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混在大明当皇帝 >

第78部分

混在大明当皇帝-第78部分

小说: 混在大明当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莒南,你先回礼部看一下情况如何?”

    李东阳想了想,对王璟说了一句。后者也明白这位内阁首辅的意思,点头答应下来。

    刚刚回到礼部,没想到右侍郎杨廷和早已经候在那里多时了。见到他赶紧迎来上来,“见过部堂大人。”

    “皇上将这次恩科的试题交给你来出?”王璟见到他也没有兜什么圈子,直接开门见山道。

    杨廷和一脸惭愧地拱手道,“回部堂大人的话,实在是皇明难违啊。”

    “没事。”王璟也不太喜欢随意责怪别人,而且这个人的身份还着么特殊,若无必要他还真不想得罪。

    他突然想起一事来,“对了,陛下为何要将这次试题削减两道?”

    “或许是陛下觉得每次题目太多了,所以就想削减一下吧。”杨廷和给出了一个不算答案的答案。

    王璟回头望了他一眼,沉吟着道,“我看这次削减题数十有**跟这次定的百分制度有关,若是陛下真的推行百分制,主考官们肯定不敢对剩余两场考试过于马虎,如此一来,却是加重了主考官们的工作。若是再不削减题数,恐怕主考官们在放榜之前恐怕都很难完成。”

    “此次陛下将恩科试题交给下官负责,但归根究底还是礼部部堂的事情,还请尚书大人以及张侍郎莫要推辞啊。”杨廷和对二人笑呵呵地说了一句。对于他这样聪明的人而言,若真的一声不吭地将这次试题出完,不仅在礼部部堂甚至朝野内外,恐怕都不会有好的名声传出去的。这不仅仅是遭受排斥的问题,甚至连最后的仕途都有可能断掉。

    王璟也是猜到了他的心思,摆了摆手,“陛下既然将此事交给你去办,你就大胆放心的去做吧。”

    杨廷和闻言这才暗松了下来。

    懋勤殿内,郑德望着王廷相打量了许多,突然说了一句,“你说我让你做这次恩科的同考官如何?”

    同考官?

    王廷相闻言也是吓了一大跳,赶紧推迟道,“陛下,臣才刚刚登科不过三年,无论资历还是经验远远不足矣担当同考官,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不想就算了。”郑德也不是一个喜欢勉强别人的人,转而又提到了另一个人,”那就让石珤去做吧。”

    没想到刚说完这件事情没多久,王岳进来通报一声,“太仆寺卿储巏觐见。”

    “储巏?就是那个养马的?”时间过得太久,再加上他的名字太难认了,实在记不太清楚了。

    “宣他进来吧。”

    “微臣太仆寺卿储巏参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一位中年官员走了进来,二话不说行了三跪九叩大礼。

    弄得还来不及说话的郑德显得尤为尴尬,摆摆手示意他起来。又问道,“听说储卿最近近十年的时间都在调查马政的得失,可有什么收获?”

    储巏沉吟片刻道,“微臣自弘治十年南下渡滹沱,涉衡漳,遍游于齐、鲁、梁、楚,达于淮海。在了解大量情况后,发现各地马政废弛严重,草场为当地乡绅豪强所据,连供养一万士卒的精锐战马都无法凑齐。所以臣恳请议养京营战马、议减马政文册、议处管马官吏、议清场亩租银等有关马政的四事,也能够为我大明戍边输送更好的战马。”

    “这中原腹地好像不是很适合养马的地方吧?”郑德有些疑惑地询问了一句。

    储巏也是流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回陛下的话,我大明在长城以内,除了河西走廊之外其他地方的确不适合生产优质战马,不过用来运输粮草还是能够胜任的。”

    郑德点了点头,又有些疑惑道,“既然河西走廊适合养马,为何陕甘总督杨一清督理马政这么多年,最后也才筹集了两万匹战马,这是什么原因?”

    储巏倒没想到皇帝会问自己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问题,想了想道,“河西走廊东接鞑靼瓦剌西屏乌斯藏,乃是战乱之地,而且看似广阔实则面积狭长。所得战马皆是以茶盐以物换物所得,能够筹集到两万匹战马实属不易。”

    真的讲来,郑德还真不知道这两万匹战马能够用来做什么,简直就跟鸡肋一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连两个装备师都装备不起来有毛用。

    “你还有什么办法能够大规模增加马匹的供应量?”

