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78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78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黼想了想,吸了一口气,如实回答:“是……是太子!”

    “果然是他!”赵佶唉声叹气一声,他已经猜到了是赵桓在幕后所为,只是未曾点破。

    据他了解,王黼与赵构没有任何仇怨,二人也算不上交际,唯一的可能便是王黼受人指使。赵佶又想到王黼是太子赵桓的人,所以幕后之人不需要多想便知道是赵桓了。

    赵构奏禀上来的情报全部都是指的是王黼,没有任何关于太子赵桓的只言片语,这不符合赵构的性格。既然出手,势必断其后路,决不给他人任何机会。此事,赵构做的明显不符合他的性格,故而赵佶才有这样的疑惑。

    纵然心中已经猜到是赵桓所为,赵佶还是难以接受。毕竟,赵桓是皇长子,就算再怎么心狠还是没有轻易地下定决心。只是经此一事,赵佶心里已经作出了重大决定,对赵桓再一次失望了。

    (本章完)

第298章 忐忑() 
“你着实让朕失望!”宋徽宗赵佶冷冽的看着王黼,面无表情地说道:“汝之所作所为,朕一清二楚,却不曾处置你乃是朝中不可无相。纵然你有太大的过错,只要不触及底线;可惜,汝之所为乃是断送大宋江山之行径。”

    “若是早知如此,朕必定不可轻饶汝!郡王乃是朕之子,亦是骠骑大将军,更是监察御史,掌管百官行为,你可知朕为何如此重视?以你的聪明才智不可能忽视其中原因!”

    “朕重用构儿,非朕之子也,乃是为朕分担忧愁,为大宋江山出力,为百姓谋求福祉,实乃国之栋梁。汝本与蔡京同流合污,蔡京贬黜京城,其势力连根拔除,却没有处置汝,是因为你看清形势,乃是聪明之人。”

    “万万没想到,汝还是让朕失望!千不该万不该,将心思用在构儿身上。你可知那首诗出来后,朕亲口问过他,若是他愿意朕即刻退位,废黜太子,另立他人。”

    “可惜被他拒绝,不曾答应;或许是朕太过着急也!若是你真的聪明,不可能不知道朕的心思,揣测朕的心思不是你一直以来擅长之事吗?朝中不能皆是忠良之人,亦不可奸佞之人,唯有平分秋色方是最好的结果。”

    “本以为这是最好的结果,只是时不待我,非常时刻行非常事,是该好好地扫清一切障碍了,不然祖宗基业毁于朕之手,朕无颜面对泉下的赵氏先祖,更愧对天下百姓!”

    王黼听到此处,方才明白一直以来昏庸无能的赵佶并非真的如此,心如明镜。此时此刻,王黼知道自己错了,从一开始就错了,这一切并非赵构所作所为,而是自找的。

    如果从一开始便知道宋徽宗有意清扫朝中奸佞之臣,王黼必定低调行事,不可能再次投入******中。蔡京被贬黜,王黼以为是他行事太过于乖张,把持朝政,惹恼皇上才有如此结果。

    蔡京身后的势力轰然倒塌,那些日子王黼颤颤惊惊,只怕自己惹祸上身,不曾想居然是赵佶有意为之,故意放他一马,因为那个时候他看到蔡京惹恼皇上,便落井下石,更是与蔡京闹翻,提前做好准备,逃过一劫。

    此次他受制于太子赵桓的威严,迫不得已之下才出此下策。此事说到底是他的私心,要不是他想爬的更高,得到更多的权力,嫉妒赵构,又畏惧赵桓,只得如此做。

    若是造谣赵构的事情全部怪罪于赵桓说不过去,还有一部分是王黼自身原因。之前赵佶如此问,王黼便顺势而下,推到了赵桓的身上。在他想来,太子赵桓乃是皇上的长子,必定受到宠爱,亦是日后大宋的君主,这是必然的。

    可惜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赵构在赵佶心中的地位居然如此高,王黼不得不承认赵构却是远甚于赵桓。若是再同等的位置上,赵构比赵桓更适合立为太子。即使如此,王黼还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皇上念及赵桓的面子不会真的将自己处死。

    但是,他错了,押错了人。如果是赵构的话,兴许事情还有转机。当时被押了下去,并未立即送往天牢,只是身上的朝服全部扒掉,穿上囚服一直没有离去;后来,皇上单独召见以为还有希望。

    如今,皇上将事情都说清楚了,王黼也知道最后的希望破灭了,自己是必死无疑了。本以为自己对皇上心思揣测有度,把握很好的王黼,这一刻发现皇上隐藏的最深,深不可测;此时,王黼明白了蔡京失魂落魄的贬出京城的心,以及童贯等人临死前的惊讶。

