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81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81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吴用说道:“回禀元帅,我军之中有一人可完成此任务?”

    “何人能成?”

    “燕青兄弟是也!”

    赵构低声道:“燕青兄弟可以完成此任务?”

    众人也是一脸茫然地看着军师吴用,就连燕青自己都觉得有些奇怪,不明白军师吴用为何要让自己前去,他不记得自己有什么特长,寻思道:“难道军师是在开玩笑吗?让我前去,我跟叶虞候不像,难道是另有打算?”

    (本章完)

第121章 巧渡长江(三)() 
“燕青兄弟绰号‘浪子’,乃是一位多才多艺之人,吹弹唱舞、各路乡谈、诸行百艺,无有不精。”军师吴用微笑地说道,“即使陈观发现有些不同,以燕青兄弟的本事,也能从容应对,有惊无险。此事,换成其他兄弟,那就凶多吉少了,唯有燕青兄弟能做到。”

    卢俊义也接话道:“军师所言甚是,小乙的本事我也是非常清楚,各地的方言以及趣事都知道的非常清楚,要是陈观问及风俗习惯,也能从容应对。此事,当真只有小乙能够完成,不过就他一人还是有些危险,还是需要其他兄弟协助才行。”

    吴用说道:“解珍、董平二位兄弟,你们与燕青兄弟一同前去,扮作南军。”

    解珍、董平二人回道:“领命!”

    于是,燕青、解珍、董平三人离开军营,执行任务。

    三个出扬州城来,取路投定浦村。离城四十余里,打探路人才找到陈将士庄前。三人远远的便看见门前有二三十庄客,都整整齐齐,一模一样的装扮,攒竹笠子,上铺着一把黑缨;细线衲袄,腰系着八尺红绢。牛膀鞋,登山似箭;獐皮袜,护脚如绵。人人都带翎刀,个个尽提鸦嘴搠。

    燕青立即改变自己的口音,变成了地道的浙江口音,看得解珍、董平两人目瞪口呆。燕青走上前去与庄客聊起来,问道:“陈将士在府上吗?”

    庄客瞥了一眼燕青,回道:“客人来自哪里?”

    燕青笑道:“我从润州前来,只因渡江走错了路,都留了半日,方才来到此地。”

    庄客立即想到燕青是润州派来的官员,急忙将他引入客房里。董平、解珍两人放下担子,跟随在庄客的身后一起来到了后厅面见陈将士。

    燕青见到厅内坐的人便猜到他就是陈观,又看了一眼他身边还有熟人,也没有多想,立即下拜道:“叶贵就此参见!”

    陈观连忙问道:“足下何处来?”

    董平、解珍两人听不懂陈将士的浙江方言,唯有燕青一人听得明白,他也用浙江方言回道:“请相公让其他人回避,方能与相公说明。”

    陈观见燕青使用的是浙江方言才相信他说的话,笑道:“这几个都是我心腹人,但说不妨。”

    燕青接着说道:“小人姓叶名贵,是吕枢密帐前虞候。正月初七日,接得吴成密书,枢密甚喜,特差叶贵送吴成到苏州,见御弟三大王,备说相公之意。三大王使人启奏,降下官诰,就封相公为扬州府尹。”

    “两位直阁舍人,待吕枢密相见了时,再定官爵。今日我与吴成回程,不想他偶感风寒,身体动弹不得,只能休息。枢密怕误了大事,特差叶贵送到相公官诰,并枢密文书,关防,牌面,号旗三百面,号衣一千领,克日定时,要相公粮食船只,前赴润州江岸交割。”

    陈观接过燕青递过来的官诰文书,打开一看,大喜,又摆好香案,望南谢恩已了。并且,陈观又换来陈益、陈泰出来相见。燕青叫解珍、董平取出号衣号旗,入后厅交付,陈观便邀燕青坐下。

    燕青婉拒道:“小人是个走卒,如何敢坐?”

