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44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44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唐大夫,您老可来了!”赵似激动不已看着唐慎微,急忙说道:“唐大夫,您一定要救好他。无论用什么代价一定要救好他,这小子绝不能有任何的闪失!”

    唐慎微看着满脸担忧地赵似,又看了看其他倒地的人。这些人唐慎微或多或少都清楚,他们是赵似得部下,彼此间感情也比较深厚,却不顾他人的安慰,让他首先诊治昏倒的年仅十二的少年,众人也是一脸期待的看着自己,心里有些疑惑:“这少年是谁?”

    纵然心里疑惑不解,唐慎微还是为赵构把脉。从脸上的气色来看,赵构的确深受重伤的模样,连忙用手搭在脉搏上,脸色变得有些凝重,众人见他时而诧异,时而摇摇头,还以为赵构凶多吉少。

    赵似紧张道:“唐大夫,他怎么样?”

    唐慎微摇摇头,沉默不语,面色越发奇怪,再次把脉,得到的结果还是一样的,喃喃道:“真是怪了!……”

    “难道是没救了?唐大夫,您一定要想想办法才是,他不能有事,绝对不能有事!”

    唐慎微抬起头来,看见赵似慌张地神色,又见众人脸上有些自责的模样,不禁问道:“你且老实告诉我,这少年到底是什么身份?为何你们如此着急,你们自身都伤势严重,还顾得了其他人安危?”

    赵似言简意赅,严肃地说道:“他是大宋的未来!”

    “大宋的未来?”赵似得话让唐慎微陷入沉思,想了许久,终于明白赵似话中所指,心下愕然,暗想:“这少年难道是……”

    唐慎微自幼聪慧,哪怕年岁大了,依旧耳清目明,已然猜到赵构乃是当今皇子。宋徽宗赵佶一直未曾立下皇储,又听到赵似所言,心里更加明白眼前的少年将是未来大宋江山社稷重托之人,也就是太子不二人选。

    当初,唐慎微被赵似强拉硬拽的捆绑进入皇宫,心里愤怒不已,又见奄奄一息的韦氏,身为医者父母心,不能不治病,也不能以他人性命开玩笑。

    那个时候,唐慎微有些好奇,也不曾询问。毕竟,事关皇家机密,他只不过是一介草民,又是大夫,不便过问。如果触怒龙颜,那么便是灭顶之灾,伴君如伴虎的道理,他还是懂的。但是,赵似稍微透露点,说是因为一个人,待他回来时,一切便会安然无恙。

    直到今日,唐慎微才明白赵似的话,说的正是眼下昏迷不醒的少年。唐慎微心领神会地点点头,又见众人忧心忡忡地望着自己,微微一笑道:“这少年身体无恙,脉搏正常,只不过是脱力而已,唯一让我奇怪的是他体内像是有股气息在流动,像是自行修复,只不过是外伤罢了,内伤一点都没有!”

    众人听完后,全都放心下来,接着唐慎微又皱起眉头,扫视一圈后,沉声道:“他是没事,不过你们都有事,看情况伤势严重,要是再不及时医治的话,恐怕你们这些人都会留下旧患!”

    众人一听,谁也不想这么早就去见阎王了。于是,七嘴八舌,争先恐后道:“唐大夫,为我救治,伤势比较严重,我先来!”

    “行了,你们都给我闭嘴!”唐慎微低吼一声,目光看向老七,道:“你们争先恐后,想必没什么事情,他的伤势比你们要严重多了!”

    众人齐齐地看向老七,只见他早已倒下了,昏迷不醒。经过一路上颠簸,又心急如焚,气血攻心,伤上加伤,就算唐慎微之前给予他药丸,作用早已过去了。

    于是,唐慎微立即来到老七身边,从药箱里取出一排细长的针,朝着老七身上几处大穴刺了过去,然后又给他推功活血,让他体内积聚的淤血从口中排出,待老七醒来后,唐慎微立即撤掉细针,道:“你先盘膝而坐片刻,体内的淤血我已帮你祛除,体内的浊气我也为你疏通了,至于外伤,待我救治他们后再给你写药方抓药!”

