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持剑踏九天 >

第21部分

持剑踏九天-第21部分

小说: 持剑踏九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两路义军出列,手里握着的是精铁长盾,本来义军是没有这种装备的,这些盾牌来自于魏国的国都——洛阳城。

    当初叶玄提议在洛阳召开群雄会,原因有三,首先是为了灭去三巨头扰乱的心思;其次就是为了购置一些必备的东西,趁着准备群雄会的功夫,他把从皇宫里带出来的金银珠宝大半卖给了乔薇,条件是替他们弄来一批精铁长盾;最后的原因是为了打探魏国宫廷的动向,曹樱是魏王之女,一些情报在她眼里,或许能看出不一样的门道来。

    临时岗哨汇报赵家军的到来,可最先出现的不是那八千人马,而是密密麻麻的箭雨,箭雨迎面而来,却被精铁长盾挡下大半,剩下的几支漏网之箭,从夹缝中穿过,射杀了几名义军士兵,对于这场战斗的作用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徐疯将关刀顿在地上,再次下令道“三队四队,弓箭手准备。”

    风是向山巅的方向吹的,赵家军自山林中露出身形,徐疯这才开口道“拉弓。”

    只是拉弓,却并未说放箭,知道赵家军的全部队伍出现在他的眼前,他砸心中默数了三秒后,这才开口道“放箭!”

    赵义山看着几近无损的义军士兵、一面面架起的精铁长盾,心中有些惊讶,这义军盟倒自己想象的强。

    此时赵家军距义军将士不到百步,弓箭笔直的射出,赵义山指挥士兵汇拢在一起,笔直的往前冲,不要有丝毫的停留,日夜操练的成果就在这一刻展现,八千赵家军汇聚在一起,用最快的速度向前,步调一致,连一丝的忙乱都没有。

    羽箭转瞬即至,前排的赵家军挥舞着刀剑格挡,可箭矢太过密集,前排的士兵像是割麦子一样倒下。

    赵家军汇拢的比较及时,又有前排那一批人肉盾牌,伤亡并不大,瞬间就组织起了反击,后排的弓箭手张弓搭箭,一轮齐射。

    义军士兵可没有赵家军这么训练有素,占着盾牌的优势,伤亡与赵家军相比也只是在五五之数。

    两轮箭矢你来我往,两军也近到眼前,正如那老爷子所料,两军交锋之时,赵义山就下令道“两侧各分出五百人,包夹敌军。”

    徐疯却是不屑的冷笑,对于人心不齐的队伍,这种包夹作战很容易打乱对方的军心,可现在二十一路义军尽归自己统帅。

    “五队、二十一队,侧面迎敌。”话音一落,徐疯关刀一甩,劈死一名赵家军士兵,加入战场。

    有了主帅的身先士卒,义军盟士气大盛,赵义山见状却是萌生了一股退意,徐疯最擅长的就是打这种硬碰硬的战,自己的侧翼袭击战术没奏效,再加上人数处于绝对的劣势,这一战怎么看都是凶多吉少。

    赵义山拿出自己的长弓,自徐疯亲自参战后,赵家军就节节后退,渐渐显露出不支的态势来,而他自己还躲在队伍的最后,不是不想上,而是不敢上。这要是败了,陷入人群中可就连逃的机会都没有。

    张弓搭箭,弓被他拉成个满月,箭镞对准杀敌的徐疯,要是射杀对面主帅,自己在亲自上阵,鼓舞士气,这场战说不定还有转机。

    赵义山箭法精准,用的弓也是特制的百石弓,射出来的箭矢,无论是力度还是速度,都远超寻常的弓箭。

    箭矢笔直的射出,直取徐疯,伪装成普通盾兵的钱宽突然向前一步,横盾一挡,拦下偷袭主帅的羽箭。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钱宽身为徐疯手底下的第一人,从此战一开始就听说了赵义山这一惯用伎俩,一开始就有了防备。

    群雄会上,他被叶玄一招擒住,不是他弱,而是叶玄比他强,又是背后出手。虽然看起来像个书生,担的也是谋士的职位,可论武力,他在整个义军盟里也能排的上号,挡下这一箭自然是轻而易举。

    一直看着的曹樱开口道“牵我的马来。”

    她的马是一匹黑色的龙马,曾经是大汉羽林军副都统王彦章的爱马,教训赵公子的时候被她起回皇宫,然后就发生了逃出宫外的事情,龙马就直接被她骑走,痛失爱马,气的王彦章好几天都吃不下饭。

