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栋梁 >

第116部分

寒门栋梁-第116部分

小说: 寒门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家小致可是我们周家的骄傲,日后考中秀才,举人,还要做官的。寇家虽说是大户,这件事情也还要好好斟酌一下方可。”

第224章 提亲() 
换做以前周家穷苦,周致还不曾考中了童生的时候,娘亲周何氏的说法和现在是完全不同的。那时候,周何氏只是盼望周致能娶上一门贤惠老实本分的农家女子就行。

    可现在不同了,时过境迁,周家和周致都有了巨大变化,周何氏对未来儿子媳妇要精挑细选,反复斟酌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是寇沛涵是自己心爱的女子,她是非自己不嫁的,自己也不会理会她是个什么样的家境,自己也是非她不娶的。这件事情来不得半点儿犹豫,更是不用斟酌考虑的呀。

    这个时代的婚配讲究的是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周致尽管十分不认同这样的风俗,但还是必须要和母亲讲清楚,做好她的工作。

    这样想了想,周致便说道,“娘亲,那寇家是唐县的名门大户,配我们周家这样的小户绝对是我们周家高攀呐!况且寇沛涵生的模样俊俏,知书达理,儿子能娶到那样的姑娘,那是儿子几世修来的福分,娘亲还是不要斟酌的好。”

    周致虽是劝说,但周何氏听得出来,周致早已对那寇家的姑娘情深意切,不禁微微蹙起眉头。

    好在周绿云在旁边插嘴帮腔道,“娘亲,小致刚才说的对,那寇家可是千户啊,我们这样的人家俨然是高攀了人家,娘亲也就不要斟酌的好。”

    周何氏早已把周致当成了周家未来的希望,当成了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人。她的眼界自然跟着高了很多,但周绿云和周致姐弟二人都这样说,周何氏也不好再说什么。

    但稍稍沉默了一会儿,她还是不放心的说道,“既然你们姐弟都如此讲,那就择一个吉日去寇家提亲。不过这次提亲小云你要跟着去,好好替为娘把把关,那寇家女子若真如小致所说,我们周家自然要定下这门亲事。

    若是那寇家女子是蛮横霸道,不通情理的女子,那这门亲事,为娘是不会同意的。”

    在这个家里,以往几乎所有的事情只要是周致说了,周何氏都会听从。她俨然把周致当成了周家的顶梁柱,当家人。可不知为何,在周致娶妻这件事情,周何氏的态度却分外坚决起来,这让周致心里不禁就有些七上八下。

    若是沛涵蛮横霸道,不通情理,娘亲就不会应允这件事情。寇沛涵绝对是通情理,知世故的。可她生在那样一个父亲宠爱,母亲疼惜的家庭,那样一个世家大族,作为父母亲掌上明珠般的女子,自然蛮横霸道了些。

    可是万一姐姐周绿云发现了寇沛涵蛮横霸道的性格,难道自己和寇沛涵的婚事就告吹吗?

    绝对不行!

    唉!没想到这件事竟然会生出这样的波折,

    周致微微眯起星目,暗暗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在考中秀才后迎娶寇沛涵进门,哪怕是惹得母亲不高兴,违拗了母亲的意愿。

    一句话,凭着自己的力量虽不能改变这封建的婚利习俗,但自己的事情还是要自己做主,尤其是在婚事上,必须要追求自己的自由。

    三人又简单合计了一下,依照周致的心思,提亲这件事情宜早不宜迟,所以周绿云旋即动身回了高昌镇上,去找到镇上的黄大仙,让他选择出一个去寇家提亲的吉日。

    说起来高昌镇上的黄大仙,五十多岁,占卜算卦、问日看宅,甚至观看天象都有点儿道道。在高昌镇一带很有名气。找他算命看日子的人很多。

    对于这类封建迷信,周致自然半点儿也不相信,甚至说有些厌恶。但既然重生在了这个封建的大明时代,有时候还必须要按照风俗,按照规矩来,不能表现的太过另类。

    可喜的是那黄大仙在经过闭着眼,神乎其神煞有介事的测算后,说明日五月初二便是一个黄道吉日,周家可以去寇家提亲。

    古代的婚礼很是繁琐,有问名、订盟、纳聘、纳币、请期、亲迎,也就是所谓的六礼。到了此时的大明,婚俗虽说有所简化,但也有问名、订盟、定聘、亲迎四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非常受人重视。

