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54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54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构暗暗地叹息一声:“国法无情,不得已而为之!”

    赵有恭等候赵佶的宣判,也做好充足的准备了,就在此时,赵似的声音传进众人的耳朵里,道:“且慢!”

    众人皆是诧异地看着赵似,宋徽宗赵佶痛心道:“十三弟,事已至此你还想求饶吗?国法无情啊!”

    “皇兄,您可曾记得赏赐臣弟一个物件?”赵似没有否认要救下赵有恭的心,从怀中取出一块纯金打造的令牌,直接上面清楚地显示‘免死’二字,他接着说道:“皇兄,臣弟愿意以此救下他一人。纵然他再怎么忤逆,亦是情有可原,还请皇兄饶他一命!”

    赵佶紧锁眉头,目不转睛的看着赵似,沉声道:“你真的决定用此令牌?”

    这块‘免死金牌’乃是赵佶亲自赏赐赵似,赵构亦是沉默了,只是因为这块令牌与他的母妃有关。当年赵似拼着自己的身体留下病根,差点死去的代价,愣是将他的母亲从生死边缘救了回来。

    那个时候,赵似身受重伤,又耽搁了不少时日以至于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赵佶有感于赵似为大宋所做的一切,特赐予他一面‘免死金牌’,又被称之为‘丹书铁券’。

    在大宋国内只有郑王柴氏等寥寥数人拥有‘丹书铁券’,而宋太祖时期只有柴氏一人独有,就连宰相赵普等人都未曾得到封赏。虽然这面‘免死金牌’较小,没有‘丹书铁券’的大,不过‘免死金牌’的性质比之要大很多。

    ‘丹书铁券’一般外形如筒瓦状的铁制品,铁券上的信词最初时用丹砂填字,仅是赐予官爵、邑地,不一定有免死的性质,除非是皇上特别赐予,否则只是一种官爵的证明。

    如今,赵似手中的‘免死金牌’却是真实的免除一切死刑,就算是谋逆大罪都可免除,只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赵似为了救下独子,迫不得已之下只得取出这面‘免死金牌’。

    当初,赵佶赐予赵似这面金牌时,就曾经说过免除一切罪行,继而赵似才有这个胆量敢拿出来。无论赵有恭做错了什么,在他的心中依然是自己的儿子,儿子做错了,理应父亲去承担,他宁愿用自己的性命替代,也不愿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儿子真的被处斩。

    此外,赵有恭只是被人蒙蔽了,以及对他的惦念,又遭遇暗杀才会走上这条路,真正论及的话,也是情有可原的。因此,赵似才想着救下赵有恭,就算是与赵佶翻脸也在所不惜。

    赵似郑重的回道:“皇兄,臣弟心知恭儿本性不坏,只是被人蒙蔽了,才会误入歧途,念在这面金牌,以及臣弟这些年为大宋做的事情,还望皇兄绕过恭儿一命,臣弟愿意以死谢之!”

    “十三弟,你这是何苦呢!”

    赵佶叹息一声,事到如此他还能说什么呢,只得答允下来,从他的内心深处来说,还真的不愿意看到赵似一脉断了香火,再怎么说也是赵氏子孙,他又与赵似感情深厚,着实也不想看到那样的情况发生。如果今日真的处斩了赵有恭,赵似心中难免会产生一丝嫌隙,只要裂缝产生,兄弟二人多年情谊就毁于一旦。

    “还望皇兄成全!”赵似五体投地恳求道。

    赵佶叹道:“也罢,朕不杀有恭,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赵似感激道:“多谢皇兄不杀之恩!”

    “父王,孩儿知道错了,这一切是我咎由自取!”赵有恭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父亲为了救下自己恳求皇上,心里百感交集,暗下决心不能拖累自己的父王,一切的过错都是自己犯下了,结果理应由自己承担。

    看着顶天立地的父王为了自己如此恳求,这是他从未见过的。无论何时赵似从未求过任何人,哪怕是当今的皇上,他从未恳求过任何事情。此时,赵有恭心中只有无尽的悔恨,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赵构也是首次看见赵似如此模样,就算是被自己误解,差点被杀都毫不妥协,这一刻赵构能理解赵似的心情。与此同时,赵佶也能理解,二人自幼在一起长大,赵似是什么样性格的人他比谁都清楚,故而答应他的请求。

    赵有恭目光灼灼地看着赵佶,豪气干云,双膝猛地跪在地上,泪流满面地说道:“皇上,一切都是罪臣之错,父王并无过错,这一切乃是罪臣应该承担的结果,还请皇上饶恕父王的不敬之罪!”

