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大帝国 >

第109部分

崇祯大帝国-第109部分

小说: 崇祯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给皇帝女婿做生意为的什么?不就是为女儿争宠和自己往上爬吗?

    既然这生意和国运联系到一起,那就说明这个生意在皇帝女婿心目中有分量。

    在皇帝心中有分量,这不就是达到了争宠的目的了吗?

    况且,这生意自己大有可图啊!

    皇帝女婿给自己一斤酒五斤羊毛,他要是不能换到二十斤,他田字就倒过来写。

    就凭草原鞑子那智商,不够用啊!

    这一等一的烈酒,在嗜酒如命的鞑子中,等同黄金啊!

    更别提皇帝女婿还把这酒亲自命名为宫廷玉液,招牌够硬够响,噱头十足啊!

    “皇上,这个生意,真的和国运有关?”

    谨慎的田弘遇还是小心翼翼的问了一句。

    “这个生意自然是有特殊的地方,是朕蒙古战略上的一环,暂时不能告诉你太多,田爱卿也别到处在乱说,知道吗?

    正是因为重要,朕需要一个得力可靠的亲人去做。

    还有,这个生意,会有军队、锦衣卫协助配合,不是那么简单的。”

    崇祯皇帝一副朕看好你的模样,满脸严肃的说道。

    老实说,崇祯皇帝心里有些不淡定,他不知道可以收到多少羊毛。

    可按照日后鄂尔多斯羊毛衫的产量,崇祯皇帝觉得让大明百姓人手一件不是问题。

    按照如今大明的人口,上亿是很轻松的事情,人手一件就是一亿件,每件衣服赚个二三十文,想想都鸡冻。

    崇祯皇帝这可不是乱想,要知道这羊毛衫,特别是羊绒衫的保暖效果,那比棉花可好得多,吸汗性也好得多。

    如果有自己的引导和推广,必定会风靡大明。如果能把价钱,成本压下来,要说人手一件,也不是不可能。

    当然,崇祯皇帝不指望每年给自己赚几百万两银子,如果能把军费抹平,崇祯皇帝就心满意足了。

    不过自己现在所谋略的东西,影响之大,恐怕自己也不知道具体走向。

    “皇上,臣明白了。

    臣一定好好的给皇上收到足够多的羊毛,以满足皇上所需。”

    田宏遇犹如打了鸡血一般,信心满满的答道。

    “很好!”见他同意,崇祯皇帝点点头,对竖起手指,说道:“有三件事情,朕要交代你,务必做到。”

    “皇上请说,臣一定办到。”

    田宏遇弓着身,信誓旦旦的说道。

    “第一,朕要你名下所有的土地全部用来种番薯,并且号召和你合作的商人也全种上,朕按粮价全部收购。

    最好,你在河套置办土地,种植番薯。

    第二,你所需的人手,可以到陕西去招募那些灾民,算是那边的灾民一条活路,也算是活人无数的善事,都是朕的子民,朕要为他们找活路啊!

    第三,你的利润所得,朕要课税二十取一。

    这三个条件,但有一条你做不到,朕可以让其他人来做。”

    崇祯皇帝举着手,一条一条说道。

    “皇上仁慈,臣自愧不如,臣全部答应。

    皇上放心,臣一定竭尽全力,为皇上办差,为天下人宣讲皇上的仁义,让天下人都明白皇上的苦心……”

    田弘遇红着眼睛,仿佛被感动得一塌糊涂,这让崇祯皇帝觉得不可思议,难道这货突然变成大大的忠臣?

    不过,看以后了。

    “事若成,朕许你伯爵之位!”

    为了刺激田宏遇的积极性,崇祯皇帝当着田贵妃的面,开出了令田宏遇窒息的封赏。

    实在是这件事情太重要了,关乎整个西北的布局,更包含了漠西蒙古,崇祯皇帝只有重赏。

    “臣叩谢皇恩,一定完成皇上所托。”

第一百七十七章 崇祯皇帝的手段() 
。。。。第一卷风雨飘零

    崇祯九年的春节假期,崇祯皇帝过得很愉快,主要原因是收到的红包有点多。

    通过对皇亲勋贵的打、拉结合,他们中部分聪明伶俐的人知道皇上的需求后,纷纷进宫缴纳保护费。

    当然了,这其中每人的数额不等,有的人多,有的人少,完全靠他们的觉悟以及对时局的判断了。

    在这一点上,崇祯皇帝并没有强求必须要多少。

    至少这些人,比那些死猪不怕开水烫,你能奈我何且无动于衷的勋贵更有敬畏心不是?

