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全战军阀 >

第57部分

全战军阀-第57部分

小说: 全战军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没有恶化到非得你死我话的地步,德国人对胡志的支持确实是要冒一定的风险。后续的作战资金得到了保障,胡志身上顿时感觉就是一松。

    十二月十五号,胡志将司令部设到了无锡,并召集了手下的“大将”开了个作战会议。

    “各位,目前我军九万的兵力已经分别布置在无锡、嘉兴、苏州三地,英军在上海的兵力经探查,已经增长到了八万多人,还会有后续兵力抵达,在加上即将到达的日军兵力,总数可能有近十八万。”晋连向在座的各位报告道,徐应山和唐克明听着是整个人跟着一震倒吸一口冷气,邓玉麟脸上还是一如既往的严肃但他的手在抽搐,胡志则是一片平静这个早在他预料之中,列强嘛,要是不强怎么能叫列强。身为克隆人军官的何生、程崇两人是一点反应没有,稳坐如石,静静等待着长官的命令。唐克明眼睛悄悄的撇了眼之前和他对阵的程崇,见其板板整整的坐着好不为之所动,心中微微叹服,这胡志到底从哪搜刮来的这些奇葩人物。

    其实还有一个系统新成的旅正在胡志的兵营武装,只不过没说。

    “情况大概就是这样,未来的战斗会非常的艰苦,你们要有个心理准备,不过我们的弹药物资是充足,我们本土作战,敌人劳师远征,我们还是占有优势的,只要稳扎稳打胜利一定会属于我们。”胡志铿锵有力的说道,没说一句话还敲打一下桌子,以显自己的决心。胡志的眼睛扫过徐唐邓三人,见三人都比较镇定微微的点头。

    “都督,我军装备不次与对方,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对上海现行发动进攻,趁敌军数量还不是很多,将其打败逼下海,然后加紧休整应付其他?”徐应山提议道。他之间就一直主张占领上海的,先下手为强也是非常合理的

    。唐邓二人看了看站起来发话的徐应山,主动进攻?这胡志手下的人都这么大胆,果然是有什么样的将就有什么样的兵啊。

    “英军到达上海已经有些时日,已经在上海外围构筑了防线,现在发动进攻是不是有些晚了?如果久攻不下,图损兵力,那对接下来的战事会更加不利。”邓玉麟略带讥讽的说道,他反正不打算在胡志这就待,对谁说话都是那么的不客气,包括胡志本人。

    “这个怪我,之前应山也提议过提前占领上海。不过敌军有个明确的登陆点不也挺好的吗,比起到处奔走还是以逸待劳的好,不过也不能守株待兔……”胡志考虑道一边用小指头挠了挠头皮,转而对何生命令道:“……何生,让你的第一师攻一下试试,试探一下英军的火力强度。”

    “是,卑职领命。”何生站起来平静的答道,如理所当然一般。唐邓二人感觉有些意外,试探火力这种活不应该让他们这些外系的来做么?

    胡志其实在心中还在考虑,要不要主动进攻,如果英日联军的后续部队从他处登陆,绕自己后让自己两面作战,情况会非常糟糕的,或许真的应该主动出击。但胡志更希望两个鬼子用步兵來撞自己的机枪堑壕铁丝网,尽可能的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最好能把联军消耗的一干二净,然后逼迫两国和自己谈判。不过这种想法太科幻,胡志也就是想着玩玩,人家又不是傻子,站那里让你杀么?

    “都督,我们是否可以依托苏州、无锡、南京等地逐层固守,没有必要和敌人硬抗,太过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啊,往西可有好大一段距离的,敌军后勤全靠海运,他们越深入,对我们就越有利。”唐克明想了想说道,感觉这个办法稳妥些,毕竟对方是自己的两倍,底蕴也足,死磨硬扛吃亏的只能是自己。不过这个和胡都督想打堑壕战的想法向左,胡志并没有接话,而是等待别人继续发言。

    “意义不大,陆上退后,江面的防线也得退后,敌军一样可以通过长江航道输送补给,我军的重装备太多,行动缓慢,也没有大队的骑兵部队,联军的骑兵数量不少,到时候能不能安全转移还是个问题。”邓玉麟摇头说道,他不太赞同唐克明的意见,部队都展开好了,不打上一场,那费这么大劲干啥。