    赵佶诧异的看着赵有恭,见他神色有异,又见他看着赵似,重重的磕着头,哽咽道:“父王,孩儿让您失望了!罪臣不死又有何面目面见皇上,又有何面目面见父王,请恕孩儿不孝,无法孝敬您,无法为大宋效命!”

    “恭儿!不可!……”

    “有恭!不可!……”

    赵佶、赵似二人大吃一惊,异口同声的喊出声来,就算是有免死金牌赵有恭也不想拖累自己的父王,居然站起身来捡起长剑,准备自刎谢罪,在他看来以死谢罪一了百了,他自知做的这一切伤透了皇上以及父王的心,再无任何脸面去见他们,唯有一死了之!

    三更完毕~~

    (本章完)

第253章 两全之策() 
“想一死了之,且看我答应与否!”

    赵构冷峻着脸,泰然处之,不知何时他出现在赵有恭的身边,右手死死地抓住他,就连想要自杀的机会都不曾留给赵有恭。赵有恭怔怔不语,愣神的看着出现在身边的赵构,惊讶不已。

    说真的他也不知道赵构是怎么出现的,眼睛瞪的大大,满脸的不可思议。赵有恭自诩武功高强,在赵构面前只是小巫见大巫了,无法相提并论,尤其是这一次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自己身边,更是让他震惊了。

    赵有恭回想起之前与赵构交战的场景,又见他现在的身手,心里陡然明白之前的赵构是念在赵似的面子上,没有对自己真的痛下杀手,不然的话自己早就败了,根本就撑不了那么久。

    若是赵构知道赵有恭现在的想法,不可置否地笑了笑,他的确是留情了,却没有赵有恭想的那样。赵有恭的武功在众人里也算是不错的,之所以及时出手制止他自刎谢罪,也不过是他的目光一直都放在赵有恭身上,快人一步。

    当赵有恭双膝跪地忏悔自己的错误,赵构心里已经明白他真的知道自己错了,又想了想何不给他一次机会。此外,赵构也想起了赵似对自己的恩惠,以及手中的‘免死金牌’,想通之后便看出他行为异常,才会有此一出。

    赵有恭手中的长剑被赵构硬生生的拍掉,没有任何的多余动作,速度快得让人看不清。接着,赵构又将赵有恭搀扶起来,直接带到了自己父皇面前,然后退了下去。

    赵佶、赵似都没有料到赵有恭会准备自刎谢罪,又见赵构及时制止他的行为,赵似感激的看了一眼赵构,赵佶也是赞许的看了过去,赵构微微一笑。无论怎么说,赵有恭也是赵似的子嗣,一脉单传。若是真的有任何闪失,只怕赵似一脉就真的断了香火。

    赵似与赵佶二人之间的兄弟情义,在皇族之中也算是少有的,再说赵似对大宋的功绩的确无人能及,有些事情都是他暗中处理,又救下自己的母亲性命,想到这些赵构心里明白赵有恭不能死。

    “有恭,你……”宋徽宗赵佶心痛的看着伤痕累累的赵有恭,到嘴的话也说不出来,赵有恭的所作所为已经超出自己的心理底线,又是自小看着长大的侄儿,百感交集。

    赵似痛心疾首直接上前去一巴掌打了过去,抽的赵有恭嘴角再次流出鲜血来,看到赵有恭自杀震惊了赵似,恨铁不成钢;又看到儿子身上满身的伤痕,又被自己一巴掌打出血来,心里有些不忍。

    赵有恭任由自己的父亲抽自己嘴巴,他的确该打,自刎谢罪没有成功,只得挺起胸膛面对。眼下,他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做了那么多错事,任何一件都是死罪,就算是有‘免死金牌’也是于心难安。

    顿时,气氛显得有些压抑,谁也不知道该如何说出口。就在此时,赵构出声道:“父皇,且听儿臣一言!”

    众人情不自禁的看向赵构,赵佶也是好奇的看着他,正声道:“但说无妨!”

    “虽然堂兄做出有损国体之事,无论哪件事都可以判处死刑!”赵构开门见山地点出赵有恭的罪行,停顿了一下,看了众人疑惑的神情,又接着说道:“只不过,这件事可大可小!”

