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22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22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地。

    第六道关是个外形看上去是一个心型,宛如一个聚宝盆,故称“聚宝门”;第七道关是玄武门,第八道关是正阳门,第九道关是钟阜门,最后一道关便是神策门。

    这十道石门,也是摩尼教十道关卡。若是有外地入侵,那便需要闯过这十道门才能进入搁船尖,要是不愿意闯过十关,就需要从此地绕到搁船尖后方才能进入山顶之上,进入摩尼教总坛,这些都是摩尼教中的最高机密,方腊如实告知于赵佶、赵似二人,只因信任。

    方腊将此地设为摩尼教总坛,并非一时兴起,一方面是博得美人欢心,另外一方面是看出这里的布局都是按照阴阳五行的划分,又有十道石门作为天然屏障阻挡住外敌,退可守进可攻。

    赵佶、赵似二人也只是听听,并没有放在心上,就算他们二人知道也不会对外宣传。他们二人跟随在方腊的身后,来到一处比较宽阔的地方,远远的看见一座房舍,屋顶上还有层薄薄的白雪,在阳光的照射下慢慢的融化,缓缓地从屋顶上流淌下来,犹如蒙蒙细雨。

    “二位贤弟在此稍候!”方腊只身前往,敲了敲门,低声道:“师妹,二位贤弟已经到了!”

    房内静悄悄一片,没有任何的回应。方腊再次喊了一声,屋内终于传出声响,渐渐地房门打开,一袭白色长裙出现在方腊面前,清冷的气质,淡淡的说道:“师兄!”

    方腊道:“师妹,贤弟已经前来了!”

    身为一教之主的方腊,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颤栗不安,心里有些慌乱,不敢有丝毫的不敬,以礼相待。若是在教中,他的命令就像是圣旨一样,无人敢违背,唯有对自己的师妹不敢。

    那女子微微颔首,从房中走了出来,赵佶、赵似二人都看清楚那女子的容貌,他们两人都目瞪口呆。赵似是被那女子的容貌倾倒,尤其是身上冷艳的气质更是显得她孤傲且端庄。

    “果然是闭月羞花之容,又有高高在上的冷艳,此女子非同凡响!”赵似赞叹不已,随机又笑了笑,他知道眼前的女子再美丽也不是自己的菜,更不会有任何的非分之想。

    赵佶难以置信的瞪大着眼睛,直愣愣的看着那女子,仿佛像是被她美丽的容颜吸引,实际上他惊讶的是另外一件事。赵佶怔怔不语,看了数次后方才肯定自己的猜测,整个都傻了,全身有些颤抖,喃喃自语道:“这……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会是她?”

    直到此时,赵佶才知道方腊一直魂萦梦牵的师妹正是与他相遇的女子,也是与他一吻定情的南宫羽落,更是赠送裘衣的女子。赵佶整个人都傻了,杵在原地一动不动,内心有些挣扎。

    南宫羽落是他真正动心的女人,也是让他深深爱上的人。造化弄人,自己爱上的那人居然是结拜义兄的未婚妻,也就是他的师妹。如果不是爱得深,赵佶也不会有任何的异样,偏偏南宫羽落将他的心夺走了。

    自己深深爱上的人,明日便是自己的大嫂,这让他如何承受得了?

    “这……这怎么可能?”赵佶看到南宫羽落时,她也看见了赵佶,心里也是惊讶万分。

    冷淡的脸上浮现一丝难以置信,南宫羽落的心也在颤抖不已,好不容易遇到一位知己,且促膝长谈之人会是师兄的结义兄弟。突然,南宫羽落回想起方腊曾经跟她说过,自己的二位贤弟都是当今大宋的王孙贵族,还是眼下朝堂上争斗厉害的二位王爷,要是没有猜错未来的皇上便是在他们二人产生。

    “他是师兄的结义兄弟,更是王爷,那他是赵氏宗亲之人?”南宫羽落暗暗地想道,“赵佶?”

    她再一次默默地想到赵佶的名讳,才想起他的身份是端王。之前,南宫羽落一直没有在意,赵佶又有意隐瞒,故而她也没有联想在一起。南宫羽落才想起大宋王朝王孙贵族之中唯有端王赵佶文采风流,那个时候疏忽才没有记起来,现在才想起来。

    “他是端王赵佶!”

    “她就是哥哥的未婚妻?”