    陈观不以为然的笑道:“足下是那壁恩相差来的人,又与小官诰愁,怎敢轻慢?权坐无妨。”

    燕青再三谦让了,耐不住陈观的热情,只能远远地坐下。陈观又命人取酒来,把盏劝燕青,燕青以不喝酒为由婉拒。并非他不能喝酒,而是不能喝酒,又要事不能耽误。陈观见燕青不喝酒,也不再劝酒,便叫上自己的儿子、父亲等人一起痛饮起来。

    陈观心情大好,自然喝得也是尽兴,却不知危险已经降临。燕青悄悄地看了一眼解珍、董平两人,三人对视一眼便知道该行动了。于是,解珍偷偷地从怀中取出蒙汗药,四下望去见无人关注,便放在酒壶里。

    燕青端起酒杯,起身来到陈观面前,躬身说道:“叶贵虽然不曾将酒过江,借相公酒果,权为上贺之意。”

    陈观见他亲自端着酒杯前来敬自己,连忙站起身来。燕青借此机会便斟一大锺酒,上劝陈观,陈观人逢喜事精神爽,想也没想就将慢慢的一碗酒喝干了。燕青见陈观喝完后,又端着酒敬了陈益、陈泰两人一杯,还让陈观的心腹之人也喝了一碗。

    燕青见时机成熟,又悄悄地给了解珍使了一个手势。解珍偷偷地抽身离开,寻了火种,取出旗号,然后点燃直接在庄园内放火。这也是一种信号,只要有火光亮起,赵构便率领大军前来。

    此时,整个庄园内左右两侧都是宋军的将士,他们见火光亮起,立即吹响号角,召集大军前来。燕青在堂里坐着,微笑的看着一个接着一个倒地的人,然后与董平两人从腰间抽出尖刀,一起动手,陈观父子等人全部都被杀死。

    与此同时,庄门外哄动十个将领,他们率领宋军从正门打将过来。那十员将佐分别是: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九纹龙史进、病关索杨雄、黑旋风李逵、豹子头林冲、王贵、张显、汤怀、吴璘。

    门前众庄客,根本就抵挡不了,节节败退,早已被他们十人杀的是丢盔弃甲。燕青、解珍、董平三人提着陈观父子首级前来,外面又有宋军将领杀来,只见美髯公朱仝、病尉迟孙立、岳飞、刘琦、杨沂中、青面兽杨志等六人也杀来。

    他们六人领着一千军马,将整个庄园团团围住,只要逃出去的陈府中人一律被他们杀之,不留活口。于是,他们杀了整个陈府中人,又留下几个活口,询问船只的事情。果不其然,经过杀戮使他们都胆怯不已,悉数招来,众人又将找到的船只、粮米一一点清楚,然后奏报于赵构。

    赵构听得杀了陈观,得到了粮米、船只,急忙收拾行装,立即启程前往陈家庄上。当他们来到陈家庄,看见三百只船时,整个人都兴奋不已,有了这些渡船他们便可以渡江而去,直达敌军要害。

    于是,赵构传令道:“选三百只快船,船上各插着方腊降来的旗号。另外,一千名军士穿着号衣,其余人换上便装。”

    三百只船内,埋伏二万余人。并且,赵构又命李俊扮做陈泰,张清扮做陈益,各坐一只大船,其余船分拨其他将领。第一拨船上,宋江,吴用管领;第二拨船上,差张横,张顺管领;第三拨船上,卢俊义、燕青管领。

    这些船只分先后,他们三拨人先行一步前行,赵构等人乘坐后方的渡船,率领岳飞、刘琦、林冲等人,将战马等全部装载在游龙飞鲸船上,这些船有一千只,打着赵构的旗号,大小将领等全部都坐在后方的船上,总计加起来有八万人同时渡江,并且赵构又命令阮小二、阮小五两兄弟为水军将领,由他们兄弟二人统帅。

    阮小二、阮小五在梁山上本来就是水军统领,赵构再次任命他们为水军将领,让他们施展出自己的才能。毕竟,赵构熟读兵法,却不知水战该如何战斗,不能只会纸上谈兵,需要拿出实际行动才行。

    岳飞、刘琦、林冲等人也都是路上战将,会水却不知该如何指挥水军作战,唯有将此等重任依托于阮小二、阮小五两人。他们两人得到赵构的重任,心里高兴不已。并且,赵构传令大军一切听从他们二人安排,不得有任何违背,使他们两兄弟更是毫不犹豫的展现出自己的本事,心里对赵构更是佩服不已。

    (本章完)

第122章 大破润州城() 
赵构率领大军横渡长江,宋江、吴用等人先行而去。此时,润州北固山上的哨兵发现呼啸而出的三百只战船,船上插着护送衣粮先锋红旗号。哨兵立即传信于城中,吕枢密听闻后觉得有些不同寻常,亲自带领麾下十二个统制官来到江边观察。

    十二个统制官全都是身着披挂,弓弩上弦,刀剑出鞘,带领精兵,显得威风凛凛。此十二人分别是:擎天神沈刚、游弈神潘文得、遁甲神应明、六丁神徐统、霹雳神张近仁、巨灵神沈泽、太白神赵毅、太岁神高可立、吊客神范畴、黄神卓万里、豹尾神和潼、丧门神沈林。

