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大帝国 >

第10部分

崇祯大帝国-第10部分

小说: 崇祯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说商谈那是崇祯皇帝的说法,其实在两位内阁大学士心中,说吩咐显然会更恰当些。

    因为,在整个过程中,皇上并未咨询他们的任何意见,只是交代,让他们执行而已。

    开武举、废辽饷、勾军籍,这里面有许多细节的东西,皇上都已写成一二三四几点,让他们务必监督朝臣照此办理。

    不多时,随堂太监进来禀告酒菜准备完毕,崇祯皇帝点点头,亲切的对他们说道:

    “两位爱卿,咱们边吃边聊。”

    温体仁赶紧从袖口掏出弹劾奏折,躬身递给崇祯皇帝。

    这是他煞费苦心炮制一晚的成果,相信皇上一定会喜欢。

    崇祯皇帝接过匆匆浏览一遍,发现已经关在牢房的东林魁首钱谦益赫然列在首位,并附有大致的田亩以及评估的钱财数量。

    轻轻的把这份奏折放在御案上,崇祯皇帝思量着其中的关节。

    对钱谦益,崇祯皇帝是这样理解。

    好色,很有钱,但更怕死。

    螨清南下,做出水太凉、头皮痒之事,被世人耻笑。

    投降后,目睹建奴暴行,多少有几分良知。

    见了被俘的弘光帝,诸降臣嬉笑,唯有他哭泣落泪。

    在好小三柳如是的规劝下,向南明出卖情报,散尽家资捐助明军,并让其弟子郑成功起军抵抗螨清。

    两次被俘下狱,也算遭受一些磨难。

    但汉奸就是汉奸,一生享受大明的福利,荣华富贵终生。

    尤其是作为大明的礼部尚书,不是普通百姓,理应做出表率,砥砺世人。

    允许你逃,也可以遁入深山,就是不能投降,瓦解人心。

    所以,崇祯皇帝认为,做错事就要为其行为负责。

    否则,难以抚慰天下人心,更是对舍身抗清英烈的不公,必须钉在耻辱柱上。

    当然,杀不杀他倒也无所谓,一具臭皮囊而已,主要是精神层面。

    不过也要看他表现,是否愿意戴罪立功。

    有件事情,如果他愿意做,绕他狗命也无妨。

    只是剥夺他所有财产无需考虑,怎能让这孙子汉奸活得如此快活?

    “先用餐。”在温体仁渴望的眼神中,崇祯皇帝施施然率先走出冬暖阁。

    还有戏!

    温体仁和王应熊对视一眼,尾随其后。

    西暖阁,崇祯皇帝设宴的场所。

    大明上层采用分餐制,崇祯皇帝居中,温体仁和王应熊分列左右。不高的红木餐桌上,飘香阵阵,菜品相当丰富。

    君臣三人分别入座,举杯共饮,谈天说地一番,气氛很是融洽。

    几杯酒过后,崇祯皇帝突然冷不丁地问温首辅,“温爱卿,那份奏折中,怎不见有周廷儒的名字?”

    “皇上……”温体仁老脸一红,好在有酒遮脸,有些心虚的望了崇祯皇帝一眼,斟酌说道:

    “启禀皇上,毕竟过去都是内阁同僚,多少有几分情分,故而微臣抹不开脸面,下不了手,请皇上恕罪。”

    温体仁好意思谈脸面,讲情分?

    一个老政客要脸面?你温体仁跟周廷儒有情分?难道当年那刀子不是你捅的?

    崇祯皇帝脸上似笑非笑,举着酒杯遥敬有些尴尬的温体仁,说出一句让他差点噎死的话。

    “既然爱卿跟他有情分,朕想起复周廷儒,让他代替礼部尚书张至发,两位爱卿以为如何?”

    噗嗤……

    猝不及防!石破天惊!

    接受皇上敬酒的温体仁,半杯酒尚为落肚,顿时被呛得酒水溢出嘴角,又怕君前失仪,急忙拿桌上的锦帕捂住嘴巴,憋得满脸通红。

    要老命了!

    天子到底是如何想的?

    周廷儒任礼部尚书,凭他的威望必然入阁,以过往的恩怨,自己这个首辅坐得稳吗?

    都怪自己,当初没有斩草除根,忽略了!

    “爱卿慢点……”

    崇祯皇帝一脸关切,内心却很酸爽无比。

    让你精明,一天到晚就知道揣测朕的心思,居然还能八九不离十,那还得了?

