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311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311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闻声纷纷赞同,他们都是身经百战的将领,要是长时间不操练,到时候别说士兵们慵懒,就连他们自己都适应不了。如果敌军来袭,他们毫无战斗力可言,那么今日所做的一切都是白费了。

    “二哥,我让你追查的事情,你查到了没?”赵构撇过头看向了赵有恭,静静的等待着他的回答。

    赵有恭点点头,道:“已经查到了!”

    “那我们便去会会他!”

    赵构站起身来,然后与赵有恭二人一同走出来,在赵有恭的带领下,他们前往的是战俘营。

    “九弟,那个人便是他!”

    赵有恭指了指一位穿着辽军战甲的将士,赵构上下打量起此人,见他神色没有改变,仿佛置身于事外一样,哪怕是在战俘营中,他依然风轻云淡,像是什么事都不在乎似的,直到赵构、赵有恭二人前来,他的脸上也没有半点动静,淡淡的瞟了一眼后,又继续做自己的事情。

    赵构仔细打量,见他皮肤黝黑,脸上没有络腮胡,反而是干干净净的,可他的眼睛却是非常的熟悉。那一刻,赵构笃定眼前这人便是那日将情报送给自己的人,他想问问到底是什么原因。

    虽说攻陷南京城已有半月有余,奈何事情太多了,赵构也无暇顾及,只能让赵有恭暗中排查俘虏的将领之中。那个时候,赵构心里还有些怀疑,那人兴许已经是战死了,不过幸好还存活着。

    由于战报非常的准确无误,必定是将领级别以上,故而赵构让赵有恭缩小范围,又根据点点滴滴的细节观察。只要是被俘虏了,没有任何表情,也不慌不忙的那人就有可能是的。

    因为他将情报送出来,便已经做好了幽州失陷的准备,可以说非常的平静。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一切都说得通了。关押在此地的战俘都是先锋、将领等级别,有些是顽固不化拒不投降,有些则是镇定自若,看淡了一切红尘往事。

    至于辽兵,赵构没有让他们归降,而是将他们放了。因为这些人留下来也不会真心归附,还不如放他们离去,留下来的都是宋人士兵,或是燕云十六州本地百姓子弟,这些才是赵构收服的重点。

    众人见到赵有恭、赵构二人前来,都有些惊讶,有些甚至破口大骂,有些则是漠不关心,唯有那人像是知道结果似的,仅仅是抬起头,看了一眼便没有任何动作了。

    赵构命令士兵将他请出来,因为有些事情他需要盘问一下。那人见士兵前来,他缓缓地站起身来,什么都没问,也没有说,直接跟随士兵出来了,然后被带到了另外一个地方,与赵有恭、赵构二人见面。

    那人被士兵带至赵构处,淡然地说道:“大帅找在下有何事?”

    赵构微微一笑道:“近日赵某特请将军前来,乃是多谢相助之恩!若非没有将军的作战图,我又如何能获胜。即便是想要胜利,也需要多费一番功夫不说,更重要的是会战死多少将士,这一切多亏于将军相助。”

    顿时,赵构明显看出来,那人眉头一皱,整个人有些愣住了,他知道自己找对了。

    (本章完)

第553章 因为我是宋人() 
“唉!……”

    那人暗自叹息一声,他自问自己深夜前去,又特意乔装打扮,无非就是不引起众人的注意,没人发现自己的身份,然后就离去。

    如果他真的是想要邀功,也不至于在战俘营中待了那么些日子,早已跳出来表明身份即可,只不过他没想到赵构一直都不愿意放他们离去,只能一直在宋军大营焦急地等候着。只不过没想到还是被赵构发现了,这让他很是无可奈何。

    “大帅是如何发现我就是那个人?”本想狡辩一下,却看见赵构笃定地眼神,他知道再多的辩解也无法说清楚,还不如干脆承认比较好。

    赵构笑道:“将军深夜前去,我不可能不妨,故而将你的容貌特征特意记下,待事情已了便来找寻,奈何事情繁忙,让将军受累了!”

