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持剑踏九天 >

第15部分

持剑踏九天-第15部分

小说: 持剑踏九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全军覆没。

    擦拭着自己的大刀,歉意的望了一眼身边的妹妹,张角心中有些凄凉,未战已败,现在的黄巾军已经被逼到了末路,他能想到的,就只有火势一停,等待他们的是魏军布置好的包围圈,即便是插翅也难飞的出去。

    到时唯有拼死一战,张角看着身后滚滚怒江,不由得想起说书人的一个故事,讲的是楚地多年以前的一位英豪,他背靠大江,破釜沉舟,以数万之众败四十万敌军,成就一段兵家经典,霸王神话。

    心中凄凉尽消,张角望着滚滚浪涛,豪气在心中迸发,他的目光扫过手底下的士兵,高声吼道“我听说书先生讲过,楚地有位英豪,他背水一战,破釜沉舟,成就一段霸王神话。”

    张角指着眼前滚滚的怒江之水,语气铿锵“如今我们的境遇与那位英豪何其相似,今日一战,便是我们黄巾军封神之时。”

    英雄总是令人向往,更何况是自己成为英雄的大好机会,众人似乎忽视了那熊熊烈火,忽视了自己是在穷途末路,战意从每一个黄巾军的眼里燃烧起来,斗志之烈,甚至要超越那焚山的火焰。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句“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情绪瞬间被点燃,一人开口,百人出声,三千人齐吼“背水一战,破釜沉舟!”

    黄巾军的吼声汇聚在一起,就连山腰的郑文都隐隐能听见,他正在指挥魏军砍出一条隔离带来,水火无情,不可能因为是他放的火,就不会烧到魏军,所以为了保障安全,这点小措施是必须的。

    郑文的目光望向落日山巅,那里怒江流过,江畔的张兰君听着黄巾军的呼喊,心中热血升腾,可也仅仅只是如此,姑娘远比男人理性,她很清楚,这一次黄巾军凶多吉少,区别只是多拉几个魏军垫背而已。

    即便是如此想着,可看着三千人众志成城,她也没办法不为之所动。

    张兰君望着张角,转而又瞥向叶玄,心中想道“背水一战,大哥是了无遗憾,可我呢?”

    这样想着,她走向叶玄,心中虽有些忐忑,可却是嘴角含笑。

    叶玄看到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倩影,略微一愣,露出个淡淡的笑脸算是打招呼。

    “今日一战,说不定我们都会死在这里。”张兰君一开始就是句这样的话,叶玄想要说些什么,却看见她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接着道“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也会很开心。”

    如果能和你死在一起,我很开心。

    叶玄不知道这时自己想到了什么,或许是一抹难以忘怀的倩影,也或许一片空白,但他却很清楚自己说的是什么。

    “我不会死,你也不会。”

    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张兰君突然放心了,没有什么理由,只是因为叶玄如是说。如果是和叶玄一起,她不畏惧死亡,但能活着总是好的。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五章 大江东去() 
石涛带着一队人走过来,他身边跟着一个模样干练的汉子,汉子名为赵二狗,乡下人取名随意,二狗听起来难听些,他也不介意。

    要说这赵二狗,也应了这乡下人的名字,有乡下人人的品性——踏实。他是村里的木匠,十里八村的人都喜欢找他做东西,原因无它,踏实人做出来的东西结实。

    “东西都准备好了。”石涛也不含糊,直接对叶玄道。

    事关重大,叶玄不得不确认一下“能用吧?”

    赵二狗咧开嘴笑了“放心,木头嵌的紧紧的,保证一滴水都不会沾还有那四扇门,关了后一丝缝隙没有,绝对没问题。”

    “再好不过了。”叶玄微笑道。

    一旁的张兰君听的云里雾里,压根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叶玄只是稍微解释了一句“我习惯了给自己留条后路,大部分时候都是多此一举,没想到这几天还真的派上了用场。”

    “后路?”张兰君琢磨着这两个字,突然脑子里灵光一闪,惊喜的说道“你是说”

    她的话还没说完,叶玄就做了个嘘声的手势,笑道“差不多就是你想的那样。”

    黄巾军斗志昂扬,叶玄感觉到他们这悍不畏死的气势,不由的在心中苦笑。

    接着他转向所有黄巾军,抬高自己的声音说道“大家都是铁骨铮铮的汉子,可我接下说的事情,或许要扫了大家背水一战的兴致,张统领和曹将军有一个安排”

    目光与张角、曹樱交汇,叶玄使了个眼色。

    罗三好奇的问道“统领,你有啥安排?”

