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大明至圣 >

第93部分

大明至圣-第93部分

小说: 大明至圣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可不行!”苏白衣有些不满:“你要合理安排人员和时间,手下有二十个人之多,建造炉子的事情既然已经落地,具体实施的时候可以安排手下人去做,你应该提前去踏勘下原材料的途径,比选之后心中有谱,可以轻松的算出烧造玻璃的成本。

    木炭有门路了么?

    囊橐(古代鼓风机)要不要准备一个?

    玻璃烧制的时候还有一个最关键的东西叫做坩埚,坩埚有了么?”

    坩埚要求耐高温,明朝的时候只有少数陶器才能满足要求,这个要找那些制陶工匠专门烧制才可以。

    符林冷汗从脑门流下。

    看似简单的东西,还有这么多门道!

    “先生,我错了!”

    “不是你错!”苏白衣温和的道:“只是你经历的事情比较少,思虑不够周全而已。你要明白,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准备工作都要占用大量的时间。

    就近来说,我们要建造学院,只要万事俱备的话,建造学院很简单,来人干就行了。

    可实际上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吗?

    要准备材料,要征地平整场地,要迁移住户,要准备钱财,要计算、设计、规划,要去请工人干活。

    所有这些,都是准备工作。”

    “学生明白了!”

    “好,你先下去,下一个,侯方域!”

    苏白衣挥挥手将符林退出办公室,然后让侯方域上前来,道:“你今日有何进展,说说吧!”

    “回先生的话,学生按照这配方要求,购置了一些豆油、面碱、生石灰,还让人雕刻了一大一小两个模具,您看!”

    说话间,将一张纸递给苏白衣,道:“这些原料总共花了五两银子,雕刻两个模具花了两串钱,还剩四两银子和八串钱。”

    说话间,又从布包里拿出两个模具放在桌子上。

    苏白衣将纸张轻轻的放下,拿起两个模具看了一下。

    一大一小,大的约莫比后世肥皂要大一倍,小的只有五公分见方。

    两个模子底部,都雕刻着一个反向的“榆”字,算是榆院的招牌了。

    “模子做的不错!”

    这东西会了不难难了不会,放在工匠手里雕刻出来也就一会的功夫而已。

    “师傅,我这已经具备生产条件了!”

    听到苏白衣夸他,侯方域顿时兴奋了起来。

    “呵呵……”苏白衣淡淡的回应两个字,然后重新将桌子上的纸张拿起来道:“原材料倒是都购买好了,你放在哪里了?”

    “放我家里了!”侯方域高兴的道。

    “那就是说,你东西都买好了,可是生产场地还没选好,不是么?”

    “额……”还真是的!

    “容器呢,生产肥皂需要容器,你容器购买了么?

    盛放肥皂用的晾干架子准备了么?

    煮肥皂时候的大铁锅,有着落了么?”

    苏白衣每问一句,侯方域额头的汗就多一滴!

    难道是,这房间中的温度太高了?

    侯方域暗自纳闷。

    却听耳边苏白衣的声音再次传来:“你这东西,今日生产了之后,明日就可以拿到市集上去兜售,可具体的销售策略和法门你想了么?

    这是个新东西,你怎么让被人知道此物的用途?

    你是批发出去给别人卖,还是自己到街上去吆喝?

    成本算了么?

    销售价格心里有谱么?”

    一通话将侯方域说的眼泪都要流下来了。

    “师傅,我错了,我马上就改!”

    “去吧,回去先找块场子,明天就开始生产!”

    最后,轮到了包二黑。

    本来被煤烟熏得黢黑的脸此刻更黑了,他唯唯诺诺的上前,结结巴巴的道:“师傅,我,我,我回去做了一下那个蒸馏器,但那些管子不知道怎的才能做好,请教师傅!”

    “哦……”苏白衣点点头,大明朝这会,做那种奇形怪状的弯管确实有很大难度,特别像包二黑这种半吊子的铁匠。

    “这是我疏忽了,弯管你不用做,我来想办法用其他东西代替,你回去将那些锅炉给打造出来就行了。”

    “是,师傅!”

    包二黑的心情稍微舒缓一下,道:“请师傅赐教!”

