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201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201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支持赵构的人心照不宣地沉默不语,自始至终都未曾发表过任何言论。有些话不曾说出口,有些事情不需要别人知道,只要真的明白,哪怕只是一个眼神都懂得想要什么,想要做什么。

    “若是诸位大人真心为大宋着想,为皇上分忧,那就明白不拘一格降人才,只要有本事的便可以后来居上。若是以年龄划分,或是资历,只怕熬过去也需要很久,那样局限了一些有用之才。”

    赵构铿锵有力地高声道:“朝廷正是用人之际,天下读书人何其多,要真的是全部否定赵某,赵某无话可说,那是错的离谱。然而,只是一些人看不过去,受到蛊惑,那便不是赵某的过错,而是其他人的过错。”

    “有些人看不得,便兴风作浪,煽动民愤,那些蒙受在鼓里的读书人岂能知晓事情真相。若是诸位大人与他们一样,那真是大宋不幸,百姓之祸也。皇上委以重任,信任诸位,然而诸位不知皇上求贤若渴,励精图治的心。”

    “诸位大人,赵某所言可对?若是此等之人,拿着朝廷每年的俸禄,又中饱私囊,为官却不作为,要之何用?何不罢免,任用贤能。朝中任何一位官吏,要是不为大宋着想,不为皇上分忧,不为百姓造福,留着何用?”

    众人羞愧的低下头,只因赵构所言都是肺腑之言,不仅仅掷地有声,铿锵有力,还说得头头是道,无处反驳。如果反驳,那便是否认赵构所说,而赵构说的话中又带有大宋、皇上、百姓,此乃真正意义所在,故而难以否定。

    “臣有本要奏!”

    众人纷纷侧目,赵佶撇过头微微一愣,看着潘良贵,道:“准奏!”

    潘良贵高声喝道:“臣要奏的便是广平郡王在大殿上有失体统,皇上乃端坐在朝堂上,然广平郡王高声言论,失了君臣之道,目空一切,俨然没有将皇上放在眼里,按照大宋律例理应罢官免职!”

    “若非广平郡王是皇子,只怕要问斩也不为过!”

    潘良贵不卑不亢,不喜不忧地话语,众人都愣住了,就连赵构都目瞪口呆的看着潘良贵,而他却不为所动,仍然坚持自己的立场。接着,潘良贵继续说道:“广平郡王乃是皇子,君臣之礼不能忘了;再说,郡王本是监察御史,却罔顾法纪,目无皇上,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宋徽宗赵佶尴尬的说道:“潘尚书,这……”

    “启奏皇上,臣乃是礼部尚书,掌管礼部,有些责任与监察御史相等。”潘良贵恭恭敬敬地说道,“广平郡王之前所作所为暂且不论,是非对错,并非臣等过问,一切由皇上定夺。”

    “只是广平郡王有失礼仪,乃是国之大体也。大宋本是礼仪之邦,然广平郡王之前言论,虽是情真意切,也是振振有词。身为皇子,却忘乎所以,忘记了自己身为臣子之道,在皇上面前失了礼仪,此乃大大的不敬。”

    “皇上贵为九五之尊,人间至尊,身为臣子理应遵从皇命。虽说情有可原,然而郡王身份不同,不仅仅失了君臣之道,就连最基本的伦理纲常都忘了,此乃大错也!”

    “臣,恳求皇上治广平郡王赵构的罪,以振朝纲,扬我大宋天威!”

    赵构看不明白潘良贵此番为何如此做,只是他觉得潘良贵对自己没有恶意。虽然潘良贵效忠的人乃是皇上一人,经过观察发现此人刚正不阿不说,还明辨是非,从来没有任何贪污受贿的事情发生,是真正意义上的清官,两袖清风,名副其实。

    监察御史与礼部职责上有些相似,却有些不同,潘良辰直言不讳的谏言,乃是他职责所在,赵构不怨他。宋徽宗赵佶都觉得看不懂潘良贵,要是之前赵构真的有失礼仪,也不至于当面训斥,更不会等到现在奏禀,理应早说了:“为何等到现在才说?到底是因为什么?莫非真的是因为构儿失礼……”

    赵佶目不斜视的注视着潘良贵,沉思道:“要是构儿失礼,只怕朝中大臣多数失礼了,为何他偏偏参奏构儿一人,其他人都没有弹劾?……难道是为了……一定是这样!”

