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312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312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耶律怀安将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赵构等人也知道了他的来历,这些赵构猜测萧蒲打也清楚,要不然也不会告诉耶律怀安有关于赵构的事情。

    杨八郎本名王顺,乃是王令公遗腹子,而那个时候杨业是王令公王锦上级将领。杨令公被辽军团团围困,险死还生,要不是王锦突出重围,搬来呼延赞解围,恐怕杨令公早已战死。

    虽说杨令公活下来了,而王锦却是重伤而死。在临死前,王锦将自己的儿子王顺交托于杨令公抚养,杨令公答应下来,收为义子,改名杨顺,表延顺。

    杨家七郎各个能征善战,早已威名显赫,可是杨顺却名不见经传,根本不出名,他的年纪尚幼,各个兄长待他如同亲弟一样,照顾有加。

    可以说,杨顺过得更好,他稍微懂事便立志成为冲锋陷阵的将领,就像是父亲、兄长一样。

    但是,杨令公战死的噩耗却深深的震撼了整个杨家,乃至整个大宋。潘美连降三级,皇上雷霆震怒,相关人员全部降级,或是严惩不贷。

    同时,整个杨家还陷入更大的慌乱中。因为杨四郎、杨八郎两个兄弟不知所踪,他们跟随杨令公一同出战,那个时候杨四郎已经有二十多岁了,而杨顺不过十六岁。

    最后,他们并未战死,八个兄弟只有一人战死。至于他们二人则成为辽朝驸马,兄弟二人一起生活在异国他乡,一直想要回归中原。

    最后杨四郎如愿以偿的回到中原,就连辽朝公主也一并回去了。这让辽很是担心,故而对杨顺严加看管,最后没有机会回去,反而留在大辽一直生活下来,直至终老。

    杨顺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自己的子孙回归中原,落叶归根。但是,他的心愿一直没有实现,郁郁而终。

    杨顺在辽用的是自己本名王顺,不曾使用“杨”姓,他叮嘱子孙只有回到中原才可使用。由于杨顺被招为驸马,故而他的儿子可以使用“耶律”姓氏,这也成为耶律怀安使用最多的名字。

    “曾祖父在世时,叮嘱后世子孙一定要回到中原。即便他已经死了,也要将他带回来!”耶律怀安掷地有声地说道,他的眼睛微微泛红,十分激动。

    赵构沉声道:“杨将军的骨灰在何处?”

    耶律怀安一震,差异的看了一眼赵构,停顿了片刻,才回答,“就在南京城我的府邸中!”

    赵构看了一眼赵有恭,他心领神会的点点头,先行出去了。接着,赵构让耶律怀安带他前去。

    赵有恭出去后,立即动身前往大营,传大帅的军令,所有将领都必须穿戴铠甲,排列成两排,众人一阵诧异。

    此外,赵有恭又亲自找来杨沂中,将耶律怀安的事情说了。杨沂中整个人都傻了,他没想到耶律怀安居然与自己同辈,亦是杨家后代。

    赵有恭带领所有将领,直接来到了耶律怀安在南京城的住处排列阵型,以最高规格的军礼给予最高的待遇。

    耶律怀安带领赵构来到府邸,赵构紧随其后,二人来到一处别苑,终于看见了骨灰盒,还有排位,其中还有他的父亲。

    耶律怀安恭恭敬敬地跪下磕头,赵构也是躬身施礼。接着,耶律怀安又将骨灰盒捧起来,然后走出了别苑。

    当他们二人打开大门时才发现,赵有恭率领所有将领全部聚集在这里,在他瞠目结舌的目光中,众人一致的昂首挺胸,给予最高的尊敬。

    杨沂中上前一步,激动万分,铿锵有力的说道:“兄长,我来接你回家!”

    “多谢!”

    耶律怀安不知如何表露自己此时此刻地心情,先祖的心愿终于实现了,他完成了先祖的遗命,带他的骨灰回到中原,落叶归根。

    (本章完)

第555章 认祖归宗() 
耶律怀安迈着沉重地步伐,一步步的向前走去。众人慢慢的靠拢,然后步调一致的向前行,那稳重的步伐犹如整齐的军队似的,就像是送别那曾经骁勇善战的将士。

    赵构在前,赵有恭紧随其后,接着分成两排。直到他们抵达至南京城,众人才分开。

    杨沂中与耶律怀安并排而立,他们是堂兄弟。即便没有血缘关系,也是兄弟。

    众人显得很诧异,却什么话都没说,直到看见牌位后,众人立即明白了,纷纷肃穆起敬,脸色凝重的迈着步伐。

    赵构又命人重新安顿好杨辉的骨灰盒,然后众人无一例外全部都上香祭奠,缅怀这位曾经的将士。

    “兄长,这些年真是苦了你!”事情安顿好后,杨沂中便拉起耶律怀安与众人一同坐下来寒暄起来。

    耶律怀安笑道:“不苦!”