    储巏倒是一愣,继而流露出一丝无奈地苦笑,“陛下若真的想要拥有大批的战马,除非将鞑靼瓦剌的草场全部都夺过来才有可能。”

    郑德望着他笑着说了一句,“没想到储卿也挺有幽默细胞的。”

    幽默细胞?

    储巏如坠云里雾里,实在搞不清楚这个名词的意思。郑德自然也不会去解释那么多,想了想,“既然爱卿回来了,马政的事情也算是告一段落了。朕想任命你为顺天府府尹,你觉得怎样?”

    虽然只是从正三品太仆寺卿平调为顺天府尹,可地位却是不可同日而语,一个是管马的小小弼马温,一个是主管京城一方实权在手的京官。当然后者因为所处的位置太过于特殊了,难免很容易得罪人。毕竟京师是一个梁上掉下一片瓦都很容易砸到一个路过的朝廷命官的地方,若是储巏真的是趋吉避害的那种人,多半会推辞的。

    “臣谢主隆恩!”这位考察马政近十年的储巏倒是没有丝毫犹豫,很快地就答应下来了。

    郑德满意地点了点头,“果然有担当,以后京城内外除皇宫之外,所有的治安都有你来主管,莫要辜负朕的信任。”

    “臣遵旨!”

    郑德看着他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对了,以后五城兵马司改为东南西北中五处警察局,负责缉捕盗贼、指挥交通以及救火治水等一切事宜,今后统一交由顺天府尹负责管辖。”

    五城兵马司划归顺天府尹?

    储巏闻言也是吓了一大跳,赶紧推迟道,“陛下万万不可,如此一来恐顺天府尹权势过大,不利于京师安稳啊。”

    “不是有爱卿坐镇顺天府尹吗,有什么好怕的。”

    见皇帝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储巏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陛下谬赞!”

    “好了,这事儿就这样吧,至于马政的事情你等下移交给兵部尚书熊绣即可。”郑德摆摆手道。

    见皇帝已经有了逐客的意思,储巏倒是识趣的告退了。

    看着这位离去的背影,郑德忍不住长叹一声,“果然只有他最合适担任顺天府尹啊!”

    在一旁地王廷相闻言忍不住莞尔。

第一百零三章 兵礼二部()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顺便给起点515粉丝节拉一下票,每个人都有8张票,投票还送起点币,跪求大家支持赞赏!

    恩科的事情已经暂时定了下来,但杨廷和离去所说的那一番话,却让郑德是整个彻夜难眠。待到第二天,顶着两个黑眼圈的他便直接寻上了礼部衙门,想要将这件事情彻底给解决了。免得老有一根刺压在在心头,弄得浑身说不出的难色。

    不过走在千步廊上即将抵达礼部的前一个衙门前的时候,郑德抬头望了一眼头顶上的那块匾额,心神一动突然走了进去。

    没错,郑德最后进的是兵部而不是礼部。

    这可是兵部大堂而不是礼部,难道是这位大明天子认错牌匾了?可“礼”和“兵”这两字好像还真没有什么相似相通之处,不可能会认错啊!

    当皇帝出现在兵部大堂内四处张望,兵部大堂里的那些来回忙碌的兵部主事官员,望着眼前这位身穿大红龙袍突然出现的少年,也都是各吓了一跳。更有甚者差点更是忍不住呵斥出身,不过最后发现闯进来的是皇帝后,吓出一身冷汗的同时暗自庆幸自己最后忍住了。

    这些官吏正欲上前见礼却被郑德所阻,摆了摆手,“都免礼吧,你们若是有各自的事情就各自忙去吧,我就随处看看就行了。”

    也是郑德闲来无事突然心血来潮,想要和前世的那些领导人一样到兵部衙门视察一番。而且也正好有点事想要找兵部尚书熊绣。所以在去礼部之前便就先跑这兵部衙门来了。

    现在的兵部尚书是熊绣、左侍郎许进、右侍郎闫仲宇,三人凑巧正好在兵部部堂里面,听到皇帝来到了兵部大堂内,赶紧迎来出来。

    “臣熊绣(许进、闫仲宇)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不必拘礼,都坐吧!”郑德直接走到大堂的主位上,毫不客气地直接坐了下来。抬头望向眼前这三位兵部大佬,摆了摆手招呼他们坐下。

    待三人坐定之后,郑德扫了他们一眼,最后定格在京营大帅许进身上,“上次朕答应京军以及亲军士卒每人均可以领取三两白银作为抚恤,前些日子朕已经命王廷相将这些银子交到了许卿的手上,你是否有收到分发下去?”

