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明当皇帝 >

第75部分

混在大明当皇帝-第75部分

小说: 混在大明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先皇赏赐给奴婢的,你们不能拿走。”

    突然,接受检查的人群里突然传出一阵嘈杂之声,将众人的目光吸引过来。杨凌走了过去询问道,“怎么回事?”

    “回大人,此人夹带一只翡翠佛像,说是先皇赏赐的。”那锦衣卫拱手道。

    “这”杨凌一时有些为难的望向王廷相等三人,毕竟先皇已经驾崩了,谁也不知道此事的真假。

    一直闭目养神的王岳突然开口,“你先前在哪个衙署供职?”

    那小太监赶紧跪下,“回公公的话,奴婢此前一直在直殿监供职,这只玉佛的确是先皇赏赐给我的。”

    王岳一脸不信地望着他,“一个扫地的小太监,先皇怎么会将玉佛赏赐给你呢?”

    又看了杨凌一眼,“杨大人,我看还是将他交给军情局,到诏狱中细细盘问一番为好。”

    那小太监听到“诏狱”二字,脸色“唰“的一下瞬间变得惨白,但还是死死抓着玉佛不放地道,“这玉佛真的是皇上赏赐给我的,我发誓真的是先皇赏赐给我的。若是有半句虚言,教我天打雷劈。”

    杨凌听到小太监的话,也有些动摇了。不过也不能妄听一家之言,还是听王副总管的,先拿下再说吧。

    想到这,他对一旁的侍卫挥了挥手。

    两个如狼似虎的带刀侍卫立刻站了出来,架起那小太监就往外拖出去,吓得那小太监赶紧大喊道,“这玉佛奴婢不要了,不要了。让奴婢出宫吧,出宫吧”

    那撕心裂肺的叫喊声让在场的所有宦官宫女浑身忍不住打了个寒颤,以至于之后进行的搜身意外的顺畅了许多。无论是否夹带,每个都将身上携带的值钱事物丢下,若不是最后还有遣散费发放,几乎和净身出户无异。

    当然王廷相等人也是看在眼里的,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谁知道有没有宫人趁机夹带贵重的宫里宝物出宫呢?若是真的来路清白,那就留下来调查一番再走也不吃啊!

    不过几乎没有宫人这么想,他们害怕留下来不说自己被赏赐的宝物,估计连遣散银两估计都领不到,也顾不得其他最后只好“净身出户”了。xh:。254。201。186

第九十八章 遣散宫人(续)() 
由于是在奉天门前集结的众人,郑德特许遣散的宫人从午门到承天门再从长安左右两门出宫,对于这些从未从未从正门出入的宫人来说,也算是一次莫大的殊荣。

    看着黑压压的人流从皇宫之中鱼贯而出,一眼望不到头。这从未出现过的场景,自然是吸引了承天门前千步廊各个衙门官员,纷纷出来驻足围观。最后连四位阁老也惊动了,也跑了出来。

    望着这一幕,谢迁也忍不住轻捋长髯,颇有感慨的说了一句,“皇上好大的魄力啊,自太祖皇帝开朝以来,还从未一次遣散如此多的宫人,这次应该有数万人吧。”

    李东阳笑着说道,“的确如此!听说陛下只想留一百名宫人,不过太后说宫里头太过于冷清,最后只好作罢!”

    只留一百名宫人?

    众人闻言也是被皇帝的魄力给吓的倒吸了一口凉气,王鏊更是忍不住说了一句,“不说本朝,好像历朝历代君王也未曾一次遣散过如此多的宫人吧!”

    “倒也不是!后唐明宗李嗣源即帝位后,后宫只留老成宫女百人,宦官三十人,鹰坊三十人,御厨五十人,教坊百人。”李东阳淡淡说了一句。

    王鏊道,“陛下此举莫不是想效仿这位君王吧?”

    看起来还真有这种可能,不过谢迁关心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不满的说了一句,“陛下这次弄出个遣散费实属不该,为何致仕的官员没有,却对一群奴仆如此优待,简直是本未倒置!”

    “官员退休致仕之后,每个月都可以从朝廷领取俸禄。而这群宫人被遣散之后,可是要自食其力的,怎可同日而语?”

