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77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77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算是王博、王霸二人窃窃私语,也不会提及自己,好奇之下他捡起了物证,仔细地看了看,双手颤抖起来,遍体生寒,哆哆嗦嗦,两眼无神的嘟囔一声:“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王黼,你可知罪!”赵佶难掩心中怒火,愤怒的吼道。

    王黼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地回道:“臣知罪!”

    赵佶大怒道:“你真是好大的够胆,敢散布谣言恶意诬陷郡王,你可知道这是叛逆之罪!”

    “臣知罪!”事已至此,王黼也无力狡辩了,只得俯首认罪,迎着皇上的怒火,又瞥了一眼不知所措的王博、王霸、张胜三人,无奈的摇摇头,心如死灰,暗暗地叹息一声:“一字错满盘皆输!唉!……”

    (本章完)

第296章 罪有应得() 
刑部尚书王云呈上去的物证,是一张一百两银票,上面的印鉴乃是王黼私有的。宋徽宗对上面的印鉴比任何人都清楚,王黼的印鉴还是他亲手赐予的,乃是一块上等的和田玉由宫中大师篆刻而成。

    本来这方玉石是宋徽宗自己收藏把玩,后来因为王黼确实有些才能,便赏赐与他。因此,看到上面印鉴事情真相已经浮现出来,这枚印鉴除非王黼本人使用,任何人都不得用之,此乃皇上赏赐之物。

    王黼得知已经善后,坊间已经流传赵构的谣言,心情大好之下多饮了几杯;恰好王霸前来索要银两,王博禀告后,心情大好之下的王黼便从身上取出这一百两,上面还亲自盖有他的印鉴。

    只是王霸不识文墨,看不出上面用小篆篆刻的文字,只识得一百两,又害怕张胜未死的消息传出去,便匆忙的逃离,被王云逮个正着。王云搜到此物,心里大喜,暗想王黼地罪名坐实了。

    “既然你已经认罪,此事的经过到底是否属实?”赵佶厉声喝道。

    王黼垂头丧气地回道:“正如同他们所言,的确是罪臣所为!”

    “你为何构陷御史?”赵佶掷地有声地质问道,“以朕所知,你们二人并无矛盾,又未曾发生口角,到底是什么原因,让你铤而走险构陷郡王!身为宰相,你不可能不知道构陷郡王该当何罪!”

    “罪臣知道,斩首示众!”王黼面如死灰地如实回答。

    “知晓,你还知法犯法!”赵佶痛心疾首地怒吼道,“郡王乃是朕的儿子,身份暂且不论,仅凭他立下的赫赫战功,就算是当朝其他将领也不遑多让,你居然构陷朝中重臣,你可知道这样做会带来什么后果吗?”

    王黼沉默以对,他无话可说了。

    赵佶接着说道:“郡王尚未弱冠之年,弱小的身子奔赴前线,解救于百姓于水火之中,又平定了两次叛乱,解了朕之忧愁。你身为宰相,当是满朝文武表率,为国为民。”

    “可是你不仅没有起到表率作用,反而成为反面教材,不仅仅带头构陷郡王莫须有罪名,事后还买凶杀人,行为令人发指,让朕心寒。你可知如此做,朕多么的心痛、心寒啊!”

    “若是朕听信坊间谣言,误会了郡王,势必会剪除他手中的权力,贬黜为庶民,甚至是发配边疆充军。如此一来,真的遂了你心愿吗?你可知真的是这样情况,大宋会是如何?”

    “你以为那些判民真的死心了吗?不!朕知道他们绝对不会死心,只是找不到适合的机会。如果朕真的误信谣言,只怕那些居心不良之人才有行动了,那么大宋江山该如何了?”

    “你如此做打得是朕的脸,身为臣子理应为君分担忧愁,你身为宰相不仅没有作出表率,反而让朕烦忧,这便是你的臣子之道?你的心是被狗吃了吗?还是说从一开始你的忠心便有私心?”

    赵佶怒不可遏,王黼羞愧难当;大殿内全回荡着赵佶怒吼声,群臣保持缄默,气氛变得压抑许多,整个大殿鸦雀无声。众人纷纷低下头,哪怕赵佶的怒吼不是针对他们,依然让他们胆战心惊。

    “来人呐!”

    “臣在!”

    “王黼身为宰相不曾做表率,诬陷忠良,又派人刺杀,虽未成功其心当诛。”赵佶大吼一声,“传朕旨意:即可罢黜官职,贬为庶民,明日午时推至菜市口斩首示众,念及功绩,其妻儿等人免除一死,除却应得的银两,其他所有财物一律归于国库充公!”