    只是发生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没有任何机会可以挽回了,更不可能重新来过,只能顺从。

    赵佶不可能再给他任何机会,直接让人拉出去送往天牢;另外,赵佶传旨不允许任何人前去探望。

    三日后,赵佶偕同赵有恭一同进宫拜见自己的生母韦氏,亦是韦氏的生辰。在大宋后宫中只有皇后、太后才有资格庆贺生辰,其他妃子都没有这个权利,甚至有些人在冰冷地后宫中生活早已忘记了生辰。

    若非赵佶提醒,只怕赵构都忘记了母亲的生日。对于他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日子,亦是特别的日子。现如今,韦氏已经从晋升为贤妃,这是赵构剿灭方腊取得战功后,赵佶特别赐予韦氏,也可以说是母凭子贵。

    无论是昔日的赵构或是以前的他都未曾给自己的母亲过生日,因为从未享受天伦之乐。当他长大成人想要孝顺时,却发现身边已经没有亲人了;如今重活一世,双亲健在,却不知道该如何给自己母亲庆贺生日。

    虽然韦氏不是皇后,可她为皇上诞下皇子,就算是没有享受庆贺生辰的待遇。不过,赵构却有这个权利为自己的母亲庆贺,不能大摆宴席,只得与母亲团聚方可。

    韦氏生于农历庚申年七月初一,即元丰三年七月初一。对于母亲的印象还停留在儿时模样,如今是何模样赵构不知。之前赵佶提及过一次,赵构认为局势未定不曾踏入后宫拜见母亲。

    现在,太子赵桓势力除掉了十之八九,仅剩下寥寥数人不足为患。并且,王黼等人的死也重重打击了******,那些投靠太子的大臣也想重新站队,却无路可走,寝食难安。

    “九弟,你去拜见母亲,为何喊上我?”赵有恭尴尬的走在一旁,心里说不出的怨气,说实话他也是没有给自己的母亲庆贺生辰,唯一能做的事情便是在母亲的忌日亲自前往墓前悼念。

    如果只是单纯地拜见,赵有恭并不反对;偏偏昨日赵构来到楚王府,穿着便衣拉上他一同上街说是赠送于母亲的生辰礼物。那一刻,赵有恭傻了,心里猛然想起自己的母亲来,怔怔不语,故而现在心里有些别扭。

    赵构理直气壮地说道:“咱们是兄弟,母亲生辰,作为儿子的理应送上礼物,你的那份也不能少!”

    于是,赵有恭莫名其妙的被赵构硬是拉着入宫前往崇德殿。原本这里是韦氏居住的地方,一连串的原因最后演变成韦氏礼佛之地。赵构要来的消息,昨日韦氏便知道了。

    心如水明如镜,心如止水的韦氏听到赵构明日要来见自己,愣是片刻不离身的佛珠从手中掉落,一时间慌了手脚,双眼布满了泪水,红彤彤的眼眸,彻夜难眠,心里想起了儿时的赵构,满是惆怅,询问了身旁的婢女许多问题,就连跟随在身边侍奉多年的婢女在那一刻眼睛也红了,激动不已。

    今日是情人节,祝大家节日快乐!如果有对象的朋友,可以在13点14分给自己的爱上发上“我爱你”红包,红包数字由你填写,心意到了就OK,不在乎多少~~多谢大家支持!

    (本章完)

第299章 母爱如水() 
“小兰,你觉得我现在这副模样可以吗?……构儿就要来了,这样子不行,要梳洗一下!……构儿的口味是否变了,不知现在身体如何了,你去御膳房做几道构儿小时候爱吃的菜色、糕点来……”

    韦氏激动不已,絮絮叨叨地自言自语,坐立不安,亦是她首次无心礼佛。多年的修行在多年未见的儿子到来相比,还是儿子重要。如果不是为了儿子,她也不至于在此地礼佛修行。

    “韦贤妃,你真是关心则乱!”小兰也为韦氏高兴,她本是皇后的宫女,后来赵佶见韦氏独自一人,便让她前来侍候,渐渐地二人感情慢慢的深厚,情同姐妹,二人年龄却相差十岁。

    韦氏礼佛以来,足不出户,两耳不闻窗外事,有关于赵构的一切事情都是小兰听闻告之。赵构的威名,就连宫中婢女、侍卫等听闻,有些见到他本人的宫女更是心如鹿乱撞,扑通扑通的跳个不停;侍卫见到赵构都是恭敬有礼,眼里都是尊敬之色。