    老七点点头,他也没有道谢。毕竟,唐慎微为他们诊治了也不知多少次了,早已轻车熟路,也知道唐慎微的一套。接着,唐慎微如法炮制一一将众人体内的淤血祛除,只不过受伤的程度不同,以致于花费时间不同,有些人立即清醒过来,也有些人过了许久还未醒来,只不过气息都畅顺了许多。

    唐慎微一一为他们针灸推拿治疗,全身也是大汗淋漓,体力也消耗殆尽,脸色煞白,气喘吁吁,显得颇为费力,心里叹息一声:“唉!……还是年龄大了!”又看向了赵似,缓了片刻,道:“他们都受伤了,为何你没事?不过我看你气色,不像是没事人,我还是瞧瞧看!”

    赵似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没有反驳,任由唐慎微把脉。片刻后,唐慎微皱着眉头,低声细语:“怎么回事?与那小子有些相似,又有些不同?……”

    “怎么样?”赵似问道,“虽然具体情况我不清楚,不过我的身体如何,我还是知道的!只不过,我感觉神清气爽,精神奕奕,俨然像是没事似的,不知该如何解释!”

    唐慎微点点头,赞同道:“你说的不错!你受到了内伤,外伤也不少,加上之前的旧患,理应复发才是!不过,我把脉发现,你体内遭受重创,却安然无恙,就连之前的旧患也有些好转,真不知道怎么说明。”

    赵似心中笃定是赵构向自己输送了内力,让他体内伤势严重,外表看不出来,精神奕奕,就连多年旧患都被赵构一点点的治好,心里有些感慨,又有些开心。为了治疗韦氏的性命,不顾一切,就连自己身上的伤都不顾了,以致于留下难以根治的旧患,每每隐隐作痛,赵似就像是被蛇虫鼠蚁叮咬一样,让他苦不堪言,也知道发作次数频发,也就是自己归天之日。

    赵似早已做好死的准备,不曾想到被赵构所救。唐慎微留在京城,也是为了研究赵似得病。现在,赵似得病不知何时好转起来,让他有些难以接受,心里有些兴奋,身为大夫最期望的便是与同道中人交流。只不过,看到赵似疑惑地模样,只怕期望要落空了。

    片刻后,赵构悠悠的醒来,映入眼帘的是赵似开心的模样,惊喜道:“王叔,您没事了?”

    赵似一阵感动,赵构醒来第一件事不是关心自己的伤势,而是担心他,有这样的侄子如何让他不兴奋,两眼有些湿润道:“我没事!”

    赵构又问道:“那么他们有没有事?”

    赵似微笑的摇摇头,道:“来,老九,我为你引见一位贵客!”赵构缓缓的站起身来,只见他接着说道:“此乃唐慎微大夫,医术精湛,医德高尚,你母亲的病也是他治好的,就连众位兄弟们的伤也都是他一人所治,在汴京首屈一指,无人能出其左右。”

    赵构看着眼前慈祥的老叟,又听闻是他救了自己的母亲一命,还救了其他兄弟,不禁恭敬的谢道:“多谢大夫救了小子母亲一命,在此多谢!”

    唐慎微见赵构身上没有一点架子,也没有皇族身上得傲气,不禁有些吃惊,急忙回礼道:“郡王大人客气了,老朽乃是大夫,医者父母心,略尽绵薄之力,无需行此大礼,老朽受之有愧!此事,郡王大人要谢得话,就多谢王爷吧!”

    赵构有些疑惑的看着唐慎微,又看看赵似,不明所以。接着,唐慎微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告诉于赵构。

    他才明白,一切都是自己之前愤怒想要揍一顿的十三王叔的缘故。如果没有赵似,韦氏早已一命呜呼,正如他父皇赵佶所说的那样。

    直到此时,赵构才明白赵似得良苦用心,宁愿自己误会也不愿多作解释。众人也是沉默不语,他们知道赵似有一次未归,次日回来,自此以后便留下旧患,众人从未看见如此虚弱的赵似,心里有些疑惑,也不愿多问,赵似对此事也不愿多说半句,一直藏在心底深处,默默的守着这个秘密。

    唐慎微的话,不仅仅让赵构消除对赵似得误会,也让众人明白赵似得胸襟开阔,佩服不已。赵构双膝跪地,两眼通红,愧疚不已,支支吾吾道:“王叔,我……”

    赵似搀扶起他,摇摇头,微笑道:“一切都过去了,不必再提!日后的大宋还需要你的力量,切莫辜负我们的一番苦心便是!”