    顿时,王黼心里一慌,整个人昏死过去。耷拉着脑袋,面如死灰的被人扒掉朝服、官靴等,直接拖拽着拉了出去。

    赵构冷眼旁观的站在一旁,王黼被拉走了,明日斩首示众乃是罪有应得,不曾流露出任何怜悯之色,目光看向太子赵桓,见他脸色阴沉,沉默不语,高俅等人亦是如此,冷笑一声:“高俅,王黼地今日便是你的明天!”

    “启奏皇上,臣有本要奏!”

    赵佶怒火难消,又见赵构站了出来,沉声道:“准奏!”

    “此乃臣调查所知一切,请皇上过目!”

    赵佶见赵构也取出一本奏章,愣了一下,狠狠地瞪了一眼赵构,还是命人呈上来。接着,赵构继续说道:“此乃臣调查王黼地罪证,这厮不仅拥有良田万顷,府中尚有一座密室,藏有金银珠宝不计其数;另外,王黼在担任宰相期间,中饱私囊,为自己的妻弟等安插职位,皆是朝中闲职却是‘肥职’。”

    “盐铁司、度支司……”赵佶眉头紧皱,脸色铁青,咬牙切齿地说道:“还真是‘肥职’啊!……刑部尚书听旨,将这些一干人等全部革职查办,不得有误;若是有一人逃脱,唯你是问!”

    王云恭敬地说道:“臣遵旨!”

    “张胜听旨,朕念你入道修行,涉世不深,误中歹人计谋,怨不得你,朕不再追究;汝入道修行,又尊师重道,朕特赐予你黄金百两准予还乡,重新修葺汝师坟墓,至于道观重新整修,作为你修行之所,你可满意?”

    “多谢皇上隆恩!”张胜一听自己没有任何处罚,还得到赏赐,心里高兴不已,感激涕流地谢道。

    “你且起来,站在一旁!”赵佶示意他退下,视线留在王霸身上,厉声道:“汝听命于人行不义之事,虽未成功却有此心,且居心不良,贪财无义之人,朕不杀你,给予汝改过自新的机会,然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杖刑八十,你可服气?”

    “草民愿罚!”王霸哪敢不从,与性命相比只是受点皮肉之苦算不得什么。

    “王博身为相府管家,对王黼之命言听计从,助纣为虐,不曾提醒,非良人也。”赵佶冷冷地说道,“既然汝与王黼乃是主仆,感情定然深厚,朕赐予汝陪同他一起上路!来人,拉出去!”

    “皇上饶命啊!皇上饶命啊!饶命!……”王博吓得屁股尿流,哭天喊地的求饶仍然难逃一死。

    “吾皇圣明!”赵构适时地高声喊道。

    “吾皇圣明!”太子赵桓、高俅等人心不甘情不愿的随声附和起来。

    宋徽宗赵佶欣然接受,语重心长的说道:“若是朝中再有此等事情发生,宁枉勿纵一律杀之;若无真凭实据,不可造谣生事。诸位爱卿皆是朝中大臣,理应为君分忧,为国分难,为民谋利。”

    众人齐声高呼道:“臣遵旨!”

    (本章完)

第297章 何人指使?() 
“你们都退下吧!”宋徽宗赵佶叹息一声,站起身来,直接转身离去。

    众人微微躬身,随即退了出去。此时,朝中大臣缄默不语,四处一片静谧,除了众人的脚步声,再无其他声音。众人神色各异,那些中立的大臣深深的看了一眼太子赵桓等人,又看了看笑容满面的赵构,然后离去了。

    站在太子赵桓的大臣却是愁容满面,心里一片苦涩。随着王黼地倒台,代表他身后的一批势力直接倒下,而这一切都是赵构所为。众人看向赵构的眼神除了畏惧还是畏惧,又联想自己等人的处境,忐忑不安。

    赵构、赵有恭等人微笑地看着愁眉苦脸的太子赵桓等人,幸灾乐祸,心里冷笑不已。除了太子赵桓不能动之外,其他人都成为赵构必须对付之人,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才是开始,真正的目标是高俅,还有日后的那位大人物,只是他到现在还不曾出现过,故而无法下手,只是高俅必须死,否则后患无穷。至于太子赵桓,赵构根本没想到真的让皇上将他太子之位废黜,而是让他明白有些事情该做,有些事情不该做。

    皇位对于赵构提不了太大兴趣,首要任务还是富国强民,抵御住未来金兵入侵的危险。若是乱世称帝也不得安宁,他可不愿意成为历史上的那位君主,只是一味地逃避,不敢与金兵对抗,这不是他的风格,也不符合他的性情。

    “太子殿下,为何愁眉苦脸?除去奸佞之臣岂不是好事,理应高兴才是啊!若是父皇看见太子如此模样,只怕到时候说不清楚吧!”赵构揶揄的看着眉头紧皱,愁眉苦脸的赵桓。

    赵桓嘴角抽了抽,勉强的笑了笑,道:“只是太开心了!”