    现在周家所说的去寇家提亲,还谈不上第一个环节。周家要请了媒人去寇家说亲,看寇家的意思,若是寇家有意,才可进行第一个环节:问名。

    虽说周致和寇沛涵可以说早就私定终身,但此时也是需要一个媒人去寇家提亲的。

    至于寻谁做媒人,周致并不想参与意见,这件事情倒是可以应了娘亲。反正有姐姐周绿云跟着去看,娘亲回来之后大可以问周绿云。

    其实在白岳村就有两个媒婆,那两个媒婆都生的一张好嘴,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死的说成活的。在白岳村的四里八乡求她们说媒的人不在少数。

    可娘亲周何氏却不想让她们去。在她想来,那两个媒婆毕竟是乡野之人,虽然说过了很多媒,但都是穷苦人家,小户人家,像是寇家这样的大户,她们却是从没有说过类似的。

    在周何氏看来,怕的是她们去了,要被寇家立刻就小瞧了周家。

    周何氏长期生活在白岳村,认识的人很少,至于有些身份地位,而且又能言善辩的人几乎没有。

    她马上想到了“破谜童子”王老伯。

    王老伯虽然平时里没个正行,总是嘻嘻哈哈的一副老顽童模样。但真到了正事上却是很有分寸,很有章法。

    在白岳村,除了岳家和陈家的人之外,王老伯就算是见多识广的一个了。

    不过王老伯毕竟没读过书,去名门大家寇家提亲这样的事他却只能是作为陪衬。还需要找一个能说会道,而且知书达理的人。周何氏此时俨然变得聪明不少,旋即想到了周致的好友范进。

    扭头朝周致说明,周致微微点头。

    范进是秀才,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而且前些阵子,在万县,范进虽嘴上不说自己和寇沛涵的关系,但周致相信他早已看出了寇沛涵的女儿身份,早已看出了自己的心思。有了他去寇家提亲,想来绝不会出了任何差池。

    因为周致和范进的关系早已是莫逆之交,所以周何氏旋即让齐彦武去高昌镇将范进请来,说明了意思。

    范进虽有五十多岁了,但却从没有做过媒人之类的勾当,他听后不禁哈哈大笑,道,“既是去寇家提亲,那老夫自然答应,其实去寇家提亲,还是非老夫莫属呐!周致贤弟,老夫所言对否?”

第225章 患得患失() 
今日便雇佣好了马车,第二日天刚黎明,范进,“破谜童子”王老伯和周绿云就同乘一辆马车去唐县寇家提亲。

    值得一提的是王老伯听闻要他去唐县寇家给周致提亲,格外欢心。他早就看的清楚,日后周家定会成为白岳村的老大,自己和这样的人家搞好了关系,对自己家那是大有裨益的。

    要知道,这周家可不同于岳家还有以前的陈家,周家没有他们两家那样的霸道,没有他们两家的盛气凌人。相反周家平易近人,和普通百姓们搞的关系非常好,而且周致心里还装着穷苦百姓们。

    离着道试的日子越来越近了,道试对周致而言至关重要,来不得半点儿松懈,所以周致必须要抓紧读书作文。

    周致和范进接触的多了,范进对周致十分了解,想来他这次定然会帮助自己说话。这次去寇家提亲归来之后,他定然会言说寇家寇沛涵的聪颖可人,让娘亲放心。

    至于姐姐周绿云也是和自己最亲的人,她从小就关心爱护自己,她早已猜出了自己的心思,岂能不会想办法成全了自己和寇沛涵的事情。想来她归来之后,定然会说服母亲,让母亲欣然应允这次婚事。

    周致虽说非常清楚范进他们去向寇家提亲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一定是个完满的结果,但这一个上午还不知为何总是魂不守舍,几乎没有了心情去读那些时文子集了。

    眼前晃来晃去的总是寇沛涵那娇美俏丽的姿容,还有她那窈窕完美的身材。

    从白岳村到唐县寇家也不过七八十里的路程,范进和姐姐周绿云他们一日就可返回。

    可这一日却是十分难熬的一日,对周致来说,绝对可用度日如年来形容了。

    看了没有两篇文章,便要去院里走上几圈,让头脑冷静清明下来。

    这一日俨然做什么都没有精神,就是连吃饭只是吃上两口,便觉得索然无味了。

    娘亲将周致这一切自然看在眼中,不禁暗暗道,唉!小致这孩子,怕的是被寇家那女子勾走了魂魄呐。但愿寇家那女子是一个美丽得体,知书达理的好姑娘,这样也好让为娘称了他的心呐。