    赵构狠狠的点头,泪水悄悄地滚落下来,衣袖擦拭脸上的泪水,露出孩童般的天真笑容。在他心里对赵似更是佩服不已。在他看来,个人荣辱得失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宋江山社稷,以及大宋的未来。

    (本章完)

第63章 妙手回春,埋下隐患() 
唐慎微告知于赵构当年发生的事情经过,宋徽宗只不过是略微提一下,不曾详细说过,也是赵构心急火燎,才没有听见后面的话,以致于对赵似有误解。虽然交手过程中,赵构也猜测一二,却不知事情真相,始终有些遗憾。

    当年,赵似执行一项秘密任务,到底是什么任务无人知晓,只有宋徽宗与赵似两人知道。那也是赵似首次执行任务耗费数月之久,还身受重伤。赵似回来途中,重伤昏迷不醒,唐慎微恰好游历天下,寻找一些草药,发现赵似见他深受重伤,便将他带回来医治。

    赵似昏迷三天三夜,才好转起来,便马不停蹄地赶回京师。唐慎微见赵似不辞而别,有些着急,他离去片刻便是寻找草药为他治伤,有些无奈,以为两人再无任何交际了。

    不曾想到,两日后赵似再次出现在他面前。此时,赵似身上伤势并未好转,脸色苍白。那个时候,唐慎微也不知他身份,更不知他名讳,还以为他再次前来是为了自己身上的伤势,就让他稍等片刻。

    赵似面无血色,严肃道:“老先生,我想请您跟我回去,帮我救治一个人,此人与我非常重要,烦请先生与我走一趟。若是治好那人,必然重重有赏。”

    唐慎微听闻他是为其他人求医,不免有些疑惑,道:“你自己身上伤势未好,就想让我前往救治其他人?我看你已经病入膏肓了!如果是平时,欣然与你前去,可我还有病人要看,待我治好他人再与你前往,还有你自己身上伤势要是再不及时医治,定然留有后患,那时神仙难救。”

    赵似不顾自身伤势,微微躬着身子,朝着那位病患施礼,又望着唐慎微,凝声道:“我可以等,那人却等不得,恕我冒昧。”

    唐慎微乃是一介布衣,山野中人,哪里见过赵似野蛮行径之人。赵似身材魁梧,身上有伤,依旧轻松的提起他,不顾身后其他人呆若木鸡地模样,迅速地离开了。

    唐慎微一路上颠簸,心下愤然,连续跑了数个时辰从未休息,以他身子骨来说,实在有些难为他,全身酸痛,骨头都差点散架了。终于抵达目的地,又翻阅高墙,来到一处别宫之中,晕乎乎的抬起头,映入眼帘的是身穿龙袍的宋徽宗,一脸焦急的等待着,看见他们两人,露出一丝欣喜之色。

    “就是他?”宋徽宗皱着眉头,看着脸色煞白的赵似,疑惑道。

    “皇兄,正是此人!”赵似点点头,面色凝重道:“老先生,在下方才失礼了。只因此地有一位非常重要的人需要等待您的诊治,已经奄奄一息,希望您妙手回春,救她一命,在下定然感激不尽。”

    唐慎微一时半会还未清醒,目光看着宋徽宗,又看了看赵似,他才知道自己前不久救下的人居然是王爷。如今,当今圣上又在面前,从未看见过这样场面的唐慎微有些懵了。接着,后面的话都没有听进去,只是跟随着赵似的脚步一直走到一位面黄肌瘦的女子身旁。

    当他看见重病在床的韦氏时,立即恢复清明,哪怕是当今皇上以及赵似都在身旁,也顾不得他们两人的身份。这一刻,他是大夫,一切以他为大。宋徽宗、赵似两人都紧张的看着,赵似脸色更加的苍白了,就连嘴唇都有些泛白,冷汗直流。

    宋徽宗见状,心忧道:“你有没有事?”

    “皇兄担心了,我没事!”赵似强忍着身上的不适,挤出一丝微笑,苦苦支撑着。

    宋徽宗还想询问赵似时,唐慎微皱着眉头,低声道:“此地有没有银针?”宋徽宗、赵似两人诧异的看着他,又听到他继续说道:“此女子身体非常虚弱,气血严重不足,脉搏微弱,必是饮食无规律,要是再不及时为他针灸,必死无疑。”

    宋徽宗紧张道:“不知大夫要什么样的银针,朕立即派人去找?”

    “皇上,宫中有御医,也就是日常所用的银针即可。”唐慎微恭敬地说道。

    宋徽宗连忙转身准备前往太医处取来,却被赵似阻拦,道:“皇兄,还是臣弟前去比较适合,您要是前去必然引起轩然大波,这件事就交给臣弟。”

    宋徽宗想了想点点头,叮嘱道;“你要小心为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