    太祖朱重八同志说过:文人可用之,却不可亲之!

    相比武将的直性子,文人的阴柔无疑更加可怕,这也是崇祯皇帝不停敲打温体仁的原因。

    要大用,就先要降服他,不然会被他轻视,继而蒙骗。

    不过,也需注意过犹不及!

    崇祯皇帝挥挥龙袍,示意殿内服侍的宫女太监退下,准备和手下最大的马仔交交心。

    虽然对做皇上没经验,可是穿越前做过大区经理的崇祯皇帝知道,到了新公司,必须要有一些心腹马仔。

    可以一边喝酒聊天打牌,一边谈论如何处理前任留下的公司员工。

    而且,还必须由他们来干脏活。

    “爱卿误会了!”

    待人员离开,崇祯皇帝对显得有些凝重的二位内阁大学士说道:“大明江山风雨飘零,朝臣却无视国家危难情况,犹自争吵不休!

    会说的人越来越多,会做的人越来越少。

    他们只知道家是他们的家,国却不是他们的国,根本不知如果没有国,何来的家?

    每每念及此事,朕恨不能荡尽宵小,可又忠奸难辨?”

    说到这里,崇祯皇帝用拳狠狠的砸向台面,郁闷不已。

    这是他真实的心态,大明朝臣很多,作为穿越者,他知道忠奸的也有限,总不能全部杀了吧?

    如果这样做,真做孤家寡人?

    恐怕这才是自掘坟墓!

    下方,温体仁和王应熊想破脑袋也不明白,这和周廷儒有何关系?

    周廷儒能辨忠奸?

    否则,皇上怎会无缘无故提起这事?

    真是天威难测啊!

    ps:感谢书友蓝冰封神、小男人的小成长、z周郎才尽打赏,不胜感激!

第十八章 皇上真会玩() 
第一卷风雨飘零

    二人的视线中,崇祯皇帝飞扬的长眉微挑,黑如墨玉般的瞳仁闪烁睿智,脸上不怒而威,整个人散发出一种威震天下的王者之气。

    自信!霸气!

    这是同时在大明首辅和次辅脑海中升腾起的新印象。

    过去皇上说句大逆不道的话,性格优柔寡断,极易被朝臣之言所左右,经常摇摆不定。

    这点,作为首辅的温体仁体会更加深刻。

    思考的同时,耳中又传来皇上低沉的话语。

    “崇祯三年初,前首辅韩爌对朕言:人臣不可以党事君,人君亦不可以党疑臣。应当详核人品,辨别忠奸,然后举措得当,建议裁汰厂卫。

    想到朝堂上若戈矛妄起,宫中对朝臣有偏见,恐非国家之福?

    所以,朕答应了!

    崇祯皇帝梳理着本尊的记忆,娓娓向两个马仔诉说过去的事情。

    毕竟,当年他们只是经历者,不是参与者。

    “可结果呢?

    崇祯皇帝陡然厉喝,龙袍一挥,骤然起身,边走边说来到二人中间,“他们一个个满嘴仁义,实乃尸位素餐。

    身为朝臣,领着大明的俸禄,享受大明的利益,却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无耻之尤!

    自己不做事,自诩为清流,同时还要指责弹劾做实事的大臣,操蛋!”

    说到后面,崇祯皇帝实在忍不住在两位重臣面前爆粗口。

    没办法,控制不住,被大明的正人君子气得入戏了。

    大明的这些正人君子没有了厂卫监督,彻底放飞自我,简直酸爽得不行。

    每天做的事情就是这样:早上起床:打拳养生;上午开会:弹劾骂架;下午上班:打哈回家;晚上娱乐:青楼打炮。

    这么幸福的日子,估计只要是人都想如此。

    可你们也他娘的聪明点,多少干点实事,或者,自己干不了,让其他傻瓜干也行,好让幸福的日子继续过下去呀!

    简直蠢得跟猪一样!

    既然如此,崇祯皇帝决定,套用一句台词,朕不是个随便的人,朕随便起来不是人!

    崇祯皇帝的怒气,温体仁和王应熊实实在在的感受到,彼此交流一个眼神,心中有了明悟。

    那就是皇上过去受到蒙骗,所以重开厂卫,准备血洗朝堂。

    正应了一句老话:狼若回头,必有缘由。不是报恩,就是报仇。

    只是,周廷儒在这中间,又有何作用呢?