    “你我没什么赐教的,专心打炉子吧,炉子打好了再说其他的。”

    生产精油还要种花,可现在说种花的事情的确还早。

    大冬天嘛!

    太早了。

    “你可以回去了!”

    “啊……”包二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两位被先生器重的弟子每人挨了一撮子,自己竟然没事?

    “怎么,你不走还想留下来吃饭么?”

    “不不不!”在苏白衣的“淫威”之下,包二黑像是被鬼追着一样,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

    第二天,包二黑在打铁,符林还在准备原材料。

    楚仑带人拿着测量仪器,已经开始了榆院的勘界测量。

    侯方域则早早的准备好了所有的材料,将苏白衣请到他选好的场地上,请教关于制造肥皂的事情。

    苏白衣打眼看了看,这次确实准备齐整了。

    侯方域选的肥皂生产场地,也同样在规划榆院的西南角,算是和符林的玻璃制造炉紧挨着,几十人一起忙碌,也算是一种风景了。

    “去取水来,越多越好!”

    “你,可以烧火了!”

    等一名年轻人从就近的塘里取出一桶清水的时候,苏白衣将清水倒进一个巨大的陶罐中,里面放入生石灰,然后陶罐就像是沸腾了一般,“咕嘟咕嘟”的朝外冒热气。

    “都离远点!”苏白衣轻声道:“平时给你们说的化学反应,这就是化学反应。生石灰在消解的过程中吸收水分,同时放出热量,由氧化钙变成了氢氧化钙。”

    他一边说一边用树枝搅动,又往其中加了很多水。

    等石灰初步消解差不多的时候,便从上层取出几碗灰水放在另一个瓷罐中。

    瓷罐很大,一次能装百十斤水不成问题。

    将早就准备好的面碱拿过来,称了二斤轻轻的往瓷瓶中倾倒,一边倾倒一边搅拌,瓷罐中顿时生出大量的水汽,一瞬间就将瓷罐中的水蒸发掉三分之一之多。

    里面的灰水瞬间浑浊了起来。

    苏白衣赶紧往里面放入冷水,将温度降低。

    又等了半刻钟的时间,瓷罐中的反应才停止,下面一层粉末状固体是碳酸钙,上面的液体便是这次的标的物氢氧化钠也就是烧碱溶液了。

    苏白衣将烧碱溶液舀出来之后,有用细纱布折叠几层过滤了两次,才得到透明的纯净烧碱溶液。

    分成两半,一半放在锅里烧,同时往铁锅里倒入豆油。

    等水沸腾的时候,上两个学子去用棍子搅拌起来。

    然后观察锅里溶液的情况,若是还有没有消解的油脂,便在此加入烧碱溶液。

    如此数次,知道油脂充分消解,便可以了。

    这是热制肥皂的法子。

    其实还有个不用火烧的冷制肥皂法,且做出来的肥皂效果要更好,只是冷制出来的肥皂要经过大约一个月的皂化反应才能使用,太浪费时间所以苏白衣没用。

    消解完的肥皂液,还需要经过两次特殊的工艺,一时盐析一是碱析,最终得到的才是纯净不含杂质的肥皂膏。

    趁着温度比较高,用模子一个个塑造成型放在架子上摆放整齐等待冷却,冷却之后硬度会增加,这才是真正的肥皂。

    一大锅东西,半上午的时间,制造出来小肥皂二百块,大肥皂一百块。

    “好了,看清楚我怎么做的了么?”

    “看清楚了!”围在周围的十多人同时回答。

    “那好,下面该你们做了,全部都做成小的。”

