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33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33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岳飞大喜,施礼道:“多谢岳丈大人!”

    (本章完)

第46章 周侗的嘱托() 
李春信守诺言将此此马赠送与岳飞,众人也都为他高兴。岳飞的目光却看着满身污泥的马,也不知它是什么颜色。岳飞四处看了看,看见旁边有一小池。

    岳大爷就叫马夫:“拿刷创来。”

    马夫答应,取了刷子,远远的站立着,不敢近前。只因他吃过此马的亏,好几次都它攻击,留下难以抹去的创伤。他是马夫理应照料好马匹,如若不然便是失职,要受到惩罚。

    岳飞见马夫不敢上前,扭扭捏捏好不爽快,出声道:“不妨事,你且上来便是。我拿住在此,不会伤你分毫,与我洗刷干净了。”

    马夫战战兢兢道:“姑爷须要拿紧了,待我将旧笼头替他上了,然后刷洗。”

    岳飞笑道:“不妨,你上来就是。”

    马夫立即将笼头套上,然后将马牵到池边,替它刷洗得干净。满身污泥尽除,露出一身雪白色的的鬃毛,没有一根杂毛,岳飞喜出望外:“果然是好马!”

    岳飞穿好了衣服,把马牵到后堂阶下,拴住了,上厅拜谢岳父赠马之恩。

    李春道:“一匹马,何足挂意。”又命家人去取出一副好鞍辔来,备好大马背上。

    周侗等人也在旁看了,觉得此马果然不错,全身一片雪白色鬃毛,每次抬足都能听见沉稳厚重的马蹄声。赵构有了自己的马,对此也是付之一笑,并无其他想法;王贵等人则心驰神往,忍不住想要买下一模一样的好马,心中笃定回去后要让父亲与自己买一匹好马才行。

    七人又重新入席,再饮了几杯。周侗起身告别,李春再三留不住,便叫马夫又另备了几匹马,送周侗回去。但是,周侗眼见自己一行六人,拒不接受。

    李春无奈之下,只能就此作罢,又将他们送出了仪门,目送着他们六人离开。周侗等六人原路返回,唯有岳飞一人牵着马匹。周侗笑道:“此马颇有威严,不如你骑来看看。”

    岳飞点头称是,他便骑上马背,疾驰而去。周侗等人在后面看着,也觉得不错。故而,岳飞来回跑了数遍,就停下来。

    周侗接着说道:“此马与你甚是相配,你快快回去向令尊说明情况,明日再来我住处。”

    岳飞点点头,先一步离去了。接着,周侗又吩咐王贵等人也离去,独独留下赵构一人在旁。赵构有些疑惑的看着周侗,心想:“师傅将大哥几人全部支开,必是有事与我说,不知是何事?”

    周侗转身望去,见赵构怔怔出神的模样,微笑道:“你且过来,为师有话与你说!”

    赵构慌忙上前,道:“师傅有何事?为何不能让众位兄弟一起听?”

    “有些事,他们还是不知道为好!”周侗淡然一笑,说道:“汝是吾之幼徒,亦是吾之关门弟子。汝取得的成就,甚是欣慰,又得知你身份尊贵,却有与众不同的决心,日后成就不可限量,必登大宝。那时,天下将是你一人天下,执掌乾坤,生杀大权在握,莫不要忘记初衷,为国为民。”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切记不可失去民心,唯有万民臣服才是真的一统天下,江山才能稳固。文能安邦,武能定国,不可倚重任何一方,要不偏不倚,才能让你手中权力最大,有利于你的掌控。”

    “鹏举、王贵等人日后要是入朝为官,皆是与你交好之人,也是你在朝中的武将、副手,他们几人还远远不够,需要更多的武将辅佐;再配以文臣治国,方能大兴。”

    赵构越听越迷糊,他觉得周侗是在交待临终遗言,不禁吓了一跳:“师傅,你……”

    “为师知道自己大限之日不远了,也知道你为何拜老夫为师。”周侗面对生死,像是看透了似的,没有任何的慌张之色,接着说道:“为师的身体我自己知道,多年习武,身强体壮,要么生病便不会再起来了,也是我离开人世的时候,只怕那个时候我就无法与你说太多,只能提前交代,你要牢记于心!”

