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持剑踏九天 >

第22部分

持剑踏九天-第22部分

小说: 持剑踏九天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为庐水军事基地的主城,一般都是魏王任命城主,然后再派大军驻守,在没有洛阳的大人物到时,城主就是庐水的王。

    自庐水城被攻破以后,庐水成了三巨头共同管辖的地带,虽然三方共同牵制,每个人分到的权利甚至还不如城主,可统帅一方,万民臣服的感觉还是很让人受用。

    巨大的战车上,中年男人握着宝剑的剑鞘,手搭上剑柄,背后的大旗迎风飘扬,他抬头望着城墙的北门,数万军士也随着他的目光望向北门,剑未出鞘,杀气却已经在他冷如霜的眉宇间成型。

    城墙上眺望的士兵目光汇聚在中年男子的身上,不自觉的吞了口唾沫,兵临城下,裴有庆和吴盛都亲自上了城墙,登高远眺,他们也看到了那个站在战车上的中年男人。

    身边几位金甲兵和他隔了有一段距离,他一个人站在那,身上的气势却足以压过百万雄师,仿佛他就是世界的中心。

    吴盛没有见过那个中年男人,不知道他是魏军的那位将领,开口向裴有庆问道“那个站在战车上的人是谁?”

    他偏过头,想知道裴有庆的答案,却发现后者掩盖着惊恐之色,手扶着墙边强作镇静,声音克制不住的有些发颤,沉声道“魏王,曹观海!”

    这位以铁血闻名的王是所有义军的噩梦,大多数人对他的印象是心狠手辣,几年前那场朝堂之变就是最好的例子。当时魏国局势混乱,皇后的宋氏一族权倾朝野,隐隐有压过王权的势头。

    他采取的方法很简单,那就是杀,埋伏三百刀斧手于朝堂,将和宋氏有来往、有牵连的大臣杀个干干净净,无缘由被杀的朝臣不计其数,因为魏王什么都没有查明,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直杀的血染大殿,朝堂尽荒。

    那场大清洗株连之人上万,魏国内人人自危,就连繁华的洛阳城都变得空荡荡的,魏王的暴君之名自此深入人心。

    就算这些义军敢起兵反他,说起他的名字也还是小心翼翼。

    魏王拔剑,剑名青钢,是他们曹家祖传的宝剑,久而久之,这柄剑已经成了曹家荣耀的象征,当年没有大汉,曹家割地称皇!

    如今这柄剑握着曹观海的手中,可现在的他不是唯我独尊的皇,而是魏王,在他的头顶,还有高高在上的大汉皇帝。

    青钢剑指庐水,魏王口里吐出一个“杀”字。魏军的杀气在这一刻升华,千军万马都向着庐水城杀去。

    攻城的云梯被搭上城墙,巨大的木桩由几十名死士抬着,不断撞击着城门,双管齐下,魏军的攻势迅猛如潮。

    这才是正真的军队,魏国日夜操练的精兵良将,在这一刻展现出他作为战争机器的恐怖,每个人都悍不畏死,每一步的行动都井然有序。

    吴盛站在城楼上,一刀砍翻爬上城墙的士兵,可源源不断的魏军自云梯上爬到城墙,手底下的弓箭手死伤严重。

    在城墙脚下,攻城的木桩山裹着一层铁皮,每撞一下,城门便有木屑纷纷而落,下面顶着的士兵紧张的看着北门,用自己的身体去撑。

    不知是谁先吐出一口鲜血,巨大的冲击力使他的脏腑一阵翻腾,可他来不及擦干嘴角的血迹,只听见轰隆一声,就连城墙都为之一颤,时间仿佛在这一刻静止,巨大的木桩撞破城门,顶端的铁皮撞在起义军的身上,一群人瞬间就变成了模糊的血肉。

    门外几十名肌肉壮实的魏军齐放下木桩,木桩砸在地面,溅起怪滚滚的烟尘,在这烟尘之中,铁蹄踏风而来,魏军的骑兵在破城的第一时间就涌如入了城门,马踏刀砍,将庐水城变成义军的修罗场。

    吴盛眼见城门被破,知道自己的负隅顽抗到头了,兵败如山倒,他不禁自嘲一笑,被人称为三巨头,当真是有些飘飘然了,还以为自己真的有了抗衡魏军的实力。

    魏王一露出真正的獠牙,自己却连片刻都坚持不到,瞬间就被破了城,像是想起了什么,吴盛举目四处张望,却哪也找不到裴有庆的影子,他手下底下那些负责城防的圣贤军,也是一脸的茫然,只能机械式的执行着既定的守城命令。

    “圣贤,圣贤,还真是取了个好名字!”吴盛苦笑着叹道。

    他手底下的一名心腹面露忧色,开口道“城门已破,我们该怎么办?”

