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63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63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赵构领着众人转身离去了,准备真正的迎接大战。

    (本章完)

第92章 调兵遣将,大战将起(二)() 
“鹏举、沂中,你们两人觉得梁山军战斗力如何?”赵构回到泰安军营中,端坐在椅子上,下方坐着岳飞、杨沂中、曾孝蕴等人。众人落座后,赵构单刀直入道:“与我军的战斗力相比而言,有何差距?”

    杨沂中出身将门,又跟随在祖父、父亲身边,见识过军队纪律的重要性,唯有他懂得到底如何,岳飞只能凭借感觉去判断。只见杨沂中沉声道:“我们二人前往青州城时,看见的梁山军装备良莠不一,怕是攻占城池夺得的装备,有些士兵根本没有穿戴铠甲,就连手中的长矛都是像是农民所用。”

    “属下仔细查看后,发现他们不像是草寇那样杂乱无章,反而是纪律严明,想必是梁山军中有人是将军,除了装备外,其他人的精神面貌都不同,三步一岗五步一哨。可见那人的治军有方。”

    “如果单轮梁山军的将帅战斗力,宋江不过是一介文臣,手无缚鸡之力,不过他的胆识以及魄力,还有远见都是难得一见。以属下猜测,这些人愿意归顺在他的麾下,也是情有可原。至于,站在他身边的军事吴用,自始至终不曾言语,显得神秘莫测,其他人等都是在江湖上响当当的好汉,武功自然不差。如果我军之中,没有人能够抵御得了卢俊义等人,就算是交锋也必定是一场硬仗,需要从长计议才行。”

    赵构点点头,又看向岳飞,他接着说道:“虽然我没有杨兄弟的出身,不过以我的想法也是如此。这些人重情重义,信守诺言。当时,我们二人都以为要死在那里,却又被放出来,料想是故意让我们将军情带出来,他们依然无惧。若是一对一,我军中可用的将才太少,要是遭遇到他们几人,我们也无法抵御。”

    赵构沉声道:“如此一来,他们数月时间,攻占了济南府、大名府,又攻打河朔、京东东路大军,也不是运气,也有几分本事。如果你们说的是真的,那么我军之中真正能够战斗的人较少,他们共有三十六,除去宋江、吴用外,还有三十四人。”

    “即使武功有高低,也是一大危害,必须想办法应对才行。他们兵分几路攻打,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现在,他们已经知道我在泰安军中,必然会收回四散的兵力,将他们能撤回来的都会调回青州城,到时候我军与梁山军将会是一场真正的交锋。但是,仅凭我们手中的将领还不足以与他们相抗衡,唯有再次调集大军才行。”

    赵构回身看向曾孝蕴,道:“曾大人,你立即修书一封送于张叔夜将军,命他调集淮南军先锋队,从沭阳乘船到达海州,然后一路向北,直达青州城。一定要叮嘱张将军,小心行事,不可走漏风声,待达到海州,再集结淮南军,一举夹击梁山军,切不可让他们南下继续侵略。”

    曾孝蕴躬身道:“诺!”

    赵构看向吴璘,道;“你与曾大人一同前去,务必保护曾大人周全,将信送到张将军手中。你的兄长也是将军,张将军必然相识,想必也不会有任何的问题。如果张将军不听从我的号令,可以与你临阵斩将的权力,务必守住海州城,然后再听命行事。”

    吴璘回道:“诺!”

    赵构便让他们两人先行离去,然后看向了户部尚书侯蒙道:“侯大人,烦请你跑一趟东平府,告知西路大军将领,传我军令让他们明日寅时三刻点齐兵马,与我一起围剿梁山叛军,不知侯大人能否愿意前往?”

    侯蒙回道:“下官定当完成任务!”

    赵构点点头,道:“侯大人忠君为国,实乃忠臣也!另外,我派牛皋与你同去,让他保护大人周全。此事容不得耽搁,你与他即刻启程前往。”

    牛皋与侯蒙两人欣然离去,赵构看着侯蒙病怏怏的身体,叹息一声:“保重身体,希望没事!”

