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南宋如歌 >

第86部分

南宋如歌-第86部分

小说: 南宋如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坚又问:“宗哥儿,我总觉得你对老蒲好像有点严苛,咱俩家不说了,就算是薛仲衡我觉得你似乎也给他留了好多好处,可是我觉得你有点坑老蒲啊,不像你的为人啊。不说老蒲投了多少钱,我觉得你防他跟防贼一样。后期的权利一点也不分给他,只享受分红,凭心说,换我我也不敢把这么多钱投到一个毫无保障的荒岛上。”

    黄坚跟了张曜宗几天,居然也开窍了,学会了观察入微。张曜宗很满意,只有这样黄坚也成长了,才能放心把一些事托付给他。

    “咱们兄弟,我不瞒你,我确实有点防着蒲开宗。流求开非一朝一夕之功,我需要老蒲的人力物力财力,但是又不敢分给他太多的权力。无他,仅仅因为他是异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大宋现在暂时与金人维持平衡,但你我都知道,所谓的平衡是脆弱的。如今宋军可堪一战的军队少之又少。江南又是平原,一旦金人突破淮河流域,则大宋又处于无险可守的境地。所以流求必须开,不仅是为了开荒备粮,更是为了给大宋留下最后一块立足之地。普安郡王现在的心思都在如何继位上,对于开流求没有一点动力。目前只有我和你是远远不足以开那么大一块地方的。所以我要把我大哥,丁健的山东流民,徘徊南方的北地流民都送到流求。你我可以出钱,但是物资方面,你爹黄叔这几年基本只干了酒楼生意,我更不用说,可以说毫无根基。但是老蒲这么多年一直从事海商,物资这一块他比你我都强,所以必须要拉他入伙。但是这块地方是我大宋最后的立脚之地,我实在不敢将太多的权力分给蒲开宗这个异族,因此只能委屈他一点,大不了将来利润多分他一点好了。”这样的解释很牵强,但是张曜宗总不能说因为我知道蒲开宗的儿子将来会反宋投元所以才这么防备他的啊。

    “宗哥儿,你说的算。我只是说说,反正你说往东,我绝不往西。这老蒲也真不是东西,光知道往你屋送美人,也不知道往我屋送一个,不分他权力也好。省的将来他更看不起我。”张曜宗哑然失笑,原来黄坚不忿的地方在这里。

    “黄坚啊,这一路你跟我走来,我也没有刻意的跟你说太多,你一直看着,一直支持着我,我很感激你。此间事了,我回临安,你就不要跟我回去了。我再回临安,也许就是一场血雨腥风。你留在福建,我娘织场的事,我大哥开流求的事,都需要你在背后统筹安排。哪里需要钱粮支援,都需要你使力了。”张曜宗虽然做好让黄坚留在南方的决定,但是心里一直揣揣的,不敢完全相信黄坚的能力。

    “黄坚啊,这个责任也很重大,你可一定要给我担起来啊。”

    “宗哥儿,我行吗?”黄坚心里也是没有底。

    “我看好你,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张曜宗只能给黄坚打气。“再有,咱们现在去找蓝帽回回,也是为了帮助你,锡乐业人的名声在外,对于雇主他们会尽心尽力的,是最好的职业经理人,有他们帮你,我也会放心一点。”

    “什么职业经理人啊?”黄坚纳闷。

    “哦,就是掌柜的,他们才是天生的生意人,对于生意,世界上没有一个民族有他们精明。只是不知道这次咱们能招到几个锡乐业人啊。”蓝帽回回的定居点大都在汴梁东京,留在泉州的大都是靖康之变后,滞留在南方的人,数量本就没有多少,更是被一种海商哄抢一番。张曜宗实在没信心招到几个。

    倒是黄坚一脸的不在乎,“不就是几个锡乐业人嘛。放心吧,看我的。”

第一百章 返临安() 
黄坚果然没有说大话,很轻易的找到了泉州蓝帽回回的领。

    蓝帽回回是中国人对犹太人的称呼,因为他们的习俗和回纥族很像,不食猪肉,并且吃食牛羊时需先将脚筋挑断,因此也被称为挑筋教。又因为佩戴蓝色犹太人六角帽,被称为蓝帽回回。

    北宋时就有犹太商人向皇帝进贡西洋布,很得欢喜,并诏其“归我中夏,遵守祖风,留遗汴梁。”1163年,开封犹太人在闹市兴建了一座犹太会堂,被称为赐乐业清真寺,又有人称他们为赐乐业人。赐乐业就是以色列的译音。

