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356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356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都是蔚州提供粮草,军需足够了。但是,赵桓监国以后,不知是什么原因,每年的贡粮都比较往年的要多一倍,这让燕云十六州的粮仓无法留下足够的粮食,也就导致粮食成为大军最大的漏洞。

    因此,赵构决定向朝廷要求增派粮食,奈何赵桓根本就不愿意听,任由赵构的奏章多少,全都视而不见。赵桓如此做,无异于告诉赵构燕云之地的事情由他自行处理。

    现在看情况金兵已经开始云集了,要是不出意外的话,再过些时日便要真的大动干戈。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对于大战的结果很难把控。原本以为赵桓会顾全大局,现在看来赵构是多想了,赵桓根本就不顾大宋未来,只顾自己的皇位,这让他很是气恼,却又无能为力,只能想尽办法购买粮食,或是征求百姓余粮,为得是大战能获得胜利而做准备。

    当金兵开始云集时,赵构也将燕云十六州所有的兵力聚集在一起,那些分散在各地的将领也都聚集在幽州。但是,宋钦宗赵桓却像是不知道似的,根本就不顾前方边关的情况,只顾着自己在汴京皇宫内饮酒作乐,诸事不顾,全部加交给了国师处理。

    若不是大战在即,赵构便亲身前往汴京城,一定要筹措粮食。现在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至于朝廷局势如何,以及赵桓的所作所为,赵构也没心思去管太多,他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这次抵抗金兵南侵的事情上。

    慈照真人仿佛是摄政大臣似的,掌管大宋的军政大权,就连楚王赵有恭对此事也是置若罔闻,任由他胡作非为。即便是知道慈照真人的心思,赵有恭也不管不顾,这让慈照真人更是为所欲为,使得朝堂之上乌烟瘴气,怨声载道。

    金太宗完颜晟登基为帝,成为金朝第二位皇帝后,改年号为天会。在天会三年,也就是公元1125年10月,完颜晟终于下令谙班勃极烈、完颜斜也为都元帅,兵分两路攻打大宋,直逼宋朝首都汴京。

    (本章完)

第634章 宋金大战() 
金太宗完颜晟任命谙班勃极烈杲兼领都元帅,率军分两路南下攻宋。西路大军由左副元帅完颜宗翰统领,从西京大洞府攻打太原;东路由右副元帅完颜宗望统领,从南京析津府,攻打燕山府。

    燕山府也就是赵构所在的幽州、妫州等地合称。完颜宗翰率领大军在古北,与宋军对峙;完颜宗望率领东路大军在独石与宋军对峙。赵构早已得知情报,故而派遣将领奔赴前线。

    东路大军由他亲自牵制住,西路大军赵构传下命令,让韩世忠、岳飞、刘光世、刘琦率领十余位副将,统帅大军五万,与金兵在独石一决胜负。由于赵构提前部署好,故而西路大军并没有占得半分便宜。

    另外,赵构也下死命令,要是金兵入站在燕云十六州土地上半分,就提头来见。此次大战,所有出战的将领都签下来生死状,不成功便成仁,就连赵构自己都难以幸免。

    金兵来势汹汹,金太宗南侵大宋早已计划多年的事情了,这次派遣将领前来攻打大宋,乃是抱着一击必胜的决心前来。纵然赵构率领大军抵挡住,这也不过是暂时的。

    因为完颜晟想要灭了大宋,成为那万中无一的金朝皇帝,让大金名扬天下,成为真正的霸主。由于宋朝占据着丰厚的资源,这是完颜晟不愿意看到的事情,他想要入侵大宋,也是为了完成自己一统天下的霸业,更是为了改善百姓的生活困境。

    只要彻底覆灭宋朝,那么宋朝所拥有的一切都将是大金朝的了。此次,完颜晟倾全国之力,也就是出兵三十万,务必要一举拿下大宋,直逼汴京城。若是攻下燕云十六州,那也是最好的结果了。

    只要燕云十六州在大金朝的手中,就可以随时准备用兵攻打大宋。那个时候的宋朝就像是板钉上的肉,任由他来宰割。但是,赵构早有准备,以致于金兵大军被阻挡在燕云十六州之外的土地上,半分都进不得。

    “什么?大军被宋军抵挡住了?”完颜晟怒气冲冲的吼道,“朕派遣三十万大军,居然被被不到十余万的宋军抵挡住了?传朕的旨意,不论用什么方法,务必要击溃宋军,就算是一对一的战死,也要用人海战术将宋军全灭,直逼汴京城。若是没有任何建树,功败垂成,那就让谙班勃极烈杲提头来见吧!”

