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202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202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切,这样一来我觉得还在清理中,不然的话你以为我出现在此为何,真的没事做吗?还是说鼓励你们这次的行动,真是幼稚!”

    “若不是念及你被贬在先,此次回来我不好好的揍你一顿,就不是你的十三叔。”赵似面无表情地训斥道,“还有你,不要以为做了王爷,又继承我的事业,就可以大展拳脚,我看你是忘了当初怎么教育你的,难道这些事情都白教了吗?”

    赵构、赵有恭二人尴尬的低下头,沉默不语,赵似劈头盖脸的一顿痛骂,让他们二人都觉得有些不好意思,而且还无言以对。赵似骂的对,骂的再理,要不是赵似卸下责任,只怕真的如他所言,直接出手教训了,也不至于口头上教育一下。

    偏偏赵构、赵有恭二人面对赵似时,只得乖乖的夹着尾巴,不敢丝毫的不敬。至于皇上,有些话不能直接去说,有些事情不能做,唯有赵似一人代劳。赵似训斥了一顿后,赵构、赵有恭二人只得点头哈腰的答应。

    赵似训斥了一顿,最后说道:“构儿,你就安心的在府中歇息吧!当初,你弃文从武时,我与皇上都未曾说什么,这段时间你就好好的在府中修身养性,重新看看大宋建国以来发生的事情,重新在书中寻找才行。”

    “侄儿知道!”赵构恭敬地点点头答允下来。

    “有恭,你已经出来了,就安心的留在朝中观察势力发展,最好是韬光养晦,只是构儿被免职了,那你也如此,只怕对你们不利。你就安心的在朝中任职,日后必有大用处。”

    赵有恭恭敬地回道:“孩儿知晓!”

    “事已至此,你就安心的享受接下来这段清闲的日子吧!”赵似话中有话地叮嘱一声,然后便离开了。

    赵似走后,赵有恭才想起朝中大臣也跟随自己前来了,赵构微微一愣,连忙前往偏厅与众人相见。赵构看着众人在他最落魄时,不离不弃,满脸的担忧,心里一阵欣慰。

    赵构安抚一下,便让众人回去了,临行前,信誓旦旦的说,决不会就这样过去的,一定会有东山再起的日子。此外,赵构也让众人不需要担心,一切按照原来的轨迹行事。

    众人得到赵构的回答后,便告辞离去了。赵构亲自送他们出府,赵有恭则独自一人留在府上。

    “九弟,你真的甘心吗?”赵有恭知道赵构心志高远,如今却是身无官职,好不容易找到机会一展拳脚,还未开始便已经结束了,犹如当年的自己一样,此时此刻,赵有恭是最理解赵构的心情。

    赵构笑道:“不甘心又如何?既然身无官职,也算是一种磨练。正如十三叔所言,父皇有另外打算,而且只是暂别此地。放心,事情还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就算是放假吧!”

    赵有恭见赵构有如此心态,既是喜悦又是难过,道:“九弟,你如此想倒也不错。只是朝中没有你领头,只怕我们做的事情就会付出东流,我怕到时候太子试图再次兴风作浪,拉拢朝臣。”

    赵构拍着赵有恭的肩膀,郑重地说道:“兄长,我不在朝中,一切就看你自己的了。至于太子那边,你暂时不必担忧,而他们自顾不暇。毕竟,此事牵连甚大,还未真正结束,只怕那个时候他们才需要担心,而不是我们。”

    “如果我猜的没错,父皇也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太子做大,有些事情不能触碰底线,不然的话父皇断然不会留情。现在,父皇已经掌握朝中大半的权力,今非昔比,这些足够了!”

    “待事情过去一段路时,那个时候才是真正大展拳脚的时机。十三叔说的不错,或许我们太过于急功近利了。虽有成效,却又埋下祸端。若是我继续留在朝中,只怕有些人表面服气,心里却不服气。”

    “长此久往,只怕大宋江山社稷真的危险了。既然事已至此,我也被罢免官职,这件事暂且告一段落,不会再有什么事情发生。既然没有官职了,那就安心的谋划以后的事情。”

    “正所谓无官一身轻,不用考虑太多事情。朝中有兄长你帮衬着,我也就放心了;至于其他事情,待事情结束后,我们再做商议。目前来说,还需要详细的规划出未来的大宋蓝,避免这次的事情再次发生。”

    赵有恭赞同的点点头,随后告辞离去了。

    赵构目送着赵有恭离去,转身回府,默默地想道:“此事暂且告一段落,太子你们也不要得意太早,待我再回来时,便是终结的开始。若是所料不错,只怕父皇的心思也是如此!”