    龙马乃马中之龙,性格极为高傲,只有叶玄能牵,曹樱能骑。

    跨上战马,曹樱提着一杆长枪,只是静静的看着战场,暂时没有参战的打算。

    战场上的局势开始有了倒向义军盟的趋势,赵义山见一箭不中,自觉大势已去,翻身上马,准备逃走,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保住性命回到永宁城,说不定还能东山再起。

    喊杀声不断在耳边回荡,两军交锋,刀对刀、枪对枪,将士在这羽绳山脚洒着热血,一方的首领却悄悄的调转马头,然后一扬马鞭,灰溜溜的逃了。

    不是没人发现他,可身处战阵,终究是慢了一步,赵义山自以为逃出生天,回头一看,却发现一匹黑色的战马向他追来,距离越来越近。

    跨着黑色龙马的曹樱深吸一口气,黄金鬼面下的朱唇张开,高声喊道“赵家军首领,纳命来!”

    这一声带着些江湖气的高喊,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力,虽然那些赵家军的人不可能蠢到回头去看,但他们的首领没有回应,只是连扬马鞭,拼命的往前逃。这时赵家军的军心就已经乱了,兵法有云,攻心为上。

    当赵家军心乱时,就已经输了。

    龙马的速度远胜普通的战马,眼看距离越来越近,赵义山提刀一砍,却被曹樱弯腰躲过,接着便是穿心一枪,取了赵义山的性命。

    曹樱一咬牙,竟然直接将他的尸体用枪提了起来,驾着龙马在战场里来回奔驰,高声喊道“赵家军贼首已伏诛,你们降还是不降!”

    义军将士后撤,在徐疯的指挥下,张弓搭箭,箭矢对准失去了主心骨的赵家军,剩下的士兵刀剑明晃晃的在他们面前晃悠,逼迫他们投降。

    主帅已死,必败之局,又被刀剑箭矢这样对着,赵家军的战意全无,第一个人放下刀后,他们纷纷放下武器,归降义军盟。

    伐“赵”之战就此拉下帷幕,可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七章 硝烟四起() 
此战义军盟大获全胜,缴获大量粮草,赵家军归降士兵两千,其余的全死在了战场上。对于战利品的分配,义军盟建立起了十分完备的军功制度,优先补偿损失最重的队伍,这也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有些义军队伍害怕损兵折将,打起仗来敷衍了事。

    与此同时,庐水城里陈恒携出云军而来,刚出城门,走了不到半里,枯木道人手中的铁拂尘一甩,示意陈恒带着队伍停下。

    “怎么了?”陈恒勒住缰绳,矮胖的身子横在路中间。

    “有些太过安静了。”枯木道人皱着眉头说道。

    “庐水这么乱,能逃的都逃了,不安静才怪呢。”

    枯木道人却是摇了摇头,道“你听这道路两边,连鸟兽的声音都没有。”

    陈恒竖起耳朵,也反应了过来,立马派出两队人马,前往密林中查看。

    两队人马刚脱离大部队,只听见嗖的一声,一团焰火自密林中射出,在天空中爆出一团灿烂的烟花。

    接着一面大旗自密林中竖起,黑墨红帆,一个“魏”字印在最中央,身披布甲的士兵扛着旗帜,在他的两侧大批的军队陆陆续续从密林里出来。

    不知是谁大喊一句“是魏军,魏军来了”,陈恒最先想到的事情就是一把抓住探子头领的衣领,喝问道“你不是说魏国的将军全都调到边城去了,这冒出来的他妈的是谁?”

    探子头领看着陈恒脸上一颤一颤的肥肉,知道统领这是气到了极点,惶恐的答道“属下探到的消息千真万确,绝对不可能有假。”

    “现在不事问罪的时候。”枯木道人看着那渐渐消散在天空的焰火,沉声道。

    在与出云军距离大约半里的地方,也有一人抬头看着天空消散的焰火,这是一个沉稳的中年男人,站在特制的巨大战车上,一双眉毛冷冽的像是刀剑削成。

    在他的身后,是一众魏国骑兵,半隐于山谷一侧,即便有数万之众,汇聚在一起却没发出半点声音。

    一名金甲兵踏马向前,还未开口汇报,那中年男人就已经抬起了手,下令道“全军出击,庐水城里面的叛贼一个不留。”