    金太宗完颜晟听闻自己的三十万大军居然被十万宋军阻挡在燕云之地外,这让他如何能接受得了。因此,他下圣旨,命令前方的将领,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一定要攻入大宋腹地。

    由于金太宗下达的圣旨,金兵主帅也是顶着非常的大压力,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当战争的号角吹响时,金兵前赴后继的攻打独石、古北,以此作为突破口直逼宋朝疆域。赵构眼看于此,也只能避其锋芒,不允许宋军与他们对战,挂高免战牌。

    但是,金兵将领根本就不按照常理出牌,直接忽视免战牌的作用,毅然决然地发动攻击。由于宋军主力大军分成两部分,分别抵挡住金兵,故而赵构无法主动进攻,只能被动防守。

    若非赵构在燕云之地之时,早已做好准备,将城墙加高,又加宽,怕是也难以抵挡住金兵滔滔不绝的攻势。赵构看着城下密密麻麻的金兵,辎重、云梯等物也全部用来。

    完颜宗翰下令攻城,数不清的金兵前赴后继的前来,他们拿着长矛、盾牌、长刀等兵器,又将云梯直接搭在城墙上,不断地向上爬去。即便是宋军拿着石头、砖块从上砸下,仍然毫不畏惧,依然前赴后继的攻来。

    并且,金兵又取来的投石器,将大石头端在上面,直接投放出去,目标直指城墙。若非城墙已经加厚,早已被巨大的石头打破了。但是,巨大的石头在落下时的力量也不是常人能抵抗的,又有数不清的宋军死在投石器上。

    赵构面无表情地看着前赴后继的金兵,他只能继续下达坚守城池的命令。此时的战况很是危险,赵构已经连续发了数道请求援军、物资的奏章,全部都石沉大海。

    现如今,燕云十六州就像是大海上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可能被大浪打翻的结果。

    “王爷,再这么攻打下去,我军怕是撑不住了!”军师吴用也被赵构调来前线,宋江、卢俊义等人也都聚集在城墙上。

    金兵攻城完全就像是用人命去填补,无视古北口的天险,更无视古北城的坚固,也不顾宋军顽强抵抗,完全是不要命似的攻打。自从宋金大战开始,赵构便已经做好准备了。

    原本以为金兵会知难而退,却不想他们根本不在乎士兵的生死,完全是奋不顾身的攻城。此时,距离金兵攻城已经过去了十余日,要是再这么攻打下去,不仅仅是撑不住了,城破人亡,就连宋军士兵都承受不住了。

    “京城那边还是没有消息吗?”赵构难掩心中的怒火,他在前线作战,后方不仅没有给予帮助,更是渺无音讯,这让他很是气愤,要不是抽不开身子,只怕他早已杀回京城,兴师问罪了。

    “没有!”宋江忧心忡忡地说道,“根据燕青兄弟得到的情报,说是皇上终日沉湎于酒色之中,不理朝政。现在大宋乃是在慈照这个老道手中,他一手把持朝政,我们送去的奏章等应该没有到达皇上手中吧!”

    赵构冷笑一声:“不是没有达到他的手中,只怕是到了他也不会看得。”

    “那我们该如何做?”卢俊义面无表情的问道。

    “楚王那边有何反应?”赵构再次询问起赵有恭的情况,这个事情依照他的性子应该不至于不管不顾。若是燕云十六州失去了,那么整个大宋就岌岌可危了,到时候金兵便可以渡过黄河直逼汴京城下。

    “楚王是无能为力!”吴用心急如焚,又唉声叹气一声:“燕青兄弟来信说,楚王殿下屡次进宫皆被拒之门外,就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又如何率领大军前来救援。”

    种师道按耐不住心中的不悦,破口大骂道:“真不知道太上皇到底如何想,不管不顾不问,这样大宋江山就真的危险了。太上皇这是要断送大宋江山,拱手让与金人吗?”

    “现在朝廷那边,我们是指望不上了,一切只能看自己了。纵然此时发兵救援,只怕远水救不了近火。”赵构声色俱厉道,“现在我们的粮食还剩下多少?我军还有多少兵力?”