    张角抓了抓脑袋,心里想到,有个屁的安排,现在不就只能听天由命了。不过他也知道,叶玄定是有了妙计,撒个谎是一番好意,不想自己居功,而是把功劳让给他和曹樱。

    看着罗三那真挚的眼神,张角挠头讪笑着道“这个还是由叶玄来说明吧。”

    落日山上火势渐熄,焚烧过的山林往外冒着热气,大火已灭,可小火不绝。郑文一挥手,全体步兵拿出随身携带的的水袋,直接就往头上倒,淋湿自己的衣服抗热。

    一名副将擦着额角的汗,小声道“将军这么急,是不是有些太过谨慎了,毕竟只是一伙不成气候的起义军。”

    “对呀,我们谷阳是边城,和庐水那地方可不一样,起义军能翻出个什么浪花来。”一名百夫长应和道。

    “你们难道忘了半个月前我们吃的那个大亏?”一名年长的偏将提醒道“不可大意!”

    脚踩在刚烧出的火灰上,感觉脚底传来一股燥热的气息,要不是早就命令全军准备好厚实的军靴,估计脚底已经被烫的满是水泡。

    山林之中,就只有他们行军的声音,没有提醒士兵注意收敛声息,因为郑文知道,黄巾军已经无路可逃。

    水声,滚滚的江水声逐渐近了,他一路上在脑海里考虑,遇到那个为黄巾军出谋划策的谋士,自己应该如何去劝说。要是将他收到大王子麾下,大王子绝对是如虎添翼,自己也是大功一件。

    他不是没想过那人若是归顺大王子,会抢了自己的功劳,可身为名门武将,“忠”字已经深深的烙印在他的骨子里,要是存了一颗争功的心,做出欺瞒主上的事情,有违他的忠义。

    就在他这样想的功夫,流水的声音渐渐近了,虽然还有一段距离,但他已经指挥好士兵,布置好战阵,一步一步的靠近怒江水畔。

    越是向前他越觉得奇怪,郑文抬手,示意军队停下。没了行进的脚步声,耳边听到的就只有怒江的水声,那些黄巾军似乎突然安静了下来,没有发出一丁点声响。

    抬眼望向四周,除了些火灰便再也没有它的东西,黄巾军是不可能在这埋伏的。郑文不由的苦笑,是不是自己吃过一次大亏,谨慎过头了。无论那位谋士有多么神通广大,在必死的局面前也只能叹一声天意如此。

    水声越来越大,离怒江畔也越来越近,郑文抬眼望去,依稀可见两道人影立在江边。他心里想的不是为什么有两个人?而是为什么只有两个人?那些黄巾叛贼呢?

    手指掐的骨节发白,郑文心中惊怒交加,脚下的步子又快了几分,脑海里从第一步开始思考,到底是哪里出错了?

    情报的来源绝对可靠,而且在山腰还听见了黄巾军的齐吼声,落日山是他们的据点无疑,可为什么会这样?明明是密不透风的包围网,毫无纰漏的计划,那些黄巾贼怎么会突然消失?

    难道他们不知道身后是怒江最危险的一段水,集体跳江逃生,然后死的只剩下两个?郑文摇了摇头,这个想法实在是太过荒唐,水势怎么样他们又不是看不到,除非这三千人都瞎。

    心念电转之间,便已经来到了怒江水畔,两道身影渐渐清晰起来,郑文微眯起眼睛,面前站着的是一男一女,囊的一袭白衣,手持木剑,俊俏的脸上有一抹春风般的笑意。女的肤如凝脂,虽然一张黄金鬼面遮着脸,可光看身形便觉得可人。

