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崛起之宋末称雄 >

第94部分

崛起之宋末称雄-第94部分

小说: 崛起之宋末称雄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智深说道:“看样子,洒家小瞧你了,果真是有些本事,再吃我一禅杖。”

    邓元觉回道:“本国师也小觑你了,曾经听闻过你的大名,如雷贯耳。那时还以为是以讹传讹,相见方知你的确是名不虚传,想要战胜我,只得再拿出真本事才行。”

    鲁智深双手紧握住禅杖,直接了当的攻向邓元觉的命门;邓元觉岂能如此轻易地被攻击,轻而易举的避开攻势,顺势又举起禅杖转身扫向鲁智深。鲁智深见来势汹汹,也是猛地用力直接回击过去,两人的禅杖再次碰撞在一起。

    邓元觉迈着大步,左脚先出,右脚踏出,双脚并拢,牢牢地稳住身形,怒目而视瞪着鲁智深;鲁智深见邓元觉想要与自己比拼力气,也是怡然不惧,依样画葫芦的与之对拼数个回合,丝毫不愿退让半步。

    如今,他们二人的战斗,大开大合,招招致命,要是常人怕是一个回合便已经被砸死了。可是,他们两人旗鼓相当,每一次的碰撞深深地震撼着众人的心。与此同时,宋江等人方知鲁智深杀得兴起居然不比李逵逊色多少,同样是大开杀戒。

    虽然他们两人都是和尚,却又不是和尚,清规戒律对他们没有任何的约束力,吃酒喝肉、开杀戒,下手绝不留情也使得鲁智深、邓元觉二人都明白彼此的性格,只因二人还真的有些相似。如今,二人要不是各为其主,兴许有机会成为生死兄弟。

    花和尚鲁智深与宝光国师邓元觉斗了五十余回合,仍然不分胜败。方天定在城楼上俯身望去,赞叹道:“梁山泊花和尚鲁智深的名头,本以为只不过是江湖朋友吹捧罢了,不想原来如此了得,果真是名不虚传,就算是再战斗下去,怕是两人也是不分胜败或是两败俱伤罢了!”

    方天定身旁的将领石宝也是赞赏地点点头,面色凝重道:“末将也看得目瞪口呆,以鲁智深的武艺怕是末将过不了三十回合便会落败。当初,末将与宝光国师交手,也是被他轻易地击败,不想宋军之中会有与国师旗鼓相当的人物,当真是惊讶不已。”

    正说之间,只听得飞马又报道:“西关门下,又有敌军攻打军到城下。”

    方天定皱着眉头,道:“本太子不是命人不必迎战吗?西门是何人领兵?”

    那人回道:“豹子头林冲!”

    石宝慌忙起身,惊呼道:“豹子头林冲?”

    方天定问道:“石将军知道此人?”

    “豹子头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之一,武艺怕是比之鲁智深也不遑多让,文韬武略皆是好手,不得不防!”石宝慌忙道,“太子殿下,末将要前往西关门,以防宋军当真是攻破城门,那时皇上怪罪下来,怕是难以交代。”

    方天定点点头,道:“你去吧!”

    于是,石宝急忙起身离去了。且说城下鲁智深与邓元觉仍然酣畅淋漓的战斗,宋军都看着战斗的二人。九纹龙史进见鲁智深战邓元觉仍未胜负,恐有疏失,心里有些焦急,说道:“宋江哥哥,待兄弟助他一臂之力。”

    宋江也是有些担心,也就没有反对,点点头准许他出阵相助于鲁智深。于是,九纹龙史进提起长棍策马而去。邓元觉见九纹龙史进前来,心知鲁智深与他半斤八两,谁也胜不了,要是史进前来相助,必然自己失败,连忙提起禅杖将鲁智深击退开来,朝着城中奔去。

    九纹龙史进见邓元觉逃走,奋勇直追,想要将之杀了。忽然,城门中又冒出一员猛将,定睛望去那人乃是受了方天定的命令前来接应。方天定见宋军派出一员猛将,他也连忙派出麾下将领相助于邓元觉,此人便是方天定手下贝应夔。

    邓元觉见贝应夔前来相迎,心里一喜,当即点点头入城而去。然而,九纹龙史进已然追至城下,贝应夔见他奔来,便挺枪跃马,阻挡住他。于是,他们二人便在吊桥上大战起来,不消片刻便被史进一棒子打死。

