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最强称霸系统之我的天下 >

第13部分

最强称霸系统之我的天下-第13部分

小说: 最强称霸系统之我的天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安排到了交州地区!”系统白泽的声音回响在孙和的脑海深处。

    “哦,安排到哪了?”

    “叮!徐闻县海边!”系统白泽的声音依旧是古井不波,似乎早已料到孙和会问这么多问题。系统白泽接着说道:“徐闻县,即现代的徐闻县。该县位于雷州半岛的最南端,与珠崖隔海相望。”

    “哦”孙和听闻系统的回答,不由得怀疑系统白泽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让自己的称霸之路走得更远?是为了什么呢?

    孙和不由得吐槽道:“为了我的称霸之路走得更远?那你为什么不干脆直接给我十万、二十万、三十万全副武装的士兵,我跟你讲哦,白泽,我不吹牛,有个十万我都能迅速打下整个九州大地!你信不信,不信的话,我们赌一赌怎么样?嘿嘿!”

    “叮!上等兵孙和请注意,出于系统限制,为了使宿主符合成为一代霸主的,不管你最终会怎样,都必须严格按照系统规则来!”孙和感觉这系统白泽的声音咋变得越来越冷了呢?只听系统白泽又恢复了那种机器独有的毫无感情的冰冷语调继续说道:“所以上等兵孙和就不要在套路我了,自己好好努力吧,你失败了,我在重新找个宿主就好了!”

    说完,系统白泽任孙和如何呼叫,都是不再说话了。

    “诶呀,哪有你这种系统,就算劳资最后失败了,在这之前也是你的的宿主,你胆子真肥啊,你小子倒是给我说话啊,你有本事想找男人,你没本事答话吗?”孙和觉得这系统真是系统中的一股泥石流啊,这不会是自己的这个最强称霸系统中了高级木马病毒了吧?

    “殿下,到了午饭已经送到。”严维的声音又在营帐外响起,打断了孙和的骂街。严维可以说是非常有手段了,现在孙和身边十余名侍卫中,严维已经成了侍卫头领了,不仅要保护孙和的安全,还要侍奉在孙和左右。

    “嗯,送”孙和本想答应一声,让严维将饭菜送进来,转念一想,那些历史上有名的帝王,在初期奋斗的时候还与士卒同饭食呢?于是孙和赶忙改口,“不用了,在交战时期,吾要与我东吴的热血男儿同饭食,严维,不要浪费食物,你们便把这饭食吃了吧!”

    说着,孙和便是把桌案略微收拾了一番,而后整理好身上的衣甲,将头盔戴在了头上,昂首阔步、器宇轩昂的向帐外走去。

    营帐外,严维立于营帐门帘的一侧,身后站着一个士卒,躬着身子,双手像捧着珍宝似的捧着孙和中午的饮食。虽然孙和说不吃,交给严维去吃,但是严维却是深知君臣有别,虽然孙和现在只是东吴的皇太子,但也是自己的主子啊!自己是下属,只要是主子孙和的东西,哪怕孙和不要了,自己也不能染指啊!所以严维便是带着捧着饭食的士卒恭候在营帐外。

    身着轻甲的孙和,走向门帘,不由得后悔了,早知道不把那些侍女遣回了。

    刚到营帐的时候,孙和看见几个年轻貌美的侍女,要说不心动,那是假的,但身为一个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先进青年,孙和毅然决然地在享受了一天的温柔侍奉之后将那三个美貌侍女谴走了。

    打开门帘,孙和一眼便是看见了站立在门外的严维两人,不用严维多说,孙和也是猜到了孙和的想法。

    摆摆手,示意严维不要多说,而后直接说道:“吾做了一首诗不知严维可想听一听啊?!”

    严维双手一握,恭声道:“能听殿下之诗赋,是臣下的荣幸。”

    孙和点头,一副悲天悯人的样子,动情的道:“此为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严维听了却不说话,而是仔细品味孙和的诗词,不品味不觉得,一品味就觉得不得了啊!

    严维既然能被东吴大帝亲自封为皇太子孙和,那文学素养自然差不到哪里去。严维品味了些许时间后再次躬身说道:“太子殿下的确实是文武双全啊!属下斗胆,想要对殿下鉴赏鉴赏。”孙和要的就是就是这个效果,依照系统的说法,自己还是要搞搞心计滴,对收拢点人。

    于是孙和笑着说道:“何来斗胆之说,诗词歌赋若无人鉴赏,还要诗词歌赋作甚!严卿但说无妨!恕你无罪!”

