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195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195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我等你两年,两年以后等你过来娶我!”邢秉懿满心欢喜地回答,温柔的笑容让赵构神情恍惚,勇敢的表白过后终于得偿所愿了,邢秉懿才茫然想起赵构所说,怔怔的说道:“你说什么?妃子?”

    “不错,正是妃子!”赵构微微一笑,道:“两年以后便是加冠之礼,届时便被赐封为王,而你便是正妻,亦是王妃,你可愿意?”

    “什么?你是王爷?”邢秉懿傻了,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捂着嘴吃惊的看着赵构。

    邢秉懿地声音有些大,邢焕也听到邢秉懿提及什么‘王爷’,也跟着惊呼一声:“王爷?……你是皇子?”

    寻遍脑海中的记忆,他可不曾记得皇子中有赵构这个人,只是他从未问起赵构名讳,而他只不过是开封府的小官吏,不曾上朝过,仍然看过一些皇子,可是赵构这样的皇子还真的没有见过。

    “赵某乃是当今皇上第九子广平郡王赵构是也!”赵构微微一笑道,他也没有打算继续隐瞒自己身份,在得知是邢秉懿就打消了拒绝的想法,唯有接受才能还清上辈子欠下的债。

    “广平郡王赵构?”众人齐齐惊呼一声。

    他们不曾见过赵构,也听闻过赵构的事迹,威名远播,整个汴京城上下无人不知赵构的盛名。上至朝堂下至百姓对赵构是两种态度,百姓对他是尊敬不已,高俅等人则是恨之入骨,而他的事迹也风靡整个汴京城。

    此时,邢秉懿捂着嘴巴,瞪大着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她真的没想到自己相中的人会是那个风头正盛的广平郡王。在京城中一些女子,谁不想嫁给那个顶天立地的男子,而她也曾想过,没想到真人就在眼前而她不相识,尤其是之前自己说的那些话,更是让她娇羞的低下头,涨红着脸默默地想道:“实在是太丢脸了!……”

    (本章完)

第330章 前世相欠,今生相见() 
原本脸色不好的刑焕在听到赵构表露身份时,脸色骤变,时而惊喜时而悔恨,还有一丝丝的畏惧,恭恭敬敬地喊道:“下官拜见郡王!”

    “草民见过郡王!”管家等人附和说道。

    直到赵构微笑的让他们免礼,才敢站起身来。管家等人想起之前阻拦过赵构,神情恍惚且担忧。

    之前不知道赵构身份,想要将他留住。若是赵构真心想走,只怕再多的人都不敢阻拦,悬着的心稍稍缓了过来。

    若非赵构不愿惊动太多的人,只怕他真的强制离去,众人拦他不住。赵构不愿蛮横无理,便好心劝说,也就留在这里等候,知道刑秉懿后,本想拒绝的话也收了回来。

    刑秉懿嫁给赵构后,从未享过清福,后来徽宗、钦宗二帝被掳去,跟着一起俘虏,之后的日子不用多想便猜到堪比猪狗,这让他懊悔且遗憾,再世为人,不愿再次辜负她,故而答允这门亲事。

    赵构没有坐下,众人岂敢放肆,只得站在一旁等候,待他下令让众人坐下,方才落座,微笑道:“刑大人,今日我便答允此门婚事,日后你便是我的岳父,不过目前不愿如此成亲,需要等待两年,待加冠礼成,便迎娶,你看如何?”

    “甚好!甚好!”之前还趾高气昂,摆足官威的刑焕哪里不同意,眼下哪里还有之前的气势,显得恭敬有礼,接着说道:“一切听凭郡王吩咐,下官自当遵从!”

    赵构沉声道:“刑大人也是官场中人,理应知道官场浮沉,有些话我不说太多,想必也能理解。其他事情我也不多说了,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我与大小姐的婚事暂时隐瞒,不准对任何提及,两年后待我行加冠之礼后必定亲自前来下聘礼,迎娶过门,你看如何?”

