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61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61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偌大的压力如同泰山压顶似的,赵有恭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这个缺陷,让他不是一个人撑着。顿时,赵构明白赵有恭那个时候心中的无奈,感同身受,他们两人渐渐的互相欣赏对方,由最初的赵有恭排斥中又带有忠诚,到现在彼此之间的想法只需要一个眼神便知道了。

    赵有恭经过他父亲地点拨,赵构的话语彻底改变颓废之势,自己的计划失败多是赵构的造成的,见识他的能力以及手段、胆识魄力等,他便对赵构忠心耿耿。

    只是赵有恭与赵构两人性格相近,有些事隐藏在心中不与其他人说;赵构屡次出现在楚王府,府中下人对他熟悉。凡是赵构登门,他们也不阻拦,更不需要通报,直接放他进来,渐渐地赵构与赵有恭两人关系悄然变化。

    “堂兄,你的伤势差不多痊愈了,时机到了,该出手了!”赵构郑重地说道。

    赵构前来并非仅限于与他交谈,还有给他治疗伤势;赵有恭的伤势赵构比任何人清楚,好的这么快也有一部分赵构的功劳。

    “何时开始?”赵有恭不问缘由,直接询问时间,两人心照不宣地看着彼此。

    赵构淡淡的说道:“明日!”

    赵有恭点点头,没有接话;重伤之时,宋徽宗的旨意他也知道。那个时候他便猜到是皇上与赵构唱双簧,暗暗的发誓要尽快恢复,唯有痊愈了才能竭尽全力回馈他们对自己的信任。

    在养伤之时,赵似夜晚时分便前来将手中的权力以及山庄事宜一点一滴的告诉他;赵有恭全盘吸收,没有任何遗漏。

    赵构手中事情太多,也无暇顾及山庄事宜,全权交托于赵有恭处理,这也是重要的一环,以赵有恭足不出户便建立起一个庞大的组织,山庄暂时让他代为管理,最适合不过。

    当时,赵有恭曾经问过赵构一句话:“你真的确定我不会卷土重来?”

    赵构淡然一笑回道:“你会吗?”

    赵有恭愣住了,接着他笑了,笑的很开心,前所未有的笑容浮现在脸上,只因赵构对他非常信任,还有一方面是赵构对自己的眼光从不怀疑,更多的是对自己强大自信。

    既然给予赵有恭如此大的权力,意味着赵构相信他有这样的本事;二来,赵构敢给他也就有这样的能力收回来,赵有恭服了,彻底的服了。

    赵构经常出入楚王府的消息,不胫而走;群臣纷纷猜测他意欲何为,一连数日朝堂上都弥漫着诡异的气氛,众人的目光若有若无的看着赵构,可他依然不动,仿佛一切都与自己无关似的。

    当初,群臣担心赵构会有图谋;现在,群臣不再担心了。赵构没有待多久,便起身告辞离去,赵有恭亲自相送到门口。临行前,赵构又微笑地说道:“明日见!”

    没等赵有恭回话,赵构便转身就走了,他知道赵有恭明日一定会出现在朝堂上。两个月时间,他们二人对彼此了解的程度超乎众人意料之外。与此同时,赵有恭也转身回府。

    次日,赵构在皇城外静静地等候着赵有恭;赵有恭姗姗来迟,远远的看见彼此,两人默契的相视一笑,一起进宫参与早朝。群臣瞥见久未露面的赵有恭来了,惊讶不已,瞪大着眼睛直愣愣的看着他。

    群臣位列站好,赵有恭没有站到王孙一排,反而与赵有恭站在一起,无意间的动作落入太子赵桓、高俅等人的眼里犹如晴天霹雳一样,彼此对望一眼。宋徽宗的身影出现在大殿上,坐在龙椅上,接受众人朝拜。

    “臣赵有恭拜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赵有恭率先站出身来,他已经远离朝堂很久了,久到众人已经将他忘记了,现在又再次出现在朝堂上,仿佛做了一场梦似的。

    宋徽宗进入大殿,他便看见伤势痊愈的赵有恭,笑容满面的说道:“有恭,你伤势如何?”

    “谢皇上关心,伤势已经痊愈,并无大碍!”赵有恭躬身回道。

    宋徽宗赞赏地点点头,道:“如此甚好,你且退下吧!”