    “哎!”吴盛叹了口气道“为今之计,只有降了。”

    “降!”心腹的脸色更加的难看,败局是已经定了。

    在吴盛的命令下,一面白旗自城头挂起,他一人一马,在几名心腹的护卫下疾驰出城,手持白旗,以示归降的诚意。

    魏国骑兵见对方将领举旗投降,有了一瞬间的犹豫,也正是这一瞬间的犹豫,让吴盛到了城外,到了魏王的面前。

    魏军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发射,吴盛隔着层层的士兵,遥望着魏王,大声吼道“叛贼统领吴盛投降。”

    他的声音不仅传入魏王的耳朵了,城里的义军也听到一清二楚,战意瞬间就失了大半,一些甚至放下武器,逃跑投降。

    魏王眉毛一挑,有些玩味的说道“投降?”

    吴盛再次大吼道“叛贼统领吴盛愿归降大魏,请魏王殿下网开一面。”

    话是这样说的,可吴盛和他的那几个心腹却是纵马一跃,踏着魏军向前,目标正是在战车上的魏王。

    那些弓箭手早就得到了命令,只要他们一有异动就射杀,瞬间万箭齐发,吴盛的几名心腹立马就被射成了筛子,他将自己的心腹当成挡箭牌,踩着他们的尸体,踏着魏军的脑袋,袖口里一根钢钉滑了出来,直取魏王。这是他为行刺另外两位巨头准备的暗手,没想到却在这时候派上用场。

    可他只看见眼前一道青光闪过,青钢剑刺穿了他的心脏,手里的钢钉坠落到战场上,一同倒下的还有自己的身体。

    金甲兵告罪,此时庐水里也有不少起义军投降,他试探着开口问道“殿下,里面的那些叛贼怎么办?”

    魏王略有些不悦,若是随便有位将军在身边,这条命令自己根本不用下,他就会明白自己的心思,一甩剑身上的血迹,曹观海俯视着血染的战场,开口道“我早就说过,一个不留!”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九章 我是你的敌人() 
秋风自南面而起,由残破的北门刮入庐水城,遍地的尸体显得触目惊心,魏军两人一组,抬着尸体堆到一起。

    屠尽城内的起义军,剩下的就只有几百个平民百姓,没错,就是几百个,其他的人都被顺手给杀了,原因无它,一个不留是魏王的命令。

    而这几百个平民,还是一名金甲兵冒着杀头的风险保下来的,刚好要清理尸体,他们也可以帮上些忙。

    魏王班师回朝,留下他们清理战场,尸体必须全部烧掉,否则瘟疫容易流行。几天后任命下来,又会有一个新城主到位,庐水城又能恢复往日的繁荣,庐水的治安也能稳定下来,对魏王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庐水的铸造厂又能重新开工,每月的武器供应也会渐渐的跟上来。

    三巨头之一的吴盛被杀,首级挂在城墙示众,圣贤军覆灭,裴有庆带着二十残兵败将,如丧家之犬一样逃了,陈恒突围成功,出云军却只剩下了一小半,大部分都陨落在庐水城中。

    经过此一役,原本就不成气候的起义军,更是如同风中残烛一般,摇摇欲坠。

    可这仅仅只是开始,魏王出手消灭义军主力之后,边境的几位将军开始调往魏国腹地,统兵清扫义军那几条漏网之鱼。

    斩草除根,这是魏王一贯的行事风格。

    庐水城外,石涛扔掉自己伪装用的拐杖,将情报用信鸽传给曹樱。

    秋风有些凄冷,曹樱给自己灌了口烈酒,在酒精的作用下,身体渐渐暖和起来。一口喝完,她还觉得不够劲,单手抓起酒袋,咕噜咕噜的往嘴里接着灌。

    她立于山巅,背后的叶玄从鸽子腿上取下布条,扫了几眼后开口道“魏王班师回朝,算起来,时间也差不多了。”