    邢焕郑重的点头答应下来,他知道赵构与太子如今是水火不容,再说赵构还未加冠,眼下只是郡王,并非亲王。虽说赵构权倾朝野,不过还是有很多势力与他抗衡。

    赵构不愿意立即迎娶邢秉懿也是出于目前的危机考虑,邢焕什么也不说,也不问直接了当的答允下来。邢焕知道赵构给出的承诺,势必会做到,他也不必担心事后反悔。

    “你安心地在府中等我两年,两年后必定遵守今日承诺,娶你过门。”赵构柔声说道,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邢秉懿。

    邢秉懿也是识大体之人,她也曾听闻赵构的事迹,更知道朝堂上风云变幻,故而没有反对,顺从地点头答允下来。既然认定了赵构是她的夫君,不论等多久都愿意。

    空口无凭,赵构还是决定写下聘书,只是没有下聘礼。邢焕欢喜的接过聘书,没有聘礼也不在乎,他知道赵构会补回来的,有这张婚书便足够了,上面还是赵构亲笔所写。

    最后,邢焕、邢秉懿等人一起离开了,赵构也转身离去了。

    赵构没想到七夕佳节会遇到邢秉懿,知道她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后,让他怦然心动,这样的女子成为妻子足够了。并且,邢秉懿绝对有这样的本事担当王妃的身份,前生亏欠邢秉懿的今生弥补,这是赵构目前能做的事情。

    虽然没有恋爱,大不了先结婚后恋爱,这也是一样的。赵构想到此处,嘴角不由得翘了起来,心里美滋滋的,心情欢快许多。与此同时,赵有恭也气呼呼的来到郡王府。

    赵有恭身后跟随着两人也被他支开了,大步流星,气势汹汹地来到赵构府上,恰好赵构与他相遇,愤怒道:“九弟,你真是太不讲义气了,居然丢下我一人独自玩耍,可是害苦了我!”

    赵构心情大好之下,也不计较赵有恭的愤怒,这让赵有恭很是惊讶,好奇地问道:“九弟,莫不是你遇到什么好事不成,为何笑得如此得意?看你满面春风的样子,莫不是遇到了意中人?”

    赵有恭玩笑话,却被赵构接下来的话震惊的目瞪口呆,直愣愣地看着赵构,整个人都愣住了,只听赵构毫不犹豫地点头答应:“知我者堂兄也!不错,我正是遇到了意中人,而且还写了婚书,待两年后迎娶。”

    “九弟,你不是烧糊涂了吧!”赵有恭见赵构傻愣的模样,忍不住出声道:“虽然皇上、姨母都期望你早日成婚,以他们对你的宠爱,只怕你不成婚也没事,何必找个人应付呢!”

    赵构反问道:“兄长,你觉得我是那样的人吗?”

    赵有恭毫不留情地点头道:“就是那样的人!”

    赵构哭笑不得说道:“你真是我的好兄长啊!事情不像你想象的那样,此女子温柔贤惠,也可以说我亏欠她的,恰好相遇便用我的一生弥补对她的亏欠,只是不想太早成婚,故而两年后再成婚。”

    “九弟,你没有傻吧!”

    赵有恭就像是看白痴似的望着赵构,别人不清楚,他可是清楚的知道,赵构自小身边便没什么女人,何来亏欠之说,在他看来想必是赵构发烧了,犯了糊涂才会说胡话,不过仔细看着又不像,着实不知道赵构葫芦里卖什么药。

    “兄长,你相信前世今生吗?”赵构淡然一笑,不等赵有恭回答,又接着说道:“前世是我亏欠她,今生相遇势必好好珍惜,绝不辜负于她。或许是缘分,我与她相遇,要是没有感觉那是骗人的,只是这份感觉再她道出名字时,逐渐的加深,不仅仅心动了,还震撼了。”

    赵有恭什么话都没说,只是静静地听着赵构的话,又听到他接着说道:“前世我亏欠她太多太多,要是没有今天的相遇,我也会亲自前去找她,不过时间较为提前罢了。”

    “在我的心中,她是独一无二,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赵有恭正声道:“九弟,你是认真的?”

    赵构回道:“当然认真的,绝不含糊!”

    赵有恭沉声道:“既然如此,做兄长的恭喜你!”

    于是,赵构、赵有恭二人在七夕佳节的晚上喝得酩酊大醉,赵构最不想成婚的那个人却阴差阳错的遇到了生命中的那个人,被逼成婚的赵有恭却适得其反,不仅没有遇到心意的人,还借着赵构的事情让他度过一劫,此事皆是后话,暂且不提。

    (本章完)

第331章 唇枪舌战() 
赵构阴错阳差与邢秉懿相遇,又写下婚书,此事很快便传进宫中。宋徽宗听闻后一脸的惊讶,他已经做好赵构敷衍了事的准备,未曾料到会是这样结果,接着又是欣喜万分。

    与此同时,赵构的生母韦氏也听到此消息,心情大好。此消息乃是宋徽宗亲自告知,自从赵构安然回来后,韦氏对宋徽宗的态度也改变了许多,不再冷言冷语,而是相敬如宾,不过仍然有些陌生。

