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回到明朝做帝君 >

第97部分

回到明朝做帝君-第97部分

小说: 回到明朝做帝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多的新型火器,同时在造船方面,也要进行创新,装备最好的武器防备海盗,主动的与西洋贸易,我发现,我们的丝绸与瓷器对西洋人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我们可以以此为契机,大力敛财。”

    “没了?”

    常青雨咬了咬牙,“没了。”

    朱允文一拍桌子站起身愤怒的吼道,“你倒是好大的胆子,你知不知这样会得罪多少人的利益?武官,文官,工部,户部,都要被你得罪透了!”

    朱允文是故意这样说的,在这条武力强国的道路上,只有他跟江凯志投意和,一同孤独的行走着,如果常青雨也有这样的心思,他会非常高兴,但是,在这之前,朱允文要确定常青雨确实有这样的决心,即使是背上骂名。

    常青雨听到朱允文的话,她跪下坚定的说,“骂吧,你随便骂我,但我说的都是忠言!”

    倔强的常青雨不服输的跪着,朱允文看着这个样子的常青雨,竟有了一丝心动的感觉。

第二百四十五章:改革前奏() 
先皇确定的制度,就算下任皇帝不满,也必须要等统治了十几年,几十年后才能更改,不然那些士大夫就会将各种罪名套在你的头上,朱允文不想等那么久,他不在乎这些骂名,他只想让大明走在世界的前端。

    “我会让那些大臣知道是你怂恿的我,这样你也会愿意?”朱允文淡淡的问道。

    常青雨低下头说,“愿意。”

    朱允文冷哼一声,“如果没有取得成效,还给百姓带来了负担,那你怎么办?你的家族怎么办?你别以为你只是一个人,你的背后,还有整个常家!到时候,只怕开平王的名声都要被你毁尽了。”

    常青雨抿了抿嘴,“我愿意立下军令状,如若事情不能按我所预期的进行,那我会以死谢罪,至于我的家族,我无话可说。”

    真是一个倔强而又坚定的女人啊。

    “行了,你起来吧。”

    常青雨抬起头,满脸疑惑,那么这个皇帝到底是同意了她的想法,还是不同意?

    朱允文笑眯眯的抱起在一旁被吓傻了的小鱼,“小鱼,你母亲这样你怕不怕?”

    小鱼本来就是忍着内心的恐惧,现在朱允文这样一问,小鱼彻底崩溃了,“小鱼怕,小鱼不想让母亲跪下,小鱼不想让母亲被人骂。”

    “小鱼乖。”朱允文轻轻吻了一下小鱼的小脸蛋,“我不会让你母亲受到伤害的。”

    小鱼眨巴眨巴眼睛,“真的吗?”

    朱允文点了点头,然后对小鱼说,“我们拉勾。”

    “好,小鱼跟你拉勾,你要保护母亲。”

    常青雨跪在地上,心中五味杂陈,朱允文将小鱼放在凳子上,然后说,“你先出去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常青雨急了,“那我的。。。”

    “我明天早朝时,你可以躲在屏风后面观看。”朱允文拿起毛笔继续继续批改奏折,“现在你先带着小鱼离开吧,瞧你把她吓得。”

    常青雨深深的看了一眼朱允文,抱起小鱼离开了御书房。

    一道白光闪过,昨天虚弱的朱媚儿出现在了朱允文身后,“你同意她的建议了?”

    朱允文头也不抬的说,“你在我的思想里呆了那么久,我想的什么你还不知道吗?”

    朱媚儿微叹口气,“你们还真是想一块去了。”

    “我也很惊讶她会这样建议我。”朱允文揉了揉太阳穴,“就算她不说,我也会这样干。”

    朱媚儿沉默了一下,“海禁制度可是你皇祖父设立的,你登基未满一年就修改,着实不妥。”

    朱允文停下手中的动作,他沉声说,“现在处于一个大变革的时代,我不允许我的王朝在这个时代落后,我们大明虽然强盛,但这还远远不够,我的目标不止小小的中原大陆。”

    这是一个有野心的男人,朱媚儿愣愣的看着朱允文,从她寄身在朱允文脑海里时,他就知道了这个皇帝的目标是有多大。

    朱媚儿弯下腰,从背后抱住了朱允文,“我支持你,但是别太累了,我会心疼的。”

    朱允文身体一僵,他感觉有点不习惯,这还是傲娇的朱媚儿第一次这么主动的对待自己呢。

    ……

    第二日早朝

    册封大典的日期,朱允文向后推了几日,因为在今天,他有更加重大的政策指令要颁布,徐妙锦李珊珊等人都不太在乎这些虚名,也就随着朱允文去了。

    花惜蕊感觉今天的朱允文神情格外的严肃,她化为小磊子伴随着朱允文来到大殿。

    “皇上驾到。”

    众臣一齐跪拜行礼后,花惜蕊大声喊道,“有事起奏!”