    赵构面色有些哀伤之色,眼睛微微发红,重重的点点头,全神贯注,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周侗接着说道:“如果我没有猜错,一直以来,你都隐藏自己身份是想要学得真本事,怕为师因你的身份而不愿收你为徒?”赵构点点头,他听从林冲的建议一直隐瞒自己是当今皇子的身份,就连朝中大臣都不知道九皇子在外求学,还以为锁在宫中,“其实这件事说来话长,我就长话短说了。”

    赵构洗耳恭听,周侗告知于赵构原因。实际上,周侗担任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时,年少气盛。恰好,有一位郡王举止轻佻,公然在大街上调戏良家妇女。周侗不由分说,上前救下那女子,却得罪那位郡王,而那位女子后来成为他的妻子,两人在一起汴京生活,两人还生下一子。

    当时,周侗决定将一身武艺传授于儿子。自小便受到周侗的悉心教导,武艺也不错,待到十八岁时,也喜欢行侠仗义。那位郡王早已成为王爷,周侗那个时候深得皇上喜爱,又武艺高强,不敢动他。

    岁月不饶人,周侗已经年过六十了,身手大不如前。恰好,那个时候朝中一片混乱,那位王爷对于周侗不给他面子,一直耿耿于怀,又没有找到任何下手的机会。一直等了十八年,直到他的儿子成年后,才找到下手的机会。

    那人利用周侗独子少不更事,秘密派遣杀手,寡不敌众下将他杀死。当周侗回到家中,独子已经死去。经过四处查探,他知道凶手是何人,也不好真的前去追杀于他。毕竟,他是一介武夫,那人是高高在上的王爷,不久后他的妻子思子心切,一病不起。

    一怒之下,周侗辞去朝中官职,不再担任禁军教头,又推荐自己的弟子林冲接任。如果不是自己的儿子惨遭那人毒手,自己的妻子就不会一病不起,怒气冲冲之下,离开京城。因此,大宋皇族对于周侗来说是仇人,又看见朝中主和派得势,心灰意冷,悠然而去。

    赵构听完后,才知道林冲为何让他不要说出自己的身份。如果真的这么算来的话,那么周侗对于赵家之人的愤恨,可想而知。只不过时间的推移,周侗早已看淡了,又收下岳飞为义子,也算是自己的孩子一样。

    “师傅,那人到底是谁?”赵构忍不住地问道。

    “过去之事,又何必再提及!”周侗笑道,叮嘱道:“你有皇家的血统,理应可以继承大统,为师在你的身上看到龙气。虽然不够强烈,也足够了。如果你成为天下之主时,只要你答应为师,好生对待天下黎民百姓,待一切事了,必定要恢复我大宋国的威名,你可听好了?”

    赵构见周侗不想告诉自己那人的名讳,他心中决定要查清楚到底是谁做的,又听闻周侗问话,郑重地回道:“弟子晓得!”

    “你我虽为师徒,传授于你武艺没有鹏举那么多,也就指点你一些临战招式。当初那个缺点也早已弥补了,日后天空任鸟飞,任何武艺你都可以自由施展了。并且,你的内力兼容佛、道两家所长,必然会超越为师,你的智谋为师也放心。如果我真的死了,你要肩负起大任来,还有就是不需要守孝三年,为师哪怕死了,也会在天上看着你们,你们兄弟几人一定要齐心协力才是,唯有齐心协力方能成就大事。”

    “待我死后,你要记住。即可赶回汴京,与鹏举一同也可以,独自回去也行,不必为我守孝三年,也不必哭泣,身为我周侗的弟子,岂能轻言掉眼泪,就算是掉眼泪也得是为国为民才行,不然我死不瞑目。”

    赵构悲痛不已,哽咽道:“师傅!……”

    “不准哭!”周侗厉声道,然后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交与赵构,厉声道:“此封书信乃是你们的师兄——卢俊义写给我的,信中的内容说的是决定起义。如果我所料不错的话,应该是在我死后三个月内,必定会发动起义,到时候待我死后,你要即可回京,务必要阻止卢俊义起义,反抗朝廷。”

    “这封信是他邀请于我一起,为师已经老了,看不到大宋的未来,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赵构你虽是赵家之人,却与众不同。在你的手中,我相信你会有一个不一样的大宋。如果他真的叛乱了,到时候你要尽力挽留他的性命,要是运用得好,必然是一员大将,他的枪法比之林冲只强不弱,到时候你见到他就明白了。”

    赵构仔细的看了书信,信中说的是卢俊义遭受奸人所害,准备逃亡前往水泊梁山,大致的意思是说大宋民不聊生,走了蔡京又来了高太尉,比之蔡京还要厉害,又有童贯等人为非作歹,对大宋王朝的统治感到一丝无奈。

    “如此说来,卢俊义是要前往水泊梁山与众人聚义,这样的话对于大宋王朝非常的不利。”赵构紧锁眉头,低头沉思;“没想到高俅已经这么快成为太尉了,只是不知道师兄有没有听从我的家建议,辞官归隐起来!”

