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72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72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有恭看着赵构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除了暴戾还有杀意,他便猜到赵构此时心中早有谋划,又或是太子赵桓等人的行为彻底惹恼了他。赵有恭念及此事,喃喃自语道:“原来是这么回事!”

    赵有恭面面相觑,看见赵构像是知道了什么似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地问道:“明白了何事?”

    (本章完)

第287章 静观其变() 
赵构笑眯眯地回道:“佛曰:不可说!”赵有恭嘴角一抽,“堂兄,到时候你便知道他们意欲何为了。恰好借此机会,彻底改变一下,唯有如此方能一线生机。”

    赵有恭低头沉思许久,还是没有头绪,也不知道赵构明白了什么事情,唯一确定的便是赵构已经猜到他们的目的了。虽然有些不解,不过赵构不着急,赵有恭也不必心急如焚,到时候事情终究有明朗的一天。

    “堂兄,接下来才是关键,拭目以待吧!”赵构神秘兮兮地笑了笑,微微眯着眼睛,嘴角微微上扬,眼神陡然间冒出光亮,仿佛看见了什么似的让他整个血液都沸腾起来。

    赵构是当事人,亦是赵桓重点对付的对象。宋江、卢俊义等梁山军出身的人悉数吃了官司,有些罪名颇重。赵构心里自有打算,看似严重实则虚妄,只是他没有预料到军中事务他们也能插上手。

    赵构相信宋江等人化险为夷,自由应对之法,只要度过这段时间便不再有事,故而他按兵不动,也不准备上奏求情,作壁上观。但是,赵构还是暗中修书与他们联系,让他们静观其变,不可妄动。

    原本只是小问题,要是真的反抗或是动手,那就演变成违抗军令,要杀头的。那时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了,只能回到从前一样,那就得不偿失,故而他命令众人冷静处理,必然性命无忧的出来。

    众人接到赵构传递出的信,心里明白自己等人要是反抗或是有任何怨言,便会有人将所有的一切奏报于朝廷,那就真的覆水难收。并且,宋江等人效忠于赵构,势必会牵连到他的安危。

    经过此事,宋江等人也明白赵构在京城已经行动了,这是他们喜闻乐见的事情,也就没有反对之声,全部都束手就擒,任由他们发落。至于犯得事情,他们仍然据理力争,凭借的便是他们与赵构关系不一般,要是惹恼了赵构后果不是地方官府担当得起。

    即使受命于太子赵桓等人,地方官吏还是听闻赵构的手段,现在局势未明他们也不敢彻底得罪赵构。如果赵构真的取而代之,到时候第一个收拾的便是他们这些官吏,也就出现了阳奉阴违的现象,这是赵桓等人未曾预料的事情。

    “这些人真是大胆,居然敢违抗本宫的命令,迟迟不作为,真是该死!”太子赵桓恼怒的低吼一声,大手一挥猛地将茶杯摔在地上,发出破碎的声音,仍然难以抑制他此时的怒火。

    高俅、王黼等人齐声劝道:“太子殿下息怒!”

    “息怒?哼!”赵桓涨红着脸,气得两眼直冒火,厉声道:“如何息怒?这群人居然如此大胆,敢阳奉阴违,待本宫得势后,他们这些人一个都逃不了,想要两边都不得罪,岂能让他们如愿!”

    “太子殿下莫急,王大人不是还有一计;现在想想,理应快要见成效了!”高俅劝慰道。

    赵桓目不转睛的看着王黼,冷声道:“王大人,本宫等着看你的计谋成果。这一次就算了,要是有下次,哼哼!……”

    王黼冷汗直流,他也没想到下面的人居然敢阳奉阴违,表面上执行他们的命令,给宋江等人使绊子,暗地里又留有一手,并未真的严惩,以至于‘围魏救赵’的策略还没有实施便中断了,这让他心里有些担心。

    原以为赵构的威名显赫仅限于京城范围内,不曾想他的威名远播,就连地方官吏都知道他的手段。宁可得罪太子赵桓以及他们等人,也不愿意开罪赵构,这样的苦果真的让王黼有些难以下咽。

    如果这次恶意中伤的计谋失败,只怕赵桓毫不犹豫的将他处理掉,王黼心知赵桓的狠辣无情。王黼看着赵桓铁青着脸,浑身一颤,心里一惊,慌忙点头回道:“微臣自当不负太子所托!”

