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代夏 >

第70部分

代夏-第70部分

小说: 代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前那一战,河水延续的东边,在自己率其麾下以及西河侯国人同前来袭击的有穷氏士卒战场厮杀,战事入夜的时候,还有看到的有穷氏族人的火炬,连成一片,回想起来也在五个百戍之上,也就是说,吕骆觉得北边有穷氏士卒,至少在一千八百到二千七百之间,这样看来,也就能解释这些时间的事了,有穷氏族人不敢轻易进攻西河侯国缘由所在。

    吕骆废了不少时辰,才将近来的战事捋顺,此刻,心中有数,望了望周围的西河侯、西河侯国的人正、司马、司理等人。

    见众人都在望着自己。

    活动了几步,笑道:“诸位,若是能够细致入微地想一想,便能知晓北方有穷氏士卒有多少人。以我来看,北边有穷氏士卒在一旅率八百戍至两旅率七百戍之间。”

    “吕氏大子,莫不是在说笑,有这般简单?”

    “当真?”

    “从未听过,单凭臆测,就能知敌数。”

    西河侯及其麾下的回应,倒是让吕骆有些不知所措。

    在他看来,战场之上,应该有很多观察敌人大致数目的方略。这个时候,西河侯国君臣似乎不知道。

    这些都在吕骆的心里成了疑问。

    其实他不知道,夏朝这个时候还是氏族部落冲突为主,并没有形成他前世知道的,往后几百年甚至千年的那些,争奇斗艳的军事谋略与战争经验,自然而然也就不知道像吕骆这样的思虑之法。

    随后,吕骆将那些自己揣测的事宜,一一赘述给西河侯及其麾下听。

    过了一会,西河侯及其麾下的人正、司马、司理等人,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吕氏大子是这样得知一个大致寇人之数的。

    西河侯国的司理(大理),平日是处理量刑投狱这些事的人,很快就知道了吕骆提及的有穷氏士卒之数。

    心想,这吕国大子最后提及之处,不就是吾邦国之人两旅率又五百戍的人,加上其麾下二百多人。

    旁边的西河侯、人正、司马。。。,没过多久,从吕骆言语之庭中,也知道了。

    看到眼前的西河侯国君臣,犹如大梦觉醒的样子,吕骆忍俊不禁地笑了。

    西河侯沉静下来,想了想,像是从吕骆这里得到了北边有穷氏士卒臆测之后,更为坚定了。

    暗自沉吟:“既然如此,那更要北上一战,唯有打败有穷氏士卒,才能有安然之时。”

    就在旁边的众庶人,都在臆测,西河桥到底在想甚麽?面露古怪之色。

    就在众庶人胡思乱想的时候。

    “吕氏大子。”西河侯想了想,朝着一旁的吕骆说道:“既然如此,吾也就去筹备北上之战了。那就不多挽留了。”

    说罢,转身又对身边的众庶臣说道:“诸位,吾之爱臣,都随我去征召族人。北狩有穷氏。以安吾国。”

    说完,西河桥大步流星,从那城头之上,迅速地到了西河邑之外。

    “呃。。。!”旁边的西河侯国人正,上前,尴尬地说道:“吕氏大子,这也真是抱歉了,我也不知道会有这样的事。”

    西河侯国的司马,苦笑道:“吕氏大子,吾也要先走了,这都邑之上,恁可以多看看。”

    吕骆:“。。。。。。”

    吕骆心想,这对付北边有穷氏士卒,又不急在一时,用不着这样吧!

    西河侯及其麾下都离开了,对于此刻的吕骆来说,从西河邑上,就算把所有的风景都能看完。也不见得怎样,更何况还不能看尽夏朝所有的地方。

    吕骆从西河邑之上,下来,用了些许时间,就又回到了西河侯国给自己等人的休憩之所。

第133章 茅舍之中的热议() 
吕骆辞别西河邑城头之上,能够孜孜不倦欣赏的风景,毅然决然,在西河侯国君臣离开之后,自顾自的回到了,西河邑一侧的,西河侯国君臣安排的,供自己及其麾下休憩的茅舍之中。

    刚进了自己的茅舍,吕骆现,舍内都是自己的那些麾下百戍喜、牧人、姒开,二十多名十行,以及依靠自己想要回二斟的女艾等人。

    河水边上的一役,吕骆损失过半,麾下五名百戍,也就还剩下百戍喜,和刚拔擢不久的姒开。麾下五十名十行,在西河侯国给吕骆安排的茅舍之中的,余下二旬多的十行,还有几人是刚拔擢上来的,最近成为十行的是分别名石、草、兽的三名士卒。

