头,他还真不想事情闹到那个地步。只好看向王廷相,“你觉得现在应该怎么做?”

    “陛下不是按不同的品级将致仕官员的年龄分为了三个等级吗?您可以从现在开始按照这三个等级,优先让正三品以下从四品以上达到六十五岁退休标准的官员优先致仕,毕竟此事最大的反对者就是这一群官员。然后再逐步地让其他两个级别官员分批致仕,以此来达到消除后患。”

    郑德点了点头,觉得王廷相说的不无道理。不过他还是一脸无奈的说了一句,“可朕已经答应了朝廷的那班老臣,明年正月开始推行退休制度,如此出尔反尔恐怕不妥吧。”

    “这事儿倒也不难解决。”王廷相却是自信的说了这么一句。

    “哦?”郑德怀疑地看了他一眼,“子衡真的又办法帮朕解决这件事情?不过我可事先说好了,出尔反尔的事情我可不干啊。”

    “陛下请放心,微臣又怎敢让您做出自悔诺言有损天子威仪的事情你呢。”王廷相顿了顿,又接着说下去,“陛下可以让三位阁老以及九卿上疏呈请,从现在开始推行退休制度啊。若此再三您执拗不过他们,最后只能勉强答应了此事。这样一来,朝臣又能够说些什么呢?”

    郑德闻言一呆,这事儿还可以这样做啊。不由的对王廷相心生佩服,竖起了大拇指,“你够无耻!”

    王廷相闻言顿时苦笑不得,也不知是皇上这话是夸奖还是讽刺。让他忍不住摸了摸鼻子,显得有些尴尬。

    不过这事儿也不稀奇,以前那些谋朝篡位的权臣逼前朝皇帝退位都是用的这一招。让自己手底下的人上疏劝前朝皇帝退位,又劝自己登基为皇。为了表示自己是忠心与前朝,这位权臣会再三推辞,最后“执拗”不过哭哭啼啼登上了皇位,表示自己也是逼不得已啊!

    总之一句话,就是当了****还要立牌坊!

    “这会不会有些做作了?”郑德迟疑着说了这么一句。毕竟他前世也未曾踏入官场之中,对于这种逢场作戏什么的还有一种天然的排斥,感觉说不出的虚伪。

    ”陛下是愿意独自面对上百名文武官员跪在皇宫外哭谏呢,还是赶在此事还未发生之前,快刀斩乱麻就将此事了解了呢?”王廷相也没有再苦口婆心的继续劝说,而是扔出了两个选择题给他。

    “这”郑德思来想去,最后还是按照王廷相的主意这么做了,“那朕就豁出去了。”

    王廷相闻言有些哭笑不得,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您老人家要去做什么慷慨就义的事情呢!

    “不过”郑德抬起头看向他,“那三位阁老以及九卿怎么可能会答应此事呢?”

    “将其中的利害关系说清楚就行了。”王廷相倒是毫不担心的说道,“其实他们更不愿意朝廷乱了起来,尤其是在他们即将致仕的这个时候。这简直就是给他们一声的仕途画上了一个永远洗不掉的污点,毕竟这事可是他们答应下来的。”

    郑德下意识的点了点头,觉得他说的也的确不差。

第六十九 议事(中)() 
“左都御史戴珊可能已经不行了。”郑德突然说了这么一句。

    王廷相闻言一愣,不过随即反应过来,这是皇上在问他对左都御史的人选有什么想法。

    “不知陛下有何打算?”他询问了一句。

    郑德抬眼看向他,“你觉得户部尚书韩文怎么样?”

    “看来皇上对户部尚书这个位置还是念念不忘啊,也不知若是韩文知道此事后会是什么样的表情。”王廷相心里这样想着,嘴上却说了一句,“陛下,此事恐怕太过于不妥了。”

    “此话怎讲?”

    王廷相沉吟着说道,“陛下,不说户部不比别的衙门,掌握的是大明的钱袋子,轻易动不得。再则若是在推行退休制度后,六部尚书仅剩韩文一人。若是韩文再被调任为左都御史,恐怕六部连一个主持大局的老臣都没有。若是因此导致新晋的六部尚书争权夺利,恐怕朝廷会陷入一片混乱当中去啊。”

    郑德倒是没有想到这么多,不过听了他这一番话后,倒是要有懊恼,忍不住暗自嘀咕了一句,“自己想要扶孙交上位怎么这么难啊!”

    若是孙交知道皇帝为了为自己争取一个尚书之位,头发都快要愁白了。恐怕也不知会是怎样的一副表情,惊讶、惶恐亦或是不解?

    “明年六部尚书四位退休致仕,陛下可以让孙交补缺其余四个尚书之位,又为何执着于户部尚书呢?”王廷相对于此事感到实在有些困惑不解。

    “你不懂!”郑德摆了摆手说道。俗话说“物尽其用”,好钢也要用在刀刃上,这么一个这么好的人才,不职掌户部实在太过于可惜了。

    我不懂?王廷相闻言感觉颇为好气,又忍不住暗道一声,“的确,我还不真不懂皇上你一天到晚都在想些什么,一天到晚是不是蹦出一两句奇怪的话里,简直就像被鬼混附身了似得。”

    当然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自然对什么鬼魂之类的说法并不相信。否者换一个人,还真以为郑德被鬼魂附身了呢。当然从某种意义上讲,他还真算的上是被鬼魂附身。

    郑德想了想,“不如让韩文调任为吏部尚书如何?”

    “倒也可以。”王廷相点了点头,又接着提醒了一句,“陛下既然准备推行退休制度,自然应该对这班老臣留下的空缺早做打算才是。”

    “这事儿我早就想好了。”

    见皇上一脸胸有成竹的模样,王廷相心里忍不住嘀咕了一句,“莫不真像外头说的那样,皇上推出这个退休制度是早有预谋,为的就是为了清洗朝中这般老臣?”

    当然这话他也只敢在心头想想罢了。

    只听郑德接着说道,“六部尚书之中的吏部尚书由韩文平调,户部尚书由孙交担任,礼部尚书早已经议定由王璟职掌。兵部尚书、刑部尚书、工部尚书皆由左侍郎熊绣、屠勋、李鐩升任,爱卿觉得如何?”

    王廷相听了郑德列举的这份名单之后,也不由的点了点头。这些人无论品行还是能力皆是上上之选,看来皇上推行这个退休制度还真是早有预谋啊!

    想到这事连自己都蒙在鼓里,他心里也是一惊,又忍不住暗自感叹一声,“看来自己还真是小瞧了这位当今的大明天子啊!”

    “微臣觉得尚可。”

    得到了王廷相的答复,郑德也觉得自己的这位秘书官看人倒也不差。毕竟这些人选都是他用了搜索系统选出的,每个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