    严维点头应道:“那卑职就斗胆了。”严维向孙和行了一礼后便是说道:“殿下所作“悯农”,深刻地反映了当今农民的生存状态。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在烈日当空的正午农民田里劳作的景象,概括地表现了农民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最后两句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样近似蕴意深远的格言,表达了殿下对农民同情之心。”

    严维说着对着孙和又是一拜,道:“殿下宅心仁厚是我东吴百姓之福啊!

    ”

    然后继续说道:“殿下以短短四句诗文却是集中地刻画了社会的矛盾。全诗风格简朴厚重,语言通俗质朴,音节和谐明快,并运用了虚实结合与对比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殿下的文学功底实在是不凡啊!”

    孙和心中却是笑道:“这首小学就学过的诗文,居然这么牛叉,不过这严维的鉴赏咋跟问卷的标准答案一样?真是牛,要是回到现代,老兄你绝对是鉴赏诗文得满分的那个人啊!”

    “咚!”

    严维陡然跪在地上,震起地上的些许灰尘,磕头道:“属下不才,愿为殿下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严维的这一举动倒是将孙和吓了一跳,孙和连忙将严维扶起,道:“严维,汝这是作甚!”

    (再次感谢书友的支持,第二更送到)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九章 千古名谋() 
严维的这一举动倒是将孙和吓了一跳,孙和连忙将严维扶起,道:“严维,汝这是作甚!”

    严维在孙和的搀扶之下站了起来,而后后退了两三步的距离,双手抱拳,向孙和鞠了九十度的躬,感慨的说道:“臣与张纯等人共同沐浴皇帝陛下之厚恩,侍奉太子是吾等之公责!”

    孙和本着礼贤下士的态度,继续劝严维站起身子,虽然原来的孙和号称文武双全,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孙和也不好意思动用太多的力量将严维强行拉起来,更何况严维能被东吴大帝孙权看重,并遣任为皇太子侍卫,那武功底子自然不弱。孙和要是不多使劲自然无法将严维拉起!

    严维却是稳如磐石,丝毫不动,务必要将自己的想法全部说出。严维顿了顿继续说道:“太子身为东宫之主,吴国下一任的皇帝,官场上盛传太子殿下文武双全,但维想,身为继承人的殿下在太傅等有名望的人下学习,文武双全不是什么大的成就!”

    严维说出这番话,心中其实还是有一点紧张的,所以严维还是不经意的转动着眼球观察孙和的面容神色。

    严维看到孙和的面容并没有露出不悦的神色,于是严维继续说道:“然而,随着这一个多月的相处,殿下的文韬武略着实令人佩服。实在是令卑职佩服不已,我东吴有殿下您这样的皇太子何愁不能扫灭西蜀、曹魏!”

    待与严维交谈了一会儿,孙和便是领着其他的士卒前往将士的就餐之所。

    一路上吴军士卒见到皇太子孙和一身戎装气宇轩昂,无不恭敬地行军礼问好。待得孙和到了一处士卒用饭之处,拴着围裙的伙食营伙夫长急冲冲的赶了过来。

    略显老态的伙夫长直接便是朝着孙和那一堆人小跑着接近孙和。孙和此时正在鼓舞士卒,拉拢人心,忽然发现有一个拴着围裙,满脸络腮胡子的矮胖士卒急冲冲地朝着自己走过来。不禁有点迷糊,不待孙和反映过来,那跑过来的伙夫长直接便是迎面拜倒,大呼:“拜见太子殿下!殿下亲临此处,实在是诚惶诚恐啊!”

    孙和摆摆手说:“吾来,只是为了探望众士卒同饭食,汝不必担心,退下吧!”

    那满脸络腮胡的伙夫长听闻,当下长舒了一口气,拜道:“是!”

    “哗!哗!”

    然而那些听闻了太子孙和话语的众多士卒却是惊讶不已,纷纷不由自主的开始了议论!