    就在他说话的功夫,远方扬起阵阵烟尘,这是战马踏过的动静,魏王坐在巨大的战车上,带着自己的军队返回洛阳。

    他选的是最张扬,最容易被埋伏的一条路,说的简单一点,魏王是一路吼着“本王在此,谁来杀我”,并且还将自己的脖子伸出去,贴到你的刀口。

    兵法上来说,这绝对是大好的机,可没有一个人敢动。就连曹樱也觉得,虽然魏王把天时地利人和全都抛给了敌人,但自己要是动手,绝对会全军覆没。

    魏王这一手班师回朝,把各路起义军原本就已经低到深谷的士气,又再次压低了一分。兵法攻心为上,他的一举一动都做的完美无缺。

    雪白的脖颈向天仰着,酒袋里流出最后一滴酒水,曹樱想学学那些英雄好汉摔杯的气质,却无奈的发现酒袋是牛皮制的,摔到地上估计连个声响都不会有,悻悻的收起酒袋,望着下方滚滚烟尘,她说了句让人哭笑不得的话“要是能摔个杯子,那就帅气多了。”

    叶玄无语,默默的将龙马的缰绳递到曹樱的手上。

    她肩扛落日弓,胯下的龙马虎虎生威,龙马通灵,不需要鞭策便跑了起来,从山顶到山脚,只是片刻的功夫。

    黄金鬼面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曹樱一人一马,向着魏国数万大军奔去,叶玄的眼里映衬出她的影子,自语道“不需要摔杯,你这样已经足够帅气了。”

    拉着龙马的缰绳,曹樱一个人站在数万大军的面前,显得渺小无比,可就是这样一个渺小的身影,让数万魏军拉住缰绳,战车上的魏王睁开眯着的眼睛,只见一人一骑挡在了大军的面前。

    他刚想下令,曹樱却抢先开口道“我乃黄巾军将军曹樱。”

    魏王的目光一凝,虽然永乐公主逃出皇宫的消息被压了下来,却没有瞒过他在宫内的眼线。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与小女儿的重逢,竟然是在这样的场合下。

    语毕,曹樱张弓搭箭,手里的落日弓是消灭赵家军的战利品,弓身用的是紫檀木,木龄至少百年,弓弦是巨蟒筋加工而成,可遇不可求,握在赵义山的手里当真是明珠蒙尘,曹樱拿到后,以落日为弓名,不负宝弓的神威。

    咬紧牙关,将落日弓拉到极限,曹樱感觉自己全身的力气都要被抽空。

    战车前的盾卫立刻架起盾牌后退,护住魏王,一队骑兵迅速出列,捉拿叛贼。

    曹樱一松手,箭矢带着破空之声射向魏王,两人相隔的距离十分遥远,寻常弓箭的射程根本不够,可落日弓不同,虽然力道稍减,可还是笔直的射中挡在魏王面前的长盾,箭镞在长盾上擦出点点火星,盾卫感觉手臂被震的发麻。

    旁边的金甲兵都觉得不可思议,难以想象这戴面具的女子(听声音是女的)竟然有这样的巨力。

    一箭射出,曹樱擦了擦额角的汗珠,刚才那一箭显然极其耗费气力和心神。但此刻的她,却畅快的想要大笑,第一次的对自己的父亲刀剑相向,她心中十几年的怒气都在这一刻发泄出来。

    不顾自己女儿家的形象,曹樱仰天大笑,道“曹观海,我现在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你。”

    她也知道自己孤身一人是不可能取了魏王的性命,可就是想这样做,想与他真正的兵戎相见,想用自己的行动告诉他,千军万马前,曹樱畅快的大笑,无比郑重的说道“我是你的敌人。”

    语毕,她一拉缰绳,掉转马头,策马而逃。

    身后魏军骑兵追赶,之所以没有万箭齐发,是因为距离太远,毕竟落日这种宝弓,可遇不可求。

    魏王坐会战车的位置上,摆了摆手道“她骑得是龙马,这个距离追不上的。”

    一名金甲兵向前一步,道“卑职愿领队追击叛贼。”

    “一个白痴而已,没什么好追的。”魏王有些不悦,如是说道。

    虽然只有魏军和叶玄见证,但今日之事如江湖传说一般,在各路义军中流传开来。传言那个黄巾军的曹将军,一人一骑,站在数万魏军的面前,公然挑衅魏王,然后全身而退。

    甚至有些更夸张的,说曹将军一人一骑,惊退数万魏军,吓的魏王仓皇而逃。对于这种谣言,当事人的曹樱也只当个笑话听听。

    无论怎么说,曹将军挑衅魏王的事情算是传开了,将跌到谷底的起义军士气拉回来一丝,黄巾军、曹将军的名头也更加响了,甚至有不少被魏王打散的残兵败将,慕名而来,投奔黄巾军。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十章 许半湖() 
曹樱挑衅魏王,一定程度上壮大了黄巾军,可树大招风,麻烦也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