    相比之前要好很多,正因赵构有了婚约之事,赵有恭违抗圣旨没有寻到中意女子的事情也告一段落,不过赵佶是放过了,赵似却恨铁不成钢,催促赵有恭早日成婚,不过也是说了数次便没有说了,只因整个大宋发生了一件大事,让他们的心思不得不转移过来。

    赵佶还在欢喜赵构找到妻子,还未消化便从边关传来一份急报。倏尔,赵佶脸色骤变,迅速的着急朝中大臣商议大事,此次参与会议的有赵构、赵有恭、太子赵桓、高俅、李纲、汪伯彦、黄潜善、宗泽等十几人。

    “雁门关、霸州等地八百里加急战报,战报的内容想必诸位已经知晓了!”赵佶皱着眉头,沉声道:“辽国发生叛乱,天祚帝杀害了萧昱、耶律挞葛里,文妃也被赐死,而耶律余睹率领部属千余骑叛逃金国。”

    “此外,天祚帝闻讯,派知奚王府萧遐灵、北府宰相萧德恭、四军太师萧干等领兵追捕,追踪半路便追上了耶律余睹。只是不知为何,耶律余睹等人又安然无恙的离去了。”

    “西夏国派遣大军攻占了西安州、怀德军,如今大宋被辽国、金国、西夏等国环视,皆有南下侵宋之心,狼子野心。金国得到耶律余睹势必知道辽国国情,局势对金国有利,而金国又与大宋有盟约在先,如此一来只怕是如虎添翼!”

    太子赵桓躬身道:“金国眼下得到耶律余睹相助,如虎添翼且攻入辽国增添几分胜算,此时金国仍然按兵不动,依然与我大宋结盟,想要一同灭除辽国,只怕狼子野心!”

    赵佶赞赏的点点头,赵桓分析的不错,沉声道:“太子所言正是朕担心之事,诸位有何想法,不妨直言!”

    宗泽身为将领,当仁不让的主战,高声说道:“启奏皇上,臣以为防患于未然的手段势必要的。若是金国得到耶律余睹相助,辽国灭亡之期不远矣!金国君主完颜阿骨打乃是野心勃勃之人,只怕辽国灭亡后便生侵吞大宋之心,此时不得不防!”

    “此外,耶律余睹率领余部数千人归降于金国,金国兵强马壮,又与辽国接壤,必然有灭除辽国之心,然大宋亦是如此想法。只是与金国结盟乃是与虎谋皮,臣担心日后金国反悔,举兵攻宋。”

    “西夏又在此时出兵攻打大宋,占领数座城池,臣以为理应加派兵马驻守雁门关边关要隘,以防西夏率领大军攻打大宋,金国趁虚而入。此举亦是防范金国攻打大宋,试探虚实,西夏军趁势偷袭。”

    “宗帅之言,只怕小题大做也!”汪伯彦率先提出反对之声,对于宗泽所言嗤之以鼻,恭声回道:“启奏皇上,臣以为宗帅所言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纵然金国得到耶律余睹相助,也掀不起多大的风浪。”

    “如今,金国与大宋最主要的敌人便是辽国,有耶律余睹相助金国,也等于相助大宋。只要辽国灭亡,收复燕云十六州指日可待也,故而臣以为此事理应是好事,不可轻易派兵增援。”

    “若是大肆派兵增援,势必引起金国敌视,此来耗费巨大,然国库充盈尚可,只是庞大的军需物资该从何处调遣,要是虚惊一场,只怕是浪费。另外,派兵增援也会引起金国君主完颜阿骨打的仇视,认为大宋背信弃义,势必毁掉盟约,要是金国与西夏结盟,到时候大宋腹背受敌,该如何处之?”

    “臣请陛下三思而行!”汪伯彦加重语气,声色俱厉地说道:“万万不可听信宗帅所言,妄自动兵,背信弃义事小,毁两国盟约事大,破坏两国相处关系乃是万万不可!”

    赵佶沉思许久,并未尽信,淡淡地问道:“太子,你以为如何?”

    太子赵桓躬身回道:“回禀父皇,儿臣以为汪大人所言极是,贸然出兵势必惊动金国、西夏国,若是两国结盟,又有辽国虎视眈眈,三方出兵只怕大宋危矣,还望父皇三思而行之!”

    李纲性子刚烈直爽,破口大骂道:“你们只知主和,却不知金国真想毁约,只怕再派兵增援为时晚矣,那时诸位便是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你们可知,西夏国与大宋相比乃是小国,依然敢出兵攻打,便是有你们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