    赵佶想了想终于明白潘良贵为何如此做的缘由,于是他没有任何驳斥,更没有训斥潘良贵,开口道:“潘尚书所言甚是,朕准奏!即日起,广平郡王罢免监察御史一职,暂且收回骠骑大将军之衔,安心留在府中,待朕旨意,以示惩戒!”

    赵构木讷地点头答允,整个人都懵了,不知道唱的是哪一出;与他印象中想的简直是两码事,完全不沾边,接着赵构就被赵佶从朝堂上带了下去。临行前,赵构疑惑不解地看着潘良贵,见他风平浪静,又回头看着父皇,得到的一样眼神,这让赵构更是哭笑不得,莫名其妙:“怎么这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我也被罢免了!……”

    赵佶的旨意发出,到赵构被推出宫门,前后不到一刻钟时间,众人恍恍惚惚,只觉有些难以相信,仿佛这一切都像是开玩笑似的。此次赵构不仅仅是被贬,还直接免除职责,这让众人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匪夷所思。

    今天刚刚到家,还未来得及休息,整个人晕乎乎的,就要更新一章~~实在是撑不住了,直接睡了~~求推荐、订阅、月票~~

    (本章完)

第342章 赵似来了() 
赵构恍恍惚惚地被侍卫赶出皇宫,愣了半晌才相信眼前发生的一切是真的,悻悻然地转身,头也不回的回府。

    心情郁闷的赵构踏进府门那一刻,王管家便迎了上来,低声道:“少主,王爷来了!”

    “十三叔来了?”赵构一愣,连忙跨门而入,只见赵似和蔼可亲地与众人谈笑风生,又见赵构回来,笑着点点头,赵构急忙说道:“十三叔,您何时来的?为何不早点通知?”

    赵似笑道:“刚来片刻,不必如此,待会还有人要来,稍等片刻再说!”

    赵构不解地看了一眼,也没说什么,便坐了下来,赵似命人将茶水送到赵构面前,然后继续与众人谈笑风生,将他冷落一旁。

    赵构百无聊赖,心想:“十三叔怎么来了?莫非有什么事,还是其他何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约过去半个时辰,赵似微笑道:“王管家,你去开门吧!他应该到了!”

    王管家点点头,亲自前去开门,映入眼帘的是赵有恭,还有几位大人,只是他们都没有进府,赵有恭点头示意,然后急冲冲的进去了。

    众人想要进府却又有些担忧,最后王管家笑道:“诸位大人莅临,少主有事,吩咐诸位大人大人前往偏厅等候,待见一位贵客后就来!”

    于是,众人才进府,却被王管家带到另外一处地方,而他也吩咐其他人端上糕点、茶水,供众人享用。

    众人皆是首次登门入府,本以为赵构府上必是富丽堂皇,没想到居然如此简陋,而且府上清一色的男子,未曾见到任何丫鬟、婢女。

    顿时,众人想起自己的府上,少说也有几位婢女、丫鬟,就算没有金碧辉煌,仍然挂着几幅名家字画,或是玉石、假山之类的,也有几分文人气息,而在郡王府给他们最多的感觉就是武将才有的气魄,钦佩不已。

    赵构正在好奇到底是何人,见到急匆匆地赵有恭,有些诧异,而王管家也过了一会便回来了。

    赵有恭见到赵构时,正想说话,却瞥见自己的父王也在此,冷不防的吓了一跳,惊愕道:“孩儿见过父王!”

    赵似笑着点点头,道:“起来吧!你先坐下来吧,有事待会再说!”又看向了他身后前来的王管家,“可曾安排好了!”

    “一切听从王爷吩咐!”王管家恭敬的回道。

    王管家之前听闻赵似说起等会会有贵客前来,让他提前安排,本以为是玩笑话,不曾想是真的,见到其他人时,就连他都震惊了。

    “嗯!”赵似点点头,示意他先下去,然后再把目光看向赵有恭,赵构,“你来此的目的,我知晓;你的事情我也知道,我来此便是告诉你们,有些事情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事情也没有往坏的方向发展!”

    “恭儿,父王知道你在担心,构儿被罢免一切官职该如何做,也知道与你一起前来的还有数人,只是他们被管家带到另外一处地方等候!”

    赵似娓娓道来,赵构被罢免乃是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清理之中,气定神闲地笑道:“我来此也不是我一个人意思,也是皇上命我前来!”