    听了李东阳的解释,谢迁忍不住微微蹙眉,“可这每个人领取的数额也太大了吧,要知道朝廷每年也只有二百多万折色银,可这一次遣散费就花了近八十万两白银。也不知接下来朝廷会闹成那般,陛下也太能折腾了吧。”

    对于谢迁的吐糟,其余三位阁老也是对视一眼,颇为赞同的点了点头。毕竟八十万两白银,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啊。若不是眼下事发突然已成定局,他们定然要去皇帝争论一番。

    不过想来郑德也是料到了这种情况,这才没有弄出任何声响,突然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宫里头一年的花销就不下百万两白银,这八十万两白银倒也不算什么,只是一次度支这么多太惹眼了而已。不过若是从长远来看,宫里头少了数万人之巨,倒也是每年为朝廷节省了一大笔开支。”一直默不作声的王璟突然出声说了这么一句。

    “所以首辅大人现在应该做的,就是上书陛下削减金花银的额度。”

    对于他的提议,李东阳无奈的摇了摇头,“只要皇上不向朝廷伸手要钱就已经是万幸了,至于削减金花银的额度肯定是没戏的。”

    金花银也就是朝廷每年支付给皇室的用度,这种类似于要求老板降薪的做法简直就是异想天开,肯定是行不通的。

    就连一直对皇帝种种行径颇为不满地谢迁也是赞同的点了点头,毕竟在他们眼中号称明君典范的孝宗皇帝,也曾伸手向太仓银库借了两百万两,当然肯定是有借无还的那种了。

    王璟倒是对朝廷的事务不太熟悉,不过略微一想也觉得自己的这个想法过于天真了,忍不住摇了摇头。

    “陛下在东宫之时不是颇为宠信刘瑾等一干大臣的吗,为何现在对于内廷的态度却如此迥异?”王鏊突然问出了一个在心底里窝藏了许久的疑问,毕竟郑德登基前后,他因为父殇在加重守制,所以对朝中诸多事务都不太了解,所以才有此一问。

    “或许陛下被鬼附身了吧!”

    李东阳突然说了这么一句,让其余三位阁老顿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前者却是淡淡扫了他们一眼,又笑着接道,“莫不是如此,陛下怎会性情大变?”

    另一边,杨廷和与梁储也是望着眼前这一幕。

    “陛下是让人越来越看不懂了啊!”杨廷和忍不住轻叹一声。

    梁储也是赞同的说了一句,“自从登基晕倒之后导致性格大变,不过现在看来也不是坏事。”

    杨廷和淡淡说了一句,“只不过还是少年心性,做事还是略显得有些毛躁,从不计较什么后果,此事过后朝野上下倒是有的闹腾了。”

    梁储回头望向他,“你我皆身为帝师,是否应该在此事上多劝诫一下皇上?”

    杨廷和摇了摇头,“你难道没有发现陛下自登基以来,做事显得颇有些主见,又岂是你我能够动摇的?再说了,现在也不是东宫的那时候了。”

    梁储闻言也是陷入了深思当中。

    站在奉天门城楼上,郑德望着眼前这一幕,也是说不尽的感慨。

    “这些个镇守太监个个都是富得流油啊,随随便便就能够搜刮出二百多万两白银,实在是让人大吃一惊啊!莫不是有你守着,还真要被朝中那般大臣给夺去了。”

    对于皇帝这番话话,严嵩自然不敢居功,“陛下过奖了,臣也只是奉命行事罢了。”

    “对于朕的安排是否有些不满?”郑德突然说了一句

    “臣不敢!”

    严嵩一愣,随即反应过来皇帝说的是什么事情,赶紧道。

    郑德回头望向他,忍不住暗自轻叹一声,将这位这么有前途的大好青年转变为一个特务头子,自己是不是有些太残忍了?即使他是个大奸臣,那也是日后的事情。而且随着自己的到来,也未必不能改变啊!

    不过木已成舟,他也只能随它了。不过还是说了一句,“朕或许是有对不住你的地方,但只要你将大明国家安全局的事情做好,朕决不会亏待你的。”

    皇上说对不起自己?

    严嵩实在没有听懂皇帝话里的意思,不过郑德眼中那丝愧疚之意倒是让他捕捉到了,也让他明白自己或许是真的入皇帝的法眼了。

    “牟斌,对于各个卫所的情况收集的怎样了?”