    现在是三个人三种主张,胡志自己也是犹豫不决,不果断是作战的大忌,胡志也知道,但给他的时间有些紧张,让胡志一时不能作出决定。

    “都督,既然打算试探英军火力,不如看看情形再做决定?”唐克明又说道。其实唐克明心理有些想打,毕竟手下多了这么多新装备,不试试心理痒痒。胡志眉头紧紧的皱着,想想克隆士兵的作战性能,让克隆军打主攻,损伤重了点也能通过系统快速的恢复,而联军是打一个少一个。

    “不用试探了,让部队十七号前到位,全军进攻上海!”胡志下决心道,在座的各位心中也是跟着一震,要打列强了。胡志将手下的部队编为两军,第一军胡志自认军长,包含唐克明的十二师,以及五个旅的克隆军。第二旅名义上的军长是何生,包括徐应山的第十一师、邓玉麟指挥的第十三师,三个旅的克隆军以及一个巡警改编的混成旅,很明显第一军才是作战的主力。唐克明在胡志感觉,人虽然滑了些但是更加的理性,给人感觉比较靠谱,但不是说胡志就信任这个人了。三个普通人军队高官里,胡志最信的过的自然还是徐应山了,他在自己手下干了已经快一年了。

    胡志想到此也是心中感叹,转眼间自己来到这个世界就过了一年了,一开始当翻译只是为了有口饭吃,而如今确是手握十万大军,这变化实在太大了,不过如今的挑战也是更加艰巨。胡志作为华夏的地方大型势力,如果战败,对华夏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无形间,胡志的身上被赋予了重担。

第71章 胡志效应() 
“大总统,南边已经开打了,胡志的舰队和英国人在江面上打了一场。”段祺瑞向袁世凯报告道,浙江的境况已经吸引了全华夏的眼球,这是自辛丑年以来,国人同列强再一次碰撞。袁大总统对此事关注程度远远要高于他人。在座的还有其他北洋将领,不过两个大人物在交谈也没人敢插嘴。

    “哦,情况怎么样?”袁世凯问道,其实他心中已经按捺不住好奇心了。一方面胡志是个威胁中央的叛乱分子,希望胡志输。可另一方面,同为华夏之人,袁大总统内心还期望着胡志能好好教训一下列强。

    “胡志的水师赢了,他陆上的军队也已经在浙江太湖以东大规模集结,看样子是想要进攻上海,根据探查胡志凑出了将近九万人的部队,真是不可小觑啊。”段祺瑞摇头感叹到,不知不觉中,不到一年的时间,这胡志的势力已经渐渐的和他北洋持平了。对于浙江的战事,段总长也有些许和袁同样的心理,希望胡志输也希望胡志赢。

    “年轻人真是了不得啊,我们要是有这么个人才,再过个一二十年,能够报我北洋甲午之耻也说不定呢。”袁世凯十分欣赏的说道,心理还有点羡慕。自己已经快六十了,要是能在年轻个二三十岁就好了,有底气的站在列强面前,谁不想呢?甲午之耻北洋是怎么也忘不了的,特别是现在这群跟李鸿章混过的人还在。当年的甲午战争说是清日之战,不过在袁世凯感觉,应该是他北洋与日本之战才对,日本以倾国之力打赢了李鸿章一人,当时也只有李大人有这能力,也没见其他人出过什么力,打仗的时候旁观,完事输了再说李大人的不是,现在的自己与那些旁观者何其的类似。虽然袁心中这么想,但是绝不是愧疚,袁大总统只是对国家奇妙的局势感叹而已。

    如今发生在东南的战争和甲午战争相比,其实和辛丑战争更加类似,八国联来时参战的只有北方几省,东南省份弄了个互保条约在一旁旁观保持中立,袁大总统也是选择了中立。没办法,管不起,更加输不起,谁叫国家羸弱呢?地方输了也就真输了,整个国家再输一次可就真的再无翻身之日了。袁世凯已经决定不介入东南争端,但也决定不会在背后捅胡志的刀子。

    “不过胡志应该撑不了多久,就算攻下了上海,赢下了这场仗,我不信胡志还有能力在打败第二波第三波,不过英日联军想赢,应该也会吃些苦头。”段祺瑞推测道,这个也是北洋军中大部分军官的推测,虽然不能鼓励胡志赢,但那也是国人,让列强吃些苦头大家还是喜闻乐见的

