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317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317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的只有投降这条路吗?”武钢默默地想道,再次看向前方却已经无路了,只是双脚不听使唤的继续向前行走,这让他的脚步很是沉重,却又难以停下来,因为这事真的很难抉择。

    片刻后,武钢的身影出现在军营中,看着站在营帐外的士兵,哪怕是风雪再大,仍然坚守岗位,不敢有半点疏忽。守卫见武钢出现了,他们恭敬地打声招呼,然后继续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武钢前脚踏进军营,后脚就有副将前来禀报说:“将军,军中又有逃兵!”

    “带他们进来,我有话问他们!”武钢自己都不记得逃兵的事情,是这半个月第几次发生了。现在,他只想好好的问问他们一些事情。

    此次逃兵全部被带进了大帐内,武刚抬起头望去,足足有十几人,比之前的人还要多。另外,这十几人是被抓住的,还有一部分已经逃走了,不知去向。他们一直低下头,不敢看武钢,满是羞愧之色。

    因为武钢待他们真心不错,做逃兵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

    “你们不必如此,我知道你们的苦衷!”武钢叹息一声,“我且问你们一些事情,你们为何要逃走,是因为什么原因?你们但说无妨,我绝不会怪罪于你们,只要你们如实回答即可。”

    他们还是不敢说话,低着头,沉默不语,最后还是副将厉声喝道:“你们跟随将军这些年,难道不知道将军是言出必行吗?只要你们实话实说,将军说不怪罪便不会怪罪!”

    “回禀将军,我们之所以逃走,也是情非得已!”其中一人抬起头,愧疚的说道:“宋军围而不攻,我们粮食已经吃得七七八八了,难以坚持了。此外,大雪又来了,这样下去怕是又有多少兄弟死去。如果是轰轰烈烈的战死在沙场上,我们没有任何怨言,而现在这样着实窝囊。”

    “若是大战一场,我们就算是战死,无怨无悔;若是闭门不出,那只能是坐吃山空,终有一日粮食会被吃完,这样下去还如何战斗,只能是坐以待毙。既然这样,还不如开城门让宋军进来。”

    武钢听完了后,便让副将将他们带下去了,然后独自一人坐在营帐内,低头沉思:“看样子,真的没有办法了!……”

    副将将那些人全部带下去了,又回到营帐内,正好看见武钢低头不语,脸上满是愁容,他恭敬地喊了一声,然后将事情的结果回禀后,又接着说道:“将军,这样下去真的不行,要是继续发生逃兵事情,怕是我军未战已经败了。”

    “王副将,我且问你,你觉得他们说的对吗?”武钢没有回答王副将的话,反而是问了这么一句话。

    王副将一愣,停顿了片刻后,沉声道:“末将以为他们说的并没有错,只不过我们是大辽的将军,要是开城门投降,也就是成为叛国者。只不过他们乃是士兵,与我们有很大的区别。”

    “宋军围而不攻,便是让我们弹尽粮绝,自乱阵脚,以目前的情况来说,他们成功了。不仅仅我军上下军心不稳,更是接连不断的出现逃兵,还有城中百姓也是忧心忡忡,这便是他们的目的,不得不说手段着实高明。”

    武钢点点头,他也知道这是宋军使用的计谋,可是计谋让他们束手无策,难以应对不说,更是正中宋军下怀。最后,武钢无可奈何的叹息一声:“王副将,你传我命令:开城门投降,不必再逃了!”

    王副将一愣,随即点点头,转身出去了。

    武钢说完这句话,全身一震,眼眶有些湿润了,他的内心十分挣扎,这是他做出的抉择,为今之计只有开城门投降,让所有的将领卸下身上的铠甲等武器,也就是表明自己真的下定决心了。

    另外,武钢又写了三封信,两份是分别送往其他两位将军,还有一份是降书,被送往宋军营帐之中,最后转交到赵构的手中。直到看见这份降书,赵构的脸上终于露出久违的笑容。

    (本章完)

第565章 婉拒招安() 
“终于等到了!”

