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21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21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佶看了许久,才发现自己的行为有些失礼,急忙收回目光,尴尬的笑了笑,道:“羽落小姐,在下要告辞了!”

    南宫羽落听闻赵佶要离去,心里生出有些不舍,蛋蛋的说道:“时候也不早了,我也该回去了。”

    两人不约而同的站起身来,南宫羽落一个趔趄直接倒了下来,赵佶顺势将她借住。南宫羽落倒在赵佶的怀中,与他四目相对,久久不语。他们二人就这么彼此对望着,柔情似水。

    赵佶望着近在咫尺的脸庞,眸清似水,娇艳欲滴;南宫羽落心脏噗通的乱跳,犹如小鹿乱撞,脸上有浮现两朵红云,惹人怜爱。他们二人彼此闻着对方的气息,赵佶身上的浓重的男人气息,南宫羽落身上香气迷人的女子气息,夹杂在一起,二人的呼吸也急促起来。

    赵佶的目光停留在那薄薄且红润的嘴唇上,情不自禁的俯身下去,想要一亲芳泽。南宫羽落瞪大着眼睛看见赵佶的脸距离自己越来越近,身子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两人的脸越来越近。

    南宫羽落的睫毛在夜风中颤抖,赵佶的心也随着颤动,他静静地凝视,又默默地靠近。那一刻,没有任何激荡之情,有的只是寂静的心动之意。时间很短却又很漫长,南宫羽落感觉像是碰到了什么东西。

    定睛一看,原来是赵佶的嘴唇与自己的嘴唇紧密相连,南宫羽落有些惊慌,又很快沉浸在这样的感觉中。那种感觉让她的心沉醉了,脑子里一片空白,瞪大着眼睛望着赵佶。

    良久,唇分,两个人呼吸都有点急促,南宫羽落觉得那一刻就像是自己寻找多年一直没有找到的安全感,让她有种想要永远依靠在赵佶怀里,不想再起来的感觉,她躲避着他的眼神,低下头去,小脸微红。

    赵佶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看到南宫羽落唇若丹霞便难以抑制住内心的渴望。此时,赵佶也不知该如何是好。那一刻吻下去的冲动,他的脑子里只想着一亲芳泽,便毫不犹豫的俯身下去。

    即使明知她已经有了婚约在身,也明明知道南宫羽落不喜欢王孙贵族的身份,此次分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唯一能肯定的是赵佶自己心知肚明,她的身影已经烙印在自己的心中,永远无法忘怀。

    既然自己爱她,又何必在乎这些,那便勇敢的说出口。赵佶管不了那么多,也不在乎那些,只想着表达自己心中的思念,以及那股深深地眷恋之情。那一刻,他从未发现自己会这么冲动,江山与她相比根本就不值得一提,就算是放下一切都在所不惜。

    南宫羽落也不知自己怎么了,任由赵佶一亲芳泽,那是她第一次与陌生男性独处,又被他占了便宜。可是,南宫羽落没有丝毫的不悦,反而有些欣喜之色,她的心里也留下了赵佶的身影,知道自己对他产生了爱意。

    他们二人的关系更进一步后,含情脉脉的看着彼此,容不下其他人,只有彼此。倏尔,南宫羽落红着脸撇过头,却发现自己还在赵佶的怀中,羞涩不已,急忙道:“快……快放我下来!”

    南宫羽落的身影有些急促,又有几分羞涩,赵佶听闻后也觉得不妥,急忙扶起她,尴尬的看了彼此一眼,目光不自觉地瞥向远方,不敢看对方,又时不时的偷瞄了一眼,又再次对视一眼,连忙分开。

    “我……我走了!”南宫羽落羞涩地低下头,然后急匆匆的转身离开,也顾不得赵佶了。

    南宫羽落转身的那一刻,感受到自己脸上还是火辣辣的,只觉羞死了,愣是匆匆忙忙的下山而去。赵佶还未反应过来,就看见南宫羽落已经下山而去了,又回想起嘴唇相接的感觉,就像是触电似的,整个人心情大好,只因他能感受到南宫羽落对自己有感觉,这已经足够了。

    三更完毕,望兄弟们多多支持~~

    (本章完)

第190章 拜会嫂嫂() 
赵佶没有追上南宫羽落,而是转身回去,他知道赵似、方腊、方正大师等人必然酒醒了。为了不让他们三人担心,赵佶唯有回去,笑容满面的大步向前走着,心情显得愉快。

    方腊、赵似等人昨日喝得酩酊大醉,清晨醒来头昏脑涨,口干舌燥,又四处看了看,发现自己在山洞中,篝火还在冒着缕缕青烟。他们三人好不容易站起身来,还是有点恍惚。

    赵似摇摇头,四下望去并没有看见赵佶,急忙问道:“皇兄怎么不在?”