    其他二百士卒,则在旁边的茅舍之旁。

    吕骆望着自己的这些麾下,不禁吐露心迹,其原话:“若是没有吾,囊括一些女士在内的昆仲兄弟姊妹,虽在帝丘困苦难安,也不至于亡去,都是吾太过自私了,所有亡去的昆仲兄弟姊妹,都记下来,吾带回吕国,以供祭祀。并有子女的,养育成人。亡去之人的家中厚赏。”

    见吕骆这样想,表露心迹,此刻吕骆茅舍之内的二十多人,感动莫名。

    姒开眼眸红润,首次见到这样的主君,战败之时,不是像其他氏族族长、侯伯那样,狠厉地罚其麾下。反倒是掏心掏肺地陈述其事,将错揽在自己身上,如此之主,他能不感动。

    “主君,这不是你的错,是吾辈操练不够,遭致有穷氏残杀。倘若能够勇猛对寇,何至于亡去。”在钦佩吕骆之余,姒开安慰道:“再者,主君把我们从阴暗晦涩的帝丘,带来了出来,那就是给了我辈新生。”

    望了望,眼眸之中充斥复杂之色的众庶二十多人,接着说道:“诸位昆仲兄弟姊妹,你们说是也不是。既然主君,把我们带了出来,待人之道也不差那些氏族族长、侯伯,岂能将亡去之全责放其身耶。”

    “是”

    “百戍说的是。”

    二旬出头之数的一众十行,回应起来之后,顿时思索起来,最后得出的结果是,他们也觉得不能全赖此时的主君,毕竟在挑选、操练时的那些言辞,早就赘述过,此道艰难险阻,既然跟来了,当知战事胜败乃常事,不可能不死人的。

    有的十行觉得,更何况,自家主君揽责,厚赏其家,照料子女,这样来看,也算合乎天理了。

    至于,门外的二百士卒,多多少少也知道了茅舍之内的言语。

    “主君所言所为,都做到了,咱们为其代命,又有何可说的。”一名士卒,朝着身边的众庶士卒说道:“只能怪之前风顺,临战虽有主君的操练之法,奈何习得不精,让身经百战的有穷氏族人残杀。”

    “这位伯兄说的不错。”另一名士卒,想了想,朝着之前的士卒说道:“说起来吾辈打的有穷氏族人,伤亡不过比其多了百人,也算是大胜了。”

    想到吕骆去了一趟西河侯邑,心思缜密地说着:“只不过,不知主君去西河邑,是不是又要北上了。”

    旁边的士卒,点了点头,望着一侧,正在召集族人的西河氏族有爵职的人,接过话道:“该不是西河侯想与主君联合,北上伐其有穷氏。”

    “想来,就是这样了。”人群之中,又一名士卒。站了起来,看了看众庶二百余士卒,深情地说道:“以西河侯国亡去的族人之数,足以让西河侯国上下勃然大怒了,”

    “说的也是。”

    “那可是五百人的性命,不是五百只野兽禽类,而是真挚的人哪”

    。。。。。。

    依旧是吕骆的茅舍之中,百戍喜与身边的姒开、牧人、女艾等人商议之后,由几人推举,让他代为详询自家主君。

    百戍喜是糙壮的男子,平时也是威风凛凛,可这要在众庶二十多人凝视之下,与其主君交涉,心中不免有些紧张。

    “大。。。子”百戍喜哆嗦地朝着吕骆喊着,然后说道:“不知主君,去西河侯国的明堂,是有何。。。事。”

    虽然,眼前的大子,不是猛禽野兽,可让百戍喜,怎么也是轻松不起来,只是觉得好像与以前自己熟知的样子,变了很多,所以心中觉得紧凑。

    旁边的女艾、姒开、牧人还有刚拔擢成了十行的石、草、兽等二十多人,盯着吕骆与百戍喜的交涉。

    吕骆心想,平日的百戍喜,可不是这样,难道近来自己变得难以相处了麽。

    疑问归疑问,吕骆想了想,还是回应着百戍喜,道:“也无他事,我就是去看看,西河侯国的伤亡,以及其情势。”

    “不过,倒是西河侯,说了一番大事,就是不知道你们如何想了。”吕骆顿了顿,接着说道:“吾想,你们或许不愿去罢。”

    细致想来,算是身后二十多人的代表的百戍喜,听到吕骆说到这里,心想,不仅是为了自己所想,也是为了身后的昆仲兄弟姊妹所想,也该详问大子下去。

    于是追问道:“不知大子所言辞的事宜,乃是何事?”

