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250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250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对夫妻?”赵构纳闷了,他实在想不出是何人。

    如果自己还有官职,那么有人前来拜会,倒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现在他什么都不是,唯一的就是这个爵位没有撤掉。既然人家都来拜会自己,赵构想了想也不能拒之门外不见,那就有些失礼了。

    于是,赵构起身,直接让众人停下来,又将王管家喊来,与他一同前去看看到底是何人。当赵构来到前厅时,看着那人的背影总觉得有些眼熟,又见一位锦衣罗衫的女子,而她的侧脸与自己的母亲有九分相似。

    “莫非是父皇、母亲来了?”赵构心里划过这样的想法,又想了想他们身在宫中,不可能随意地出宫。如果有什么万一,那还得了;正是这样的想法,赵构直接否定来人是赵佶、韦氏。

    韦氏自从进宫以后,便再也没机会出宫,除了上次特殊情况。现在她又再次出宫,却是皇上亲自召见的,去的还是自己的儿子住处。她第一眼便打量起这座府邸的布局,还有家具等。

    韦氏认真的审视一番,觉得此地很是安静,赞赏地点点头;这座府邸乃是宋徽宗封赏的,他自己都没有来过,也是上下打量一番。在老夫人离去后,他们二人不约而同的各自观察着,又十分默契的一致赞美。

    “请问……父皇、母妃!”赵构平静的脸色立刻变了,震惊不已,目瞪口呆的傻愣着望着,连忙跪地喊道:“孩儿叩见皇上、贤妃娘娘!”

    “今日朕微服私访,这些规矩都免了吧!”赵佶见赵构吃瘪,心里甭提多开心了。

    赵构站起身来,看着自己的双亲居然都来了,这让他有些哭笑不得:“来者不善啊!”

    (本章完)

第437章 看儿媳妇() 
“草民见过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见过贤妃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宋徽宗微微一笑,便让众人悉数免礼平身,又叮嘱今日只是微服私访,并非正事。即便宋徽宗如此说,也没有人当真,依然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的逾越之举。

    “你便是高宠?”

    高宠一愣,连忙回道:“回禀皇上,正是草民!”

    “很好!”宋徽宗上下打量起高宠,见他虎背熊腰,颇有昔日十三弟之风,也是可造之材,甚是赞赏,又看了一眼旁边的老夫人,微笑道:“你便是高宠之母?”

    “民妇正是!”老夫人心里一惊,连忙回道。

    宋徽宗笑笑道:“老夫人不必多礼!”

    “妾身多谢老夫人照顾构儿!”韦氏接话,直接向老夫人道谢。因为她是女子,更容易说这些话。哪怕她是贤妃,韦氏依然不觉得自己高人一等。

    “折煞民妇!”老夫人一时间也不知该怎么去说,急急忙忙地说道:“娘娘不必言谢,要是真的道谢理应是民妇。若非郡王厚爱,将犬子、老身带入府内,只怕我们母子依然住在茅草屋,食不果腹的日子。”

    韦氏见老夫人也是性情中人,微微一笑说了两声便停下来了。因为他们二人此次来的目的是其他,这些也不过是顺带一提便是。只是赵构一直都不愿意接话,这让宋徽宗有些无奈:“这小子还真沉得住气,也不来问问朕来此作甚!”

    “父皇微服出巡,来到孩儿府上,想必不是问候两声吧!”赵构奚落地看着宋徽宗,作为人子他可是清楚的知道自己父亲的小心思,一直不愿意接话,应该也是猜到了一些,却无法求证。

    赵构看见赵佶望着自己,他这才无奈的接下来。说实话,宋徽宗这点小心思还真的逃不过赵构的眼睛。

    “当然有事!”宋徽宗见赵构终于问了出来,理直气壮地说道:“朕的儿媳妇呢?她们在哪里?速速让她们来见朕!正好你母亲也想看看,尽快去喊来!”

    赵构见宋徽宗心急如焚的模样,反观母亲却是一脸的平静,依然和蔼可亲,暗暗地悱恻一声:“明明是自己想见,说什么母亲!”