    因为中华民族的包容性,犹太人在中国没有受到歧视,享有一切国民权利,这一支从印度迁移而来的犹太人很快融入中华民族,除了保留一些民族风俗外,其他与中华人没有区别,这也是张曜宗相信犹太人的原因。犹太民族注重教育,被誉为世界上最聪明最富有的民族。与中华民族是世界上仅有的历经千年磨难而没有消亡的民族。但是到了近代犹太民族开始复国,在世界舞台上大展风采。中华民族却因为两次异族入侵,以及外国殖民者的掠夺,不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现在张曜宗来到这个时代,想要改变这次劫难。犹太民族因为在世界各地的悲惨际遇,对金钱充满了渴望。他们热衷于赚取金钱,积攒金钱,留下了吝啬的名称,世人却不了解这个民族的凄惨,在世界各地都收到迫害,只有在中国享受到了一视同仁的待遇,犹太人养成了积攒金钱应对下一次逃难的习惯。犹太人对于中国是感激的,是友善的。

    泉州的蓝帽回回是一支海商船队,在远赴重洋归来后却现再也回不去汴梁了,那里还有自己的族人,亲人,妻儿。这支蓝帽回回在领列维的带领下,将船队,货物变卖。在南方各地继续展商业,期待着有一天大宋能够收复北方,他们可以带着大量的金钱回家与亲人重聚。但是历经二十多年,收复北地依然无望,这支小犹太队伍也开始于当地华人通婚,避免落得个种族灭绝的命运。他们平常深居简出,世人对他们不太了解。因此很难找到他们。

    黄坚有把握是因为黄富早就在张曜宗的要求下开始寻找泉州的蓝帽回回了,昨天黄坚已经得到信了。

    与列维的交谈是友好又充满了折磨的,商人的个性让列维对于利益寸土不让,列维并不因为张曜宗描绘的巨大前景而降低一点要求。最后的结果是泉州犹太商团出资一百万贯享有流求百分之五的分红。另一百万贯享有织场百分之十的收益。望北楼不接受注资。但这三项产业的财务人员都由犹太商团出人,不对各产业负责人负责,仅对张曜宗负责。就是说这三项产业的财务状况都由张曜宗掌控,小的支出不必向张曜宗汇报,但是过十万贯的支出必须由张曜宗签字,犹太财务人员盖章,才可以支出。张曜宗收拢了对三项产业的控制。随时可以断粮。意外的是黄坚并没有反对,对张曜宗很有信心。

    孙琉逸也逐渐联络上各地富商,有对张曜宗织场计划感兴趣的,也有不以为然,认为张曜宗办不到的。孙琉逸也不强求,继续找别人合作。在集齐人手后,夏茧的收购中,各地织场都现夏茧的价格比预料的价格上涨好多,很意外,但是因为准备不足,都没有收购到足够成产的量,事后统计,张家织场在夏茧收购中,拿到了八成的夏茧,影响了夏茧价格上涨了一倍有余。各家织场哀嚎一片,因为张曜宗联合孙琉逸是在各地扫货,进货比较分散,各家织场都不清楚原因,只能希望来年把布匹价格提高来弥补今年的损失。但是张曜宗已经和母亲商量好,张家的织场人歇织机不歇,再次广收流民,把流民编成三班,多加饭食,多给铜板,计量工资改为计件工资,每多生产计划外的数量都能有额外的工钱。织女们也都上足了条,积极性大涨。技工也分成两班随时待命,织机有坏的马上修理。织场效率大增,产能居然扩大了三倍有余,让岳银屏大为惊讶,人手没有增加那么多,但是产量为什么会增加那么多。张曜宗告诉银屏这就是科学的管理产生的效益,岳银屏听得不明不白,倒是柔福在旁边似乎若有所思。

    梅雨季终于过去,孙琉逸在秦望山演了一出被山贼劫财的戏码,然后去安抚使衙门脾气。新任安抚使已经到任,对于老的提刑公事大人自然嘘寒问暖,承诺马上破案。孙琉逸再三逼迫,安抚使同意兴化军出动,对秦望山进行围剿。至于结果,自然是如张曜宗的安排一样,在官军对于秦望山三寨久攻不下的情形下,后寨的山寨突然出人意料的放弃抵抗,大开寨门,人去无踪。官军大喜望外,形成了对于主峰两寨的前后包夹之势。官军也放弃了猛攻的态势,变剿为困。上山的土匪人心不稳,再也没有拼死抵抗的勇气。每天都有人偷偷溜走,大寨主和二寨主商议以后,决定突围而出,去别家山寨躲藏一阵,暂避风头。只是这么大的基业,颇有些心疼,对于怎么突如其来的引来这次官军的疯狂围剿百思不得其解。