    由于心愿已了,他的笑容也露出了。虽说杨顺是杨令公的义子,可是也是在杨令公的教导下成长,彼此间的脾性都相差无几。

    “兄长,你已经回来了,就改回来吧!”

    耶律怀安点点头,他自此的姓名为******。

    赵构等人也没有插话,静静的等待着他们二人的叙旧,过了片刻后,******才是真的敞开心扉开来,与众人如同兄弟一样。

    经过述说,赵构也知道为何辽军不以逸待劳,而是打开城门与宋军大战,也是有他的功劳,推波助澜造成的。

    ******脱了身上的辽服,换上了汉服,也重新整理了一下,只见他身材魁梧,常年征战的脸上留下痕迹。

    杨沂中、******二人都是杨家后人,杨沂中也想看看******的杨家枪法,故而他们又相约至校场比试一下。

    “看情况,杨兄弟的枪法无法与其兄长相提并论!”

    众人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兄弟二人比试枪法,枪法是死的,人时活的,而且******南征北战多年,不论枪法的熟悉度,以及适用性都远胜杨沂中甚多,而他也是被动挨打的局面,这让众人有些震惊。

    “兄长,你的枪法厉害,我不如!”杨沂中衷心的感叹一声,他的枪法乃是其父所传,只可惜还是差了许多。

    ******回道:“假以时日你的枪法必定超出我许多!”

    他们二人使得都是杨家枪法,******胜在经验,而杨沂中败在年龄上。

    接着,赵构又让******留在军中与杨沂中一同训练士兵。原本******有些抗拒,却也耐不住杨沂中的软磨硬泡答应下来。

    另外一方面,杨沂中也修书一封送至杨府,交给杨府现任当家人杨文震。

    杨文震接到家书,立即动身前来。******在宋营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的融入进来,不再有陌生感,甚至于有时候也会与其他将领切磋,过得甚是欢喜。

    数日后,南京城迎来了杨文震的身影,他进入城中,见过了赵构、赵有恭二人后,开门见山地询问起******在何处,就连自己的儿子都置之不理了。

    赵构亲自带领杨文震前去校场,此时******两兄弟训练士兵,他们也不知道杨文震前来,仍然如常地操练。

    杨文震急不可耐的向前奔去,就连赵构等人都甩在后面。直到他出现在******的身前,激动不已的看着他时,又亲切的问道:“怀安,这些年你受苦了!”

    “伯父!”

    ******一愣,连忙跪地,然后郑重的喊了一声,杨文震的关心做不得假,让他有种见到父亲的感觉,不由自主的喊了一声。

    杨文震激动不已,搀扶起******,道:“孩子,起来!”

    ******站起身来,杨文震仔细地打量起他,发现他的眉宇间与八祖父有些相似,尤其是那双眼睛,他便相信了眼前这人正是流落在外多年的杨氏子孙。

    “父亲!”

    杨沂中看见父亲地那一刻,也愣了半晌才回过神来。可是,让他无奈的是,杨文震根本就把他无视了,这让他欲哭无泪。

    众人捂着嘴偷笑,他们自觉地散去了。接着,杨文震又让******与自己说说经历,而******身为将领就有责任负责到底,说是操练结束再说,可是杨文震没答应,直接命令杨沂中留在这里即可,他又看了看赵构,得到同意后,欣然的拉着******离开了。

    杨沂中瘪着嘴,苦笑的看着自己的父亲离去的背影,他真的怀疑自己是不是亲生的。但是,他心里也非常的开心,因为这个画面正是他希望看见的。

    “哈哈!”将士们见杨沂中吃瘪,哄堂大笑起来。

    “笑的开心吧!”杨沂中笑眯眯的看着众人,道:“既然笑声中气十足,想必大家精力充沛,那便再加五十遍!”