    润州军见前面一百只船前来,只见船只傍岸拢来。眺望而去,船上有两个为头的前后簇拥着的,都披着金锁子号衣,一个个都是那彪形大汉。吕枢密亲自下马,坐在银交椅上,十二个统制官,分成两行把守住江岸。

    张清、李俊见吕枢密在江岸上坐地,起身声喏。左右虞候,喝令住船,一百只船,一字儿抛定了锚。背后那二百只船,乘着顺风,也都靠在岸边;分开在两下拢来,一百只在左,一百只在右,做三下均匀摆定了。

    客帐司下船来便问道:“船从那里来?”

    张清答道:“小人姓陈名益,兄弟陈泰,父亲陈观,特遣某等弟兄,献纳白米五万石,船三百只,精兵五千,来谢枢密恩相保奏之恩。”

    客帐司道:“前日枢密相公,使叶虞候去来,现在他人在何处?”

    张清气定神闲地回道:“虞候和吴成各染伤寒时疫,此时在庄上养病,不能前来。今将关防文书,在此呈上。”

    客帐司接了文书,上江岸来禀复吕枢密道:“扬州定浦村陈府尹男陈益,陈泰,纳粮献兵,呈上原去关防文书在此。”

    吕枢密看了一遍,见公文是真的,还是他亲自发放的。不过,他还是有些不放心,命人将张清、李俊两人传唤上来。张清、李俊二人对视一眼,唯有跟在后面硬着头皮向前走去,让他们庆幸的是,吕枢密以及十二个统制官都未曾见过陈家两位兄弟,也逃过一劫。

    张清、李俊二人只身前往,本来有二十个偏将随行,却被排军阻止。张清、李俊二人也只能选择孤身前往。他们二人见到吕枢密,以草民的身份拜见。吕枢密未曾见过陈氏父子,也知道一些事情,故而问道:“你父亲陈观,为何没有亲自前来?”

    张清回道:“父亲知道朝廷大军几日内便会前来,担心贼人下乡扰搅,就留在家支吾,未敢擅离。”

    吕枢密看了一眼张清、李俊两人,问道:“你们二人哪个是兄,哪个是弟?”

    张清回道:“陈益是兄。”

    吕枢密道:“你弟兄两个,有没有习武?”

    张清回禀道:“托赖恩相福荫,曾经练过。”

    吕枢密道:“你带来的白粮,又是如何装载的?”

    穆弘道:“大船装粮三百石,小船装粮一百石。”

    吕枢密接着问道:“你两人来到,恐有他意!”

    张清慌忙说道:“小人父子,一片孝顺之心,怎敢怀半点外意?”

    吕枢密道:“虽然是你好心,吾观你船上人员,模样非常,不由得让人怀疑。你两个暂且留在这里,待我差遣四个统制官,引一百军人下船搜看。若是有分外之物,决不轻恕。”

    张清气定神闲地回道:“小人此来,指望息相重用,何必见疑!”

    吕师囊正欲点四个统制下船搜着,只见探马报道:“有圣旨到南门外了,请枢相便上马迎接。”

    吕枢密立即上了马,便吩咐左右说道:“你们可要把守好江岸且,你们两兄弟随我前去!”

    张清使了眼色,李俊心领神会地点点头,便跟随在吕枢密先行去了。接着,张清、李俊又招呼二十个偏将,便跟着吕枢密身后进入城门。

    不料,守门将校见他们二人带领偏将前去,立即喝道:“枢密大人只叫你们兄弟二人前去,其他人等不得入内!”

    于是,张清、李俊二人过去了,二十个偏将都被挡住在城边。他们二人再次对望一眼,心知吕枢密从未信任过他们,一直都在盘问,便是要抓住他们的把柄,幸得张清机灵,随机应变,不然必定会被吕枢密识破身份,那时便悔之晚矣。

    吕枢密急匆匆地赶到南门外,迎接方腊派来的差使,接了圣旨,又低声问道:“冯大人,为何来得如此焦急?”

    那差使是方腊面前红人,深得信任,名为冯喜。四下张望,冯喜俯身帖耳,悄悄说道:“近日司天太监浦文英奏道:“夜观天象,有无数罡星,入吴地分野,中间杂有一半无光,就里为祸不小。天子特降圣旨,教枢密紧守江岸。但有北边来的人,须要仔细盘诘,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