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全战军阀 >

第17部分

全战军阀-第17部分

小说: 全战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季度的税收预计会有二百九十多万,由于军政府的工作还没有完全展开,还得再过一个多月才能收上来。”李贤卿瞟了眼手上的小本说道。

    “恩,慢啊,等等吧,这个是大事,不要出什么纰漏,需要的话,我会让军队协助你们。”胡志对政府事务关注最多的就是税收问题了,隔三差五的问一次。

    “都督,这个英国人听说军政府在建铁路,希望参股共营。”李贤卿对这件事是最为在意的,和洋人有关,不在意不行。铁路虽说投资大,但贵在稳定,连李贤卿自己都想入股,有不少有钱闲的没处使的人找过李贤卿,希望能见一下胡都督,胡志都是以事多没空回绝,其实大部分时间都在和情人腻在一块。安徽省内比较稳定的样子,克隆人士兵军纪严明,胡志也在前一段时间把向一些人的“借款”也还上了,胡志在省内的口碑还是不错的,有不少人想投资政府的项目。

    “英国人?参股?说得好听!他们肯定是想掌控铁路的运营权,这个是门都没有。”胡志皱着眉头满是不悦,冲着站在一旁的副官晋连一摆手,马上送上烟卷并给胡志点着。

    “都督,这英国人不好打发啊。”李贤卿担心的说道,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对洋人是存在畏惧心理的。

    “跟他们说,这是政府的公共工程,不允许民间投资和外商投资,回绝了他们,真是烦人,什么都想插上一脚!”胡志摆着手如赶苍蝇般不耐烦道,虽然有人投资肯定是好事,但和洋人合作这种大项目,影响还是有些不好,万一有人从中作梗,做点什么不好的宣传,那对自己会很不利的。各地上演的不断的权利斗争,让胡志对那些派别和所谓的民主共和人士都心存警戒,放眼各省是各种的内讧啊。

    “可是这样是不是太强硬了啊。”李贤卿还是非常担心的,特别是这话还得他自己给英国人去说,胡都督估计是没空的。

    “李处长担心过头了,英国人还能打过来不成?他们正和德国人比赛造船呢,可没这个闲工夫。”胡志深吸一口烟卷很是自信的说道。

    “这个学校建设的情况怎么样了?”胡志掐灭一根烟蒂,又叼上一根歪过头,站在胡志身后的晋连马上擦着火彩给他点着。

    “安庆目前已有两所小学、一所中学在建,教师的聘请刚刚开始,工资待遇还在商定中,其他各处还有十八所学校在建,其中比较对的是泸州八所,徽州五所。”李贤卿翻着手中的小本,他是由商转官,仕途刚刚开始,对于胡志的军政府还是很看好的,工作也比较认真。

    “比想象中的好很多啊,泸州和徽州竟然会有这么多。”胡志呵呵笑道。胡志掌控着全省的武力,胡都督的命令自然很被地方看重,安徽内其他派别的力量不大,比如同盟会这样的,安徽军政府的内部矛盾不多,虽然是人丁稀少,但工作效率却比其他军政府高。

    “是的,徽州原本就学堂众多,只是这种大型的西式学校还没建过,其资金多是由本地商家资助,泸州方面是由知……额,市长石克年亲自主持筹建,进度最快。”石克年和李贤卿是认识的,有交集的,对于政府中心的事务情况,石有着比其他地方更好的了解渠道,为了能够让胡都督注意到自己,干活也是加倍的使劲。石克年的追求是比较高的,比起荣华富贵来他更希望自己能在国家的范围内出人头地,而不仅仅是一省。

    “哦,石克年,那个原知府,这些个旧官里面也有很能干的嘛。”胡志乐呵呵的说道。胡志对于这个石克年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和胡志的第一次发生在他的府上不无关系,心情最大的转变也是发生在泸州,胡志对那边全是美好的会意,石克年可谓是成功吸引了胡志的注意。目前安徽各处,仅有泸州一府是民政管理,其他地方都是军管。

    “这个公务员考试弄得怎么样了。”为了最快的扩充官员队伍,胡志只得弄了个选拔官员的考试,当然是临时的,为了防止有什么作弊的情况发生,胡志亲自编的试卷,都是些自由发挥的题目,反正胡子脑袋里的系统也不缺少这些东西。