    经过此事,赵构受到宋徽宗的惩罚,罢免官职,又被禁足。只是赵佶的禁足令不到半月,便解除了。赵构得以乔装打扮,行走于民间,真正体会百姓疾苦,还化身为一位读书人,唯有知己知彼方才百战百殆,此乃赵构经过此事学到的,故而声名显赫的广平郡王消失在众人面前,伪装成另外一个身份行走于人群之中。

    此卷已经完结,明日开篇新的一卷内容,求订阅、求推荐~~

    (本章完)

第344章 销声匿迹() 
“皇兄,你真的不担心吗?”赵似笑眯眯地说道。

    赵佶不以为然地笑道:“此事又不是第一次了,那小子想这样做,那便随他吧!只怕到时候会出人意料之外,总是走不寻常的道路,又不按常理出牌。如果没有猜错的话,只怕这小子早已忘了还有我这个父皇吧!”

    赵似调笑道:“皇兄,你真的不担心吗?不知道是谁刚刚错把有恭当做构儿了,虽然有恭也是皇兄看着长大的,我就这么一个儿子,你有十几个儿子,不能跟我抢!”

    赵佶脸不红气不喘,气定神闲地回道:“谁让他们二人的关系如同你我二人,认错也是理所应当!”

    赵似哭笑不得地摇摇头,叹道:“皇兄,你放心吧!以他的本事,要想有事只怕那些避世隐居之人才行,其他人断然不会有事。如果你后悔了,可以下圣旨去找他,何必如此呢!”

    “这是他选择的道路,只能如此走下去!”赵佶沉声道,“以他目前的情况来说,消失一段时间也是好的。如同当年的他那样,只是这个摊子全部丢给了有恭,只怕他真的有些吃不消!”

    赵似道:“这是有恭的责任,无可避免,眼下非常时期,构儿不再反而更容易行事。皇兄,你为何不愿表露出自己的心思?如果他知道的话,或许知道该如何做!”

    赵佶笑了笑,道:“有些事情不到那个时候,还是不要让他知道比较好。如果早点知道的话,对他来说不利,唯有逐步成长才能明白什么是王者天下,懂得如何治理天下。”

    赵似目不转睛的望着赵佶,正声道:“皇兄,你决定了?”

    “从一开始便没有变过!”赵佶理直气壮地回道。

    “如果构儿有一天知道真相的话,只怕对他有些打击。若是那样的话,你就不怕朝野动荡,或是多年经营毁之一旦?”

    “有时候乱不见得是坏事!”赵佶谈笑风生地笑了笑,道:“若是真的如此,那便是他的道路,那个时候想必不会如此做。如果真的这样做了,也不会有什么事,一切都是为了大宋江山着想!”

    赵似叹息一声:“一切只能等到那时才知道结果了!唉!……”

    赵佶没有接话,只是淡淡的笑了笑。

    此时此刻,他的脑海中想起那日赵构面见自己的画面,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了。在这段时间里,赵构就像是消失似的,从人间蒸发,不论是赵有恭还是赵佶、赵似,或是其他人都未曾见过赵构一面,就连郡王府也终日闭门谢客,哪怕是赵有恭见一面都难。

    久而久之,众人也就悻悻然地离去了,赵构却不知去向。

    当初,赵似来到郡王府,为赵构指点一下,也是教训一顿。与此同时,赵构便亲自拜会潘良贵,哪怕三翻四次的被拒绝,赵构仍然坚持,就连赵有恭都难以理解,总觉得潘良贵如此做太过分了。

    赵构却不以为然的笑了笑,终于得到潘良贵的接见,以贵宾之礼,作为上宾迎接。至于赵构与潘良贵二人谈论的是什么,只有他们二人知晓,其他人都不知道,事后潘良贵也没有在赵构的事情关心过,而赵构却在不久之后消失在众人面前,也不知道去了何处。

    但是,知道此事的只有寥寥数人,首当其冲的便是宋徽宗赵佶,接着是赵似、赵有恭还有其他人等,一步步的让他们知晓。赵佶情不自禁的想起赵构拜见自己的情况,犹如儿时的他在自己面前坚定不移的弃文从武的决心,过去数年后没想到再次改了,回到了从前一样的选择。

    “父皇,儿臣决定暂时离开人群视线中?”赵构想了许久终于确定还是走上这条路,唯有知己知彼方能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唯有再次选择弃武从文伪装成文人模样才行。

    赵佶大吃一惊:“你说什么?”