    心中急切想知道的百戍喜,连忙问道。

    另外二十多人,也看向了吕骆,眼神迷离。

    吕骆见此,觉得,那些十行大概也是想寻从自己这,寻找缘由。

    静了静心,望了望众庶二十多人,随后将其说了出来。

    将自己见西河侯,西河侯国想联合自己这些虾米,北伐河水边上的有穷氏士卒,而自己臆测与西河侯国君臣相谈的,以及最终定下了盟誓的事宜都抖擞了出来,让这些为自己卫戍回国的,值得信赖的麾下,明白西河邑明堂之中的事。

    “既然,主君觉着,河水边上的有穷氏士卒,不如西河侯国征召的二千五百多人及吾辈多,也说了其缘由。”

    “那咱们就与北上河水边上,与有穷氏士卒一战,倒是见分晓。”

    “若是错了,也算为那些亡去的昆仲兄弟姊妹,尽力报仇了。”

    “若是胜了,咱们跟着大子,回到了吕国,祭祀了那些亡去之人,再。。。”

第134章 厌烦战事的渔聚落() 
“胜了,咱们祭祀了那些昆仲兄弟姊妹之后,再决定去留。”

    西河侯国君臣以供吕骆休憩的茅舍之中,石、草、兽等二十多名十行,在了解了西河邑明堂之中,自家主君与西河侯国君臣赘述的事宜。

    他们都想清楚了,与其等着最后让有穷氏士卒过来,覆灭自己等人。倒不如,乘着有穷氏也觉得是大胜的时机,北上河水边上,先行讨伐他们,以此,或许能挫败有穷氏族人的谋划。

    “我等愿随主君,再度北上河水。”那些十行,想着,想着,过了一会,一致说道:“但,这次是讨伐有穷氏士卒,吾辈及西河侯国人,必须胜,才能使得我辈继往开来。”

    茅舍之外的二百士卒,听到了在自己之上的一干十行,这样说着。

    心中不由分说,想清楚之后,异口同声道:“愿随大子,为其前驱,接着北返。”

    远处,西河侯国君臣,听到了吕骆麾下的众庶两百多人的声音,不禁疑惑地望了望,吕骆及其麾下在西河邑北边的茅舍之所在。

    “方才的那些声音,是吕氏大子麾下吼的吗?”一旁跟随在西河侯身边的司马,朝着一起行走的几人之中的人正说道:“虽人不足我西河侯国所有的卫戍之士,可那两百多人的声势,倒也让我热血沸腾哪。”

    “多少岁不见这样的时候了,我已经记不清了。”西河侯国的司马,见旁边的几人,都不言语,独自接着嚷嚷道:“人正、君侯。。。,你们说,是罢。”

    “你这样子,怎么像个女妇一样,叽叽喳喳不停。”

    正在跟随着西河侯,前往各地征召族人的人正,停下脚步,转身说道:“虽然很是吵闹,不过说的的确有几分道理,至少有一旬之数了,老夫这都算老者了,时间多长,可想而知啊!”

    西河侯国的司理,见旁边的两人言语,也不禁加入了其中。

    细致想了想,司理说道:“人正啊!你说的是,连我也老了,当年的小君子也长大了,都已经是西河侯国的君主了。这时间的长短,就别去顾及了。我们这不是跟着主君,前往各地征召族人麽。吕氏大子及其麾下热闹,就热闹呗。那也是他们青葱之岁,咱们还是快点走罢。”

    旁边听到了几人讨论的西河侯,心中不禁想道:“若是父在此地,不知道有何解决北边有穷氏士卒之策。不过确实像他们说的,过的真的久了,吾也见不到父那慈祥的笑容了。”

    接着跳过一处水泽,走到了平坦的地方,望着太阳照耀之下,随着自己奔走的众庶之臣。

    顿了顿,说道:“诸位我西河侯国的贤德之士,你们都算老者了,吾还要你们一道奔走,不够敬重贤士啊!”

    水泽另一边的西河侯麾下之臣,听到这里,总算得到了一些安慰,主君还是把自己这些老骨头,放在心中的。

    不一时,来到了一个聚落旁,这个聚落擅长渔猎,所以又叫做渔。

    聚落之中的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