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14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14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有些感动的。至于,她自己的寿命心知肚明。

    “云心寺?这个好像在哪里听说过!……”向太后喃喃自语起来,仿佛像是想起了什么似的,却又忘记具体的事务,不由得皱起眉头。

    “皇兄,事情办得如何了?”赵似一直留在端王府中,来回踱步,坐立不安,抬起头看见赵佶前来,便急匆匆的询问起来。

    赵佶兴奋道:“十三弟,我们可以立即启程前去了,母后已经答应下来。”

    “真的?”赵似难以置信地问道。

    他又看见赵佶坚定地点点头,这才相信,故而他也回到楚王府中收拾一下便起身离开。随后,便与赵佶一起离去。若是赵似与赵佶一同前去,反而不会得到许可,只因向太后对他不待见。

    一切的缘由都是他的母妃朱氏,她自小父亲便离世了,母亲又改嫁,一切事情都不能做主,遵循安排,故而让她的性格温顺恭敬,对人十分温和,就算是得到皇上宠幸也从不干预朝政。

    并且,朱氏也是宋哲宗的生母,赵似的母亲。可是,宋哲宗即位后,却没有被封为皇太后,而是尊为皇太妃。只因她的性格向太后不喜欢,时常训斥,却从未放在心上,这让向太后更加的不喜。

    向太后出身名门,大家闺秀,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有自己的主见,她敬重的不是那种大家闺秀,反而像是一代女皇武则天,处事有条不紊,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故而对朱氏的性格有些不喜,以致于她也不喜欢赵似。

    一方面是因为赵似乃是朱氏所出,另外一方面赵似喜好武艺,嗜武成痴,整天游手好闲,与江湖中人来往,也使得向太后不喜欢。并且,向太后叮嘱赵佶不得与之为伍,以免他与赵似一样,那就白费她的苦心。

    赵佶、赵似二人骑着马直奔云心寺,一路上他们二人马不停蹄,日以继夜的赶路七日后才抵达云心寺境内。赵佶被云心寺的景物所吸引,流连忘返;赵似也算是见多识广,看到眼前的景色也是深深地震撼了。

    直到来到此地,才知道“十门九不锁”的意义,只见映入眼帘的是连绵不绝的岩石峭壁,就像是屹立千年的石门群,道道气势非凡,可谓海内一绝。石门之上,巧石林立,如人似物,惟妙惟肖,其中女娲与伏羲、如来、观音等十大头像更是鬼斧神工,令人叹为观止。

    并且,远远望去可以清楚的看见一道道飞流直下的瀑布,激荡在岩石峭壁上就算是相隔甚远也能听见那震耳欲聋的瀑布声,还有水雾凝结而成的美丽七色彩虹,看得他们二人呆如木鸡。

    赵佶忍不住叹道:“果真是好地方,不愧是洞天福地,实在是人间美景!”

    赵似赞同的点点头,道:“方兄将此地列为总坛,果真是甚好的计策。此处一眼望去皆是连绵不绝的山峰,又有岩石峭壁,还有瀑布等景观,着实易守难攻,要想攀登上去,只怕难于上青天。”

    “十三弟,此地如此大,我们又该如何找到方腊哥哥呢?”赵佶看着此地方圆辽阔,又是崇山峻岭,要想找一个人无异于大海捞针,不由得犯难起来。

    赵似苦笑道:“皇兄,我也不知道此地这么大,要真的去挨个找没有三五年根本就找不到。实在不行的话,我们就去云心寺等待,之前曾经提及过,想必那里定然有人居住,到时候再去打听一下应该有人知道吧!”

    “眼下也只能前去云心寺再做打算了,并且我也要为母后祈福!”赵佶无奈的点点头。

    接着,赵佶、赵似二人便上山前往云心寺。可是,他们二人并不知道这一次前来会遇到一个人,正是这个人也使得他们与方腊之间的关系破裂,从亲密无间的异性兄弟成为生死仇敌。

    (本章完)

第177章 抵达云心寺() 
“皇兄,我们到了!”赵似望着前方宏伟的寺庙,远看就像是一座宫殿,蔚为壮观。

    赵佶登上云心寺,满头大汗,实在是这处山峰太高了,爬了不知多少楼梯。赵似是习武之人,这条崎岖不平的山路对他而言轻而易举,这可难坏了赵佶,他是文人,身怀武功也不过是强身健体罢了,并非实战用的,故而累的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赵佶缓了缓,赞叹道:“这便是云心寺?果真是壮观!”