    “回禀父皇,儿臣决定弃武从文,进入民间再次体会一下文人墨客的爱好与思想,唯有彻底融入才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此次事情,儿臣考虑不周,险些坏了大事,此乃儿臣考虑许久才确定做的事情。”

    赵佶皱着眉头,沉声道:“你真的确定了?”

    赵构坚定不移地点点头:“确定了!”

    “那你与你母亲说了没?”

    “暂时还未提及此事!”

    “那就不说了,你去做吧!”赵佶一锤定音地说道。

    赵构想了想,也同意了。毕竟,韦氏那边赵构真的不好去说,依母亲的性子,想必会反对。只是赵构眼下被禁足了,闭门不出;如今,悄然入宫便是为了此事才来。

    若是真的向母亲说了,韦氏就算同意,也是心不甘情不愿。天下没有哪个母亲愿意看见自己的儿子在外受苦受累,尤其是韦氏来说,赵构是唯一的精神寄托,要是真的有什么三长两短,只怕赵构后悔终生,有些事情却又不得不去做,只能选择不说了。

    宋徽宗赵佶不问缘由,放任赵构去做,这份信任与支持让赵构很是感动。赵构今日前来,便是得到赵佶的同意,有他同意一切好办多了。接着,赵构便告诉了赵有恭、赵似等人,其他人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当时,赵有恭非常不理解,而赵似只是微微一愣便叮嘱他万事小心,也与宋徽宗一样让他放手去做。赵有恭见自己的父王都答应了,就算心里有很多的疑问,仍然眼睁睁的看着他消失不见了。

    赵构一走,赵有恭身上的担子便重了很多,而赵构临行前也下达命令给予其他人,在他无法露面的情况下,一切事务皆可以交给赵有恭处理,就连府中的家丁等人都随意调遣。

    赵有恭硬着头皮抗下所有事情,直到赵似告诉他原因后,赵有恭没有任何的抱怨,也就欣然承受一切。自此以后,赵有恭的脸上笑容越来越少,行事风格更加成熟,在官场上磨练的八面玲珑,又不失刚正不阿,俨然成为新一代官员的领头人物,在朝中的位置与日俱增,而赵构逐渐淡出了人们视线。

    赵构去了何处,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只是没有他主动的去联系,就算是山庄的人都发现不了他的行踪。因为赵构比谁都清楚山庄人员的调动,故而刻意避开耳目,隐身在一处地方,无人发现踪迹。

    新的一卷正式开篇,今日暂更一章,明日三更起,敬请期待!!求订阅、求收藏!!

    (本章完)

第345章 改头换面() 
“卫国,与你说了多少次,你怎么还出错呢?”

    “老师,这事怎么怨我,我说了不会啊!”

    “算了,算了!”那位先生懊恼的训斥道,“你真是太差了,在我教授的那么多学生中只有你最差,仅仅几个招式都无法学会,亏你父母为你取名‘卫国’,以你的身手如此保家卫国?实在是有愧于你双亲!”

    被训斥的人便是销声匿迹许久的赵构,此时他的名讳不再是原名,而是化名使用了赵卫国。那位先生乃是传授武艺的老师,恨铁不成钢地愤愤摇摇头,被他的资质着实气恼了。

    赵构满脸委屈,愣头愣脑地望着那位先生,没有任何的不好意思,深以为然地赞同:“老师,弟子也觉得您说得对。我也不知道为何取名‘卫国’,着实对不起双亲啊!”

    那位先生年逾四十,生的虎背熊腰,四方脸,宽大的手掌轻轻地拍在赵构的肩膀上,赵构顺势倒下,俨然一副病怏怏的模样,委屈且无辜的眼神看着他,无奈的叹息一声:“虽说文人不必习武,然而你的体质实在是太差了,一阵风都能将你吹走。”

    “卫国啊,老师不是说你什么,你看看其他学生都能完成,唯独你教了数十遍还是原地踏步,这样一来其他学生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