    花惜蕊话音落下,群臣中却没有人出列汇报工作,现在大明国泰明安,实在没有什么需要去禀告的。

    “无。。”花惜蕊刚想说无事退朝,朱允文就止住了她。

    朱允文问群臣,“众卿可知道那西洋人?”

    铁铉出列说,“皇上,臣倒是了解一二。”

    “哦?”朱允文挑眉说,“你说说看。”

    铁铉说,“臣曾经以使臣去接待过西洋来者,他们的肤色,语言,文化,都与我们不同,他们来到我们的大明的目的,一是为了宣扬其知识宗教,二是为了与我大明通商。”

    朱允文点点头,“铁将军说的不错,这西洋人与我们汉人确实大为不同,而且他们的到来,也补充了我们在数学,天文方面的一些欠缺,但同时,他们也在学习我们大明先进的文化。”

    众臣不解,皇上今天怎么讲到这西洋人了?

    常青雨站在屏风后,静静的听着朱允文的发言。

    朱允文说,“可是朕发现,他们倒是有一样东西跟我们大明很相同嘛。”

    蓝玉是朱允文亲信,他作为一个下属,在朱允文身边待的最久,蓝玉很快明白了朱允文所想,他出列道,“皇上,不知这西洋人与我天朝哪里相同了?”

    朱允文颔首,他对花惜蕊喊道,“把东西拿出来。”

    “是。”说罢,花惜蕊从身后的盒子里取出了一把火枪。

    “给蓝将军。”

    花惜蕊得到命令,走到大殿上去,将火枪交给了蓝玉。

    朱允文说,“蓝将军,这是西洋人给朕一位挚友的火枪,你看看,他们的工艺比之我大明如何?”

    蓝玉仔细的观看起了火枪,上面的花纹精致,握在手上,没有那沉重的手感,便于携带,蓝玉是统领过神机营的人,他当然明白,这把火枪几乎就是大明最顶尖的技术了。

    蓝玉赞叹道,“这把火枪的制作,简直精美,我大明虽然可以制作出这样的火枪,但是想批量的生产,那根本不可能。”

    朱允文冷哼一声,“可这把火枪就是一个西洋商人给我的,朕看他们可是人手一把!”其实这就是朱允文瞎掰了,主要目的是为了吓住这些大臣,西方火器高速进步那都是前世历史中大明中后期的事情了。

    朱允文站起身看了看群臣,“朕给你们看这些,就是为了让你们知道,我天朝虽然强盛,但是在那遥远的西方,还有着同样强盛的国家,如果我们想要立于不败,就必须在这些技术上,击败他们!”

第二百四十六章:执行() 
将军李景隆站出来,他骄傲的说,“皇上,我大明王朝战无不胜,所向睥睨,又岂会怕这个区区西洋人?”

    朱允文将火枪拿到自己手中,然后对着李景隆说,“李将军,不知道这把火枪能不能将你射杀在这里。”

    李江龙神色一滞,他下意识的退后了两步,“皇上,皇上什么意思,臣不明白。”

    朱允文笑道,“李将军不要惊慌嘛,朕就是打个比方,也就是说,李将军不是天神下凡,这血肉之躯也会害怕威力巨大的火枪。”

    “众卿,不知你们可曾发现一个问题。”朱允文说,“这西洋人十分喜爱我中原的茶叶,丝绸,瓷器等物件,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加大对西洋的商品贸易,那一定可以在财政上获得更大的收益。”

    户部尚书站出来说,“皇上,赋税中,尤其是商业税,江南地区那些与西洋人贸易的商人确实上缴的最多,加大与西洋人贸易确实可行,但是喜欢为防倭寇作乱,设立海禁制度,这加大贸易的说法,不知从何做起?”