    原本赵构想让侯蒙前往淮南军军营,只不过路途较远,长途跋涉,以侯蒙的身体怕是吃不消,唯有让曾孝蕴前往。侯蒙前来时,身子已然虚弱,近日来又连续咳嗽,还不容易身体好点了。如果不是情非得已,赵构也不愿让年事已高,年近七旬的侯蒙前往。只有牛皋、吴璘两人根本就不足以服众,他们的伤势也不允许与梁山将领对战,哪怕是心不甘情不愿也只能听命行事,前往传达军令。

    赵构又命岳飞、刘琦、杨沂中等人为先锋,所有的泰安军士兵也接到赵构的命令,统一作息,吃饱喝足。次日,赵构率领着大军前往青州城,泰州军加起来有一万余人,西路大军有十万大军,两军结合在一起。

    当天晚上,赵构的营帐中来了一位重要的人,是他的师兄,也可以说是他的师父。消失多年的林冲,再次出现在赵构的面前,让他非常惊讶,道:“林教头,你怎么来了?快快坐下!”

    林冲也是微笑的看着赵构,道:“这些年,师弟过得可好?”

    赵构点点头,笑道:“若不是林教头的教导,我赵构焉能有今日!林教头你这些年前往何处,实在是我好找。此时,正是用人之际,你前来当真是我军一大助力。不知以你的枪法能否与卢师兄相提并论?”

    林冲沉声道:“不能!当初,我与师兄两人一同学艺,他的枪法略胜一筹。如果想要将他缠住片刻,想必是没有问题。这些年我隐姓埋名,一直藏身在山林之中,一直未曾出面。但是,我知道师兄必定是写信与我,让我前往梁山。若不是你提醒于我,想必我们见面也是敌人了。”

    “我在山林中,得知你已经学成归来,还成为当朝枢密院使,官居二品,又来征讨梁山军。我便独自前来,幸好赶上。另外,我有一件事要告诉与你。只是不知道师父有没有跟你提及过?”

    赵构疑惑道:“何事?”

    林冲回道:“梁山军中除了大师兄外,还有几人也是师父的弟子,想必师父对你说起过。大师兄的天资在我们几人之中最高,他的枪法没有固定的招式,信手拈来,乃是师父草创的枪法,被师兄学成且发扬光大,使得他的枪法当真是独步天下,就连师父与他相比都逊色不少,师兄除了枪法外,还会棍法,也是得到师傅真传。只不过,师兄出身豪门,家财万贯,不屑于朝中为官,便回到老家,后来因为一些事情吃了官司,最后充军,差点被斩。”

    “最后被石秀等人所救,一气之下,他便落草为寇,上了梁山,成为梁山军中重要的将领。除了师兄外,还有九纹龙史进、行者武松也是师父的弟子。他们两人是师父后来收下的弟子,武松性格暴躁,又好酒,惹了官司,而且破坏师父的规定,卖艺为生,师父一气之下将他逐出师门,就算是记名弟子都不是。”

    “武松学得师父本事,天生傲骨,愣是从未回去见过师父一面。之后,也是吃了官司才逼上梁山。至于,九纹龙史进也是惹怒师父,从亲传弟子变为记名弟子。并且,师父严明他们两人对外不允许称他为师,也不准说自己是他们的两人的师父。”

    “九纹龙史进,身上刺有九条青龙,又好打不平。曾经是禁军教头王进的弟子,也不过是学艺半年,后来师父见他天资聪慧,便收为弟子,传授其棍法。没想到史进胆大包天,不仅在史家庄与匪首结拜为兄弟,还与他们一起杀了官兵,师父盛怒之下,差点亲手杀了他。若不是师兄阻拦,史进早已死去,也因为这件事师父受到牵连,在朝中受到排挤,最后干脆告老还乡!”

    赵构恍然大悟,他想起周侗提及过一些事情,那些话说的就是梁山上有同门师兄弟卢俊义外,还有武松、史进。只不过未曾提及的原因,就是他们两人辜负了周侗的期望,心里也明白为何只有卢俊义写信前来,其他两人是弟子,为何不敢写信,只因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

    于是,林冲出人意料的出现在军营中,赵构也让他随军同行,与梁山军正式宣战。

    三更完毕,多多收藏,点击

    (本章完)

第93章 两军交锋(一)() 
“禀告首领,宋军已经在城外十里处驻扎,又有宋江在阵前叫喊!”一名头戴黄色丝巾的士兵前来禀报宋江。

    宋江微微一笑道:“没想到他们的速度这么快,也在意料之中。传我号令,即可点兵开城门与宋军决一死战。正好,我也要瞧瞧宋军的统帅到底是何人?敢在我军阵前叫喊,当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胆!”