    赵构毫不留情的鄙夷落在众人的眼里吓了一跳,宋徽宗也看见了。不过他没有心思管这个,今天他来郡王府就是为了看自己儿媳妇的。再说了,赵似都知道赵构的事情,他焉能不知。

    正因如此,宋徽宗不偏不倚的掐准时间,亲自上门来看看自己的儿媳妇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之前听过赵似提及过,说是一人美丽动人,另外一人端庄贤淑,两种不同性格的女子。

    如果不是为了看儿媳妇,赵佶才不会微服出巡。若非赵构不听他的旨意,明明过年屡次传召都不愿意听从,要不就是打马虎眼,总之就是以各种借口推脱。若非如此,赵佶又岂会来此。

    赵构很是鄙夷的看了一眼自己父皇,仍然命人将邢秉懿、王诗诗喊来。

    片刻后,王诗诗、邢秉懿在老夫人的带领下,来到前堂,微微施礼,然后便傻愣着看着。她们也没想到来到府上作客之人居然会是皇上、韦贤妃,也就是赵构的亲生父母。

    邢秉懿自幼生在官宦之家,对于这些还算是有些底气了。只不过今日见得人居然是皇上,那可是一辈子都没有想过的事情,在这天实现了;王诗诗自幼受到家教,总算没有失礼。

    宋徽宗就像是欣赏动物似的,上下打量起邢秉懿,见她举手投足之间端庄贤惠,又不失落落大方,仍不住赞赏地点点头,这个儿媳妇他认可了。赵构身份不一样,唯有端庄之人才配赵构,足以担任王后之位。

    虽然赵构尚未封王,不过加冠之礼已成,那便板钉上事实,必定是王爷,绝对没有任何意外。

    “你便是邢秉懿?”

    “回禀皇上,民女正是!”邢秉懿不卑不亢的回道。

    宋徽宗看了一眼身旁的韦氏,见她也是一脸的满意,悄悄地问道:“如何?”

    “不错!”

    韦氏言简意赅地点点头,她没有反驳。邢秉懿足以担当王后之衔,最重要的是她是女子,一眼便看穿了邢秉懿的情况,尤其是臀部浑圆且丰满,这是生儿子最好的特征,韦氏没有理由反对。

    邢秉懿见韦氏面带微笑地看着自己,她心里一紧,脸上又红了。因为她看见韦氏的目光一直盯着自己的胸前,还有自己的私密地方扫视,这让她一个黄花大闺女如何受得了,娇羞不已。

    接着,宋徽宗又看了一眼低着头的王诗诗,没有看见她的容貌。不过从她的言行举止,便知道此人小鸟依人;最重要的是她的身材更加苗条,柳叶的腰肢,没有任何的赘肉,当真是人间尤物。

    不用猜此人容貌定然美艳动人,艳压群芳。直到王诗诗抬起头,那张倾国倾城的脸庞再次出现在众人面前。即便是宋徽宗那一刻也被震撼了,后宫佳丽三千人,无一例外都是绝色女子,在王诗诗面前犹如皓月与星光,不在一个级别上。

    王诗诗的美像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楚楚动人的神态,一举一动带着魅惑,这让宋徽宗都觉得她称得上一代美人。既然身为皇上,宋徽宗的抵抗力还是不错的,他早已过了冲动的年纪,女子早已看多了,很快便回过神来。

    “当真是一代佳人也!”宋徽宗忍不住赞叹一声,“你便是王诗诗?”

    “回禀皇上,正是民女!”王诗诗被宋徽宗的目光看得浑身不自在,她讨厌任何人目不转睛的看着自己。若非知道眼前之人是皇上,又是赵构的父皇,怕是王诗诗早已失去了耐性直接转身离开了。

    韦氏也被王诗诗的容貌震撼了,她没想到王诗诗居然如此之美。之前她听到赵构说过,却没有说仔细。今日一见,当真是难得的美人。不过她的目光很是毒辣,再说了王诗诗的身材更显苗条,相比之下王诗诗的身材是丰满,她注重的是能否传宗接代,美与不美都无关紧要。

    正因如此,王诗诗在韦氏心中位置没有邢秉懿的重。但是她也是赵构的爱妾,韦氏还是微笑的点点头,没有任何的话。若是其他人或许是因为嫉妒,而韦氏不会,她只是有些失望,因为王诗诗在她心里是难生养。

    (本章完)

第438章 有君如此,天下之幸() 
王诗诗见韦氏面带微笑,神情有些平淡,不像是看见邢秉懿那样的热切,这让她有些失落,却又很快回转过来。或许早已习惯了看人眼色,王诗诗很快调整过来。

    “此女子不简单啊!”宋徽宗微微一愣,他清楚地看见王诗诗的脸色有些不开心,转眼间又恢复正常。如果不是心机深沉之人,那就是遇到了太多事情,早已心如止水。

    “朕今日微服出巡,并没有带什么贵重礼物,这个便留给你们作纪念吧!”宋徽宗从怀中取出三块和田玉石篆刻而成的凤凰玉佩,晶莹剔透,定然是价值连城之物。

    赵构见父皇带了三块前来,哭笑不得的说道:“父皇,这个见面礼您也太糊弄了!”