    “何解?快快说来!”赵佶急切地说道。

    赵构有条不紊地回道:“父皇,王叔手中有您赐予的‘免死金牌’,又有这些年为大宋、为朝廷、为父皇立下了汗马功劳;堂兄亦是王叔独子,乃是赵氏子孙,又受人蒙蔽险些铸成大错。”

    “只是这件事我们早有准备,也没有太大的损失。若非王叔从中出力,只怕解决此事还有些难度,于情于理该给予堂兄一次机会。此外,堂兄也是孝感动天,一切不过是觉得心有不公,被人刻意引导才走上这条道路。”

    “这件事说大点就是谋朝篡位,说小点就是受人蒙蔽;对于今日宫中发生的一切,料想那些人也不会多言多语。不如将之一切全部推倒明教余孽身上,给予堂兄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自始至终赵构都没有称呼赵有恭为楚王,而是喊他堂兄,目的就是引起赵佶的共鸣,也是隐晦的表明赵有恭是赵似的血脉,不看僧面看佛面再说他的确是情有可原,并非出自本心,只是心有不公罢了。

    宋徽宗赵佶是当今的皇上,赵构说得隐晦,不代表他听不懂,有些事情看得比赵似等人都要清楚明白。赵构说的话中,透露着这件事可以将一切过错都推到明教余孽身上,由他们承担后果。

    另外,赵构也隐晦的点明赵有恭是赵氏子孙,更是赵似的血脉。如果真的被处死,不仅仅失去了赵似,朝廷少了一位忠心耿耿的人,自己的身边也少了一位参谋,而且赵有恭的确有才干,要是好好地运用必定对大宋有利,经此一役只怕再无任何反叛之心,一举三得。

    “这倒是个两全其美之策!”宋徽宗赵佶心里也不想真的处斩,毕竟没有任何的损失,这些也是赵构意料之中,故而才有这样的建议,思前想后,深思熟虑之后,目光冷厉地看着赵有恭,道:“此事朕给予你一次机会,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至于是何事,等这件事之后由你父王详细告之!”

    赵有恭愣住了,他没想到皇上真的绕自己一命;赵似见自己儿子傻乎乎模样,气得一脚踢了过去,才让他回过神来,急忙叩头谢恩,道:“多谢皇上不杀之恩,罪臣遵旨!”

    赵似亦是躬身谢道:“谢皇上隆恩!”

    “行了,你就不必跟朕来这一套!”宋徽宗微笑的看着赵似,语重心长地说道:“十三弟,有些事情希望你能明白朕的苦衷,情非得已,无可奈何也!若非迫不得已,朕也不愿意啊!”

    “皇兄,臣弟明白的!”

    赵似心领神会,他知道赵佶说的事情是之前要处斩赵有恭的事情,这话怎么说,就连他心里都觉得赵有恭必死无疑,要知道这件事的确是超出他的底线,要不是自己的儿子有苦衷,更是独子的话,他真的亲手将他杀了,也不会救他了,而赵佶所做的一切也不过是理所当然,试问任何一位皇上都不可能放任谋朝篡位之人。现在,赵佶又亲自下旨不处死赵有恭,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了。

    想起此事,赵似又感激的看了一眼赵构,他也知道自己儿子能够不死,赵构的那番话多少起到一些作用,尤其是两全之策更是说服了赵佶饶赵有恭一命,他的心里只有感激,又有欣慰。

    赵构只是微微一笑,他也没有出什么力气,心里明白自己的父皇也不想看见赵有恭死,要不然在他自杀的时候又怎么会出声喝止,这一切只是顺水推舟罢了,而他今日所作所为却为他换来一个人的忠心,也算是意外之喜。

    (本章完)

第254章 赵似累了() 
宋徽宗赵佶采纳赵构的建议,加上心中有些不舍,赵有恭谋朝篡位之事大事化小,并未处斩,而是禁闭在府中,足不出户。并且,赵佶又对他说在府中等候他的惩罚。

    当天晚上,赵似便扶着赵有恭出了皇宫,回到了楚王府疗伤去了。赵有恭临行前,郑重其事的对赵构道谢,赵构也欣然接受下来,最后宋徽宗也回宫休息,嘱咐赵构安排好一切后见他。

    赵构待众人都离去后,立即吩咐大内侍卫打扫战场,那些俘虏也没有任何活命的机会,赵构全部扣以叛乱罪名处斩,无一生还。此外,赵构隐晦的说了几句,众人也纷纷点头,没有任何犹豫,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

    处理完事情后,赵构便来到书房中,宋徽宗正襟危坐的处理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