    “粮食最多只能再撑一个月了,至于兵力我军还有战斗力的也只有四万人,战死的有五千人,重伤的三千,轻伤的二千四百人。”

    “一个月便是正月了!”赵构喃喃自语,斩钉截铁的说道:“一个月后,我军与金兵做最后的决战。至于结果如何,一切听天由命。既然朝廷不派援军,那么只能靠我们自己了。”

    “但是,以我们的兵力如何与多余我军两倍以上的金兵相抗衡呢?”吴用惶恐不安地说道。

    “不能抗衡也得抗衡,哪怕是战死沙场,那也是死得其所!”赵构掷地有声地说道,“若是什么都不做,只能被动挨打,我们又能坚持多久?只怕金兵尚未攻来,我们便饥寒交迫,早已饿死、冻死,那个时候我们就算是拼一拼也无能为力了,只能走这条路了。”

    众人无奈地点头,他们心有不甘。如果是真的自己战胜不了金兵,就算是死,也说得过去。但是,他们在前线与敌军殊死搏斗,朝廷居然眼睁睁的看着他们战死,此乃不作为,这让所有人心里对朝廷,对宋钦宗赵桓恨之入骨,要是度过这个危险,怕是会引起强烈反弹。

    (本章完)

第635章 步步杀机() 
“国师,这样做真的好吗?”赵桓犹豫不决地询问起慈照真人,因为他已经收到枢密院递交上来的奏章,全部都是燕云十六州发来的求救信,前方战事吃紧,这让他很是担忧。

    至于赵构的生死存亡对他不重要,主要还是燕云十六州被攻破后,他这个皇帝还能做多久。因此,赵桓有些担心了,这才召见慈照真人,询问他的一些看法,想要知道该如何去做。

    “皇上放心!”慈照真人压低声音说道,“金兵要想攻破燕云之地也要花费很大的代价才是,那个时候皇上眼中钉肉中刺的燕王也会战死沙场。皇上再出兵攻打,必定可以击败金兵。”

    “现如今金兵大举入侵,皇上身在汴京城,就算燕云之地失守,也不至于攻打到京城来,皇上大可放心。再说了,我们只有借助金人的手才能除去燕王这个威胁。”

    “若是燕王在此次大战中取胜,对于皇上来说不见得是好事。那样一来,燕王在大宋的声望将会更高,如此一来天下百姓只识得燕王,不识皇上。现在这个时候才是真正永绝后患的机会,到时候皇上再御驾亲征,就可以将残余的金兵全部收服,平定了金兵南侵的威胁,那么皇上的威望便会无人撼动,此乃一举多得。”

    赵桓思量了一下,觉得国师所言甚是,便欣然同意他的建议。正因为慈照真人的建议,使得赵桓饮酒作乐不说,更是沉迷于酒色,实在是荒唐至极,更是任人唯亲,重用奸佞之臣,这些人又与国师同流合污,导致朝堂之上根本就是他在发号施令。

    只要是与国师作对之人,无论官职多高,爵位如何,统统假借皇上的名义,将他从朝堂上驱逐,或是流放,或是羁押,总之朝堂上真正能说得上话的大臣很少,说得都是溜须拍马之词。

    宋钦宗赵桓很是喜欢,宋徽宗自从禅让皇位后,便离开了京城皇宫,独自居住。赵桓登基以后,每次都会前来请安,之后宋徽宗便让他不要在前来了,赵桓也乐得其所,当真是不在前来请安了。

    “皇上啊!您睁开眼睛看看吧!这个国师乃是妖言惑众的妖道,您看看这个国家现在变成什么样子了。国不是国,家不是家,皇上您被他蒙蔽了双眼,还请您好好的看清楚此人的真面目。若是长此以往,大宋江山就真的完了!”

    “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只是臣的赤胆忠心,却被妖人诬陷,心有不甘啊!……太上皇,您来看看吧!大宋真的乱了,真的乱了!……”

    “拖出去斩首示众!”赵桓面色不悦,怒气冲冲的吼道:“若有人为他求情,一律同罪论处!”

    “还愣着干嘛,还不快拖出去斩了!”国师接过话说道,那愣住的侍卫急忙将哭倒在地的大人拖了出去,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拖了多少人出去了,只记得这些日子以来城门外的土地都变成了红色。

    “皇上日理万机,为国事操劳,你们身为臣子居然不体恤皇上,居然还敢大放厥词,此乃大逆不道之罪也!”国师语重心长地训斥一声,这话听得赵桓很是舒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