    不过,话虽如此,这其中也有一部分人在投机取巧,敷衍了事。

    这么说吧,有些人家中财产明明很多,却故意跟崇祯皇帝哭穷,拿了很少的一部分出来,妄图蒙骗过关。

    他们以为,崇祯皇帝拿他们没办法。

    毕竟,财产这种事情,有很大的隐秘性,外人谁知道呢?

    崇祯皇帝当然不知道他们具体有多少财产,但他也不想当傻子,所以他把东厂的老王、锦衣卫骆养性和治安司的李若链叫来。

    没办法,他们都以为自己很聪明,却是不知,有了厂卫在手的崇祯皇帝,想要查清官员勋贵的财产,那还不是小事一桩。

    这样,崇祯皇帝就可以知道哪些勋贵蒙骗自己。

    一句话,拿着小本本记起来,到时要秋后算账的。

    作为君王,被人蒙骗怎么行?

    对于蒙骗朕的人,不好意思,你们既然爱钱,看在你们祖宗曾经为大明流血牺牲的份上,朕可以让你们度过余生。

    但是,不好意思,你们家族子弟的仕途也到头了。

    别以为朕离开你们就玩不转,想当朕龙腿子的人,可以从京城排到南直隶都不带重复的。

    这一点,崇祯皇帝还是有这个自信。

    这个世上,不知有多少寒门子弟渴望出人头地呢?

    “大伴,东厂负责京城四品官员,查清他们勋田、职田以及侵占的田亩情况,全部存档在案,务必准确。”

    乾清宫内,崇祯皇帝对老王吩咐道。

    趁着这个机会,他索性把官员财产摸了一遍,以后使用方便。

    老王俯身领命,崇祯皇帝又对李若链说道“治安司负责查清他们的产业以及经营情况,统一交给东厂存档。”

    李若链领命心中狂喜,什么时候治安司也成为厂卫的外围组织了?

    不过,自己治安司的人手好像不足啊。

    “皇上,如果这样,治安司需要要增加人手。”

    李若链性格耿直,当场就提出申请。

    “唔!”崇祯皇帝点点头,认真考虑李若链的建议。

    治安司是他到大明新组建的单位,主要职能是负责向京城店铺收保护费,其实就是另类征税的一种模式。

    应该说,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去年的半年收入,共收取保护费七十余万两,为内库增加了不少收入。

    其实,崇祯皇帝也有意扩大治安司的规模,向京城周边城市扩张。

    可关键这人从哪里招?

    最近厂卫业务繁忙,他们也在扩招中,根本抽调不出人员支持治安司。

    如果从百姓中招募,崇祯皇帝又怕人太老实,镇不住场面。

    要知道,治安司的工作有特殊性,需要使用一些下作手段,方能让商户乖乖的交保护费。

    尤其是不在京城的情况下,没有锦衣卫的支持,工作很难开展。

    “皇爷,老奴有一个建议,不如从上次被捕的泼皮中,招募部分人员为东厂外档,充实治安司。”

    三人中,老王最明白这里情形,也明白崇祯皇帝的为难之处,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可!”崇祯皇帝眼前一亮,立即同意了老王的建议。

    什么叫东厂外档,其实就是后世鼎鼎有名的背锅侠,临时工。

    什么脏水什么错事都往他们身上浇,任劳任怨不解释的一群特殊人才。

    干得多,拿得少,出了事要背锅,天生低人一等的职业。

    想不到原来在大明的时候就有了。

    不过,崇祯皇帝可不担心他们会祸害百姓。

    因为,他们祸害的是商户。

    恶人自须恶人磨!

    老实讲,大明的商户大部分都不是什么好鸟,如今让这些泼皮对付商户,却是正好合适不过了。

    “皇爷,年前兵仗局的大案,共有涉案二百五十六人,罪责大小,已具有定论,共分为五等,剩下的都关押在诏狱内,应如何处理?”

    见崇祯皇帝高兴,老王又汇报起另外一件事。

    年前兵仗局的案子,涉及户部、兵部、工部,有些该杀的杀了,该抄家的也抄了,但还剩下一些没有定罪的官员,不知如何处理。

    “谁有罪,都理明白了吗?谁交钱了?”