    众人哭丧着脸,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训练了。杨文震与******好好的畅谈后,已经过去了两个时辰。之后,赵构又让杨文震留在军中歇息。

    杨文震拜祭了杨顺后,又继续说道:“杨家人丁兴旺早已经是过去式了,曾经杨家满门忠烈,奈何后来战争中英年早逝的兄弟太多了,现在杨家中人真正成为将领的也是寥寥无几,甚至家传枪法也无法使用地太多了。”

    “现如今,怀安你回到中原了,待我回去后,八祖父的骨灰我便带回去入土为安,与其他祖父相聚。至于你则进入杨氏族谱,跟我一脉如何?”

    ******一愣,他知道杨文震的意思。其实,也就是让他成为子嗣,也就是过继,不是收为义子,而是将他视为杨家子孙的意思。

    “一切听凭伯父的安排!”

    “大哥,你是不是该改口了?”杨沂中在一旁打趣地说道,他是杨文震的长子,不过******的年纪较大,也只能改口了。

    “爹!”******开口了,他已经很久没有喊过了,一时间还有些拘泥。

    “哎!”杨文震喜笑颜开,就连皱纹都露出来了,道:“沂中,你在族谱中的名字与怀安有些相似,叫‘怀中’。”

    杨沂中郁闷不已,他是杨家人,又怎么会不知道。只不过这个名字,真心不好听,这也让他十分气愤,不明白自己的父亲为何要给自己取这个名字。

    杨文震的到来,******认祖归宗。但是,杨文震并没有继续留下来,做好这些事情后,他便带着杨顺的骨灰盒离开了,临行前特意试了******的枪法,心满意足的走了,还狠狠的训了一顿杨沂中,这让他莫名其妙,只能被动接受,谁让是自己得亲爹呢,只能受着。

    (本章完)

第556章 中京失守,晋王战死() 
经过了******认祖归宗的事情后,宋军阵营内没有发生什么大事。每日必做的功课便是操练,还有就是征召士兵,补充兵力。

    因此,宋军只有两件事,一是训练新兵,让他们有着强大的战斗力;二是关注辽金大战的情况,任何风吹草动都必须时刻注意。

    现在宋军占领了辽的西京大同府、南京梓津府;金占领了辽的东京辽阳府、上京临潢府,接下来的便是进攻中京大定府。

    上京临潢府是在前一个月时间攻下的,也就是宋军占领南京府后的两个月时间。宋军在幽州盘踞已有三个月时间。

    北方已然入冬,下起了鹅毛大雪。

    那白皑皑的雪花自天空中飘落下来,宋军北方人较多,不过也都是背井离乡居多,也可以说是头一次见识到北方的大雪。

    气温骤然下降,宋军早已准备好过冬之物。所有的将士都穿上厚实的棉袄,哪怕是大雪都要继续操练,没有任何时间休息。

    将士们从原来的不适应到习惯了,只因天气寒冷,当温暖的手握住武器的那一刻真心感受到刺骨的寒冷,渐渐的他们也就适应了。

    由于大雪愈来愈大,将士们得以早点结束操练,回到营帐内休息。每个营帐内都放置着火盆,让众人取暖,还有些酒水,也是为了给予他们抵御寒冷。

    经过三个月时间的严酷训练,又有天寒地冻的恶劣条件,这是一场毅力与力量的坚持。终于,他们彻底的适应了北方寒冷天气,也适应了在恶劣天气下征战,以及自保能力。

    “大帅,根据最新得到的情报,金兵正在集结大军攻打中京大定府!”

    “金兵已经开始进攻了?”赵构低头沉思不语,这让他有些出乎意料之外。原本还以为要等过去了冬天,金兵再进攻。但是,他们急不可耐的大肆进攻,这让赵构有些怀疑他们的动机。

    赵构透过窗看向远处,大雪已经停了,不过外面都是白皑皑的积雪。这样的天气,不应该进攻。可是,金兵却逆流而上,不仅发动攻击,还将兵力集中,这让有些不明白。

    与此同时,金朝皇上完颜阿骨打传下旨意,所有将领点齐兵马,随他进攻中京大定府。由于辽军兵力都集中在东面,与金兵抵抗,这让金兵行程缓慢,攻打辽的进度减缓了不少。

    宋军攻破幽州,占据南京,这让完颜阿骨打等人意识到要是不抓紧时间进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