    赵构看着手中的降书,他笑了。因为这是他想要的答案,对于檀州、顺州等城发生的事情,赵构不说一清二楚,也可以说是知道了七七八八。之所以没有出兵攻打,也是为了等待这个答案。

    如果出兵攻打这三个州,不仅仅是宋军会损失,更重要的是武钢等人在当地颇有一些威望,要是真的发生大战。只怕城中百姓会与他们共存亡,这样一来城中百姓就会受到无辜牵连,那个时候根本就不会考虑是不是士兵,只要是阻挡大军的脚步,一律杀之。

    若是那样做了,怕是日后留下的便是千古骂名,赵构思前想后,决定采取围而不攻的战略。看似没有出兵攻打,实际上是攻心为上。如果他是三州的守将,自己镇守的城池被敌军团团围住了,又没有任何救援,而是百姓、将士的生死全部都在自己一人身上,这份精神压力,比武力解决要厉害许多。

    赵构正是想到此处,才会选择这样做,不战而屈人之兵,实乃上上之策也。

    武钢的降书抵达后不久,其它两个州的降书也都来了。大体上差不多,不过也有一些不同,武钢的降书上也作出要求,就是宋军入城后,不允许滥杀无辜,也不允许伤及百姓、士兵一分一毫,这是他最大的要求。

    赵构对于武钢提出来的要求,全部都答应了,然后他让信使回禀,告诉他们自己答应了,让他们放心。

    众人躬身点头答应下来,然后转身离去了。

    “传我命令,不得侵扰百姓分毫,违者军法处置!”赵构传下自己的命令,也是一种约束。

    众人躬身答应,道:“诺!”

    “如果武钢此人为大宋所用,必定是一位忠心耿耿的大将。”赵有恭看了看武钢的降书,也是很钦佩。

    赵构点点头,他也是这样想的。以武钢在檀州的声望,怕是雄霸一方都有可能。但是,他并没有这样做,也没有居功自傲,更没有在降书里说什么恭维的话,一切都是朴实无华,这些都能看出武钢此人刚正不阿,忠心耿耿。

    因此,赵构也想将他收服,让武钢为大宋效命。如果有他镇守檀州,又有大宋的兵力支持,还有岳飞、刘琦等人的策应,必定不会轻易失去,也不会遇到今日这等情况,更是一道坚固的防线。

    可是,赵构猜测收服武钢这个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从字里行间都显示出武钢的无可奈何。这样的庞大压力之下,武钢还能稳如泰山,临危不乱,这份冷静已经算是不错了。

    武钢已经知道了赵构的回答,接着他又让所有的将士全部都下去歇息,就连巡逻兵都没有。此时此刻,整个城中的大街小巷都格外宁静,不仅没有人影,就连声音都没有,有的只有大雪飞舞的舞姿。

    “老伙计,你已经陪伴我十几年了!……是时候休息休息了!……”武钢在房中轻抚着手中一柄锋利的宝剑,然后又轻轻地擦拭着,像是自己的伙伴似的。此时,他的眼睛有些湿润了,像是想起了什么往事似的。

    次日,赵构便出发前往檀州。另外,其它两个州则由卢俊义、宋江二人率领大军前去接手。只要成功后,便让他们二人将两州的守将一并护送前来。并且,让他们一定要以礼相待,不可有任何的嘲讽或是居高自傲的姿态。

    “檀州守将武钢,拜见大元帅!”武钢率领所有将士在城外跪地迎接宋军到来,他们身上的铠甲都解开了,一些武器也全部都放下,双膝跪在雪地里,而大雪仍然不停。

    赵构见他们都跪在地上,膝盖处的白雪已经融化了,早已浸湿了他们的衣裳。赵构连忙翻身下马,然后扶起武钢,又让所有的将士全部都起来了,不必跪在地上了。

    众人得到赵构的命令,也都起来了。接着,赵构又命令大军全部在城外驻扎不必进城,而原本的将士也都留在城外,只有十几人与武钢、王副将等人一同进城了,这也是为了避免惊扰百姓。

    如果是大军全部进城,哪怕是没有恶意,百姓们也会受惊。

    武钢见赵构如此待自己,又爱民如子,这些都让他很佩服。直到此时,他知道自己的选择没有错。如果檀州等地的百姓都由赵构来统领,这样一来未必不是好事。

    “武将军,你既已投降,那便不再是契丹将领了!”赵构微微一笑道,“如果武将军不嫌弃的话,在下想让将军继续留在檀州成为守将,不知道将军意下如何?”