    。

    “细细说来听听。”袁大总统好奇的问道。

    “第六旅的吴子玉组织了一场对机枪堑壕战术的演习,陈光远之前的孝感之战就是访用此战法,吴子玉有在此之上,在阵地前布置了大量的障碍物,阻碍敌军步兵的行进速度,机枪进行交叉射击,对步兵会造成极大的杀伤,一个布置完善仅有八挺机枪的阵地,抵挡两三千人的突击没有任何问题……”段祺瑞说着,袁世凯是听着津津有味。

    “……最早使用此战法的是胡志,其军中配属的机枪数量很大,想必现在运用更加成熟。英军也是人,除非他们能挡得了子弹,要不然想攻下胡志的阵地,不付出重大的代价是不可能的。”段总长一边说着一边摇头感叹着,战争催生出新的战法,北洋想继续保持兴盛,也得不断革新才是。

    “唉,我年轻的时候都是用燧发,后来用上了来复,再后来又出现了机枪,以后还指不定会出什么新鲜玩意呢。兴许打完这场仗,能当子弹的东西就快出了吧。”袁世凯摇头感叹这时代迁徙所带来的变化。能挡子弹的东西?袁大总好像在无意间吐露了真么惊人之语。长桌的一角落中静静坐这一名军官,听到袁大总的感叹,他眼睛动了动好像想到了什么,能当子弹的东西?铁板?但铁板又太重,普通人不能载负,找个其他的载体?

    “大总统高见!”这名军官突然站起来说道,袁世凯和段祺瑞同时转目。

    “呵呵,百里说一下,我怎么高见了。”袁世凯笑呵呵的疑问道,这蒋方震平时挺实在的,怎么也学会拍马屁了。

    “大总统,挡得住子弹,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铁板……”蒋方震马上吐声说道。袁段二人则呵呵一笑,你这不是废话吗,铁板只要够厚什么不能挡住。

    “……然人体的力量耐性有限,负载铁板移动困难,更走不出多远。但如果将铁板放在某个载物上面,比如内燃机车,周围用铁皮环绕,保护内部操作人员免受子弹、破片的杀伤,挡子弹就做到了,步兵可以跟在后面缓缓推进……”蒋方震把自己的构思说了出来,如果胡志再次肯定会尖叫的。蒋方震作为一个没领过兵的军事学术家,平时没事就专研兵事,想的更加天马行空一些,思想也更活络。袁大总和段总长好像听出点什么意思,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想法,不过蒋方震还没有说完,接着又开口道:

    “……内燃机车的载负比人更大,不应该紧紧当做是防御武器来使用,比如可以在上面安置机枪,将其装置在一个被铁皮包裹的旋转炮塔之内,可保护射手还能向四周任意角度射击,如果车体能受得了,还可以安装小口径的火炮,以增加攻击能力……弹不能侵,比人更持久的耐力,可以让此物成为一件进攻利器。”蒋方震把自己心中的构想说了出来,起初袁段二人也就是听着玩一玩,但仔细感受一下好像还真的能成为一个利器啊。

    “百里的想法还真是新颖,恩附有装甲的内燃机车……装甲车?”袁大总统嘀咕道,好像还真的有搞头啊,不过仔细想想又有点不切实际,袁大总统自己就有好几辆车,袁大总统又接着说道:“汽车在糟糕的路况上行驶十分困难,战场的位置肯定是不能定位的,车上在负有厚重的钢板以及武器,还怎么能在开得动?”

    华夏的风云人物北洋的老大,智商肯定是低不了的,一些实际问题马上就想到了。蒋方震一听感觉也是如此,他静坐在那仔细想了一会,其他人都寂静无声,等待着他接下来还要在说什么。

    “除了轮式行走方式外,在美国有一种拖拉机采用的是一种履带行走模式,可以克服许多障碍地形……”蒋方震说着大家又是一愣,履带是何物?见大家一脸不解的表情,蒋方震挠了挠头皮,他自己也说不怎么清楚,接着他从口袋里拽出来手帕,搓成条打结成一个环,两个手伸出食指和中指撑住环的两端,在桌面上朝同一方向旋转滚动

    。简单易懂的示范,大家一看就明了了所谓履带的行进方式。

    “恩,看起来可以,不过感觉还是有些不切实际。多构思新东西是个优点,值得鼓励,不过一切还是要务实,不要太过天马行空。”袁世凯还是带着质疑否决了蒋方震的构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