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电子书 > 历史军事电子书 > 寒门栋梁 >

第138部分

寒门栋梁-第138部分

小说: 寒门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得一提的是,掌柜的李希虽说每个月花出去了五十两银子,但正是在这酒楼另辟奇径请来了李圆圆,酒楼每日都是吃客如云,生意很是火爆。

    此时李圆圆正斜斜的躺在床榻上,在她身边,躺着一个膀大腰圆,分外魁梧,脸色黑紫的三十几岁汉子。

    李圆圆微微撇了一下嘴,瞅了一眼那汉子,说道,“谢顶天,难道你就没有办法收拾那个周致吗?”

    不错,这汉子正是女神捕铁飞花正在追寻缉捕的江洋大盗谢顶天。李圆圆直接称呼谢顶天的姓名,似乎对他好像还很有不满。

    谢顶天却是愁苦着一张脸回道,“老子如何会忘了周致那崽子,他娘的,就是他伤了我手下的兄弟,这个仇一直铭心刻苦啊!老子有朝一日定然抓了他,将他碎尸万段,方解我心头之恨!”

    “呸!你个窝囊废,这话老娘可不是第一次听你说了,你总说要抓住他,抓住他,可这也有些日子了吧?如何也不见你有什么动作?

    说起来你谢顶天也是一号人物,现如今如何就做起缩头乌龟了?

    真是让老娘看不起你!”李圆圆骂道。

    她本来是个美貌女子,不过此时却浑然没有美人的半点儿味道,俨然是个泼妇了。

    谢顶天闻听,不禁狠狠皱了皱眉头。好像有股气终于憋不住了,陡然坐起来,道,“你个臭娘们,真是反了你了,在老子跟前越来越不像话了、

    你奶奶个熊的,难道你忘了当初是你如何勾引老子,叫老子朝王家下了黑手吗?到现在你却说老子是窝囊废了,没有老子,哪里会有你的今日?”

第269章 还有后招() 
谢顶天的这几句话立时让李圆圆刚才那愤怒嚣张的神情为之黯淡下来。她的两道眉毛稍稍动了动,却是换做了一副面孔,满脸堆笑,极其谄媚销魂的朝谢顶天看了一眼。而后轻轻弯身,像是一只小猫咪一样温柔的依偎在了谢顶天身侧,轻轻摸着谢顶天宽厚的胸膛,娇声娇气的开始安慰谢顶天。

    谢顶天刚才的怒火很快消失一尽,两人笑着耳语起来。

    没办法,谢顶天就是喜欢这个女人这般勾魂摄魄的温柔,早已把刚刚李圆圆那疾言厉色,对他的百般嘲讽抛在脑后。

    谢顶天说的不假,两年多以前,若不是谢顶天,真的没有李圆圆的今天。

    说起来李圆圆本是生在真定府一个很小的村庄里,家庭贫苦,他的爹娘都是村里地主的佃户,日子过的那叫一个艰难。

    从小在这样一个环境里长大,李圆圆自幼就像其她乡下女娃一样,干了数不清的体力活,却也总是吃不饱穿不暖的。不过,在这样的环境之下,李圆圆却没有养成其她女娃那样吃苦耐劳,任劳任怨的好性格。

    相反,却养成了她对那些富户人家的生活百般羡慕,看到人家女孩子穿着新鲜的衣服,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李圆圆就充满了无尽的嫉妒和羡慕。

    人生在这个世界上,为什么就不平等?为什么有的人就吃香喝辣,有好多的漂亮衣服穿,不用做活,却是能养尊处优?为什么我就整天要衣不蔽体,还要饿着肚子?

    难道是我长得比她们不漂亮?

    在李圆圆十六岁的时候,李圆圆就长成了一朵鲜花。成了村花不说,在远近的十里八乡,她都成了首屈一指的美人。

    她不甘心命运的捉弄,也就是在她十六岁的那一年夏天,她一个人出了村庄,开始了四处游荡。不得不说她的命运是非常顽强的,竟在身上没有带着一文钱,无依无靠的情况下,她竟坚持走进了府城:真定府。

    也就是在她进入真定府的第二天,便被真定府一家王姓家族的老管家看中,她成了这王姓一家的婢女。

    王家是真定府的一大富户,靠着做马匹生意赚了很多钱财,俨然是土豪般的家族。不过这王家的老爷王宽倒是一个非常知礼,很忠厚之人。他的独子王光在他的悉心教诲之下,虽说在读书上没有丝毫建树,但在经商方面却很有才能。