    “已经在各府地张贴了告示,已经有一百多人报名了,到下个月上旬截止,下个月中旬开考。”李贤卿对于胡志亲自出考卷感觉有些不大靠谱,在他们的印象中,胡志除了洋话不错、会练兵(呵呵)之外并没展现过什么惊人的才华,这竟然大言不惭的要亲自出试卷……大部分人也就是这么想,可不敢真的说出来,毕竟胡都督年轻,他人的气量有多大让人怀疑。

    “恩,到时候就有咱们几个当最后的面试官吧,人员不足,也只能用这个应急的办法了,前清那些官员干净的太少,少用为妙啊。”现在外面不利的传闻,胡志已经有所听说,但也就是让其烦心一下,根本不会动摇胡志根基。

    “您说的是,但新任官员没有管理经验,很让人担心啊。”李贤卿毕竟是自己干过工厂的,对于管理一套比胡志是要强的。

    “什么都得学嘛,没有人一开始就什么都会的。”胡志吐出口白烟,这句话他是安慰李贤卿的,也是给自己说的。胡志最近买了几本兵书在看,也在让晋连这中克隆人士兵中稀有精英给他介绍一下他们所知道的战斗知识,胡志对于自己的战斗实际指挥能力还是有清楚的认知的,能有现在的地步完全是靠系统士兵的精良,而非自己什么指挥有方,或者有什么指挥的潜能。

第二十四章 这真是叔叔?() 
静江号炮舰上,一群年轻人正好奇的在舰上参观,舰管带名叫陈凯,这个陈姓是系统随机的姓名,陈……沉……

    “叔父你真的是安徽的副都督?”刘诚这个问题已经问了五六遍了,他实在是有些无法相信,对于革命党并不感兴趣的叔叔,保守儒家思想熏陶的叔叔,对他曾经想出国留学坚决反对的叔叔,竟然在革命政府里任职,人的变化还真是大啊。

    “我还骗你不成,不过我们那个军政府不以是同盟会为主,主要是地方乡绅和爱国志士组成的。”刘启珍笑着说道,能看到有人对他现在的地位惊讶感叹心中是感到比较爽快的。这个爱国志士主要是指的胡志和他手下的军队。

    “您以前还教我忠君爱国来着,这个爱国是爱哪个国啊。”刘诚带着一脸怪异的表情问道,安徽那个军政府不会是什么黑店吧。

    “诶!我说你小子……这个爱国当然是指的爱天下了,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观古今中外,历史滚动,朝代更替,每一次的变革总会有新的东西出现,比如民主、共和,时代前进不止、变化不止,人亦不断的认知新物、新理,我等要想不被淘汰,不落后他人,就得不断的学习、了解、接受新的东西,小了说,就比如我,给人作师爷,换一个东家,我还是师爷,不去思变,我再出色,仍是师爷;大了说,就比如这个国家,不思变化,因循守旧,终被列强其辱……”刘启珍被刘诚一激开始舒发自己的内心所想。刘诚听着简直震惊了,眼前这位从前整天之乎者也的竟然说出了什么民主共和?自己没有幻听把,这真的不是和自己叔叔长得很像的其他什么人么?

    “等你见了胡都督就知道了,你的工作已经为你安排好了。”刘启珍扶着舰桥上的把手对着,因信息量太大而反应不急的侄子说道。

    “当官?!”刘诚有些惊叹,这一回国竟然就有这样的好事,能当官那个人不会感到兴奋。

    “对啊,司法处,你不是学法律的么,对了,你那些同学有没有着落啊,军政府很缺人的。”刘启珍对这几个年轻的海归学子的第一感官还是不错的,军政府也缺人,能多带几个人回去也是不小的功劳啊。刘诚的四位同学对要不要去安徽发展表现不一,有的一听能担任官员马上就欣然答应,周士海则更理性一些,说要先观望观望考察一范再做决定。

    静江号于初八再抵南京,刘启珍刚下船的第一印象,就是军人,遍地的军人。此时的南京满是各路的联军,有宁军,司令柏文蔚;镇军,司令林述庆;苏军,刘之浩;沪军,洪承典;粤军,黎天才;浙军,朱瑞等,数量巨大,让刘启珍有些担心,安徽离这太近了,兵力也就一万多人,相差太远且不属于同盟会派系,刘启珍怕安徽军政府有可能会被排挤,对胡志一些不好的传言,刘已有听说。刘带着侄子和其他几个学生来到各省代表下榻的饭店,刘诚和他的同学满心是对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兴奋和欢喜,虽说那些数量庞大军纪散漫的军队搞得南京市井萧条、乌烟瘴气,但那也是军队啊,临时政府给人表面的感觉就是军力强大,让人看着比较安心,表面上。