    在有心人的告密下,官军对沿小路突围的土匪进行了伏击,大寨主中箭而亡,二寨主被落石击中,伤重不治也在两天后死去。其余小头目除极少一部分逃出官府包围圈,剩下的尽皆伏法。在失去头领后,喽啰们放下武器,主动投降。官军围剿秦望山的行动大告成功,其后更在山寨中现数十名民间女子,皆是被掳掠所至。秦望山土匪的恶行引起众人公愤。除少量没有恶行的喽啰被还乡里。剩下的尽皆被黥面刺字配劳役。兴化军正副统领安抚地方,消除匪患有功,另各有朝廷赏赐。至于秦望山十余年所积攒的金银财宝的下落倒是无人所知了。有的说是大小寨主藏匿起来了,有的说是围剿的官军私匿了。这成为一个无解的难题。

    事已毕,又到了和家人分别的时刻。张曜宗要回临安了。岳银屏舍不得儿子再次离家,这几日都是心情郁闷,饭量大减,还好有柔福在旁相伴。柔福这两个月与岳银屏感情渐深,而且表现出了对于管理的才能,现在成为岳银屏在织场的左膀右臂。但是在偶然得知柔福的身份后,岳银屏表现的很不安,对于和先帝遗孤的公主相处没了自信,还好柔福并不在乎自己的公主身份了,反倒对待岳银屏更加亲近。岳银屏也放下了一颗拘谨的心。

    “张公子,奴家知道公子此去临安必有大事,我们就不便相陪了,安宁看情形肯定是离不开公子了,希望将来公子能善待于她,奴家就感激不尽了,但是现在安宁毫无规矩,我想安宁先留在此地一段时间,我教教她礼仪,等她学好礼仪,找人送她去临安与公子团聚可好?”柔福怯生生的向张曜宗请求。

    张曜宗此次返回临安是要争权夺利的,肯定是一片血雨腥风,也不想安宁跟着自己担心,也就不再反对,但是对柔福说:“姨娘不必对安宁太过严厉,我喜欢的是安宁的自然,善良,不要用规矩束缚了安宁,那样安宁就再也不是我认识的安宁了。还请姨娘放宽一些标准,不要用宫廷礼仪来教安宁,那样也不会引人注目。”张曜宗害怕柔福把安宁教成一个小公主,那样自己可就真的受不了了,永嘉现在还好点,但是任性的性格有时候已经让王爷都有点受不了了,如果安宁也被训成公主脾气,张曜宗真会一个头两个大。而且将来永嘉与安宁两个人相处,也会有麻烦。

    安宁一脸的不舍表情,怯怯诺诺的站在柔福身后,眼圈已经红了,强忍着不让自己留下泪来,张曜宗不好在人前对安宁特别关怀,只能用温柔的目光示意安宁分开的日子不会久远,一时的分离会换来永久的相聚。

    张世贵这段时间在家很是安分守己,五叔跟张曜宗一起回临安,同行的这次还有张敌万为张曜宗选出的二十名秦望山的劲卒。带着自己打制的利器装备和张曜宗一起回去。

    张曜宗还是不放心家里的事,拉着这个反复交代一下,拉着那个反复交代一下。黄坚留在这里统筹安排几处产业的协调展,张曜宗让他去搜罗信鸽,走的时候张曜宗带走一半,本地留一半,等过半年养熟了,就互换一下,将来有什么情况就可以用信鸽即时交换情况。

    此去临安,张曜宗踌躇满志。大宋平静了太久了,久的没有一丝生气。此间基础打下,张曜宗要去临安掀起惊天骇浪了。秦桧,你等着吧。我张曜宗回来了。大宋,从此刻起,你的命运要改写了。

    绍兴二十三年夏,张公曜宗返临安,登上历史舞台,影响朝政,改天换地,宋室中兴。

第一百零一章 再返王府() 
梅雨季节结束,天晴气爽。蔚蓝的天空白云朵朵,人的心情也非常好。

    再返临安,张曜宗已经放下心中的患得患失,就算前面面对的会是重重阻碍,张曜宗也会不顾一切的去闯。

    “五叔,一会儿进城你们就不要再跟我一起了,你们先去寻个隐秘地方安顿,我自己回王府,等我在王府安顿好了,我在你的老宅等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