    郑德回头望向站在另一边的大明军情局局长牟斌,后者闻言回答道,“回陛下的话,各地卫所军户逃亡非常严重,编制残缺不堪,分配的军田被地主豪强给霸占,而仅剩的军丁和普通百姓无异,甚至还不如,只能勉强苟活,甚至可以说完全称不上是一只军队,总之情况非常不乐观。”

    郑德闻言也是紧锁着眉头,看来军机处的设立势在必行了。其实若不是弘治十八年发生了太多事情,这件事也不至于拖到现在。

    “情报网铺设的怎样了,若是经费不过尽管找朕要,切记不要耽误了情报收集的这件事情。还有严嵩你也一样,若是朝中有什么不好的苗头,就给我盯紧一点,不要有妇人之仁。”

    郑德望着自己的两大特务头子,对于牟斌他倒是放心的多,毕竟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又职掌锦衣卫十八年,做起来应该驾轻就熟。至于严嵩却还是觉得有些靠不住,毕竟一个二十出头的读书人,让他搞情报工作怎么看也不是一件靠谱的事情,不过在东厂的那种环境熏陶下,应该还是能够成才的吧!

    “臣明白!”

    牟斌与严嵩对视一眼,两人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看起来不会发生冲突,但在相互监视的情况之下,却已经成为了对方的眼中钉肉中刺了。

    当然对于正德而言,这显然是他乐意看到的。

    今日,从长安大街路过的京师百姓突然发现,不少背着大包小包的宦官宫女从皇宫鱼贯而出、络绎不绝。让他们震惊的同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难道宫里头出什么事情了?

    议论之声不绝于耳。随着看热闹的人越聚越多,平时空旷的皇宫外广场上竟然变得越来越拥挤,导致更多不明真相的人聚拢过来。这一下子让平时守卫皇城都难得打起精神的官兵,神情不由紧张起来,目不转睛的看着人群,生怕出现什么差错。

    而随着消息灵通之辈很快将事情打听清楚了,原来是皇上在今儿个遣散了宫里头数万名宫女太监,所以才有这么多人从宫里头出来。随之而来却是一阵叫好称赞之声,无形之中倒是替郑德赚了一笔名声,虽然他并不在乎,但这也的确算是件挺让人开心的事儿,不是吗。

    即使许多年过去,当年经历过此事的京师百姓。每每谈起此事,也忍不住一阵惊叹之声。xh:。254。201。186

第九十九章 八股文之争() 
突然遣散宫人这件事情还是不免在朝中引起了巨大的争议,当然主要的争论还在遣散费上。朝中大臣还是觉得皇帝的做法实在太过于草率了,将这样一笔巨款仍在一群奴仆上,简直就是不把钱当钱看啊。

    对于朝野的一片哗然,郑德祭出了早已经练大成的忍者神功,对于一切关于这件事情的一切奏章都留中不发,任他们去说吧,过段时间一切自然会慢慢平息下来。

    不过在这风口浪尖之上,军机处的事情也只好再次往后推迟了。不过眼下朝中也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处理,那就是开恩科取仕。其实明朝是很少开恩科的,只是因为这次退休制度的推行导致朝中官员缺额严重,最后不得已而为之。

    这是刘健还在朝时候定下的,所以李东阳等四位阁老见时间已经差不多了,便跑来向皇帝请示了。

    “这次科举的主考官你们觉得谁合适?”郑德来到大明王朝大半年了,对于科考自然是有所了解的,闻言抬头望向他们,询问了一句。

    李东阳道,“臣觉得礼部尚书王璟、文渊阁大学士王鏊无论资历还是身份俱是适合担当主考官,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其实若不是因为王璟是礼部尚书,这件事情还真是轮不到他头上。这种科考其实算是翰林出身官员的福利,因为这些最后中举的进士,与录取自己的主考官算是定下可师生名分,终生不可能背叛。也算是是培养自己在朝中势力的一种渠道,而且是摆在明面上的,倒也不会惹来非议。若是没有一点资历关系的,是很难得到担任主考官的机会。

    当然现在因为王璟是礼部尚书,这种事情是很难绕开他的。而且他的为人倒也不错,这也是为何最后定了他们两人的原因。

    郑德回头望向神情淡然地王璟、王鏊两人,略微沉吟片刻便点了点头,“那就由礼部尚书王璟担任这次恩科取仕的总裁、王鏊担任副总裁。不过对于第一场考试的内容今后都不准强求八股方式作文、不准限定字数,以及必须与经注相符等一切规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