    赵有恭恭敬地回到原来所在的位置,宋徽宗看见他与赵构并排而站着,不仅没有生气,也没有任何的疑惑,理所应当的笑了笑。赵有恭身为王爷,位列一品大员,理应站在前列;赵构的官阶虽低,他身份不一般,身为皇子也应该站在前排,故而两人站在一起合乎礼制。

    宋徽宗没有说话,相当于默认了!赵有恭的行为在其他人眼里却不是那么简单地事情了,也表示着赵有恭与赵构同气连枝,接下来的事情才是他们应该考虑的,也是至关重要。

    (本章完)

第266章 太子之耻() 
从朝中消失许久的赵有恭再次露面掀起了一阵巨浪,惹得群臣纷纷臆测。并且,宋徽宗的态度明显是偏向于赵有恭复出,对他赞赏有加。与此同时,赵有恭又与赵构并排而立,与太子赵桓、高俅等人形成鲜明对比,意味着他站在赵构这一边,与他们为敌。

    赵构已经让太子赵桓应接不暇,又添上赵有恭难缠的主,更是让他们头痛不已。太子赵桓比赵有恭要大上几岁,也算是自幼相识,只是赵有恭也只是泛泛之交,谈不上多深的交情。

    虽然赵桓是大皇子,才能与智谋与之相比还差了一大截;赵桓是文人,完全继承宋徽宗的才艺,赵有恭恰恰相反继承了赵似的嗜武成痴的爱好。即使赵有恭与赵似嗜武成痴的程度差了一截,也不遑多让,他的身边多是武将,两人走的道路不同,故而关系也不怎么好。

    曾经赵有恭与赵桓两人入朝,相遇了也只不过是点头之礼,更别说私下里交流了。太子赵桓看着赵有恭与赵构站在一起,心里甭提啥滋味了,拳头拽得死死的,愤怒的看着他们二人。

    当初,赵桓也曾主动示好,只是赵有恭根本就不给他机会,傲气十足,根本就没有将他放在眼里。赵构不知道赵有恭与赵桓之间发生的事情,只是他无意间瞄了一眼看见赵桓眼中的愤怒以及不干,心里咯噔一下,觉得他们二人像是有什么事情似的。

    早朝结束后,群臣都散去了,赵构与赵有恭二人并肩而立地出了宫门,径直离去。不曾想太子赵桓独自一人走了过来,赵构诧异的看着赵桓,赵有恭面不改色的瞥了一眼,淡淡地说道:“太子殿下!”

    太子赵桓目不转睛的看着赵有恭,高傲的仰起头,笑道:“有恭,多年不见还是风采依旧啊!不知你伤势如何,要不本宫禀明父皇让宫中御医前去可好?”

    虽然赵桓是笑脸盈盈的,可是赵构看在眼里总觉得他的笑容很假,冷笑从他的脸上一闪而过,被他掩饰的很好。但是,赵构敢肯定赵桓说的话根本就不是出自真心,倒像是巴不得他早点死去一样,这让他非常的奇怪。

    从他的记忆中不记得赵有恭与太子赵桓有什么交往,历史上的赵有恭也与他身边的这位有很大区别,就连太子赵桓也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懦弱无能,贪生怕死之辈,倒像是阴谋家。

    “多谢太子殿下关心,臣弟并无大碍,不过是小伤罢了,早已痊愈!若是没什么事,臣弟先行告退了!”赵有恭气定神闲,不慌不忙地回了一句,也不等赵桓回话,直接离去了。

    赵构莫名其妙地看着他们二人,最后也告辞一声跟随着赵桓的脚步离开了。当他们离去后,太子赵桓的笑容消失了,阴冷的目光盯着赵有恭与赵构的背影,冷哼一声也离开了。

    “堂兄,你与太子之间有仇?”赵构好奇地问道。

    赵有恭撇过头,脸上还是那样没有任何表情的回道:“怎么了?你会有此疑问?”

    赵构回想起太子的脸色,打趣道:“如果你与太子没有仇怨,为何他看你的眼神都露出憎恨呢?还有刚才的关心,表面上听上去是真的关心,仔细听去恨不得你死了似的,到底是什么事情,说来听听如何?”

    赵有恭看着赵构一脸好奇的模样,哭笑不得的笑了笑,回想起曾经的往事,感叹道:“我与他的仇怨倒是没有你想的那么严重,也都是幼年之时发生的事情,就说来与你听一下吧!”