第139章 还是太年轻了啊() 
忙碌了一天,侯方域带着十来人终于将购买的材料全部制造成了肥皂。

    共得大肥皂一百块,小肥皂一千块。

    一块大肥皂约莫是十块小肥皂的量。

    也就是说,折合成大肥皂的话,也就是二百块。

    至于成本,六十文买了生石灰现在还剩了一大半没用完;购买面碱用去了三百文,购买豆油用去了八百文。

    合计一千二百文不到。

    按一千二百文算。

    那么就是1。2两银子。

    苏白衣大致算了一下,现在用的是学子,人工钱可以不算,可随着生产的扩大,人工费自然也是要加上的,那就差不多二两银子。

    二百块大肥皂,二两银子,一块半斤肥皂的成本价也大约就是十文钱。

    一块肥皂能用小半年吧,定价五十文一块,肯定能卖得掉。

    毕竟这年头衣服比肥皂要贵重的多,小老百姓洗衣服用的是皂角加大棒或者是锅底灰加大棒,衣服洗不干净不说,在大棒的锤击之下还容易损伤。

    里外里一算,苏白衣估计聪明的大明朝老百姓肯定知道哪一头更划算。

    况且,这肥皂是新兴事物,整个大明朝独此一份,一旦其方便性打开了名头,销路根本就不用愁。

    “那,就定价五十文一块!”

    苏白衣细心计算之后,马上拍板做出了决定!

    成本和利润一比四,这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暴利行业啊。

    “测量事宜进展的如何了?”

    苏白衣转过头,先看着楚仑问道。

    楚仑本来白皙的脸,经过两日的户外作业,虽然冬天太阳光很弱,也将他晒得黑黝黝的。不过此刻,他脸上都是激动的笑容,拿出一张纸放在桌子上:“先生您看,按照您教授的平面坐标系与三角函数相结合的方法,我们已经准确的找到了咱们榆院的四个角落,也将边线弄了出来,而且还撒了灰线,现在是一目了然。”

    “数据准确吗?”

    苏白衣拿到数据看了一眼,不可能亲自去核算。

    “准确,准确!”

    楚仑又拿出另外一张图纸,摊开给苏白衣看:“先生请看,我们测定了四个角的位置之后,恐怕会有差别,便又随便找了一条路线往基准点上套,结果相差仅仅只有十公分不到,证明我们的测量是正确的。”

    一公里的距离你就能整出来十公分的误差,还真是可以啊!

    苏白衣心里冷笑,面上却充满喜色的道:“不错,这个法子也好,谁想到的?”

    “是他,这是黄恒,这法子是黄恒想到的!”

    苏白衣点了点头,看着面前同样黑黝黝的少年,心里一阵赞许。

    且不说误差多大,他能想到复测闭合以求准确的法子,就证明一件事:这家伙干活的时候,不是盲目的死干,而是带着脑子带着思考去干的!

    丢在工地慢慢磨练一下,后期肯定是一员大将!

    “去吧,从今天开始,楚仑是队长,黄恒是副队长!”苏白衣摆摆手:“将整个榆院范围内的高程测出来,五米一个点绘制出等高线,如何选取基准点,用什么法子去测,你们自己动脑子想,工期节点十天。”

    等高线测出来之后,就能便于因地造型,规划教学区、居住区和办公区,还有整个学校的用水排水系统。

    所以,很必要。

    “朝宗,学院块地里面的情况,摸得怎么样了?”

    上次被他批评后,侯方域痛定思痛,考虑事情也周全了不少。

    他的小组手下原本就有二十人,昨日制造肥皂的时候,就只有十个人在场,其余的十名学子按照侯方域的要求,跟在楚仑屁股后面看清楚榆院的大致边界之后,便开始了统计。

    房子比较明显,好统计,所以就派了两个人合作,土地比较复杂,八个人分工协作。

    昨天晚上加班,已经将整个地块的情况摸个差不多了。

    “还没有彻底摸清!”侯方域也同样拿出一张学院边界图,其中画了很多条线路,还有一些标好的方框,“不过也已经有了些头绪,在学院范围内的共计有农户二十三家,额,包含吴德贵家和咱们这临时办公室在内。

    另外,已经统计出来的地块有三十四块,涉及庄稼户二十一家,还有小半没有统计完,整体的情况估计要到后天才能出来。”

    “行吧,时刻叮嘱他们,不要和百姓发生冲突,解释好咱们为什么要购买土地。对了,对于支持咱们工作的那些人,无论是房子还是地,只要在咱们学院范围内的,他们家孩子往后来咱们学院读书,可以考虑无条件全免费接收!”

    “这是关进,土地和房屋摸底的事情我暂时让他负责!”侯方域拉着一个个子高高的学子到苏白衣面前。

    “好啊!”苏白衣直接任命:“那从今天开始,你就是征地小组的副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