    赵佶苦涩的看着南宫羽落,没想到事情会是这样的结果,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无奈、伤心、苦涩、惊讶等一股脑的涌上心头,嗟叹道:“当真是造化弄人!……”

    (本章完)

第192章 人生若只如初见() 
“师妹,这二位便是我与你提及过的结义兄弟!”方腊开怀大笑,并未注意到赵佶、南宫羽落二人脸上的异样之色,“二位贤弟,这便是我与你们提到过的师妹,也是我师傅的独女——南宫羽落。”

    “嫂嫂!”赵佶、赵似二人异口同声的躬身喊道,赵佶的心就像是被撕裂了似的,喊出口只觉得心里难受得要命,百感交集,有苦说不出的伤痛之感,唯有自己知晓。

    “见过二位叔叔!”南宫羽落亦是如此,她的心也在颤抖,脸色有些苍白。

    赵佶、南宫羽落彼此相爱的二人,却无法在一起,他们之间不仅仅有方腊,还有其他的原因。南宫羽落的父亲是摩尼教上任教主,又复姓南宫,赵佶才想起他父亲的死多少与朝廷有关,那一年也是朝廷派遣大军剿灭摩尼教。虽然没有抓住她父亲,被他逃走了,必然是心情抑郁之下才会匆匆离世。

    南宫羽落仇恨赵氏子弟,尤其是王孙贵族之人,也不是无风起浪,而是真的有一种仇恨。但是,她又爱上了赵佶,赵佶对她也是情有独钟,一见倾心。命运弄人,让他们这对郎有情妾有意却无法真正的在一起。

    赵佶不明白方腊为何不愿意接受自己等人的好意,也明白之前方腊对他们二人的态度,像是有种不共戴天的仇恨似的。随着时间的迁移,方腊才慢慢的接受他们,上一代的恩怨不能责备在赵佶、赵似二人身上,也就放下了。

    如果方腊真的归顺朝廷,要是有心人奏报于向太后,只怕又是一场腥风血雨,故而方腊一直未曾点明。赵佶却心知肚明,一切都因南宫羽落的姓氏以及她的身份才想起来。

    赵佶的心是苦涩的,南宫羽落又何尝不是,好不容易遇到的知音之人居然是师兄的结义兄弟,又是王孙贵族,这让她情何以堪,面色有些苍白,不仅愧对自己的双亲,更觉得自己不守妇道。

    方腊还是没有察觉二人的异样,仍然谈笑风生,不过他们二人的异样还是被赵似看见了,低头沉思猛地惊讶不已,却又强忍住,待时机成熟后才询问。此时,他知道绝对不能言明,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赵佶整个人恍恍惚惚的,无精打采,也不知道时间是怎么过去的,勉强露着笑容,静静地听着,却难为了赵似在其中调节气氛。南宫羽落一直冷着脸,面无表情,冷若冰霜,他们二人只觉得时间过得好慢。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赵佶、赵似二人见时候不早了,便起身告辞离开,赵佶早就想离去了,一直不敢提前离去,只怕那样做反而更觉得自己做贼心虚,只得硬着头皮一直陪坐着。

    方腊也告辞离去,南宫羽落便独自一人转身回到自己的茅屋,她的目光又偷偷的看了一眼赵佶,显得有些无奈,大门缓缓地关上了。

    “哥哥,明日你便大婚了,今日便不需要陪我们二人,我们自行回去便是。”赵似说道,“你还是回去准备一下,明日便要大婚,要是你这个新郎官不再,那成何体统。”

    方腊想了想也是,搁船尖上早已张灯结彩,有些事情还需要他前去处理,故而也就不再多留,便转身离去。

    赵似见方腊走了,目光又撇向赵佶,道:“皇兄,你还是如实的说出来吧!”

    “你已经猜到了!”赵佶苦涩地抬起头,叹息一声:“昨日与你说的那女子便是她!”

    “果然如此!”赵似重重的点点头,正声道:“皇兄,她是嫂嫂!”

    赵似没有明说,赵佶又何尝不懂他的话中意思,他也清楚南宫羽落是自己的嫂嫂,是义兄的未婚妻。可是,赵佶心中的那份爱却无法忘怀,也难以忘记,他的脑海中都是南宫羽落的身影,让他忘记谈何容易。

    赵佶叹道:“十三弟,你放心,我明白的!有些事真的无法圆满,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旦夕祸福。我与她没有方腊哥哥,也无法在一起,这便是我们两人的宿命,无法违背!”

    赵似疑惑道:“皇兄,难道还有其它原因吗?”