    这是他们想不明白的问题。

    很快,崇祯皇帝就为他们解开答案。

    “两位爱卿,朕起复周廷儒,是因为他贪婪。”

    崇祯皇帝看着两位重臣,坦然的说道。

    对手下两位重要的马仔,他决定实话实话。

    因为,需要他们的配合。

    在崇祯皇帝的设想中,要坐稳皇位,当好大明的皇帝,至少需要有三类人。

    第一类人,低级,龙腿子。

    身份地位比较低,对自己的命令无条件执行,不问缘由。

    代表,东西厂、锦衣卫、京营。

    第二类人,中级,心腹马仔。

    依附于皇权,人很聪明,却有自己的想法和利益,需要跟他们沟通清楚。

    代表,首辅、次辅和其他朝臣。

    第三类人,最高级,道友。

    无限效忠皇权,聪明又能干还没什么想法。无需多言,一声令下,可以为皇室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刀山火海走一遭。

    代表,卢象升、孙传庭、曹文诏、杨嗣昌等人。

    崇祯皇帝觉得,只要用好这三类人,消灭建奴只是他走向千古一帝过程中附带的一件小事。

    甚至,史书只会一笔带过,崇祯帝于某某年,一举荡平辽东建奴。

    现在,崇祯皇帝就是在跟第二类人沟通。

    “朝臣忠奸难辨,周廷儒只是朕的一块试金石。”

    “微臣明白了,皇上高明。”

    温体仁人聪明,一点就透,一记马屁先拍上,自己心中的不安也完全放下,拍着大腿兴奋的说道:

    “可以想象,当皇上授予周廷儒礼部尚书一职并入阁,权势大增之下,朝中阿谀之徒定然一拥而上。

    皇上现在有厂卫,可以严密监视朝臣的一举一动,如此,忠奸易辨矣!”

    “如此还不够,尚需两位爱卿配合。”崇祯皇帝赞许的点点头,在他们疑惑的目光中说道:

    “周廷儒并非愚昧之人,再次入阁,定会小心许多,需要有人推动他的贪婪之心。

    朕以为,整个内阁都贪婪或许是最好的办法。”

    皇上真会玩!

    这是次辅王应熊心中最真实的想法。

    他当然不知道后世天朝独创的钓鱼执法,但他能有这种感觉。

    “微臣一定会登记在册,送呈皇上御览,誓死替大明除奸佞。

    如此,大明国库也多了一笔收入。”

    王应熊人实诚,处处替大明国库考虑。

    可崇祯皇帝却拉下脸,不高兴了!

    敢情朕忙活半天,还是便宜大明国库。

    虽说皇帝可以使用国库,但要经过朝臣同意,非常不方便。

    而内库完全是皇帝私人的钱,不管怎么花,都不用跟任何人打招呼,并且代代相传,方便至极。

    “王学士谬矣!”

    温体仁察言观色最是厉害,崇祯皇帝细微动作观察在眼,急忙说道:“今后内库承担关宁前线军饷,所得理应上缴内库。”

    “微臣糊涂,微臣失言,请皇上恕罪!”

    王应熊反应过来,急忙赔罪。

    看来自己在体会圣意方面,确实不如温首辅多矣。

    “无碍,希望咱们君臣一心,共同应对难关。

    两位爱卿需知,大明王朝若是真有不测,历史由他人记录,朕固然是昏君,你们也是奸臣啊!”

    挥挥手,崇祯皇帝语重心长对他们说道。

    话说得有点重,但却是实情。

    历史上,不正是如此!

    “臣温体仁、臣王应熊必不负皇上重托。”

    二人急忙出列,跪伏地上动容答道。

    作为政治人物,当朝的首辅、次辅,他们也有自己的抱负。

    用名留千史或许更容易表达!

    可皇上嘴里这操蛋的正人君子,却处处让人有心无力,徒呼奈何!

    现在,他们看到曙光,因为看到皇上的雄心和魄力。

第十九章 恶狗出笼() 
第一卷风雨飘零

    靠近皇城承天门的正中间地段,有一大片建筑群,是大明两百余年来凶名赫赫的锦衣卫衙门。

    其毗邻五军都督府,与东侧的六部衙门隔街相望,历来是大明核心权力机构的驻地。

    今天,原本低调多年的锦衣卫衙门人声鼎沸,喧嚣阵阵。

    演武厅里,刚下朝回来的骆养性已换下朝服,迫不及待的重新穿戴好锦衣卫指挥使的飞鱼服。

    飞鱼服称得上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