    崇祯皇帝上来就问得相当的直接,谁交钱了?

    明显的,在崇祯皇帝眼里,这案子不案子的,关系不大。

    关系是谁要交银子,交了多少银子。

    三人面面相窥,对于皇上的“直接”一时没反应过来。

    好在老王还算机灵,立刻出声道“禀报皇上,目前已认罪的有二百余人,尚无人交钱,不知……”

    “选一些罪责比较轻的,认罪比较好的,赎罪银比较多的,搞一个保外就医吧!”

    面对老王的不知所措的样子,崇祯皇帝随口说道。

    保外就医?

    这是什么东西?

    三人都傻了,没听说啊,不明白皇上是什么意思啊?

    终于,骆养性鼓起勇气,问道“皇上,不知这‘保外就医’为何物?”

    崇祯皇帝一阵汗颜,自己实在是胡言乱语了,这里是大明,可不是后世,服刑服得好还可以减刑,有病还可以保外就医。

    不存在的。

    “保外就医嘛,就是让那些交了赎罪银的人,态度比较好,罪不重的人以在家养病的名义弄出牢房,作为积极交赎罪银的奖赏……”

    话既然说了,断没有缩回去的理由,崇祯皇帝把这事解释了一遍。

    三个人脑门都流汗了,皇上实在太生猛了一些,为了银子居然还有这种操作。

    “皇爷高明,老奴遵旨!”

    老王俯身答道。

    “大伴,勋贵中有些正在观望的人,认为朕不会对他们怎么样,这批人,你要约谈一下他们。

    这样,他们才知道祸福厉害懂吗?”

    解决这些杂事,崇祯皇帝的重心还是回到勋贵身上。

    “启禀皇爷,不知道这约谈具体指什么,或者到那种程度?”

    老王懵逼了,皇上的新名词有点多啊,自己都没有听说过,不知是什么流程啊?

    “这约谈嘛,就是把人请到茶馆里,喝一杯茶,谈谈天气,谈谈人生,谈谈理想之类的,然后把人放回去。这个就叫约谈,懂吗?”

    崇祯皇帝努力的回忆着,二十一世纪的那些很牛b的什么安全局,特工,什么fbi之类的东东。

    有一种特权就是约别人喝茶喝咖啡,被约谈的人吓个半死,有什么事乖乖就范。

    崇祯皇帝觉得这样很好,干嘛不请他们喝喝茶约谈一下?

    这样也让他们感受一下皇帝的关怀,感受一下人生的美好。他们才会有动力交银子,才知道生命的可贵。

    “你们东厂办事,不要老是动不动就上刑,要注意文明办案,朕要的是银子,不是折磨人,打人……”

    崇祯皇帝罗哩罗嗦的说了一大堆,关键问题在银子。

    银子诚可贵,自由价更高,若为生命故,田地皆可抛。

    崇祯皇帝就是要逼这些人拿银子出来,不管你卖地也好,到处借也好。

    反正只要银子,对于把你打得皮开肉绽,喊打喊杀,也没多大兴趣。

    老王也明白皇爷的意思了,就是威逼别人,吓唬别人赶快交银子,但是又要文质彬彬的,这样显得东厂“办案文明”,“待人有方”?

    说实话,老王对皇爷的这个约谈,也十分的赞成的。

    历来,东厂都是恐怖的代名词。

    进东厂,还想好好的出去,那都是大能耐了,屈指可数。

    只是这样一来,东厂虽然厉害,但是名声也臭了。

    现在,皇爷说要文明办案,约别人去喝喝茶,谈谈人生,改变一下别人对人生的态度和认识,这比那个什么一上来就打打杀杀的强的多。

    打人,自己还得出身臭汗呢。

    文明办案!对,就是这个。

    老王觉得非常适合自己。

    “老奴明白皇爷的意思了,这就立刻去办,一定将约谈这件事办得妥妥的。”

    老王对于这件事,那是充满了信心的。

    这样简单的事如果还办不好,那自己还有必要干这东厂厂督一职吗?

    “嗯,很好,这件事,要尽快。

    对于那些约谈过后,仍不肯就范的,可以采取进一步措施,请这个人去小黑屋做客……”

    崇祯皇帝只顾着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