    火红的鸣竹射向天空,这是进攻的信号,魏军自潜藏的各个角落而出,从四面围向庐水城。

    自这中年男人发出声音开始,他身后的三万大军仿佛一瞬间活了过来,不再是如鬼魅般悄无声息,而是像狩猎的虎狼一样,浑身散发着血腥的杀气。

    而这个中年男人,冷冽如刀剑,只是一人的气质便镇住了三万大军。在他的身后,烫金火红的魏国大旗迎风飘扬,像是染红了半片天空。

    最先受到攻击的是带兵出征的陈恒,他带领属下边打边退,想先和庐水城里的出云军汇合,再作打算。

    枯木道人却拦住他,问道“大人,你可是想回庐水城与留守的出云军汇合?”

    陈恒咬牙道“当然,我出云军大部分都留守在城里,退到庐水城,我与裴、吴二人联合,击退来犯的敌军。”

    “大人想的未免太过天真了,勿因为私情而送了自己的性命。”

    其实他们两人都知道,魏军悄无声息就到了庐水境内,肯定是有备而来,守城简直是异想天开,为今之计就只有弃了庐水城里的队伍,率军突围,保存最大的实力。

    要说这次还得感谢义军盟,要不是为了讨伐他们,出云军全员都会被围死在庐水城里,陈恒悔不当初,曾经枯木道人就建言,早日离开庐水,可他还是放不下眼前的利益,选择了密切的监视魏国大军的一举一动,情况不对立刻离开。

    没想到这一次魏军神兵天降,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甚至连后路都没有一条。

    陈恒看着拦在自己面前的枯木道人,有些惆怅的开口“我手底下都是些亡命之徒,他们自己都认为自己死不足惜,可是这些亡命之徒对我这个老板是忠心耿耿,不为别的,就为我给了他们一口饭吃。”

    驾马绕开枯木道人。陈恒接着说道“罗松为我挡过一刀,背上现在还有到半米长的口子;李顺飞救过我两次,被戳瞎了一只眼睛,还有赵携、王陆、曲达多的我都记不清了,我爱财怕死,满身都是缺点,什么事情自己爽了就够,这一次,我不去救他们,怎么也不爽啊!”

    “即便自己会死也无所谓?”枯木道人沉声问道。

    “我挺怕死的。”陈恒有些无奈的感慨道“可人终有一死。”

    “看来大人你是要一意孤行了。”

    陈恒刚想回答,却感觉后颈一痛,接着便是眼前一黑,没了知觉。

    枯木道人收回手刀,扶住险些坠下马的陈恒,自语道“可惜你还有用,我不会容许你这么早死。”

    “统领!”一些人看到陈恒昏倒,惊呼出声。

    “莫乱了阵脚。”枯木道人呵斥道“统领昏迷,由我暂时领军。”

    将矮胖的陈恒交给他的一名心腹,枯木道人一踢马肚子,向正北方的魏军奔去,他必需要趁着包围网未成型,尽快的突围出去。

    北方是密林,不好布置密集的军阵,而且据他的观察,北方的防守也是最为薄弱,铁拂尘一扫,抽的一名魏军滚下马,枯木道人高声道“随我突围出去。”

    一些人开始担忧起庐水城的同伴,他们这一突围,出云军岂不是一分为二,可军令如山,他们不敢不从,只得硬着头皮跟上。

    魏军本来就是准备包围庐水城,他们出城数里,正是处于包围圈最薄弱的边缘,可也是在付出一定的损伤后,才勉强逃了出来。当然,能逃出来绝大部分还是要归功于枯木道人选的方向,正是魏军的薄弱点。

    至于他为什么知道那里是魏军的薄弱点,原因有二,首先魏军的大旗是自南面竖起,大部分的士兵自南面涌出,顺带填补了东、西两方的军力,所以北面的军力会相对较弱;其次就是身临其境设想,要是他是魏军,会怎么样排兵布阵,枯木道人自认为一把年纪,最懂的就是人心,区区排兵布阵并不难猜。

    他望向庐水城的方向,义军盟讨伐赵家军,自己带出云军逃出生天,这都只是开始的小打小闹,接下来才是真正的硝烟四起。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八章 一个不留() 
庐水是个地名,按照自古以来流传的习俗,每个地方都有铸墙为城的习惯,庐水也不例外,圈了几百亩地方,铸造起城墙,便有了庐水的主城庐水城。

    作为庐水军事基地的主城,一般都是魏王任命城主,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