    王光生的相貌也很是俊美,年方二十,很有些风流倜傥。

    李圆圆在王家做奴婢,此时她正是情窦初开的年龄,又有一颗爱慕虚荣之心,便是想着办法靠近王光。

    说起来李圆圆也真是费了很大的心思,在王家一边做着奴婢的事情,一边竟然偷偷学会了弹琵琶唱曲儿。

    只是不到两年的光景,李圆圆更是长的容貌不俗,终于得到了王光的青睐。李圆圆施展出百般本事,竟把一个王光迷的五迷三道,失了魂魄。很快王光向他父亲说起,这辈子就非李圆圆不娶了。

    一个富商家的公子看上了一个婢女,要娶婢女为妻,这怎么说都是一个笑话,王家老爷王宽岂能答应。可终究还是拗不过儿子的要死要活,最终还是答应下来。

    就这样,李圆圆摇身一变,成了王家的少奶奶。

    起初的日子,这李圆圆还算本分,可没有一两个月,她的真实本性就展露出来,在王家吆五喝六,颐指气使,对王光更是整日的冷嘲热讽,骂王光是绣花枕头,草包一个。

    又是两三个月过去,王光和李圆圆的感情早已破裂,王光几乎每日夜不归宿了。受不了李圆圆的腌臜气,干脆在外面胡搞乱搞,留恋青楼,不务正业起来。

    家里的李圆圆正是如花的年龄,如何能耐得住寂寞。俗话说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很快一个叫谢顶天的盗贼就和她打的火热。

    这谢顶天本是河间府一带的混混,后来在河间府混不下去了,就四处流浪,当起了盗贼。这家伙武艺不弱,而且心黑手辣,和李圆圆成了姘头之后,每日便是大胆的在王家留宿,浑然忘记了王家老爷王宽的存在。

    他们的事情被王宽发现之后,王宽却也无力管束了,只有整日气的半死不活。可被那王光发现之后,王光却不知怎的,有了胆子,竟然第一次打了李圆圆。

    他是第一次打李圆圆,也是最后一次了。因为王光打李圆圆的事情被谢顶天知晓了。谢顶天其实早已对王家的钱财垂涎不已。就借着为李圆圆出气的机会,只是在一夜之间,谢顶天便带领着他在江湖上的一班狐朋狗友,将王家抢掠一空,还打死打伤了三五个仆人。

    王家老爷王宽当场气死,王光回到家中,也实在受不了李圆圆的气,终日借酒消愁,不久之后也就死去了。

    就这样,一个偌大的王家就这样家破人亡。

    李圆圆就成了寡妇。

    王家出了这样的事情,官府自然少不得要调查,怎奈李圆圆一无所知,都推在了盗贼身上。况且现在王家已没有了主事的人,也就没有人去敦促官府,这件案子也就成了无头之案,悬而不决。

    谢顶天干了王家这一票大买卖,干脆一走了之,远走了山东。

    在山东,谢顶天因为有了钱财,很快拉起了更多的弟兄,为非作恶,四处偷盗,成了山东一带有名的江洋大盗。

    而王家只剩下了李圆圆一人,她本就厌倦了少奶奶的美好生活,想寻求更大的刺激,在王家守寡做了做样子,干脆很快就卖掉了王宅,李圆圆步入青楼。

    呵呵!可能只有青楼才是这李圆圆最好的去处。

    不过,这李圆圆的眼光却是很高,一般的男人他却也看不上,所以很多时候,就卖艺不卖身。她这样遮遮掩掩的,就有了艺妓之名,名头也跟着在真定府响亮起来。

    李圆圆对谢顶天说不上来的是怎么样的一种情感,此时她依偎在谢顶天怀里,脑海中却不时出现周致的身影。她的嘴角微微撇了撇,心下发狠道,周致,哼!老娘这一次只是放出了些许谣言,虽说没能把你怎么样,但你可不要小看了老娘呐,老娘还有后招。

    而此时的谢顶天却忽而长叹一声,“唉!不是我不想干掉那周致,实在是现在我不好露面呐,官府追查的紧。那从山东过来的女捕头他娘的就像是狗皮膏药一般,阴魂不散,着实不好对付。

    而且,这些日子还有霸州一带的仇家在追杀我,我的日子是真不好过呀,还是先躲一躲,避避风头,再好好收拾他们为好。”