    刚刚过了中午,周致又站在院里那棵老槐树下,皱眉不语。此时正是槐花盛开的时节,满院里充溢着槐花淡雅的清香。周致做了几下深呼吸,尽量让心情平复下来。

    伸手揪下一把槐花,塞进嘴里,慢慢咀嚼,滋味甘甜,唇齿留香,头脑也就渐渐清明起来。刚要回屋继续去揣摩那册江南各地道试案首的文章,齐彦武却是又探头探脑的从后院作坊里溜了出来。

    这一日里,周致已经记不清齐彦武这是第多少次,奉了老爹周铁的命令来看自己,督促自己。

    道试临近,老爹周铁把更多的心思放在了周致读书上,可今日突然发现周致像是丢了魂魄般,他不禁甚为焦急。

    还是齐彦武忍不住朝老爹说起了周致的心思,周铁知晓后则更是心急如焚。不行,必须要尽快让小致心情稳定下来。眼看要道试,这就离着秀才差一小步了,切不可在这关键时候前功尽弃呀。

    不管那寇家姑娘是个什么样的脾性,长相如何,必须要成全了小致。

    周铁有了这般心思,自然少不得在周何氏跟前唠叨。但周何氏还是那句话,等范进和周绿云还有王老伯三人回来再说。不过她倒是宽慰了周铁一番,说周致是县试府试双案首,依他的才学,道试是必过的,让周铁不要担心。

    可她哪里知晓,周致不单单是要通过道试,还要考出个案首出来,才能称了周致的心思。

    “周致哥哥,不要担心,小武早就和伯母说起,大嫂可是一个大美人,而且贤淑的很呐!”齐彦武朝周致道。

    呵呵!什么事情也瞒不过小武,不过有他在娘亲跟前说寇沛涵的好话也好,这就更能促使娘亲同意自己和寇沛涵的事情哩。

    “小武去忙,哥哥没有担心,哥哥也不会担心!正如小武说的,你未来的大嫂贤淑的很,贤淑的很呐!”周致淡然说道。

    这样说着话,周致不再理会齐彦武,大步进屋。

    是呀,自己是非常了解寇沛涵的,如何现在就这般担心,患得患失起来了,真是杞人忧天。

    寇沛涵是什么样的人,鬼精明哩。刁蛮霸道不假,但那也是要分人的。那小妮子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如何会连这次相亲都应付不了?

    自己真是想的太多了。

    没办法,谁让自己喜爱她,生怕出现什么波折,最后不能走到一起呢。

    在周致印象里,像是今日这样患得患失还是第一次,这可能就是爱情的力量,爱情的滋味吧。沉浸在情网里不能自拔,可能也就是这样的表现吧!

    真是有甜亦有苦,有乐亦有忧啊!

    好在到了晚间,范进周绿云和王老伯三人赶了回来。

    其实他们是可以在寇家住上一夜,明日再回来的。可毕竟现在和寇家还没有任何关系,所以三人当即决定,当日返回。

    正如周绿云和周何氏所料,寇仲和寇通昨日来周家就是有要周家去寇家提亲的意愿。

    寇沛涵前些日子从万县归家之后,便把周致府试考了案首的消息告诉了父亲寇大刚,而且将周致县试府试双案首的消息散布的整个寇家尽人皆知。

    如果说周致县试考了案首,寇大刚只是稍稍吃惊,他不相信周致那样一个乡下的野小子,而且成天只知道打架闹事的人能考了案首。

    呵呵!因为寇大刚只见过周致一次,所以在他心里,周致就是一个这样的小货色。

    可周致府试又考了案首,这就彻底颠覆了他对周致的看法。

    周致真的如女儿所说,是个人才,大才呀。

    县试府试都考中了案首,那道试是必定会过的,这周致今年要成为秀才那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看来女儿的婚事只能如此了。

    不过呐,这样看来女儿的眼光还是不差的。

    寇大刚再加上看到寇沛涵自从万县游玩归来之后,整日茶饭不思,左右权衡之后,干脆就让寇通和寇仲去周家查看情况了。

    没想到周家第二日就派人来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