    宋江站起身,众人也全部站起身来,纷纷整装待发,城中士兵早已准备好。随着宋江号令,众人齐齐的走向城门。青州城门前,宋江等人打开城门,摆开阵势,一字排开。赵构远远的望去,只见宋江骑着战马,穿戴整齐,身披长袍,蹬着马背朝着赵构等人走去。

    赵构见宋江率领大军前来,历史上宋江并无画像流传下来,后世中流传的壁画也不过是杜撰罢了。赵构从未见过宋江真面目,只见他率先一步走出来,便猜到眼前那人便是他。与此同时,赵构也蹬着马背悄然前来。

    两人皆是走到场中央,宋江见宋军统帅不过是十二三岁的少年,大吃一惊,其他等人也都瞪大着眼睛,满脸的不可思议,他们从未想过宋军居然会派出一个少年前来,整个人都愣住了,满脸的不屑,讥讽道:“朝廷真的是无人可用了,居然派来的是少年,我道是谁,小娃娃我还是奉劝你回去找妈妈吧!战争不适合你,快快回去,免伤性命!”

    赵构不以为然的笑道:“大名鼎鼎的梁山军首领,原本是文弱书生,却统帅一支所向睥睨的梁山军,实在是让人出乎意料。人可不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宋首领,我本不愿与你交战。如果你弃械投降,既往不咎,我可以保证你们所有人没有任何事情,不知宋首领意下如何?”

    宋江见赵构从容不迫,回道:“将军客气了,宋某不过是平民百姓罢了。如果不是皇上不顾百姓死活,沉重的赋税让我们过得民不聊生,饿死的饿死,背井离乡的背井离乡,这一切都是拜当今的圣上所赐。”

    “黄河决堤,洪灾泛滥,朝廷不顾民间疾苦,继续增加赋税,我等行径也不过是顺势而为。如果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焉能聚众起义。但是,当今圣上居然不思民间疾苦,只图享受,江山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赵构沉默不语,他知道宋江所言属实。但是,有些事情他与宋徽宗自己知晓,不必解释太多。有时候解释越多,欲盖弥彰的意味更浓。赵构沉声道:“既然宋首领心意已决,那么我们便在战场上分胜负。但是,小子还是奉劝首领一句,朝廷之中还有忠臣,岂能一棒子打死。”

    “梁山打着‘替天行道’的名号,可你们的行径真的为百姓带来了幸福吗?战火连天,又有辽国、西夏等人虎视眈眈,你居然不思报效国家,却聚众起义。如此下去,国家有难你们难逃罪责。”

    宋江不怒反笑道:“道不同不相为谋!”

    赵构与宋江两人转身离开,赵构回到宋军阵营;宋江回到了梁山军中,然后又带领众人离去了。片刻后,青州大门关闭了,他们已经进入其中。众人纷纷走向城墙,赵构已经摆好“一字长蛇阵”等候梁山军的到来。

    吴用低声道:“居然是‘一字长蛇阵’,呼延灼、关胜二位兄弟,你们怎么看?”

    呼延灼乃是宋朝开国名将铁鞭王呼延赞嫡派子孙,祖籍并州太原,上梁山之前为汝宁郡都统制,武艺高强,杀伐骁勇,有万夫不当之勇。因其善使两条水磨八棱钢鞭,故人称“双鞭”呼延灼。

    关胜乃是梁山好汉中排名第五,位居马军五虎将第一位,河东解良人,是三国名将关羽的后代,精通兵法,使一把青龙偃月刀。他原是蒲东巡检,只因得罪权贵,又中了计谋才会加入梁山。

    关胜沉声道:“‘一字长蛇阵’全阵分阵头、阵尾、阵胆三部分。阵形变幻之时,真假虚实并用。长蛇阵运转,犹如巨蟒出击,攻击凌厉!两翼骑兵机动能力最为重要,所以要破除长蛇阵,最好的方法就是限制两翼机动能力,以使其首尾不能相顾。”

    “长蛇阵是根据蛇的习性推演而来,长蛇阵共有三种变化:一、击蛇首,尾动,卷;二、击蛇尾,首动,咬;三、蛇身横撞,首尾至,绞!如果想要破阵,就需要在我方步兵阵群中设置陷阱,以两个步兵方阵协作阻止对手两翼骑兵运动,使其无法发挥其机动灵活的能力,再以强悍重骑兵为主对其蛇腹步兵发动强悍冲击,使其阵形散乱,无序!一举击溃步兵方阵,将长蛇阵切割成为三块,如此一来,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