    说出这话,赵桓都感觉自己的脸色非常不好看,只是强忍着心中的愤怒不得不回道。众人都知道此话是多么言不由衷,却又不得不说之。赵构语重心长地瞥了一眼,淡淡的笑了笑,轻描淡写地说道:“太子有些事情该做,有些事情莫强求,路错了及时回头才行!”

    赵桓脸色渐冷,直视赵构,冷冷地回道:“本宫的事情自己清楚,不必你来教训!”

    赵桓拂袖而去,不再与赵构纠缠。此时,高俅从赵构身边走过,自始至终他都不发一言,不愿意掺入其中。只是赵构不给他这样的机会,悄悄地低语一声:“接下来便是你了!”

    高俅浑身一震,心里一惊,愣了一下,没有任何回击,径直走开了,心里却不再淡定了,暗暗地想道:“接下来是我?……莫不是从一开始苗头便是我,并非太子?”

    想到此处,高俅冷汗直流,心里一紧,脸色骤变。然后,高俅认真的想了想,直觉告诉他这事情是真的,赵构针对的人并非太子赵桓,而是自己。高俅想破头皮愣是想不出自己何时得罪过赵构,浑浑噩噩地离开了。

    “等你解决了,朝中局势必定稳定了。接下来,咱们的交锋才是开始。”赵构脸色渐冷,冷漠的望着高俅离去的背影,阴冷的想道:“高俅不处,大宋难安,唯有除了你才是最重要的。”

    赵有恭目光冰冷地凝望着赵桓离去,默默地想道:“太子,哼哼!……想必你做这个位置太久了,放心你真的不愿意做了也没人强迫你!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王云低声道:“郡王,微臣先行一步!”

    赵构点点头,王云走后,许景衡也告退了。王云与许景衡二人按照名单,将王黼有关人员悉数擒拿,该罢免的就罢免,该论罪的就论罪,该杀处斩的就处斩,上至京城二品大员,下至地方官吏等。

    “九弟,王黼的事情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还需要行动吗?”赵有恭见许景衡、王云都走了,淡淡的问道。

    赵构微微一笑道:“事已至此,只怕他们会有提防。这件事就到此为止,接下来才是他们需要担心的事情。毕竟,王黼没有说出是他指使,不代表我们不知情,只怕这些日子以来寝食难安倒是真的。”

    “堂兄,过几天便是母妃的生辰,这些年我不在宫中,也不曾亲自前去请安。现在事情已经告一段落了,待母妃生辰那天你与我一同前去拜见母妃如何?想必母亲看见你也非常开心!”

    赵有恭一愣,道:“我去合适吗?”

    “就这么说定了!”赵构哈哈大笑直接让赵有恭哭笑不得答应下来,也不曾给他任何反应,直接敲定了,搞得赵有恭嘴角抽了抽,想了想也就默认了。

    赵构一直想去亲眼看看自己的生母,多年未见,也不知生母身体如何。若非事情没有敲定,赵构早想前去探望自己的母亲。现在事情已经尘埃落定了,是时候拜见自己的母亲。

    宋徽宗赵佶散朝后,没有直接回宫,反而命侍卫将王黼押赴至御书房。片刻后,王黼一身囚服,蓬头垢面来了;赵佶抬起头看了过去,只见王黼面色苍白,短短的时间整个人看上去老了很多。

    即使如此,赵佶没有任何怜悯,淡淡的问道:“朕问你,何人指使你做的?”

    “罪臣见过皇上!”王黼垂头丧气地高喊一声,听闻赵佶的问话,面露尴尬之色,欲言又止。

    “怎么都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想隐瞒吗?”赵佶厉声问道。

    王黼想了想,吸了一口气,如实回答:“是……是太子!”

    “果然是他!”赵佶唉声叹气一声,他已经猜到了是赵桓在幕后所为,只是未曾点破。

    据他了解,王黼与赵构没有任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