    而那听闻身旁士卒的话语,突然反应过来,离开的身子陡然一顿,而后返回,不知所措。

    伙夫长愣了片刻还是硬着头皮上前说道:“殿下贵为皇太子,怎能屈尊与吾等鄙夷之人同饭食啊”

    那周围的士卒也是不自主地点头说道:“是啊,是啊!”

    孙和却是一手握住腰间的佩剑,左手挥舞,大声道:“我东吴天下是将士们用血肉打下来的,没有将士们的英勇血战便没有我东吴百姓的安居乐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随着孙和激情地演讲,将士们的心情无不激昂慷慨,大声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孙和正欲说话稳定场面时,张纯悄然来到孙和身边,悄悄说道:“殿下,水军营寨外有一男子求见殿下。”

    “哦,是谁?!”孙和激动道。孙和脑海中顿时冒出了一个人的名字。

    “此人自称张良,号应龙!”

    “嗯?不对啊?!”孙和赶忙在意识中询问系统,“此人是那个张良吗?不会弄错了吧?!”孙和着急地问道。

    “叮!是的,只是为了不与历史冲突,改了字号罢了。”系统白泽淡定的回答道。

    “哦,那就好!是那个张良就好了!哈哈!”孙和忍不住露出了笑意。

    脑海中也不由得想起那个名垂青史的著名谋士的事迹了。

    张良曾经乘始皇东游之机,与客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未遂。

    于是变更姓名,亡匿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曾从圯上老人学太公兵法。

    秦二世元年(前209)七月陈胜、吴广起义后,张良聚众响应。不久归属刘邦,此后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他协助刘邦制订作战方略,并在政治上、策略上提出许多重要建议。

    这些建议对刘邦夺取楚汉战争的胜利和建立西汉王朝起了重要作用。刘邦进据咸阳时,看到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很想留居宫中;张良说刚入秦就想贪图安乐,这是“助桀为虐”。

    刘邦听了,立即还军霸上,因此得到秦民的拥护。项羽进入关中后,刘、项之间关系紧张,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张良劝刘邦在鸿门宴上卑辞言和,保存实力,并疏通项羽的叔父项伯,使刘邦得以脱身。

    汉二年(前205),刘邦在彭城一战中遭到惨败,张良又建议刘邦争取英布、彭越和韩信起兵反楚,从而奠定了日后对项羽实行战略包围的基础。

    楚汉相持于荥阳、成皋时,刘邦为了摆脱困境,曾一度想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复立六国之后,以牵制项羽。

    张良力陈其弊。刘邦顿时改变主意,这对楚汉战争以及此后的形势有重大影响。刘邦即帝位后,封张良为留侯。

    他劝说刘邦封旧有怨隙的雍齿,以安抚功臣的不满情绪;力主建都关中,拥立刘盈为太子等。这些建议有助于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稳定封建统治秩序。

    张良先人是韩国人,其祖父张开地是韩昭侯、韩宣惠王、韩襄哀王时期的相国,其父张平是韩厘王、韩悼惠王时期的相国。当秦灭韩之后,他遣散三百家僮,弟亡不葬,分散所有家产来收买刺客,为韩报仇。

    张良曾经在淮阳(今河南淮阳)学习礼制,到东方会见了当时的一位贤者仓海君。寻找到了一位大力士,给他特意制造了一个重一百二十斤的大铁锤。

    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年),始皇巡游东方,张良和这个大力士暗中埋伏,在博浪沙(古地名、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南)袭击秦始皇,可惜误中了随行车辆。秦始皇大为震怒,命令全国各地大举搜捕,捉拿刺客。

    为此,张良改名换姓,逃亡到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躲藏起来。

    张良隐藏于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北)时,曾经到下邳的桥上随意散步,遇到一个穿粗布短衣的老者,走到张良面前,故意让鞋子掉到桥下,对张良说:“孺子,下取履!”(史记留侯世家)张良感到惊讶,想揍他一顿,因为见他年老,勉强忍住气,把鞋子拾起来。

    老者又说:“履我!”张良更是气愤,但想到既已给他拾来了鞋子,便跪下给他穿鞋,老者以足受之,含笑而去。

    分开后张良特别惊讶,随著老者的去向注视他。

    老者离开约莫一里路光景,又返回,说道:“孺子可教矣。后五日平明,与我会此。”(史记留侯世家)张良很感惊异,跪下怔怔地答应了个“是”。五天后天刚亮,张良就去了。老者已经先在那里,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