    方天定见贝应夔战死,立即下令拉起吊桥,关上城门!史进也是气愤不已的撤退,只因敌军摆起了箭阵,朝着他射击,只得悻悻然离开。

    国庆节,大家举国同庆,不知有没有朋友堵在高速?要是堵在高速,可以看看本作消遣一下,谢谢大家的支持,接下来还有~~敬请期待

    (本章完)

第143章 定计攻城() 
林冲率领军队来到西关门下,不论他如何叫阵,敌军就是守城不出。林冲怒气冲冲的直接派兵前去攻打,这才惊动方天定、石宝。当士兵前来禀报情报后,石宝便立即率军奔赴西关门。

    石宝见林冲提着丈二蛇矛不断地攻打城门,他便带了流星锤上马,又横着劈风刀,开了城门,出来迎敌。宋军阵上不是林冲迎战,而是大刀关胜出马,与之交战。两人斗了二十回合,石宝便拨马回走,关胜没有追击,领兵回营。

    林冲见关胜不追击,便上前问道:“为何不去追赶?”

    关胜回道:“石宝刀法,不在关胜之下。虽然回马,料想必是诱敌深入,恐有计谋。”

    林冲点点头,道:“江湖上流传此人惯使武器不是大刀,而是流星锤。但是,与关将军交战却是用大刀。此时回马诈输,恐有其它计谋。若是真的追击过去,怕是中了他的计谋,与我军不利。”

    于是,林冲、关胜等人便率领大军回到北关门与赵构汇合。

    石宝见关胜不追击自己,任由自己安然离开,寻思道:“这个关胜果真是好本事,居然知道我诈输是有阴谋。既然这次不上当,他们又撤军了,那便择日再战,还是将这个消息报给太子殿下,让他早做提防。”

    然而李逵等人则攻打南关门,说是攻打,实际上也是摆摆阵势,根本就没有想过要攻打的意思。实际上,李逵是受到赵构的命令,让他带领步军前去接应卢俊义等人,也好防止敌军突然杀出城来,更是掩护卢俊义大军。

    一路上,李逵举起两把板斧杀了过去,为得就是给卢俊义清除阻挡者,从后方杀入敌军阵营。恰逢李逵行至半路,便遇见了张俭等败军。李逵哪里会让他们逃走,首当其冲的杀入其中,乱军中杀死姚义。

    张俭、张韬二人见李逵如此厉害,自知不是对手,只得再奔回关上那条路去。或许是他们命中注定今日必死,又遇到了卢俊义率领的大军,后有李逵追击,只得与之拼杀,大杀一阵,便想要从小路逃跑。

    不曾想从小路又杀出杨沂中、刘琦,他们二人各拿一把长枪刺来,张俭、张韬措手不及,当场被刺死。卢先锋见他们二人已死也就不去管他了,径直来到李逵身边,问道:“铁牛,为何你会在此地?”

    李逵回道:“卢先锋,兄弟我是领了元帅的军令前来,让我等佯装进攻南关门,实际上是为了接应。我们还是快快回去,怕元帅等急了。”

    卢俊义点点头,便与李逵汇合一处行军,直接奔赴北关门。南关城门守将见李逵根本就不是攻城,而是迎接卢俊义,借此为他遮掩,不禁怒火中烧,想要追击已经晚了,而且兵力不足只得叹息不已。

    卢俊义来到北关门见了赵构,宋军所有兵力已然汇聚在一起,只余下杭州城,只要攻破杭州城,方腊必败无疑。赵构仰天大笑一声,然后下令撤军,看得方腊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明所以。

    方腊阴沉着脸目送着赵构离去,喃喃道:“朕还是小看了他,包道长此去没有回来,怕是遭遇不测了。如今,宋军所有兵力齐聚在杭州下,这样下去迟早有一天会被攻破,这小子出兵都是出其不意,怕是还有其它什么诡计,先回去再说!”

    众人回到营中,卢俊义参见了赵构后便直接了当的诉说了董平、张清等兄弟战死的详细经过,彼此都有些伤感。接着,赵构让众人全部聚集一堂,商议攻城一事,道:“卢先锋,你率领本部人马前去接应DQ县的呼延灼将军,料想他们应该也在路上了,待他们全部来了,我们在一起商议该如何取城。”

    卢俊义得令,便点本部兵马起程,取路望奉口镇进发,行至奉口,正巧遇见司行方败残军兵回来。接着,卢俊义率领本部人马与之厮杀,司行方坠水而死,其余各自逃散去了。此时,呼延灼也帅军前来。

    “卢先锋,你怎么在此?”呼延灼有些好奇,他一路追击司行方,却遇到了卢俊义。

    卢俊义笑道:“呼延兄弟,我是受到元帅的军令,让我帅兵前来接应。至于,叙旧的话我们还是回到营中再说,元帅等待着兄弟共同商议大事,我们还是先行出发才行,以免元帅等急了。”

    呼延灼惊道:“如此我们先行,大军让偏将统领。”

    于是,卢俊义、呼延灼先行而去,其他人则紧随其后,快速行军。片刻后,卢俊义、呼延灼等人便来到营中,赵构见众人都到齐了,准备开始商议攻城之计,却看见呼延灼随行将领少了雷横,皱着眉头,问道:“呼延将军,为何不见雷横兄弟?”