    “但愿如此!”赵桓板着脸,冷冰冰地说道。

    王黼擦拭冷汗,尴尬地看着赵桓,猛然想起来,心里一惊,暗暗地想道:“真是没想到他的威名居然如此远播,要真的中伤话语传至京城各地,要是找到散播之人是我,只怕不用他亲自动手,就连其他人都不会放过我,还是想个万全之策方可。”

    太子赵桓等人的势力极大,就连军中都有眼线,只可惜他们借用赵构骠骑大将军身份大做文章,却忽视了这个身份本身的含义。当初,赵构可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总揽天下兵马大权;凡是大宋将领都受到他的节制,就算那是应对当时的危机才封的,不过皇上未曾撤回,也就是说这个名义上的大元帅仍在,身为将领可不敢得罪赵构,要不然真的失职了。

    现在,赵构乃是真正的入主朝堂,已然崛起,更是不敢正面作对了,只得迂回作战。赵构凭借着自己的本事取得战功,不仅仅让他们羡慕,还有敬畏,值得他们尊敬,思前想后还是明哲保身,这才让赵桓措手不及,赵构却是高枕无忧,不必出面求情,反而任由发展。

    接下来,王黼顶着压力迅速地办理此事,为得就是能够在赵桓面前得到褒奖,彰显自己的实力。赵构盛名在外,王黼借由他的盛名以此中伤,为得就是君臣离心。

    纵然是当今皇上宠信的皇子,赵构还是一位将领,功高震主、自立为王等事情太多了,自古有之。大宋王朝之前的大唐王朝乃是最典型的事迹,要不是地方将领权力极大,也不至于分裂,更不会出现五代十国。

    大宋开国君主宋高祖赵匡胤重文抑武便是担心将领权力太大,跟他一样黄袍加身危及大宋王朝的统治,故而大宋王朝战功赫赫仍然得不到朝廷重视。如今的赵构已经算是格外受到恩宠,要是真的借由他的盛名散布谣言,危及帝位的话,就算是赵构也难逃严惩,这是历代皇上忌惮的事情,亦是王黼使出的最毒辣的计谋,要是真的做到了,赵构便真的永无翻身之日。

    王黼的计谋虽然毒辣,却不知道赵构早已洞悉一切,他也没有任何举动,任由事态这样发展。从开始准备与赵桓正面交锋时,赵构便在他们府中安插了眼线,他们的一举一动难逃赵构的眼睛,只是有些时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为得就是到时候一网打尽。

    (本章完)

第288章 我要登基为帝?() 
“德之愔兮善澹多心,营基才了又仓基。伯夷位事愚臣忝,青帝于君事分偏。”

    赵构默默地念叨着,看着宣纸上这四句诗,他总觉得有些怪异,却又说不上来,喃喃自语道:“莫不是搞错了?……应该不会弄错,只是怎么看不出这上面的意思?”

    “少主,这首诗到底有什么含义?”王管家皱着眉头,不解的问道。

    这首诗还是他亲自带回来的,赵构命他们盯紧太子府的人,就连高俅等人也都派人盯着,大致猜到他们的举动,想要造谣生事。按照道理理应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而是有理有据才能更好地中伤赵构。

    但是,王管家将这首诗带过来整整半个时辰了,赵构还是瞧不出其中有什么猫腻,只是觉得这首诗不错。即使他来自后世,作诗的确不是他擅长的,对于这些还真是不懂。

    王管家以及郡王府上的人都是一介武夫,虽有文化却也不高,只得大眼瞪小眼一筹莫展的看着这首诗。如今,整个汴京城大街小巷随意一处便可以听到有人吟诵这首诗,还有人在背后议论这首诗关于当今朝中会有人登基的事情,隐隐的指向赵构。

    当初,赵构听到这些人默默地谈论,便笃定心中的想法,这是太子赵桓等人干的好事,为得就是逼迫赵构就范,引起皇上的忌惮,最后罢黜于他,让他彻底的从朝堂上消失。

    于是,赵构便命人将这首诗抄送过来一份,仔细的研读还是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只是感觉上却有些怪异,又说不上来具体是什么。不过赵构猜测,这首诗必定与自己有关,而且关系颇大。

    “你们将这首诗带回来后,可曾打探到有什么消息,仅凭这首诗根本看不出有什么猫腻,莫不是我的感觉错了?”赵构低头沉思许久,摇摇头还是不明白其中的道理,这让他心中疑惑更甚。

    王管家紧锁眉头,回道:“我们拿回来时,路上行人说过这首诗关乎朝中有人功高震主,想要登基为帝的事情。并且,还有谣传说是这首诗隐藏着此人的名讳,只要破译便可知道!”