    赵有恭便一五一十的告诉赵构他与赵桓之间发生的事情,原来赵氏子孙都由专门的官吏教导读书。那个时候赵桓只有五岁,而赵有恭也有三岁,两人年纪以赵桓为长,只是三岁的赵有恭继承了他父亲的体魄,身高一般高,相比较而言赵桓显得弱小很多。

    恰逢宋徽宗与赵似二人都来到书院看他们几人学习如何,偏偏那一次遭遇到武功比试考核,他们都是小孩子,不可能真的让他们比武,只是耍几套拳路就好了。

    “耍拳路有何乐趣?不如直接比试如何?”三岁的赵有恭看着他们都在听从师傅耍拳路嘲讽的说道,然后高傲的扬起脑袋直接说比武,这让传授他们武功的教头脸上都有些挂不住了,尴尬不已。

    五岁的赵桓自恃年纪最大,又是皇长子,眼看赵有恭一脸不屑,走上前去怒斥道:“有恭,不得对老师无礼,还不快快道歉!”

    哪想到赵有恭根本没把他这个皇长子放在眼里,不屑一顾地回道:“你又是谁在我面前大呼小叫的,没那个本事就滚一边去!”

    赵桓好心好意相劝,又被赵有恭如此奚落,涨红着小脸怒气冲冲地吼道:“有恭,你怎么这么说话,今天就让我来教训你一下什么是尊师重道!”

    赵有恭听到赵桓想要跟自己比试,上下打量了一番后,十分高傲的转过身,嘲讽道:“就凭你这样的小身板还与我比试?我看还是算了吧!免得到时候被我揍得皇上都认不出来,那就不好了,我看你还是乖乖的耍几套拳路!”

    小小年纪的赵有恭继承赵似天不怕地不怕的性格,就算赵桓是皇长子,一样没有放在眼里。赵桓自恃自己是皇长子,未来的皇上,被赵有恭如此奚落,气得上接不接下气,觉得没了面子,怒气冲冲的就上前冲了上去直接攻击赵有恭。

    虽然赵有恭只有三岁,他的身手也不像是平常孩子那样,赵桓又没有钻研武功哪里是他的对手,三拳五脚就被赵有恭压在地上,最后其他孩子也上前来帮助赵桓也被赵有恭一并揍了。

    最后还是老师出面才制止局面,恰好这一幕被皇上以及赵似看到了,赵似哭笑不得的看着自己儿子,想要上前揍他一顿却被赵佶拦住,他只是笑了笑说是小孩子之间的矛盾,无伤大雅,根本就没有当回事。

    宋徽宗与赵似又走了,临行前赵似狠狠地瞪了一眼自己儿子,倒是赵佶没有放在心上。自此以后,赵有恭每次见到赵桓都会奚落他身板太小,还打趣的让他与自己练几下,每次都是赵恒灰溜溜的低下头,打不过赵有恭只得忍气吞声。

    那件事成为赵桓一辈子的耻辱,之后他与赵有恭同时入朝为官,在官场上混得风生水起的反而是赵有恭,赵桓却成为‘无能之辈’。一直以来,赵有恭都压在赵桓头上,让他这个皇长子脸上无光却又无可奈何,好不容易等到赵有恭闭门思过,罢免官职,一雪前耻的时候却没有机会了。

    如今,赵桓身为太子,赵有恭再次入朝为官,赵有恭还是跟以前一样的态度,没有丝毫的恭敬,眼里根本就没有他这个太子,这让赵桓怒火中烧却又没有办法。不过,太子赵桓相信只要他入朝后必定有机会让他一雪前耻!

    (本章完)

第267章 栽赃陷害,背负罪名(一)() 
“哈哈!……”赵构听闻赵有恭所说,仰天大笑起来,道:“堂兄,没想到你的性格自幼便是如此了,难怪太子看你就像是仇人似的;想想那个时候的场景,只怕他气得肺都炸了!”

    赵有恭耸耸肩无奈地说道:“虽然太子年长我几岁,只是他武功平平,虽然有些武功也不过是套路罢了,真正动起手来哪里是我的对手。再说了,那个时候总是以老大自居,当然看不过去了,正好借此机会好好的修理一顿!”

    “从那以后他也不敢在我面前吆五喝六,要是再不爽又揍他一顿。因此,每次见面也不过是点头的事情,有时候视而不见;太子的本事也是最近才显示出了来,隐藏的也够深的。”

    赵构愣了一下,笑道:“你是如何知道的?”

    赵有恭瞥了一眼,嘲讽地说道:“你也太小瞧太子了,身为皇子没有几人是真的那么简单。当初,我与他同朝为官便看出他一直隐忍不发;本来我也没有多做关注,以他的本事还认为翻不起任何波浪。”

    “直到一年前才真正崭露头角,一发不可收拾,朝中大半的大臣都归于他麾下。若非你从中作梗,除去了部分势力,只怕他的地位会更加稳固,唯一不赞同的便是他行事风格,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