    呼延灼神色有些哀伤,如实说道:“雷横兄弟在DQ县南门外,和司行方交锋,斗到三十合.被司行方砍下马去,当即死去。”

    赵构一听惊呼道:“雷横兄弟战死了?”

    呼延灼再次点点头,他是第三路军。赵构命令呼延灼为先锋,让他统领二万大军从旁策应,不仅仅给予方腊军打个措手不及,更是切断了诸城之间的联系,这也是赵构行军部署时做好的准备,却不想再失去一位兄弟,众人心里有些伤痛不已。

    逝者已逝,唯有攻下杭州城方能以解心头只恨。

    赵构沉声道:“传本帅军令,攻城之计已经定好,依计行事!”

    副先锋卢俊义,带领正偏将四员,即杨沂中、岳飞、刘琦、史进攻打候潮门;花荣等正偏将四员,即柴进、刘唐、杨雄、杨志攻打艮山门;石秀等正偏将三员,即阮氏兄三兄弟去西山寨内,帮助李俊等,攻打靠湖门;孙立等正偏将二员,即林冲、鲁智深去东门寨帮助解珍攻打菜市、荐桥等门。正先锋使宋江带领正偏将六员,即张横、吴璘、张叔夜、张显、汤怀、王贵攻打四面城门;赵构自己带领余下几人前去攻打北关门大路。

    众人齐齐躬身领命,赵构定下攻城之计,也使得这次大战正是进入最后的收尾阶段。只不过,在杭州城内却发生一件大事,直到攻破杭州城,众人才发现,为此又耗费了一番功夫才真正的结束这次战争。

    (本章完)

第144章 天赐良机() 
赵构定下攻城的行军部署之计,又心知方腊军中猛将如云,不可硬碰硬,强攻伤亡必定是惨重,唯有智取,思索之际,军师吴用却献上一计。

    “元帅,我军自南下征讨方腊,接连不断数次大战,死伤不少兄弟。若是强攻必定再增伤亡,我军兵力比之贼军要强盛,也不可如此做。”

    赵构叹息道:“我又何尝不知不可强攻,唯有智取才行。眼下,不知军师可有破敌良策?”

    吴用气定神闲,娓娓道来:“元帅行军部署已然做好,就以此作为,不知元帅以为如何?”

    赵构见吴用卖起关子,道:“军师就不要卖关子了,有话直说便是!”

    吴用笑道:“既然元帅已经部署好作战兵力以及方向,那北关门乃是杭州城大门,元帅亲自前去攻打,势必那里的兵力部署也是非同小可。如此一来,元帅可佯攻就好,不必真的进攻,待其他先锋进攻即可。”

    “此话何解?”

    “其他先锋军进攻各个城门,齐齐进攻必然会引起方腊的警惕,必定会派兵出来迎敌,我军却不与之正面交锋,佯输诈败,将敌军引诱出城,远离杭州城,那时候只要成功引出来,便可以炮为号,正式反攻,齐头并进,只要有一支先锋军攻入城中,便可放火为讯号,那时候贼兵想要回城接应,已经晚了!”

    赵构大赞道:“此计甚妙!”

    于是,众将领纷纷点头答应,依计行事。

    与此同时,杭州城内也紧急召开会议,商讨对策。宋军主力军悉数前来,大军已然聚集一处,却不知赵构采取何种措施进攻,忧心忡忡。

    方腊沉声道:“今日宋军前来进攻,分别攻打四门,打得我军措手不及,又折了一位虎将,接下来宋军必然会选择各个击破,不得不防!”

    “传朕的旨意,所有将领务必守好城门,决不允许让宋军进城半步。”

    “遵旨!”

    方腊点点头,吩咐众人下去后,又出声道:“太子留下来,朕有事与你商量!”

    方天定好奇的回望着自己的父皇,也不知是何事留下自己。但是,方腊的命令也只得遵从了。至于,他们说了些什么根本就无人知晓,唯有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