    “无妨!”那人笑着摇摇头,赞叹道:“将军好眼力,观察细微,当真是少有。”

    那人全副武装,将自己的容貌乔装掩饰起来,便是担心这个事情。但是,赵构却没有放过丝毫的疑点,一步步的寻找起来。

    赵构道:“过奖了!今日我来见将军,是因为有件事很是疑惑,特来寻求答案。”

    “将军想问的是,为何我会帮助于你?”那人接着赵构的话说道,“我帮助你,有两个原因,一来是这个事情必须要帮,二来则是受人之托。”

    “受人之托?”赵构愿闻其详,静静的等待着他的回答。

    “萧蒲打!”那人像是回忆什么,满脸地哀伤,他一字一句的话,让赵构大吃一惊。

    “什么?是萧将军?”赵构是真的被震惊了,就连赵有恭都怔住了,他也没想到会是萧蒲打。

    “大帅连番大胜,萧兄曾多次来信,赞扬你的本事。在他心里,大帅不仅仅是对手,更是知己!”那人娓娓道来,“由于萧兄的来信,提及过大帅的本事,也说起想要与你见上一见,把酒言欢。”

    “当初,我听闻他有这个想法,也曾劝说过,可他不以为意,认为付出一切代价都值得。最后的结果,我不说大帅应该也清楚吧!如果不是萧兄遭人诬陷,要想攻破儒州,打败晋阳军怕是有些困难!”

    “萧兄地本事,放眼整个大辽都屈指可数。虽说他不是武将出身,半路出家,可是他的军事才能就连我都佩服不已。只不过他的身份非常敏感,尤其是在这个关键时刻,最后辽天祚帝自毁城墙,要不然大帅攻陷南京城也是破费功夫。”

    赵构、赵有恭二人沉默了,他说的话确实是真的。宋军自北伐开始,从未有过败绩,却在萧蒲打的手中栽了跟头。并且,被他偷袭得手,要是那个时候真的一鼓作气,怕是宋军的损失惨重。

    可是,萧蒲打并未趁虚而入,而是给予打击后,便没有进攻了。这事也是事后,赵构分析出来得结果。正因如此,赵构才决定带上酒,也算是回礼了。

    但是,赵构做梦也没想到眼前这人居然会与萧蒲打关系甚密。即便是其他将领都不知道他们二人的关系,估计这事只有他们几人知晓。

    若非萧蒲打地身份特殊,也不至于招惹天祚帝的猜忌。可以说,赵构取胜,有一部分的运气成分。因为宋徽宗对他地信任,天祚帝对萧蒲打的猜忌,不愿调兵,最后更是战时杀将,这可以说是古今少有的事情。

    “敢问将军与萧兄是何关系?”赵构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八拜之交,过命的兄弟!”那人高声回道,他与萧蒲打乃是八拜之交的生死兄弟。

    赵构了然于胸的点头,他也猜到了。如果不是生死兄弟,又怎么会什么秘密都没有,悉数向告。

    “当初,众人都不理解萧兄,我却能理解。本想求情,却被他阻挠,因为他知道这件事在怎么求情都于事无补。”

    那人懊悔不已,通红的双眼满是泪水,愤恨的低声说道:“如果不是因为其它原因,我又怎么会听从他的建议。”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萧蒲打与他生死兄弟,八拜之交,他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兄弟战死,却什么都不做。曾经无数次的请求救援,却被一次次的否决,这让他有心无力,满是怨恨。

    赵构、赵有恭二人都能体会他的心情,命名可惜救援,就因为太过死板,不懂得变通才会贻误时机,错过了救援,这份遗憾与痛苦让他痛不欲生。

    “因为这是萧兄的意思,他与你见面后,对你的评价更高,也对我说过,由你统领大军必定放心。”

    那人又接着说道,“所以,他建议我按照自己的心去做,这也是为何我会夜深人静时前去。当我见到大帅时,也曾吓了一跳,不过结果还是让我对你刮目相看,这一切都值得了!”

    “多谢!”赵构真诚的道谢一声,又问道:“那将军你为何要必须帮助于大宋?”

    “为什么?”提及此事,那人的眼泪流出来了,热泪盈眶地咧嘴笑道:“因为我是宋人!”

