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崇祯大帝国 >

第24部分

崇祯大帝国-第24部分

小说: 崇祯大帝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的,客官请稍候!”

    小二的眼睛很毒,看见崇祯皇帝的打扮,立即知道这位爷来历不简单。

    虽然他点的菜式普通,消费也不多,可还是满脸堆笑,殷勤的把原本就很干净的桌子再抹一遍。

    后面的王承恩掏出几个银豆子,赏赐给小二。

    有钱好办事!

    很快,崇祯皇帝点的酒菜就端上来。

    这家小饭馆虽然装修不够富丽堂皇,但是他家的蹄膀却是京城一绝。

    肉色泽红润,肉质鲜美,酥软可口,关键是肥而不腻。

    再配上凉菜花生米,就着小酒,崇祯皇帝表示很不错。

    正当崇祯皇帝大快朵颐的时候,一个打扮得很体面的壮汉,在店门头冲着店主喊叫,“店家,月例准备好了吗?”

    “三哥,准备好了,准备好了!这就给你们,要不要进店喝点小酒啊?”

    店老板满脸堆笑,从柜台取出用红纸包裹的银两,笑嘻嘻的递上。

    “不用,下月见!”壮汉掂了掂分量,抬腿就走。

    “留下他,问问怎么回事?”

    楼上的崇祯皇帝见此,对邻桌的李若链吩咐道。

    微服私访嘛,就是要搞事的节奏,可一直没有状况出现,那就没事那就找点事!

    ps:感谢书友心空无18打赏,感谢诸位道友长期投票支持!祝福大家端午节安康!

第四十四章 打掉黑恶保护伞() 
第一卷风雨飘零

    锦衣卫出手没难事,更何况是简单的事情。也就片刻功夫,李若链前来复命。

    “皇……少爷,是东街的几个破落户组成的一个帮派,叫五虎堂。

    他们打通了顺天府推官王兆明的关系,在东街一带向普通商家收月例。”

    “很好!不错!”

    崇祯皇帝龇牙咧嘴轻挑眉头,吓得旁边的老王赶紧垂下头,皇上又要大发雷霆,估计人头又要掉一批了。

    其实老王猜错了,崇祯皇帝并没有生气,反而很开森。

    因为他又看到白花花的银子要进账了。

    至于说收保护费这种事情,他早已见怪不怪了。

    后世为人民服务的天朝都屡禁不绝,更何况是封建腐朽的没落王朝呢?

    处于下层的普通百姓,总是属于被剥削的一方,这份利益,就看谁沾手了。

    不过,这倒是提醒他,既然无法光明正大的向京城商家征税,那朕收保护费总可以了吧?

    江南暂时他是鞭长莫及,可京城这一亩三分地上,总是朕最有实力,关系还有谁能大得过朕?

    “回宫!”

    想清楚的崇祯皇帝兴冲冲说了两个字,抬腿就走,利落得很。

    一行人才到了皇城门口,崇祯皇帝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边走边指示:

    “李百户,你立即抽调精干厂卫和五城兵马司共计三百人,成立治安司,由你负责。

    职责就是向有店铺的商家收治安费,露天摆摊的一概不许收。

    其中青楼、赌坊、当铺、钱庄利润高,有钱,应多征。

    就抽他们利润的四层吧!

    务必调查清楚,不可遗漏!

    其他商铺问问那些泼皮月例多少,一律减半。

    动作不妨猛烈些,拿出厂卫的威风,从京城最有名气的商家开始。

    不管他们身后站着什么人,只要不交治安费,一概打、砸、抢、烧!”

    霸气而阴森森的话语中,李若链遵旨领命。

    “还有,告诉将士们,不要怕辛苦,每月收来的治安费中,留下两成作为治安司运转的费用。

    结余下来的,朕赏赐给将士们。”

    崇祯皇帝望着为大明而战死的李百户,沉声说道。

    前期工作必然很辛苦,应该给予重赏。

    “多谢皇上恩典!”

    李若链不知皇上为何重用他这小小的百户,他只知道自己要发达了。

    京畿商家之富有,他是知道。

    不说别的,数百家大大小小的青楼,就足以让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王大伴,出动厂卫,来一场全京城的除黑打恶行动,把市井上的泼皮无赖全部关进诏狱,还大明朗朗乾坤!

    他们背后的保护伞,全部挖出来!”

    “奴婢领旨!”