    赵似说道:“皇兄,我们还只是刚刚登上,还未进入其中。此地乃是入口处,看到的也不过是通过通道隐隐约约。若是想要入寺,必须经过此地方可,不然进不了寺中。”

    赵佶道:“还未到云心寺?这山也忒高了吧!”他眺望着前方,只见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座庄严肃穆的塑像,情不自禁得说道:“十三弟,不如我们在此地歇息片刻。”

    赵似站在入口处眺望着前方的风景,也是目瞪口呆,不约而同地点点头,他也想在此观看一下风景。他们二人站着的地方便是云心寺的入口处,上山是净手亭,下山是安乐亭。

    安乐亭他们二人也见识过,还休息了片刻再继续上山。于是,赵佶、赵似二人上山来到了净手亭,二人坐在石凳上,目不转睛的观看着前方的风景。只见山峰上处风光秀丽,由日出、云海、佛光、圣灯四大奇观组成,蔚为壮观。

    并且,还能看到东方二大光明佛国,即阿閦佛的妙喜国和药师佛的琉璃国的道场,以不动如来坐落在搁船尖、药师如来坐落在雨伞尖,即日月双尖为中心形成的园形环状风景,乃是南北朝时期,宝志公以儒、释、道三教合一,引入佛教,须弥山而成48党组成。

    赵佶、赵似一路上脚程想快也快不了,只因他们二人都被沿途的锯解岩雕塑而成的佛像、瑞兽、放生池、隐岳洞、舍利塔遗址、大方法塔等景观吸引,还有石门幽谷、无字天书、苦字等景观,让他们攀登的同时,还能享受美丽的风光,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

    “此地风光如此秀丽,为何从未听从有人说过?”赵佶感慨万千,叹息一声:“若是早知道此地有这么美丽的景观,必定前来欣赏。看似崇山峻岭,杂乱无章,每一处景观都有着鬼斧神工的杰作,乃是真正的一代大师的水准。”

    “如果知道此地是何人所为,沿途的风光景观,尤其是雕像,堪称当受之无愧的第一。此人,要是为大宋效命,重新整改皇宫建筑设计,必然又是一座宏伟的建筑,堪称奇迹也。”

    赵似见自己的兄长惋惜不已,无奈的摇摇头,他知道赵佶又想起招揽人才为朝廷效命的事情了。但是,他听到赵佶前面的话,惊讶道:“皇兄,你不会是想前往那里吧?”

    赵佶点点头,道:“确有此意!”

    望着前方的风景,赵佶深深地被吸引了,他的确是有这个想法攀登上去看看。但是,他的这个想法被赵似无情的否定了,道:“皇兄,以你的身体只怕半路都有些困难了,再说只有我们两人,我自幼习武,习以为常,就算是我攀登上去也怕是吃不消,更何况是你呢!”

    “况且,方腊哥哥提及过得是云心寺,并非那里。再说,我们对那里一无所知,又该如何上去?只怕当地百姓也不得而知,能上去者只怕寥寥无几,你看那山峰处的崇山峻岭,人烟罕至,不然也会看不清道路了。”

    赵佶微笑地说道:“十三弟说的有道理,我们还是不看景观了,办正经事才行,我们穿过此地便进入云心寺。若是寺中有人,我们便可以打探了,不然又是无功而返了。”

    他们二人上山前也曾经打探过这里的情况,但是甚少有人知晓什么方腊的,皆是摇摇头。迫不得已之下,赵佶、赵似二人只得询问云心寺在何处,他们知道方向后便自行攀登上来。

    现如今,他们期盼的不是别的,就是寺中有人知道方腊此人,不然只能是无功而返,他们也没有太多的时间逗留,必须尽快回京才行。虽说赵似无所谓,赵佶却等不了那么久,他与向太后有约。

    二人又沿途上去,终于抵达云心寺山门前,只见脚下一马平川,如履平地,每一处都是大小相等的石板铺砌而成,宛如府苑;整齐划一的树栽,全部都打理的高矮一致,还有参天大树,在前方有矗立的牌坊,上面写得“云心寺”三个大字。

    赵佶、赵似二人又接着向前走去,看见一座座相连的厢房,正前方便是“大雄宝殿”,烫金的字迹清楚地映入眼帘中,长长的阶梯一直向上延伸而去,阶梯旁有两排泥土雕塑的简易的扶手,白色的石灰变成淡淡的黄色,便知有些岁月了,再看阶梯也是坑坑洼洼,被雨水侵蚀的痕迹;抬头望去,四周皆是古朴的房舍,有些树木已经不知刷了多少道朱红色油漆,有些地方的漆面早已干涸,有些则是刚刚粉刷过的。