    三人闻言一愣,倒没想到皇帝对于此事还惦念着。俱是奇怪地对视一眼,兵部尚书熊绣站了起来拱手道,“回陛下的话,内务府总管大臣王廷相已经将所有数额悉数交清。只是此种补贴只惠及亲军以及京军,而天下卫所不下四百余数,如此一来是否有失公允,有厚此薄彼之嫌疑?”

    郑德颇有深意地望了自己的这位国防部长一眼,“若不是此次裁撤四方镇守太监最后查出了这么多脏没银,恐怕也很难凑到这么多银两给付,若是全天下卫所的军丁都想要分一杯羹,恐怕朕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来。所以这事儿也只能暂且先这样,先将这些到账的银两先给京军与亲军分发下去吧。至于这事儿熊卿你就不要插手了,全权交由京军大帅许进负责吧。”

    当听到皇帝最后一句话,熊绣心头咯噔一下,难道自己将这五十余万两白银暂扣下来的事儿被陛下知道了吗?

    这位兵部尚书大人顿时变得有些患得患失,脸上一时阴晴不定。反倒是让郑德觉得有些好笑,也没有去打扰他,让这位好好清醒清醒也好,免得以为自己很好糊弄似得。

    只是对两位兵部侍郎示意了一下,便又悄悄地离去了。

    原本听到牟斌禀报,自己任命的这位兵部尚书将自己分发给亲军以及京军的五十多万两白银给暂扣了下来的时候,他是非常不满地想找这位算账的。不过现在看来,好像除了警告之外其他的什么也做不了了。总不能让这位刚刚接掌兵部尚书没几天的大臣就紧接着就被一捋到底了吧?无错小说网不少字朝令夕改会不会显得太过于幼稚了,这样以来朝中文武百官又会如何看待自己呢?

    一个喜欢意气用事的人是永远成不了大事的!

    所以思虑再三郑德也只是隐晦地提醒了一句,希望自己的这位下属今后不要再自作聪明背着自己擅自做主。到时候自诩为颇有容人之量的某人,就可以不用顾忌这么多的做出惩处了。

    “陛下?”

    其实沉思也不过是一瞬间的事情,当熊绣立刻反应过来,发现远远地只剩下了皇帝的最后一个背影消失在拐角。他怀疑地望向一旁的兵部左侍郎、京营大帅许进,“此事是许大人向陛下所诉?”

    也怪不得熊绣会对许进有所怀疑,当初接掌兵部尚书一职的时候,其实三人以各自的资历来论的话,最合适德人选应该是这位兵部左侍郎许进。不过由于这位京营大帅已经达到六十九岁高龄,过了今年按照郑德自己定下的规矩就要退休了。之后又曾有兵部尚书刘大夏劝说,最终让郑德下定决定让熊绣接掌兵部尚书一职。毕竟他需要的是一个能够长久帮助他来做事情的人,而不是一个只干一阵便退下的临时工,这样也可以让他推行的一些政策的延续性得到保证,这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一点。

    “部堂大人难道忘了大明军事情报局了?”许进虽然不喜欢熊绣这个人,却也不想和自己的这位顶头上司做无为的争执,淡淡地提醒了一句。

    大明军事情报局?

    熊绣这时候也才想起这个有着奇怪名称,且前身是由锦衣卫这个皇帝耳目演化而成的的特殊衙门,这些事情恐怕很难逃过他们的情报收集。不过现在显然这个类似以前锦衣卫的衙门在改名之后低调了许多,若是不太注意恐怕很容易被人忽略过去了。

    “许大人的意思,这事儿是他们告诉皇上的?”

    许进并没有回答的意思,只是行礼说了一句,“既然部堂大人无事,那下官就先行告退了!”

    话毕,便当先离去了。

    他虽然对于熊绣担任兵部尚书之事并没有明着反对,却也不代表着他就肯定赞成此事。只是事已成定局的情况之下,不好再多说什么而已。而且按照皇帝所规定的退休制度,他在朝中也只剩下一年的时间了。所以他即使不怎么卖自己这位顶头上司面子,后者也多半拿他无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