    方腊、方正大师连下看了看,又喊了几声,未见任何回应,焦急不安。此地不像山村,四处都是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便失足跌落悬崖,他们三人急匆匆的出洞来寻找。

    赵佶远远的听到有人呼喊自己,急忙回应了一声,立即向上走去。片刻后,赵似、方腊、方正大师三人看见春风满面的赵佶,面面相觑,仿佛自己是看错了,揉了揉眼睛,定睛望去才发现自己并未看错。

    他们三人目瞪口呆的看着赵佶,见他面带微笑,喜滋滋的神态,又见他身上披着一件厚实的裘衣,怔怔不语。南宫羽落走得匆忙,将裘衣遗留在赵佶身上,忘记拿回去。

    “皇兄,你身上的裘衣是怎么回事?”赵似好奇地问道。

    赵佶笑道:“这是一位偶遇之人赠送的,走得匆忙未能及时归还。”

    方腊道:“二弟,你昨晚一宿未眠?”

    赵佶点点头道:“昨日,你们三人都喝得酩酊大醉,我还算清醒。不过,你们三人的身子骨也太重了,费了好大的功夫才将你们三人扶进山洞中。本来我也是醉得不行,被这么一搞反而整个人清醒了许多,便四处游赏了一番。”

    “阿弥陀佛!”方正大师口念佛号,道:“昨日老衲失礼了,夜晚的山上皆是雾气缭绕,根本看不清路,稍不留神便跌落山崖。”

    赵佶道:“确实如此!夜晚时分,雾气较浓看不清路,想要回来已经找不到回去的路,便在长廊中度过一晚,也恰好看了日出。朝阳初升的那一刻,风光无限好!”

    既然赵佶安然无恙的回来了,他们也不再担心了,也在询问过多,只要人平安无事就好。接着,他们四人便急匆匆的回到云心寺中,稍作休息便用了早饭。至于,赵佶遇到南宫羽落的事情,他只字未提。

    方正大师事务繁忙,便不再逗留,立即前往大雄宝殿,独留下方腊、赵佶、赵似三人在禅房中畅谈。

    “二位贤弟,你们在此稍作休息!”方腊说道。

    赵佶道:“哥哥有是要忙,不必理会我们二人,还有两日哥哥便要大婚了,理应准备妥当方可。”

    于是,方腊便点点头,起身告辞了。

    方腊身为摩尼教教主,娶得又是摩尼教圣女,更是前任教主的独女,乃是教中大事,岂能草率行事。方腊留在云心寺一日,一些事情都交给了教中兄弟打理,要是再不回去,那真的说不过去。

    赵似撇过头看向赵佶,直言不讳道:“皇兄,你是不是有什么瞒着大家?”

    “还是瞒不过你!”赵佶哭笑不得回道。

    赵似与他一同长大,二人年纪相仿,赵佶是什么样的性格,赵似比谁都清楚。虽然之前赵佶一带而过,赵似并未询问过多,不过从兄长的神态以及笑容中,他看见了不同以往的东西,这才低声询问起来。

    “皇兄,到底是什么事情?”赵似笑眯眯的打趣道,“莫不是偶遇仙子?”

    赵似的玩笑话,在赵佶看来南宫羽落的确是仙子,正声道:“不错,正是遇到了仙子。并且,我对她还是一见倾心,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感觉,在她身边我感受到不同以往的幸福。”

    赵似认真的注视着自己的兄长,见他郑重其事,不像是玩笑话,他知道自己的兄长这一次遇到了挚爱。当初,赵佶大婚时,他也有参加。那个时候的兄长,什么都不在乎,只是礼节性的露出笑脸;这个时候他,那种幸福的笑容是发自肺腑,赵似料想自己的兄长是真的动了感情。

    “皇兄,玩玩可以,决不能认真!”赵似郑重地嘱咐道。

    此次离开京城,赵似心知肚明自己已经丧失继承大统的权力了,赵佶登基大势所趋。虽然赵似嗜武成痴,却不是武痴,他胸中也有智谋。若是真的在此地发生什么,只怕到时候赵佶登基为帝,日后对于皇家声誉有影响,而且向太后决不允许山中之女进宫为妃,要是真的那样做了,只怕后果不堪设想。