    在两人的背后,横放着一个大木头箱子,三分之一的箱体都垂在水畔,再往后一点,便是汹涌的怒江。

    “黄巾贼的余党!”郑文看着这两人,面色阴沉的问道。

    两人只是一笑,并未回答。可等待他们的是两支羽箭,射箭的却是一个人——偏将吴京,他是郑文手底下射术最好的一人,也是最懂郑文心思的一人。

    郑文刚才那句话里怒意满满,所以即便是没有命令他也知道,这两人要杀。于是乎,张弓搭箭,双箭齐发,直取两人。

    吴京是弓箭手,站在最后的人,所以这两箭自万军丛中而发。

    曹樱看着飞来的箭矢,时间只有一瞬,她一动不动,视之无物,如果吴京的大脑能转的这么快的话,他绝对是认为这女子吓傻了。

    可箭镞没有入肉,没有伤,没有血。曹樱如此,叶玄亦是如此。因为一柄木剑出,一剑截下两支羽箭。

    曹樱淡然一笑,朱唇轻启,开口道“告诉曹观海,他该退位了。”

    怒江在曹樱的身后咆哮,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江水拍案的声音在天地间回响。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曹观海乃是魏王之名。

    郑文是真的怒了,身后的士兵张弓搭箭,眼看就是万箭齐发。

    曹樱和叶玄同时动了,不是躲避,也不是进攻,而是往身后一跃,跳进大木箱子里,瞬间将木门关了个严实。木箱被他们这一跳,从江畔断崖坠下,掉入波涛汹涌的怒江。

    郑文三两步就跑了过去,这一段的怒江水流何其湍急,大木箱子早就被冲入暗河,不见踪影。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六章 三分庐水() 
怒江,一条横跨三地的大河,它有波涛汹涌、江水翻腾的水段,但怒江大部分的水段,都是平静而祥和的养育着一方水土。从落日山流入暗河,自暗河进入平原,怒江的水渐渐变得柔和起来。

    两岸万亩良田,皆是由怒江水灌溉,农夫抗着锄头在地里耕作,抬起头来擦汗的时候,发现一个大木箱子漂了过来,农夫撑着锄头不动了,好端端的怒水,怎么会漂来这些东西?

    可这一个木箱仅仅是开始,第一个出现以后,便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农夫没读过什么书,数稍微大点就数不出来,他只知道很多很多大木箱子从上游漂来,数量多的他数都数不清楚。

    他抬头望向上游,好像记得那里有座山,名字是叫啥来着对了,是叫落日山。

    农夫打算过去看看,这么大的木箱子,里面肯定装了不少东西,说不定还有粮食。身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庄稼人,农夫能想到最好的东西就是粮食。

    稍微走近一些,他才发现这些大木箱子比自己想象中要大很多,停在水面上就像是一条一条小船。

    拿起一根长竹竿,他打算拨一拨这箱子,扒到岸边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不说其它,光看这箱子的木头便觉着结实,即便是里面空空如也,拆些木头回去也不亏。

    竹竿还没碰到大木箱子,木箱上面便打开一扇小门,一只手从里面伸出来,吓得农夫跌坐在地上。

    伸出一只手来的张角猛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晃了晃自己的脑袋,自落日山下来,那一段水流湍急,木箱就像是风中的枯叶,在水里不停的打转,一开始他还在心里祈祷,这木箱最好结实点啊,不然自己可真就交代在这水里了。

    过了几个呼吸的时间,他便感觉不仅是木箱,自己的脑袋里的意识也是天旋地转,大脑一片空白。

    好不容易在平静的水流里漂了会,他这才回过神来,晃了晃脑袋,精神稍微好一点后,才从木箱子里爬出。

    首先观察了一下四周,只有一个跌坐在地上的农夫,张角便安心了,比了个安全的手势,木箱里的几十号人,放宽心往外爬。

    他朝农夫打了声招呼,表示自己没有恶意,农夫毕竟是普通人,看着一个个带着武器的汉子,慌慌张张的跑了,张角笑了笑,也没去理会。

    漂来的大木箱子一个接一个的打开,黄巾军的众人从里面爬出来。叶玄算无遗策,这一段水不深不急,稍微会游泳的都可以直接游过来,实在不行,拿两根竹竿,把大木箱子当船,划也能划过去。

    最后一个木箱子体积较小,里面也只有两个人,叶玄和曹樱,他们过来的方式就比较不一样了,不是游,而是脚踩着其他木箱,一路踏到岸上。

    张角看着在水面踏箱而行的两人,心里叹道,没想到这两人的轻功也如此了得,特别是曹樱,自己还真是小看了她。

    叶玄开口问道“大家都没事吧?”

    “折了四十名兄弟。”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