第270章 周宅() 
时间总是过的很快,转眼到了七月底。这两个月里,周致闭门读书,他从吕行川那里借来了诸多的时文子集,又去了一趟保定府,购买了一些经史书籍,每日学的孜孜不倦,不亦说乎。

    值得一提的是,吕行川家里现在的藏书越来越多,他那信县的姑丈侯观在得知吕行川考中秀才之后,对吕行川的读书更加支持。侯观在京城为官,就从京城购置了很多的时文,还有注解之类的,安排人送到吕行川家里让吕行川来读。

    很自然,周致范进等人就跟着沾光不少。

    周致过目成诵,读书的速度飞快,这两个月周致自我感觉又有了很大长进。

    在吕行川家里的文会这些日子俨然停下来了。这些日子,周致文会小聚也只是参加了一次。

    谁都知道,文会交流很有好处,对自身的作文很有帮助,但近来却是人员屡屡不能凑齐了。

    不过,文会的几个人相约的写作文指导之类的文章,每个人倒是都写出了一些。在冯茂的组织忙碌下,文会第一本这样的集子印发成册,在庆都县以及周边县,甚至保定府都有了销售。和起初预想的一样,书册很是畅销,这虽是文会的第一本书,但却让每一个人都赚了些许银子,而且随着书册的销售,还会有银子不断进账。

    只不过这样的文章极其不好写,第二册的印发还需要时日,还要文会的几个人不断的经验积累。

    范进虽说年龄大了,但这些日子四处奔走,他竟然也和保定府莲池书院的老教谕温佑善拉上了关系,范进在前几日竟去莲池书院读书了。

    呵呵!这老家伙俨然老当益壮,信心满满,看来明年的乡试,他是决心要一举中的了。

    车朗也和真定府的一家书院有了联系,准备再过上几日就去那里读书一段时日。

    此外邱浩岚、冯茂、魏好古也在积极奔走,寻求高级学府,准备深造了。

    吕行川倒是对去书院之类的学习不甚上心,他好像习惯了自己读书作文,好在他有信县侯家的鼎力支持。再有,据吕行川说,他姑丈侯家好像过不了多少时日就会从京城请来一位大儒,专心指教吕行川。

    这样看起来,只有周致还是在自学。

    没办法,周致现在其实只是放下了其他事情在读书。况且他现在也没有什么门路,知县老师陈光耀毕竟才是个知县,想要为周致寻到一个好的书院,好像他还没有那么大能力。

    至于保定府知府彭泽虽说和周致叔侄相称,在名誉上也是周致的老师,但他好像在给周致推荐了礼县的刘禹刘大儒之后,就对周致的读书不是那么热心了。反正自从上次周致考中了秀才和他见过面后,这两个月里彭泽就再也没过问过周致读书的境况。

    至于周致的重量级恩师,大宗师杨一清,好像更是指望不上。周致想,可能是他位高权重,终日很忙的缘由吧,总之他更是不曾问起过周致的情况,俨然忘记了周致这个学生一样。这让周致在偶尔想起他来的时候,不禁有些怅然若失。

    现在周致想的最多的自然是八月十五的大婚之日。在那一日小妮子就要被娶进门了。以后就能每日和她长相厮守,在一起了。每逢想到自己在桌前刻苦读书,而大美女寇沛涵在对面相陪的场景,周致就感觉精神抖擞,甚至浑身的血液都要沸腾了。

    经过了差不多两个月的忙碌,周家的新宅终于完工。

    大门是一座朝正南方开的门楼,高高的门楼上书:周宅,两个烫金大字。大门是用老槐木打造而成,外面刷了厚厚的一层朱漆,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红红的光。

    整个大门甚是气派宏伟,在白岳村,现在好像周宅的大门比岳家的还要阔气。

    进入大门,便是庭院了。老爹周铁虽是个粗人,穷苦农人,但有句话说的好,没吃过猪肉却是见过猪跑。他竟然很有情趣的在院里种植了几株垂柳,还在角落里栽种了很多花草。虽种上的时间还不长,但长势很旺,有的竟还开出了各色花朵,很是好看。

    整个宅院分外三层。

    第一进是客厅,还有周致的书房,以及两间客房。虽然这处房屋建造的面积小了些,但里面收拾的却是格外干净,雅致的很。也不知道老爹周铁是请教了什么高人。

    第二进是是周致和寇沛涵未来的住宅。这进宅院修饰的更加典雅,可能是姐姐周绿云参加了不少意见,总之身临其中,全身舒泰。周致就想到,日后自己和小妮子寇沛涵在此处居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