    武钢一愣,他没想到赵构对自己如此信任,急忙躬身回道:“多谢大帅赏识在下,只不过在下乃是大辽将领,又打开城门投降。如果归顺大宋,为大宋效命,此乃不忠不义之人,在下想离开此地,远赴漠北,不知将军能否同意?”

    “真的不再考虑了?”赵构料想武钢必有这样的想法,也没有多做强求,这便是他的选择。当武钢选择开城门投降时,赵构便猜到他的心里十分挣扎,早已累了。

    “多谢大帅美意,在下着实有心无力了!”武钢再次婉拒道,“城中百姓、将士有大帅在,比之在下要好上许多。另外,在下还有一个不情之请,还望大帅答应。”

    “但说无妨,只要赵某做得到的必定竭尽全力!”

    “在下想请求大帅不要为难他们,要是有些人不愿意归顺大宋,还请大帅不要责怪!”武钢没有提起自身的要求,而是请求赵构照顾好那些曾经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兄弟们。

    赵构郑重地答应下来,武钢交代好一切后,便离开了。

    但是,赵构并没有让武钢这么风平浪静的离开,而是传下命令,让所有的将士全部聚集在城外,为他送行,也算是给予他作为守将的一种尊重。武钢看着曾经的兄弟们,他的泪水终于忍不住流下来了,这一次离开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或许是一辈子都不再回来,因为他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只想回归平凡的日子。辽军士兵全都流下泪水,武钢在临走时,特意交代众人要好好的珍惜这次机会,也可以说是还赵构的人情。

    (本章完)

第566章 逃亡漠北() 
武钢离开了这片他守护十几年的地方,远走他乡,甘愿成为普通人。接着,其它两州的将领也都来到檀州面见赵构,他们二人的选择与武钢惊人的相似,都不愿意再继续征战沙场。

    并且,他们二人离去的方向与武钢是一样的。可以说,他们三人像是早已商议好的一样,不约而同的走在同一个地方,最重要的是兄弟之间的情谊,这份情谊让赵构不得不佩服。

    “最后的三个州已经收复了,那么燕云十六州彻底在大宋手中!”赵构兴高采烈,一直以来的心愿终于完成了,“有了燕云十六州作为屏障,就算是金兵南侵也得掂量一下。只要燕云十六州一直在大宋手中,那么金兵想要攻打大宋就难上加上了。”

    赵有恭笑道:“现在的燕云十六州必定成为大宋最好的屏障,这样一来就万无一失了。”

    赵构沉声道:“万无一失还差一点,要知道契丹被灭后,女真人必定不会善罢甘休。现在燕云十六州已经全部在我们的手中,要想它成为铁板一块,那就得增加边关的防守力量。”

    “我已经向父皇请求旨意,让大军不必回到中原,全部留守在燕云十六州。至于韩世忠、岳飞等四人镇守的地方已经落实了,接下来便是其他将领镇守的城池。”

    赵有恭皱着眉头,道:“九弟,要是让所有的将领镇守在燕云十六州,怕是朝中有人反对。毕竟,此次跟随大军征战的将领多数是你的麾下,只怕这样一来,会有人说你‘北面称王’,这样的话对你大大的不利。”

    “二哥,这点就不必担心了!”赵构风轻云淡地笑了笑,道:“燕云十六州乃是先祖的遗愿,如今已经完成了。父皇必定会对燕云十六州重视起来,哪怕再有人说也不必担心,只不过这次我们回京后,需要低调一点才行。”

    “树大招风吗?”赵有恭低声说道,赵构亦是点点头。

    现在燕云十六州已经收复了,接下来便是班师回朝的事情。可是,赵构并未立即回京,而是继续留在檀州,这是因为他在等待时机。如果这个时候撤兵,并未安顿好燕云十六州,怕是好不容易攻下的又要失去了。

    赵构率领大军攻下燕云十六州,乃是莫大的功绩,就连跟随一起出征的将士必定受到朝廷重用。但是,官场便是这样,功劳越大就越需要低调,要是高调怕是招惹忌讳。

    即便是宋徽宗宠信,更是皇子,也必须低调行事才行。毕竟,在汴京城乃是皇城脚下,不可肆意妄为,也不可居功自傲,以免功高震主。并且,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