    宋徽宗尴尬的笑了笑,赵构说的没错。不愿意错过这个大好时机,宋徽宗出宫时也是匆匆忙忙的,随意的从宫内带了礼物。他自己也不记得这是谁送的,一直搁置在收藏室,取出来在路上一看才发现居然是三块,而他也不想回宫,拿错了也就错了,直接交给了王诗诗、邢秉懿,还有一块则留给了赵构自己。

    赵构被自己父皇搞得哭笑不得,他是男子,怎么会佩戴凤凰玉佩,凤凰乃是女子之物。这又是宋徽宗的心意,赵构也不愿扫了父皇的兴致,便收下了,而邢秉懿、王诗诗也收下了。

    另外,老夫人也有礼物,而她的礼物却是滋补之物,像什么人参等。这是韦氏准备的,宋徽宗没有想起这件事,故而韦氏替他想好了,借由皇上的名义赏赐出去了。

    现在宋徽宗的目的达到了,他也不便多留,没坐一会便起身回宫了,众人跪送。宋徽宗十分满意,无论是邢秉懿,还是王诗诗都是不错的。于是,他兴高采烈的回去了。

    宋徽宗离去后,众人才舒了一口气,总觉得有些放不开,有些压抑。现在他走了,一阵轻松。毕竟,皇上是皇上,就算关系再好,也不能逾越规矩,否则就是不敬之罪。

    赵构让她们二人将玉佩收好,然后邢秉懿也坐了片刻离去了。过年也就几天时间,过去了就会继续忙了。赵构足不出户,唯一出去的地方便是楚王府,其它官员府邸都没有去,这个时候他不方便,也不想惹出更多的麻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新年过后,不到一个月时间便是会试时间,赵构早已胸有成竹,他恨不得能提前早些开始。虽说他不认为自己能取得头名,要想参加殿试还是有很大的机会,唯有参加殿试方可重新入朝为官。

    宋徽宗的意思是让赵构安心等待,待加冠之礼必定封王,那个时候再出来也未尝不可。但是赵构却等不及了,他用自己的方式取得功名,入仕方可再次登上人生最高峰。

    终于在一月有余的等待中,会试终于开考了。此次会试由礼部主持,主监考官乃是潘良贵,副监考官是监察御史许景衡。至于京城中赫赫有名的先生、院长等都参与其中。

    会试考核的内容、形式都与乡试等相似,相差无几,唯一不同的是,不是当地衙役,而是禁军监考,甚是严格。潘良贵声名显赫,处事严谨,又铁面无私,这是出了名的,要想再他的眼皮底下做小动作,那就真的当心了;监察御史许景衡经过一系列的事情,也是威名远播。

    此时,在郡王府却是一片哗然。只因赵构作为广平郡王,又是皇子,居然会参与科举考试,实属少见。赵构参与考试,唯有王管家一人知晓,其他人都不知是什么原因,有些诧异,却纷纷闭嘴不言。

    当赵构出现在众多考生中,潘良贵、许景衡二人面面相觑,不知这是唱的哪一出。但是他们二人都没有与赵构打招呼,不动如山地像是什么事都没发生一样,而潘良贵在赵构通过检查,心有所悟,微微一笑,赞赏地点点头:“孺子可教也!”

    “殿下怎么会参与会试?”许景衡目瞪口呆地看着赵构离去的背影,愣是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赵构参与科举考试,多少与潘良贵有关,而他再看见赵构的那一刻也愣住了。若非猛地想起自己曾经建议过,只怕潘良贵还真的弄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与此同时,潘良贵也钦佩赵构的勇气,放下郡王身份,甘愿体会书生的生活,这是何等毅力。

    其他皇子有没有这样做过,胖良贵不清楚,他更相信眼前看见的。赵构与其他考生一样,没有任何的区别。他们二人都看见赵构的资格,也没有问题,是真真依仗自己本事取得的成绩。

    即便潘良贵忠心皇上,现在他也有赞赏赵构,觉得此人是明主。不仅拥有宽大的胸襟,又有远大的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