    “父皇的意思?”赵构、赵有恭两人面面相觑,又齐齐地看着赵似,不明白他为什么如此说。

    如果真是皇上的意思,又为何在满朝文武面前剥夺赵构的权力,让他闭府不出,他们还是不明白皇上为何这样做的目的。

    赵似像是知道他们的心思,一语道破:“你们还是在官场上太久,有些事情并非你们所想的那么简单!此次行动,虽然取得成效,对大宋江山社稷也有极大的贡献,只是你们行事太过于鲁莽,又太过于急功近利,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汹涌!”

    “大宋乃是重文抑武,此乃太祖皇帝一直以来的执行的国政,哪怕是太宗皇帝都不敢轻易的改变,就算是先皇重用提拔王安石,变法在大宋成效卓著,可惜最后还是无法执行下去,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赵构、赵有恭点点头,“无法继续的原因太多了,就算是我都觉得大宋要是不来一次变法,前景堪忧,然而真正无法走下去便是损害了众多人的利益。”

    “即使你们得到百姓之心,然而国家不能交托于百姓管理,唯有文人方有治国之策!若是完全依托于百姓,国之危矣!”

    “你们这次太过于鲁莽了,草率行事,还刻意隐瞒人数,差点出了纰漏!若不是你在朝堂上据理力争,又句句在理,还有皇上宠爱,要是换做其他官员,只怕早已经罢官免职,直接打入天牢!”

    “你们真是不知天高地厚,此次事情还在预计范围内!虽然你们想好了说辞,又有足够的理由才幸免于难,而且构儿三番四次的名扬天下,对百姓来说有恩,对文人来说有利,对武将来说有惠,才没有发生不可控制的事情!”

    “如果真的要变,那也不是眼下时机!皇上的目光如炬,不比你们差,只会比你们长远,一直未有太大动作,徐徐图之便是顾虑太多,就算真的要做也要让人心服口服,待时机成熟一切水到渠成,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大肆改革,让大宋崛起之期!”

    “何时才是时机成熟?”赵构急不可耐地问道。

    “这个你不必考虑,时机成熟必定给你大显身手的机会!现在心急也无用,到时候你就知道了!”赵似似笑非笑,神神秘秘地说道:“那个时候,我与皇上对你只有一个要求,无论付出什么代价,都要成功,决不允许失败,你可做到?”

    “决不食言,必定做到!”赵构坚定不移地回道。

    “如此甚好!”赵似笑了笑,嘱咐道:“另外还有一事,你抽空前往潘府一趟吧!此乃礼仪,亦是感激他的救命之恩,理所应当!”

    赵构郑重的点点头,他知道赵似所言为何。当初被贬,多少与潘良贵有关,经过赵似的点拨,赵构便明白其中意思,要是真的算起来,的确说的没错,潘良贵是救了自己一命,哪怕他最后也不会有什么事,也应该亲自拜会,以表示自己的感激之情,亦是一种拉拢,有潘良贵辅助更是如虎添翼,犹如唐朝的魏征一样,不可或缺之人。

    (本章完)

第343章 吃一堑,长一智() 
“父王,您是如何知道九弟被贬的事情?”赵有恭疑惑不解地看着赵似,他实在是有些好奇,这些事情发生不久,怎么会传的如此快,就算是自己的父亲消息灵通,也不至于如此迅速。

    赵似笑道:“因为你被贬时,我正在后殿。”

    “什么?您说的是真的吗?”赵构、赵有恭二人目瞪口呆地看着赵似,满脸的不可思议。

    赵似理直气壮地回道:“废话,我能骗你们吗?原本我近些日子不在京城,恰好你们两个臭小子做的事情惹得皇上心烦意乱,便跟我说了你们的事情,我知道会有事情发生,便急匆匆的赶来。”

    “果然不出所料,你们二人真的出事了。现在还好点,有恭没有受到连累,构儿事情也不用着急,此乃控制范围。原本我就是这个意思,只是皇上宠溺你们二人,一直没有同意。”

    “未曾想到潘良贵此人颇有见识,皇上也想明白了,就顺势而为。皇上对你们还真是宽容,只是你们二人做得太过分了,俨然不顾皇上的位置,肆意妄为。若不是你被贬,只怕后面的事情更严重,由你一人承担了一切,这样一来我觉得还在清理中,不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