    朱允文沉声道,“能够从西洋人身上赚取利益,从而充实国库,侧面减少百姓赋税负担,每每想起,朕都激动万分,夜不能寐,国家的治理就需如此,但是,皇祖父的制度缺失制约我们发展的一道枷锁,朕以为,我们应该秉承心中为民的思想,将这海禁制度,废了!”

    朱允文的一段话,让大殿里瞬间炸开了锅,就连一直支持朱允文的蓝玉也是微微惊讶。

    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李珊珊的父亲李达,他认真的说,“皇上,此事不妥,先皇驾崩未满一年,现在就废除先皇的制度,实在有违天和。”

    李达一说完,就有二十多个文臣站出来说道,“臣附议。”

    常青雨在屏风后看到这一幕,心中有点发寒,她害怕朱允文会顶不住文臣的压力,选择妥协。

    刑部尚书也说,“皇上,李大人说的对呀,如果我们这样做,会有损先皇之灵。”

    “哼!”朱允文一挥手说,“皇祖父固然神勇,带领大明走向强盛,但是在对外这方面,皇祖父还是有所欠缺,朕现在这么做,是在弥补这个欠缺。”

    见朱允文不为所动,刑部尚书皱眉道,“皇上,不知你执意不肯接受我们的建议,是否与那开平王府大小姐有关?据说她已来到皇宫,臣以为,皇上是受到了她的蛊惑。”

    常青雨心头一紧,还是走到了这一步,看来朱允文会说出自己,然后把自己的建议推行下去吧。

    “大胆!”朱允文怒道,“朕做事,还会受到他人蛊惑?这开平王府的大小姐,拿着圣旨来找朕,已经被朕安置起来了。”

    朱允文这样威严的说着谎话,常青雨看得一呆,原来这个皇帝,从一开始就没准备让自己去接黑锅。

    刑部尚书行了一礼抱拳道,“臣支持李大人的建议。”

    朱允文闪了一眼蓝玉和徐祖辉,“两位怎么看?”

    武将一派,那可是坚决站在朱允文这边的,朱允文这样问,其实也就是走个过场。

    蓝玉行了一礼,恭敬的说,“臣认为皇上高瞻远瞩,北元一战已经可以看出皇上超凡的能力,臣,支持皇上!”

    徐辉祖也意思了一下,“臣同意蓝将军的看法。”

    要知道,在明初,武将的权利是比文臣大的,武将一派坚决支持朱允文的话,文臣根本没有办法阻止。

    朱允文这是准备强制执行了,他知道,这些反对的文臣是根本说不通的,朱允文只能用自己的实践来证明。

    在此之前,朱允文已经做好了独自一人承受骂名的准备。

    “就这么定了。”朱允文说,“为了大明能够更好的发展,朕已经想好了,众卿都不必再劝。”

    李达看了一眼朱允文,刚想说话,又活生生的憋回去了。

    朱允文扫了一眼众人,“当然,皇祖父的英明决策我们不能全盘否定,朕决定,就江南沿海地区全面对外通商,其他地区继续执行海禁政策。”

    江南都开放了,那基本就等于大明已经对外开始全面通商,只不过朱允文说得委婉点,给这些文臣一点台阶下。

    朱允文已经给够了李达面子,李达恭敬的说,“这般臣就没有异议了。”

    “臣等没有异议了。”

    虽是这么说,但他们的心里肯定不爽,只不过现在不敢说罢了。

    “不止如此。”朱允文说,“我们只追求通商完全不够,另一方面,工部要加大对火器的研究,国库里的银两,最大限度的抽给工部,并且还要对船只,大炮进行改造,为了防止工部贪污,我也会特地安排官员去监督。”

    这第二项,比之第一项要能够接受很多,这次没有文臣再出来反对了。

    “很好。”朱允文满意的说,“朕准备在杭州设立江南经贸局,专门负责对外贸易的事宜,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接待来的洋人,为外出经商的人保驾护航。”

    “同时,朕也会派锦衣卫前往杭州,监督江南经贸局的运作,而江南经贸局的人员,就从原本江南织造局里的人抽调吧。”

    朱允文所说的这江南经贸局,大臣们稍微一想,就知道这肯定是个肥差,就算不去贪污,光是从商人那里扣一点,也够发达的了。

    朱允文看出了大臣们的想法,“当然嘛,光从江南织造局抽调容易让江南经贸成为一言堂,各位大臣们如果有好的人选推荐,朕也可以委以重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