    “什么?”赵有恭、赵构二人大惊失色,面面相觑,满脸地不可思议。

    片刻后,二人都冷静下来了。经过仔细的思考,他们发现也只有这个原因才会让他甘冒风险。因为他是宋人,是大宋子民,收复燕云十六州不仅仅是宋徽宗等人的心愿,更是他毕生的姻缘。

    现在这个心愿终于实现了,他的眼泪酸中有苦,苦中有乐,更多的心满意足。

    萧蒲打知道他的身份,故而才会赵构的事情以及自己对他的看法告诉,就是给它把关,也知道他的心意,那也就成全了兄弟。因为现在的契丹不比往昔,而萧蒲打也在多方面的打压下,让他对契丹失望至极,还不如成全兄弟,让他回到大宋,与家人团聚。

    赵构、赵有恭直愣愣的看着他,任由他流着热泪。此时此刻,赵构才知道为何萧蒲打曾经对自己说过还是宋朝的美酒好,好久没有品尝过这个味道的意思。

    如果没有猜错的话,萧蒲打之所以喝过,应该也是眼前这人与他一起喝的。即便进入不了大宋,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手段,酿造出美酒,故而萧蒲打才会说起这样的话。

    那个时候,赵构也曾经询问过,只不过萧蒲打笑而不语,还神秘的跟自己说,到时候便知道了。原来这一切都在萧蒲打的掌握之中,他知道赵构会见到眼前这人,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萧蒲打知道一些不知道的事情,包括眼前这人的打算。

    (本章完)

第554章 落叶归根() 
“因为我是宋人,所以我不得不相助于大宋。毕竟,大宋才是我的故土,终有一日希望能回归故里,落叶归根!”

    那人压抑多年的思乡之情爆发,让人一阵感慨万千,他本就是宋人,却在辽生活二十多年,这份隐忍与毅力着实令人钦佩。

    赵构、赵有恭二人面面相觑,低头沉思片刻,他们再次打量起眼前的这人,他们丝毫不怀疑他说的话。因为他们看见了那人眼里的泪水,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感情。

    但是,他们二人也疑惑了。如果仅仅是宋人,那也不可能甘冒风险,除非是一种情况。那便是他的先祖曾经是宋人,逼不得已的情况下才留在契丹,唯有这个原因才能说得通。

    “敢问将军名讳?”赵构再一次询问道。

    那人回道:“耶律怀安!”

    “耶律”乃是辽之国姓,不说是辽皇亲国戚,更是一种地位的象征。毕竟,“萧”姓也多,不过是大臣、功勋卓著之人便可以得到封赐。可是,“耶律”之姓不是随便就可以赐名的。

    “你是辽皇亲国戚?”赵构沉思片刻,低声道:“可你又是宋人?”

    耶律怀安见赵构二人疑惑不解得神情,淡淡的说道:“我的曾祖父是宋人,曾祖母是辽公主。”

    “你是杨家的后人?”

    赵构大吃一惊,这样的经历只有一个人非常的相似,那便是杨四郎被辽招为驸马,他的子嗣既是杨家后人,更是大辽皇亲,有两个姓氏。

    据他所知,杨四郎早已返回中原,与家人团聚。并且,他也是杨家之中寿命最长之人。

    赵构按照这个思路,不断的推理,他猜测只有杨家后人才有这个可能。若是其他宋人能娶公主,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事情,唯有骁勇善战的将领才行。

    现在耶律怀安在辽生活二十多年,不仅仅没有忘记回到中原,更是相助宋军,这份爱国热情唯有那些征战沙场的将领后代。

    “杨家后人?”赵有恭皱着眉头,摇摇头道:“杨家之中我记得没有谁流落至契丹成为驸马,之前确有其事,不过也都回来了。”

    赵有恭、赵构二人都觉得有些奇怪,他们不说知道宋朝所有的文臣武将之事,不过那些有名的将领倒是知道一些。

    “大帅可曾听过‘七郎八辉’?”耶律怀安没有急于否认,也没有一口答应下来,而是不慌不忙的问了这么一句话。

    “七郎八辉?”

    耶律怀安娓娓道来,“杨家将七人想必无人不知,可是有多少人知道杨家还有一人,也就是杨辉。”

    “你是杨八郎的后人?”

    赵构震惊了,他听说过杨八妹,杨八郎还真的不知道。但是,耶律怀安的话,让他猜到了,他便是杨八郎的子孙后代,也是宋人,更是将门之后,最重要的是杨辉此人事迹,知之甚少。

    耶律怀安将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赵构等人也知道了他的来历,这些赵构猜测萧蒲打也清楚,要不然也不会告诉耶律怀安有关于赵构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