    王承恩俯身领命。

    “去吧,赶紧行动起来!”

    崇祯皇帝甩甩龙袍,背负双手,一颠一颠地朝内宫走去。

    王承恩看得出来,皇爷今天的心情很好。

    可要想心情一直很好,却取决于他究竟能挖出多少银子。

    除恶打黑,在大明四处崩坏的时候,肯定不是皇爷的目的。

    银子,唯有银子,才是皇爷急于处理这件事的根本。

    湛蓝的天空下,王承恩领悟崇祯皇帝的意图更加深刻了。

    或许,这就是顿悟!

    ——————————————

    黄昏时刻,京畿炊烟缭绕。

    顺天府衙官邸,推官王兆明已经惬意的喝上小酒。

    菜算不得丰盛,只有三道,可质量却相当不错。

    玉合堂大酒楼的招牌菜水陆齐聚,用海参、鳆鱼、肥鸡、猪蹄共烩。

    还有一道叫烹龙炮凤的名菜,宫廷豆腐改用鸟脑制成。

    汤是老鸭汤,足足熬制了一小天,夏季喝正合适。

    除了美食,就是美酒。

    王兆明喝的是江苏名酒金风露,其酒清而不冽,醇而不腻,味厚却不伤人,实乃酒中绝品。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说的大抵如此。

    这一顿饭,价值三两纹银,是京城普通人家一个月的伙食。

    而王兆明,却天天如此,比有些朝堂要员过得还富足滋润。

    可要说王兆明的职务,顺天府的推官,正七品,搁在后世只是一个处级干部,在京畿皇城就是一个屁。

    就是在顺天府邸,上面还有府尹、府丞、治中、通判等人,他也算不了什么。

    但是,王兆明却可以拍着胸脯说,你们官比我大固然没错,可论生活质量,钱财富足,你们算个屁。

    委实怪不得他如此狂傲,顺天府地处京城,上有王侯将相压制,下有御史言官盯着,府尹历来是最难做的官,处处受气。

    而王兆明这个推官的职务,又叫佐贰官,掌理刑名、赞计典,在这顺天府衙门的一亩三分地里,可实在是高高在上。

    一来不用去和外面的头头脑脑打交道,二来负责顺天府内的庶务,大事小情的都要插手。

    官员勋贵自然得罪不起,可京畿皇城还有上百万的平民百姓,多少商户的买卖,这里面油水实在是丰厚异常。

    虽说里面有层层分配,可通判、推官却是拿大头。

    而且府尹一般都没有做长的,每一任都焦头烂额打通关节要调离,很少管下面。

    反倒是下面的通判、推官做的长久,就像王兆明已经做了整整十二年,京城里稍微有些眼色之人,都明白王兆明的分量。

    几杯过后,王兆明喝的已经有些醺醺然,思绪也渐渐漂浮。

    是不是应该急流勇退了呢?

    这些年捞的委实不少,即使三代也无忧。

    更可况,他在苏州府置办了一个织丝绸的作坊,有织机一百余台。

    而一台织机每年所得比几亩水浇地还多。

    当然,他还有其他产业,田地也不少。

    前段时间天子跟发疯一般,重开厂卫,处置了几个朝堂重臣,自己会不会被盯上?

    是时候退了,十二年来捞的也够多了,再不退谁知上面会不会把他当肥猪宰了?

    唉,王兆明猛地喝了一杯,长叹一声。

    真的有点舍不得啊!

    “大人,大人……”

    突然从前面传来了衙役的叫喊,王兆明心里一颤,头重重的磕在桌上,酒顿时清醒了一半。

    尚未来得及反应过来,房门已经被踹开,眼前出现几个锦衣校尉,王兆明的心沉到谷底。

    凉了!

    ps:感谢书友初心唯雅、偷生的蝼蚁打赏,敏感盛情!

第四十五章 道友见面会() 
第一卷风雨飘零

    次日,由东厂主导的除黑打恶行动,在锦衣卫和五城兵马司的配合下,在京城拉开轰轰烈烈的序幕。

    由泼皮和破落户组成的帮派、堂口、打行,在大明的暴力机关打击下,或被清除,或四处躲避流窜。

    京城普通商家和底层百姓,无不纷纷拍掌叫好。

    与此同时,夜幕降临的文华殿灯火通明,崇祯皇帝在此宴请道友和马仔。

    马仔自然是指首辅温体仁和次辅王应熊,还有一直紧随他们的吏部尚书闵洪学。

    道友则有很多,成分也很杂,有文有武、有官有民、有老有少、有男有女,可谓五花八门。

    总之,在每个人心中,这是一场奇怪的宴会,没有人能猜得透崇祯皇帝的心意。

    即便是温体仁,一个总想揣摩崇祯皇帝心思的奸人,在赴宴之前,无论如何也不敢想象,堂堂的大明首辅,会和江阴县城的典吏和教谕坐在一起?