    (本章完)

第47章 病来如山倒() 
赵构不解道:“师傅,要是师兄真的叛宋,我的力量根本就不足以与他抗衡?”

    周侗笑道:“你身为大宋郡王,又是当今圣上最疼爱之子。如果你主动请缨带兵出战,必然能水到渠成。至于,朝中武将,你尽可挑选,尤其是宗泽元帅必然可以助你一臂之力。如果你真的领兵出战,我向你推荐一人。”

    “何人?”赵构疑惑道。

    “海州知州——张叔夜!”周侗笑道,“此人文武全才,在汴京时与他有过交往。此人一身是胆,精忠报国。奈何,蔡京得势。为了避其锋芒,只能选择前往海州任知州。如果你能用此人,势必会事半功倍。”

    “此人足智多谋,不必宗泽差多少,唯一不足的是生不逢时,得不到朝廷重用。如果你前去,就说是我的意思。那个时候他必定会帮助于你,一心一意为朝廷办事的官员越来越少,尤其是武将,此人可以重用。”

    赵构疑惑道:“师傅,为何不用大哥他们几人?”

    “鹏举他们武艺、兵法都是我传授的,焉能不知他们的深浅。”周侗了如指掌地回道,“他们几人还欠缺历练,只有真正上了战场体会到那种生与死边缘,金戈铁马的岁月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如果只有他们几人,单轮武艺不比其他人差,要是说到兵法还是差了不少,他可以辅助于你平定起义,兴许还能将他们招安,纳入你的阵营。”

    “如果你加冠之礼后,必定会授封为王,那时你想要改变大宋的局势,唯有大权在握方可。如若不然,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纵然你不愿意面对手足相残,也得必须有所取舍,为了天下苍生,个人生死早已置之度外,你且记住。”

    赵构郑重的点点头,他又何尝不明白周侗的话中意思。毕竟,任何朝代都难以逃脱手足相残的局面。前有秦王李世民玄武门弑兄,逼父退位,方能成就一代明主;后有明王朝朱棣夺取侄儿政权,清王朝九龙夺嫡家喻户晓。

    纵然赵构没有争夺皇位之心,哪怕是知道自己在历史上是南宋的开国君主。在他看来,一切皆由人定,事在人为。如果他不愿意的话,就算宋徽宗赵佶传位于他,也于事无补。但是,大宋的历史已经发生改变,未来之事谁能说得准。

    兴许是他跨过宋钦宗,也就是大哥赵恒登基为帝,也许是没有跨越让赵恒登基为帝,自己甘愿辅佐于他。一切只能等到那个时候才能知道,眼下还是要面对其它的事情,内忧外患的大宋王朝要想崛起,只有从根本上做起,治理内忧,方能平定外患。

    “如果可以的话,你要尽力保住他们的性命!”周侗叹息一声。

    赵构点点头,道:“弟子自当竭尽全力保住他们等人的性命。”

    “如此,我也就放心了!”周侗欣慰的点点头,道:“聚义在一起之人,不仅仅有我亲传弟子卢俊义,还有另外一人,以及两名记名弟子。至于,其他人也与我有些交情。当年都曾指点过一二,不过时间并不久。那两名记名弟子,也是因为特殊原因,我将他们逐出师门,皆因他们破了戒律。”

    “破了戒律?”赵构有些疑惑了,抬起头,诧异的问道。

    周侗叹息一声:“为师乃是山西人氏,又拜在少林门下,学习武艺。之后便行走天下,与你一样,寻遍名师。因此,江湖上过半都与我多多少少有些关联。自从我入京成为禁军教头后,便慢慢的与这些人不怎么来往了。一来担心朝中一些人,以此来兴风作浪,避免他们遭受杀害;二来,入朝为官,哪怕是官职不高,也会遭受到一些限制,不能与江湖人来往,以免自身性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