    虽然赵构从未踏入崇德殿,除了书房外,其它地方都未曾踏足过。但是,他的名声在外,一些见过的他面的侍女更是私下里倾心不已,侍卫也会互相吹嘘渐渐地赵构的名声在皇宫中异常响亮。

    小兰听闻赵构的一切后全部告知韦氏,韦氏多年来哪怕是皇上前来都纹丝不动,眼神从未泛起任何波澜,犹如巨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淡,又有些疏离;渐渐地宫中的婢女、侍卫等都知道她性子冷淡,也慢慢的疏远开来,使得崇德殿异常的冷静。

    宫中流言蜚语甚多,赵构身为人子却从未踏入崇德殿,有些妃子嫉妒韦氏,便悄悄地流传赵构已经忘记了自己的生母,就连小兰都听闻,甚至于还出口回击,之后被韦氏知道,也是一笑置之,从未放在心里。

    小兰自从得知赵构来此地,喜极而泣,激动不已,忙不迭的赶来告之韦氏。小兰人如其名,蕙质兰心,她知道韦氏十分关注赵构的消息,听闻他的消息后眼神都会变得柔和与慈爱,赵构要来了更是激动万分。

    “郡王明日才来,韦妃您还是先行休息,待养足精神,明日便可以见到郡王了!”小兰热泪盈眶,心里暗暗地为韦氏高兴。

    韦氏一愣,只觉自己真的想的过多了,也就听从小兰的话,先行躺下休息。只是躺在床上,韦氏却翻来覆去,辗转难眠。毕竟,赵构第一次前来探望自己,她的心满是儿时的赵构模样,如今是何模样还真的不曾记得,心里盼望的紧。

    次日,天蒙蒙亮,韦氏便醒来了!昨夜,韦氏迷迷糊糊的睡了一两个时辰,心里迫切的希望早日到来。终于盼到了今天,赵构前来的时间,她特意命小兰准备一下,沐浴更衣,好好地整理一下。

    经过一个时辰的整理,韦氏便坐在椅子上静静地等待,她的目光却一直看着门外;心不在焉的模样就连小兰都看在眼里,忍不住笑出声来:“呵呵!……韦妃,郡王很快便来了,不用再看了!”

    “臭丫头,就知道笑话我,要是再笑话,我便将你赐予构儿做府中丫鬟!”韦氏笑骂一声。

    小兰羞涩地低下头,她知道韦氏是在说笑。毕竟,她身份卑微,以赵构的身份岂能看得上。不过她年仅二十一,正值青春少女怀春的时候,赵构又是人人称道的人物,想到自己要是成为郡王府的丫鬟,暗暗地窃喜,羞红的小脸蛋迅速的低下头,看着脚趾,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想着韦氏说的话。

    韦氏瞧见平日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的小兰沉默了,又见她羞红着脸,莞尔一笑。小兰的心思哪里逃得过她的眼睛,不过戏言却也想起了赵构年岁不小了,也该是考虑一下人生大事才行,心里不禁有些忧心了。

    小兰的年纪比之她要小,可是性格活泼,有她陪伴韦氏才不至于非常寂寞;崇德殿也不至于太冷清,只是小兰的身份让她想起自己。如果真的将她赐予赵构,作为府中丫鬟,只怕日后有些难办,故而此话点到即止,不再提及。

    “小兰,你去看看构儿来了没?”

    小兰如梦初醒,猛地想起了正经事,慌忙跑出去。片刻后,她又回来了,欢快不已,惊喜地高喊道:“韦妃,郡王来了,来了!……”

    韦氏猛地从椅子上站起来,连忙走到房门外,目光凝视着前往,只见前往走来二人,她一眼便看到了赵构。与此同时,赵构也看见了韦氏,那一瞬间赵构愣住了,韦氏热泪盈眶,泪水悄悄的滴落下来。

    纵然赵有恭与赵构二人前来,赵构乃是亲生子,数年未见仍然一眼认出了自己的儿子,只因血脉相连,那种亲情难以割舍掉。毕竟,此时的赵构模样与儿时有些相似,只是多了几分成熟稳重,少了几分稚嫩之气,英姿勃发,器宇轩昂,喜极而泣,喃喃道:“我的构儿长大了,真的长大了!……”

    赵有恭感受到赵构身体有些僵硬,笑容戛然而止,好奇之下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只见韦氏伫立在门槛处。顿时,赵有恭也愣住了,只因韦氏的模样与自己的母亲有几分相似,仿佛看见了自己的母亲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