    只不过,温体仁丝毫不敢小觑级别跟他相差十万八千里的二人,因为据说这是天子私诏进京的。

    皇上行事,愈发诡异莫测了!

    “天子驾到——”

    响鞭过后,内廷太监徐高尖声喊道。

    顿时,原本四处寒暄的声音停止下来,崇祯皇帝依旧穿着非常拉风的军服出场。

    礼仪过后,崇祯皇帝踱着方步,走下高台,对照长桌上写着的名字,开始认识道友。

    因为这其中,大部分道友他都不认识,属于提前启动的人员。

    而且,他们现在好多都属于无名之辈,譬如日后大名鼎鼎的孙传庭。

    为了这场宴会,他已经精心准备了好久,也筹谋了好久。

    殿内最显眼的当属千古传奇秦良玉,大明唯一的女将军,领左军都督府左都督一职,驻守石柱。

    历朝历代修史,女性名人都是被记载到列女传里。

    而秦良玉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作为王朝名将,被单独立记载到正史将相列传里的巾帼英雄。

    老相识了,都赠送过四首诗了,崇祯皇帝笑笑算是打招呼。

    帝国双璧卢象升和孙传庭,是他特意安排相邻在一起的,便于比较一番。

    孙传庭道友相貌黝黑威武,铁面剑眉、须发张开如戟,一点不像人事部的官员,反而更像武将。

    不过想想他成名的经历,崇祯皇帝也可以理解。

    文人带兵将领分谋士和将帅两种,谋士偏柔,但将帅偏刚,将帅若不够刚强爽直,永远带不出虎狼之兵。

    他旁边的卢象升无疑就清秀许多,白白胖胖的圆脸,迎着自己的目光笑得好像弥勒佛,很慈祥,很人畜无害。

    但崇祯皇帝知道,这是假象。

    卢象升长得白不假,人也很和气,所以人缘混得很好,官运亨通,这只是他在官场的表现。

    可在战场上,他的手很黑,被称为卢阎王,因为他很能杀人——亲手杀人。

    卢象升天生神力,长得文明,动作却很粗野,每次作战时,都拿着大刀冲杀在最前面,赶得对方鸡飞狗跳。

    二人练兵都有独到之处,可真要论高低,孙传庭略胜一筹。

    可要说单挑,崇祯皇帝押注卢象升赢。

    他们各自身后是堂弟卢欣荣、弟子吴承锋,长得都不错,很有小白脸的潜质,就是不知本事如何?

    要用用才知道,期待他们的表现。

    往下走是孙承宗,看他年事虽高,却身材魁梧、腰背挺直如剑,老当益壮的楷模。

    身后是他的从孙孙之滂、孙之淓,萌补锦衣千户,实授百户,官三代真好。

    下面是杨嗣昌和李邦华,看得出来两人不对付,拧着头眼神全程无交流。

    正常,他们就是这个吊样,天子第一,老子第二,大明朝臣这样的人很多。

    不过没关系,自己来安排。

    曹文诏、曹变蛟、张云甫等人已经见过,自不必多说。

    崇祯皇帝只是脚步一抬便过去,视线停留在江阴抗清三公阎应元、陈明遇、冯敦厚身上。

    这三个是苦逼的孩子,没有背景,没有靠山,也没有好老师,所以一生平平,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绽放炫人的风采,流芳千古。

    过去,他们是珠玉蒙尘,没有用武之地,蹉跎了大半生。

    现在,朕让你们破茧而出,请尽情施展才能。

    尤其是阎应元,朕已经知道你的防守不动如山,更期待你攻击侵略如火。

    崇祯皇帝快速转了一圈,把各个道友和名字联系起来,有一个初期的印象,方才踌躇满志回到自己的位置坐下。

    此际,他心里满是感慨。

    毫不夸张的说,这殿内几十人都是大明的精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