    十一月初十,刘启珍带着代表一省的荣耀和满怀的担心参加了十七省代表选举会,刘启珍在会上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孙文被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首任大总统。不过会后会前同盟会人和其他各省对他刘启珍的冷淡还是能感受出来的,其实对于安徽方便的冷淡早就有了,之前在上海的代表会议并没有邀请安徽方面。还好之后几天的会议中并没有讨论到刘启珍所担心的各省总督的问题,看来他们还是有这个自知之明的。

    时间进入了一九一二年,临时政府成立的这一天,胡志和杨翠一块度过这一个新的一年的元旦,两人在都督府附近那家经常叫菜的管子吃了一顿,老板还给胡志喊来了两个会谈唱的姑娘给胡志助兴。虽说胡志非常好心的怕影响别人吃饭没有把整个酒楼都报下来,但是周围满满的士兵已经影响了酒楼的正常营业,根本没几个人敢进,已经在的人也是最快的吃饭结账走人。

    胡志相对这个时代的大部分人勉强算是高大帅气,在一旁弹奏的两个姑娘看着不比自己好看多少的杨翠是无比的羡慕,这么年轻的都督上哪去找呢,看着年轻都督给那小娘子夹菜好像还挺体贴的样子,自己怎么就没那么好的命呢?

    满桌丰盛的菜肴和有异性相陪让胡志感觉自己有种成功人士的感觉,心情是非常的不错,以至于心情好到让两位卖唱姑娘一同入座吃饭。

    “两位姐姐谈的一手好曲,请问是哪里人士啊?”杨翠笑问道,府里能说话的人不多,要么是冰冷冷的士兵,要么是对她点头哈腰的老妈子,见到年轻的女性还是有些亲切感的。

    “多谢都督夫人夸奖,我们姐妹俩姓孙是苏州人士,靠江吃饭在船上营生。”那名尖脸杏眼的女子说道,另一位不怎么说话不是很放得开。

    “两位这么年轻就跋山涉水的真是不容易啊,我自己是没有这个能耐啊。”胡志与陌生女子说话还是有些放不开,见杨翠与其聊天聊的欢快,也不打扰,面带笑脸随声附和,对于两人的船娘身份并不怎么在意,这年头为了活命,做皮肉生意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自己过得丰衣足食,普天之下却还有这么多人吃不上饭,胡志有点心生愧疚。

    “呵呵,胡都督您真是说笑了,我等作贱业的小女子能和都督同桌而坐,已是莫大的荣幸,怎敢与都督相提并论。小女子也就是拨弄一下琴弦,您拨弄可是一省人的命弦。”尖脸女子用滑腻的声音说道,对胡志的吸引力非常之大。

    “呵呵,术业有专攻,……哦,口误口误,对不起,失礼了,我自罚三杯。”想到两位的职业,胡志连忙道歉,完全没有一省长官的派头。

    “没关系的,胡都督可真是体贴之人,杨妹妹真是好有福气。”女子呵呵笑道,并不会在意胡志的说辞和致歉,像这种身居高位的虚伪、人面兽心的东西多的是。

    “都督,听您的口音可是京城人士?”胡志说的是普通话,长得也高大,会让人误以为他是北方人。

    “哦,算是吧,祖上是北方人,不过我是在国外长大的。”胡志现编道,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问过他这个问题,确切的是没人敢问。

    “是西洋国家吗,您一定是见识广博,您在哪个国家长大,我从小对那些能造出自己会动的铁器的地方,就非常憧憬。”女子好奇的问道,杨翠也竖起耳朵等待着胡志的回答,她也没问过胡志类似的问题,胡志对于女性的提问也不好意思回绝。

    “这个……算不上是西洋,是南洋,在澳洲,不过也是个洋人国家。”胡志开始瞎编了,他可从来没出过国,那就说个大家都不是很熟悉的地方吧。胡志也趁着说话的机会,把两女彻彻底底的大量了一边,目测一下身高胸围等等,然后在心里默默的打了个分,姐姐七十六,妹妹七十八。经常与男**际的姐姐自然察觉的到胡志的目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