    即使赵佶动了真情,赵似还是要劝阻,这是他的责任,时刻提醒赵佶的行为举止。赵佶也知道赵似的话中意思,也不想解释什么,只是点点头,脸上有些无可奈何,他也知道与南宫羽落是不可能在一起的,有些时候是身不由己。

    接着,赵佶、赵似二人也出了禅房,赵似嗜武成痴,终日沉湎于练武,不是与方正大师切磋便是独自练习。赵佶则寄情于山水之中,他四处游玩,幻想着能够再次与南宫羽落相见。

    自从那一次相遇后,赵佶一直未曾遇到南宫羽落,仿佛从未相遇过,没有任何的音讯。

    “哥哥,明日你便大婚了!”赵佶说道,“你今日再出来,不怕嫂子生气吗?”

    方腊回道:“你嫂子善解人意,她不会介意的。”

    赵似道:“哥哥,我们来此也有些时日,为何从未见过嫂子?”

    “师妹喜欢清静,不愿与人交流。”方腊说道,他也想自己的妻子能与赵佶、赵似二人相见,只可惜一直没有机会向她说明,也不知她是见还是不见,又接着说道:“等会我便回去与你嫂子说一说,带她前来与二位贤弟见上一见!”

    赵似大笑道:“那我们兄弟二人静候哥哥的好消息,也想见见嫂子!”

    方腊迫不及待的起身离去,过了许久,他又兴高采烈的回来了,高声道:“二位贤弟,你嫂子答应了。”

    接着,赵佶、赵似便跟随在方腊身后立即启程前往,总不能让瘦弱的女子前来,再说那女子是方腊的妻子,更是他们的嫂嫂,理应是他们前去拜会。于是,他们跟随在方腊身后欣然前往。

    赵佶、赵似二人心里都在思索着,能够让方腊魂萦梦牵的女子必定是美丽动人,绝非泛泛之辈。他们二人满怀激动之情,欣然前往,又见方腊兴高采烈犹如孩童一样,不禁抿嘴偷笑。

    (本章完)

第191章 造化弄人() 
方腊带领着赵佶、赵似二人来到了雨伞尖顶部,他们二人以为不远,没想到居然是登上山顶才能抵达。并且,方腊也告诉他们二人摩尼教总坛就在搁船尖,也就是对面的山顶上。

    赵佶望着兴高采烈的方腊,无奈的摇摇头,他的身体可没有他们二人好,累的气喘吁吁。若不是赵似、方腊二人轮流搭把手,只怕赵佶半路就停下来了,山峰实在是太高了。

    “二位贤弟,前方便是了!”方腊笑道。

    赵佶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心想:“终于到了!”

    当他爬到山顶却看见了不同以往的景色,也不像是自己想象的那样登高望远,前方一览无余的皆是绿葱葱的草坪,还有遍地的鲜花,就像是塞外风光,沁人心脾。本以为登上山顶前方会是一览无遗的山峰,或是悬崖峭壁,却不想会是这样一幅场景。

    方腊道:“搁船尖的草甸与此地相比还要茂盛,还要葱绿。只不过那里是总坛,无法引领二位贤弟前去欣赏。这里也是师妹居住的地方,不过她甚少出门,最多也不过是方圆几里游赏,几乎足不出户。”

    赵佶的眼里只有一望无际的草甸,足有千余亩蔚为壮观,他的目光被眼前的风光吸引住,踏在草甸上就像是走在塞外大草原似的让人流连忘返,还有散乱的还未花开的白雪堆积在草甸上,赞叹道:“叹为观止!”

    赵似的目光也被眼前的美景吸引住,再往下看去,侧面是十道山门,也就是传说中的“禅门十关”,即寻关、见关、到关、解关、守关、得关、无关、忘关、还关、入关。

    第一道关因其位于第一的位置,最先如同光明世界的太阳一样迎接朝奉的施主,故名“朝阳门”;第二道关是仪凤门,在狮子与绣球之间,与钟阜门,天然对等而在,有龙凤呈祥地势,故有钟阜、仪凤两座城门,正面看是落凤,背面看是凰。

    第三道关为内云溪和二个外云溪合流处,为三山,即云山、凤山、凰山,三流交汇处,有觅渡桥,又叫云台闸。凤凰涅槃,烈火重生,化生九天玄女,故而有九天玄女石像。

    第四道关是通济门,它坐北朝南,外有三重石门,又和聚宝门、三山门同属规格最高的三座石门之一,也是石门中最宽阔的;第五道关是太平门,也就是净心亭,是通向城内最关键的通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