    “十三弟,你难道忘记嫂嫂的名讳了?”赵佶说道。

    “南宫羽落!南宫……羽落……”赵似喃喃自语,惊呼道:“莫不是他……”

    赵佶回道:“不错,我也是方才想起,她的父亲便是摩尼教上任教主,之前忘记了,直到刚刚才明白。虽然她的父亲不是我们害死的,不过也是遭受到朝廷的打击才会郁郁而终。”

    赵似道:“皇兄,你能确定吗?”

    “八九不离十!”赵佶叹道,“当初,她曾跟我提及过,最恨王孙贵族,尤其是赵氏子弟。那个时候我不明白,现在明白了。她父亲的死定然与我们有关,你是否还记得父皇在世时,曾经大肆剿灭盗匪?”

    赵似道:“记得!”

    赵佶说道:“想必那一次,摩尼教也在其中。她的父亲又是教主,朝廷一直没有抓住,不过也正是因为朝廷的打击,方腊哥哥才会将总坛迁移至此,避免无妄之灾。”

    “如果朝廷杀了摩尼教教主,只怕方腊哥哥见到我们二人时便已经动手了,又如何与我们二人结为兄弟!所以,我敢断定,上任摩尼教教主是郁郁而终,要不然哥哥初见我们也怀着敌意,还有怨恨。”

    赵似如梦初醒,回想起方腊知晓他们二人身份时,脸上露出一丝纠结,还有一丝怨恨,之后又释然了,想必是放下心中的仇恨。并且,他们二人并没有参与那次的战役,也怨不得他们二人,也明白为何方腊婉拒朝廷的招安,不愿意跟随自己回京做官。

    “皇兄,既然已经知道了,那我们又该如何做?”赵似紧锁眉头,沉声道。

    赵佶叹道:“一切顺其自然,哥哥都已经放下,我们又何必苦苦纠缠。不过,他的身份不能让其他人知晓。如果被他们知晓,只怕后面的事情不是我们能够掌控得了!”

    赵似郑重的点点头,他也知道方腊的身份万万不能泄露,更不能让其他人知晓,尤其是朝廷中人。如果被他们知晓的话,只怕后面的事情真的不是他们能够控制,最坏的可能便是朝廷派遣大军前来剿灭摩尼教,就算不是他们二人泄密,只怕方腊也不会相信,更何况还知道那么隐秘的事情。

    (本章完)

第193章 我心依旧() 
赵佶嘴上说是放心,心里却是恋恋不舍,他的心已经给了南宫羽落,让他忘记岂能这般简单。若是南宫羽落是平凡女子,赵佶也不会如此,更不会心生倾慕之意。

    赵似苦劝几声,心里也明白赵佶说得轻巧,做出来就不那么简单了。赵佶与赵似二人自小一起长大,对于兄长的性格他是一清二楚。赵似也不愿多言,一切只能顺其自然。

    他们二人回到云心寺夜已深了,方正大师却不在寺庙中,他身为摩尼教左护法也前往搁船尖,参与盛会。赵佶、赵似二人身份不便,无法参与方腊的大婚,只能留在云心寺等待。

    摩尼教教主与圣女成婚,乃是头等大事,教中上下一片欢腾,众人喜气洋洋,方腊也是红光满面,所有的布置都是按照他的意思去做,张灯结彩,好不热闹。

    此时,南宫羽落、赵佶二人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

    南宫羽落推开房门,凝望着空中的明月,脸上没有任何的喜庆之意,眉头紧蹙,喃喃自语:“为何你是王孙贵族?为何你是师兄的结义兄弟?为何老天如此不公?”

    “为何你是哥哥的未婚妻?为何你是圣女?”赵佶推开窗户,仰天嗟叹道。

    赵似已然入睡,赵佶独自一人惆帐不已,坐立不安,便取来笔墨纸砚,临摹起南宫羽落的模样,又在上面亲自题词:“班姬续史之姿,谢庭咏雪之态。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底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避孕斜。”

    画像中的南宫羽落如同真人似的,栩栩如生,仪态万千,尤其是那一抹微笑就像是春天里的百花,竞相争艳,又梅艳芳菲。此时的场景,正是南宫羽落回眸一笑时的模样,凭借着自己的记忆将之绘画下来。

    赵佶唉声叹气一声,又将画卷缓缓地卷了起来,推开房门又走了出来,他实在是无法安心睡眠,只因明日便是大婚之日。过了今晚,他心爱之人便要嫁给自己的结义兄长,冷暖自知。

    南宫羽落辗转难眠,她的心思与赵佶一样。若非有那些原因,她必然会选择跟随赵佶离去,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