    云心寺创建于南北朝时期,共有景点180个,其中人文景点60个,自然景观120个,依道道石门及山崖开凿百年的各种石佛像,是南朝宝志公所为,后世称之为“东南第一大佛国”而被誉为“佛全山”,当地百信口口相传的一则传闻:“上山拜菩萨,不如拜石塔!”真可是不世之宝,旷代之鸿作也。

    正是南朝宝志公鬼斧神工的技艺,雕塑成如此旷世杰作,故而赵似听闻赵佶的话无奈摇头的原因,都是因为此人早已死去,根本就不可能再次复活了。如果没有此人的高超的技艺,也不会形成气势磅礴的大佛城,又与自然浑然一体,俨然就是天工造化,非人力而为之。

    云心寺主要殿堂有天王殿、西方殿、大雄宝殿、圣母殿、地藏殿、藏经楼、仙姑殿、摩尼殿等,还有千佛院、大方塔、尼氏之墓、千僧坟等建筑,而他们二人看到的苍天大树便是千年龙柏。

    “皇兄,你在此地等候片刻,我去去便来!”

    赵似见香炉有香烛烧起,随着微风传来的屡屡香气,便知道寺庙中必定有主持,故而让赵佶留下,独自前去询问,只因他知道赵佶身体不如自己,让他歇息片刻。

    赵佶点点头,他也没有反对,只因他确实是累了,想要休息一会。可是,眼前的美景又让他流连忘返,自顾自的四处游赏起来。并且,他也要上香为向太后祈福,也就自己看看哪里可以进香。

    (本章完)

第178章 一见倾心() 
“小师傅,不知哪里可以祈福?”赵佶闲庭若步地在云心寺观赏,各殿较多,让人眼花缭乱,不知在何处上香。

    通常来说,寺庙的各个建筑独具特色,每个都有其不同的意义。大雄宝殿乃是寺庙的正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一般供奉释迦牟尼,而释迦牟尼的德号叫“大雄”,所以叫大雄宝殿。

    大雄,以佛具智德,能破微细深悲称大雄,大者,包含万有;雄者,摄伏群魔;宝者,乃三宝也,皆归此殿传持正法,我佛威力,雄镇大千也。

    地藏殿主供地藏菩萨,是佛寺的重要配殿之一;天王殿,又称弥勒殿,是佛教寺院内的第一重殿,殿内正**奉着弥勒塑像,左右供奉着四大天王塑像,背面供奉韦驮天尊塑像,因此得名。

    但是,这些都不是赵佶寻找的殿堂,他要找的乃是圣母殿。

    圣母殿是晋祠的主殿,晋祠内主要建筑,坐西向东,位于中轴线终端。是为奉祀姜子牙的女儿,周武王的妻子,周成王的母亲邑姜所建,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

    赵佶是为向太后祈福,圣母殿乃是最佳之地,故而询问小沙弥。但是,沙弥不知他的意思,疑惑道:“施主,大雄宝殿便可祈福,尽可前去!”

    “小师傅,我是为母亲祈福,想去圣母殿,不知该如何走?”赵佶见小沙弥误以为是为自己祈福,解释道。

    小沙弥听闻后方知自己误解了他的意思,随后便指引赵佶前往圣母殿。在小沙弥的指引下,赵佶找到了圣母殿。圣母殿是北宋重要的建筑,赵佶又是王孙贵族,前往此殿理所应当。

    圣母殿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瓦剪边,殿高19米。殿四周围廊,前廊进深两间,极为宽敞,殿前廊柱上有木雕盘龙八条,全部都是木制建筑。

    大殿檐柱侧角升起明显,给人以稳重之感,殿堂结构为单槽式,即有一排内柱,殿四周除前廊外,均为深一间的回廊,构成下檐。殿内外采用“减柱法”,以廊柱和檐柱承托殿顶梁架,扩大了殿内空间。

    赵佶踏进殿内,殿内有雕像四十三尊,主像为圣母端坐木制神龛内,风头椅是,凤冠蟒袍,神态端庄。侍从手中各有所奉,为宫廷生活写照。只见雕像个个眉目传神,形态潇洒,栩栩如生,宛如真人模样。

    赵佶整理衣冠,恭敬地跪在蒲团上,行大礼,默默地闭上眼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