    “隐藏着那人的名讳?”赵构低头喃喃自语,再次默默地念叨了一遍,还是读不出来有什么名讳之事,再次问道:“你们可知道这首诗到底出自于何人之手?”

    “一位游方的道士!”王管家将调查的结果如实回报。

    “幕后指使人是谁?”

    “王黼!”

    赵构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喃喃道:“原来是他!”

    “少主,楚王来了!”赵震见赵构低头沉思,故而低声说道。

    赵构抬起头,只见赵有恭急匆匆地赶来,见他眉头紧皱,不由得好奇起来,打趣道:“哟,这是什么人惹恼了堂兄,为何露出这副模样,莫不是有人欠钱了,咱陪你一起要账去!”

    赵有恭没好气地瞪了一眼,气呼呼地说道:“这件事你从一开始便知道了?为何不早点说出来!”

    “这样岂不是更好?”赵构知道赵有恭说的是什么,也不否认,气定神闲地笑了笑。

    “好个屁啊!”赵有恭怒火中烧,首次破口大骂赵构,劈头盖脸地骂道:“你忘记了自己身在朝堂上吗?捕风捉影的大有人在,想当初我便是这样被拖下水,以至于一蹶不振。”

    “你可知道现在事态发展到何种地步吗?这件事摆明了就是给你下套,你这小子怎么就不好好的想想,那日问你不说,要是知道是这样的事情,宁可阻止也不可放任开来,真是不知道该如何说你才好!”

    赵构见赵有恭劈头盖脸地说一通,笑了笑没有反驳,任由他继续训斥,见他说的差不多了,不可置否的说道:“至少,就为了这件事……”

    “什么?”赵有恭骂了许久,见赵构什么话都不说,心里的怒火消了大半,不曾想赵构居然无所谓的态度,这让他熄灭的火气再次窜了上来,训斥道:“你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吗?你这幅不慌不乱的模样真是想狠狠地揍你一顿,气煞我也!”

    赵构见赵有恭还想继续说,连忙阻止道:“好了!好了!……堂兄,你如此训斥一顿,不知小弟哪里做错了!”

    赵有恭哭笑不得看着赵构,见他无辜的眼神看着自己,笑眯眯的模样恨不得一巴掌打过去,要不是自己打不过肯定狠狠地揍了一顿。当这首诗出现后,赵有恭才知道,心里就明白了必定是赵构出面,不仅仅没有阻止甚至还推波助澜了,不然以他的人怎么可能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又或是说故意对他隐瞒。

    赵有恭想到此处,立即火急火燎的赶来,当面质问赵构,见他不否认,心里更是气愤不已。要知道这首诗已经在汴京城家喻户晓了,还有人说是朝中某位人物名讳在其中,暗含着二心想要谋反的事情。

    于是,赵有恭立即看了这首诗,只看了一眼便知道诗中所指的人是谁。只要学过诗词的人都能看得出这首诗是藏字诗,还是递增式的,朝中官吏哪一个不是人精,各个文采风流,想必也看出指正的是谁。

    赵有恭看着赵构桌案前摆放着一副字,上面正是这首诗,又看了看赵构,惊疑道:“你是不是没有看出这首诗到底是什么意思?”

    赵构开门见山地说道:“这首诗说的不就是我吗?这有什么!”

    听到前半句赵有恭还有些欣慰,只是后半句就让他整个人都愣住了,恨铁不成钢地看着赵构,哭笑不得道:“果然你是真的没有看懂这首诗的含义,我真不明白为何你智谋无双,就连武功也如此高超,怎么就看不懂呢!”

    “这个……”赵构尴尬的笑了笑,暗暗地悱恻道:“我总不能说自己来自于后世,压根就没有学过什么吟诗作画了!”

    赵有恭摇摇头,叹道:“这首诗说的那个人便是你,这个没错;但是,这首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你是没有看出来了!”

    赵构连忙问道:“说的是什么?”

    赵有恭拍着额头,愕然的看着赵构,也就开门见山地说道:“说的是你要登基为帝了!”

    “什么?我要登基为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